“闻”的词义演变
马菁屿
(大理大学文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摘要] 前人对词语“闻”多有论述,但对“闻”的本义仍存争议。通过对甲骨文、金文、先秦文献定性、定量的考察,“闻”的本义宜为“奏报(使……听闻)”义,“听闻”义为引申义。“闻”之“见”义,最晚于唐代已产生。梳理“闻”的引申脉络,绘制引申图谱,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词义的演变机制。“闻”的引申经历了由主动感知到被动感知,由联想被动感知到主动感知的过程。通过对外界的感知引起内心体验,从而贯通了听觉、嗅觉、视觉。
[关键词] 闻;奏报;词义;演变
一、前人对“闻”的研究
关于词语“闻”的探讨,先贤时彦多有论述。综而观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释。
巴金的写作风格就是朴素,他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却暗含匠心。他的语言平实,我们读起来没有障碍,也容易被感染,这就是巴金的风格,大家的风范。这么沉重的主题却是通过小事去写,写得明白,写得晓畅,这正适合我们通过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来了解背景,以此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对文章主旨的领悟。
(一)关于“闻”始见义的讨论
张永言先生〔1〕认为“闻”之本义兼包嗅觉和听觉,二义是一种共时交替关系,傅东华先生〔2〕则认为此二义是语源中先天存在的。殷孟伦先生〔3〕认为“闻”之本义为“听闻”,洪成玉先生〔4〕则认为兼“上达”和“闻知”二义。徐时仪、许威汉〔5〕认为本义是“奏报上达”,“闻知”为引申义。
(二)关于“闻”的词义演变及其机制的讨论
王锳先生分析了“闻”的词义由听觉到嗅觉、视觉转移的机制。他认为在词汇学上,通感是词义孳生衍变的途径之一,但“‘通感生义’的适用范围是受限制的,它只能在表心理感觉的几个语义场起作用”〔6〕。
(a) 原电机风道系统为坑道结构,按原系统结构改进,不利安装维修。且设计受坑道尺寸限制,考虑维修空间和增容加大的冷却器外形,现有的坑道空间限制了原系统结构改进。
(三)关于“闻(嗅)”义类词的讨论
汪维辉先生、秋谷裕幸、谢晓明,将表“闻、嗅”义一类词放在一起讨论。汪、秋谷二位先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对表“闻(嗅)”义类的词做了详尽而深入的探讨。他们赞同张永言先生的观点:“闻”由兼表“听到声音、闻到气味”义转化为表“闻到气味”义,又进一步转化为表“嗅”义,“闻”之“嗅”义大约产生于东晋。他们认为到元代在北方口语中已完成了对词语“嗅”的替换。
一是对文本所传递的具体信息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查找描述作者言语活动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语言理解其表达的概念,如假设、定义、推断、主张等。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文中主题句以及写文章概要的方式,以促进对篇章信息的理解。
(四)关于“闻”音变构词的探讨
关于“闻”的音变构词,马建忠、周祖谟、唐纳、周法高、唐作藩等先生均有阐述。孙玉文先生另辟蹊径,从音变的角度分析了“闻”由原始词表“用耳朵感触到声音”义到滋生词表“声音被耳朵感触到”义,及再滋生词表“声望、名声、名望”义的构词过程〔7〕。“闻”的原始词义读为平声。滋生词义以及再滋生词词义,上古时代读为去声,一般借“问”来记录。至晚在六朝后期,此二义在口语中已读为平声。
通过以上梳理可知,对于“闻”的本义究竟是“听见、听到”义,或是“听见、听到”义兼表“听到声音、闻到气味”义,或是“奏报”义,尚存争议。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闻”由本义到引申义的演变做一个梳理,并探讨词义引申的机制。
二、“闻”之原始义
“闻”的甲骨文作,从从,会意字。董作宾先生认为为耳,像跽而掩口报告之状,有的字形加点像口中液。金文作(盂鼎)人、耳分离,口液置人首。后世为形声字〔8〕490。
关于甲骨卜辞中“闻”的词义,学界有以下几种解释〔9〕:①唐兰认为?为“闻”之本字,解作“冥”义。②于省吾认为?有二解:一与“婚”音近,以人为牺牲;一当读作“闵”,释作“忧”义。③陈梦家认为“闻”当解作“昏”,为“昏暗”义。④金祖同认为,是焚人求雨的专用字,“巫也,象戴高冠峨,读若祸”。⑤陈炜湛解为“消息、报告”义,犹今之新闻、要闻。⑥董作宾认为在卜辞中“闻”表“闻知、奏达”二义,其最初义指奏闻上“达”。
西周春秋时期的文献,如《诗经》《左传》《老子》《论语》《周易》《礼记》《仪礼》《周礼》中“闻”未有表“闻到气味”义,仅《尚书》中有2例,“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张永言先生解作“闻到气味”义。对此,我们认为还有商榷的必要。殷商时期常用“酒、御、告、燎、彡、㞢”等祭祀方式使被祭祀对象闻知。“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孔颖达《正义》:“不念发闻其令德之馨香使祀见享升闻于天。”是知“祀登闻于天”是通过祭祀,如德的馨香使上天闻知。又如《尚书·君陈》:“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此句意思是使神明感动于馨香,是知神明不是“嗅”到馨香。又如《国语·周语》:“‘国之将兴,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之将亡,其政腥臊,馨香不登。’韦昭注云:‘……芳馨不上闻于天,神不飨也’”“芳馨不上闻于天,神不飨也”宜理解为芳馨不传达给上天,神明不飨用。故“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中之“闻”不宜理解为“闻到气味”义或“感知气味”义。《尚书·酒诰》:“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聞在上。”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大惟民怨及众群臣用酒臭达于上。”“登闻于天”“腥闻在上”的结构是(v+)v+介词+对象。与其结构类似的还有“冒闻于上帝”“显闻于天”“闻于上帝”,都表示“使……闻知”,即“奏报”义。
当“闻”表示听者主动听到某种结果时,引申出“听见、听闻”义,这时主语一般是听者。
在甲骨文、金文中常出现“有闻”“有来闻”“无闻”“有不闻”的用例,似为商周时期习用语。董作宾先生谓“闻”最初为“报告、奏事”的专字,“有闻”“有来闻”之“闻”同《淮南子·主述》“而臣情得上闻”之“闻”,为接受此奏报者必有所闻之义。殷代,“闻”有“达闻”“闻知”二义〔8〕490。
另外,“千聊”基于微信的督促功能对平台结课率的提升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要让学生保证持续的线上学习,最简单的督促方法便是发布上课提醒,传统的学习APP一般要打开后才能看到这些通知,而在“千聊”,学生选修课程之后,每天都会通过微信、微信公众号、直播间动态收到学习任务以及直播通知,如图1所示。对于手机微信不离手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定不会错过的。
金文22例,表“听闻”义6例,如“我闻殷述(坠)令,隹(唯)殷边侯田(甸)?”(周大盂鼎)。表“告知、奏报(使……听闻)”义4例,如“先王既命女,摄司王宥,女某③ 杨树达认为是“无”。 不(否)有闻,毋敢不善。”(谏簋)表“闻名(被……听到)”义1例,“……闻于四国,恭厥盟祀,永受其福。”(王孙诰编钟)表“传播(被……听到)”义5例,如“其音(悠悠),闻于四方。”(䣄王子钟)“闻通昏”2例,如“珷征商,隹(唯)甲子朝,岁鼎克闻(昏),夙又(有)商。”(利簋)“闻通”1例,如“虎冟朱里、金甬(筩)、画闻()。”(彔伯簋蓋)“闻通问”1例,“(朝)闻(问)者(诸)侯,合(答)扬(厥)德。”(陈侯因乍公鼎)。表“姓氏”2例,如“隹十月初吉,辰在庚午,师多父令闻于周曰……”(尊)
通过对“闻”在甲骨卜辞和金文铭文中用例的考察,可以获知,“闻”早期以表“奏报(使……听闻)”义居多,约占全部用例的53%;表“听闻”义约占全部用例的11%。在甲骨卜辞中表“奏报”义的占87%,到金文铭文下降为18%,表“听闻”义金文铭文为27%。
是以我们认为“闻”的原始义宜释作表使动的“奏报(使……听闻)”义,读去声(可拟音为*mrjəns)“。听到”义当为引申义,读平声(可拟音为*mrjən)。
三是重点工作要加快推进落实。要对照年度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来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大清查大处置、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要盯紧进度、加快完成。
非洲原木与东南亚进口原木境况大体相似,越是价位中端的硬木,像沙比利、奥古曼等常年供应销售品种,交易频率较快,价格行情稳中上扬,其升幅在45~130元/m3之间。
唐兰、于省吾、陈梦家三位先生的解释为“闻”之假借义,非本义;陈炜湛先生的释义当是“闻”的引申义。
考察《尚书》“闻”字用例共41例,其中表“听闻”义28例,表“声誉、名声、闻名”3例,表“奏报,使……听闻”6例,表“传闻、传播、显扬”3例,表“博闻”1例。除去伪古文各篇,有26例,其中表“听闻”义19例,表“闻名”义1例,表“奏报,使……听闻”义5例,表“传闻”义1例。从《尚书》(除去伪古文各篇)的用例可看到一个现象:表“听闻”义占73%,表“奏报”义19%(与金文的比例接近)。
“闻”表“嗅”义与“奏报(使……听闻)”义的句法结构不一样。表“奏报(使……听闻)”义的结构,甲骨文、金文时期主要是:v(祭祀方式)+闻+有,有+闻+v(祭祀方式),有+闻+介词+处所,否定词(不、亡、弗、勿)+闻,有+闻(此类型居多)。《尚书》中的结构为:(事物)+闻+介词+奏报对象(天帝)。“闻”表示“嗅”义时结构是:闻+事物,这种结构先秦文献中在《战国策》和《韩非子》中有用例。如《战国策·楚策》:“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韩非子·十过》:“闻酒臭而还。”我们认为当“闻”的事物置于动词“闻”之后时,“闻”才具有了嗅义,产生时期大约在战国。
以下我们将重新梳理“闻”由原始义引申出的义位,其由接触产生的义位,不在本文考察范围内。
三、“闻”义的源流演变
上文已详解“闻”之原始义为“奏报”,于此不再赘述。以下列其引申义,并阐明引申机制。
(一)听见、听闻
“奏报”义可分析为:表示使某人听到,着重表结果。如《晏子春秋·景公之嬖妾婴子死》:“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也可分析为表示使某人听,着重奏报的过程。如《管子·入国》:“凡国都皆有通穷。若有穷夫妇无居处,穷宾客绝粮食,居其乡党,以闻者有赏,不以闻者有罚:此之谓通穷。”
对全科医生抗生素用药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0.8%的医生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地选择抗生素非常难;89.7%的医生认为自己的抗生素相关知识还有待学习提高。由此说明,政府要继续加大对社区医院的卫生资源投入和配置,加强对社区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抗生素用药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此外,约有1/3的全科医生认为抗生素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可见,全科医生对抗生素存在滥用的倾向。
将消费者图片评估水光感的结果与筛选出的具有显著相关性的性能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IBM SPSS Statistics 21),得到水光指数拟合模型。
我们通过对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先秦甲骨金文简牍词汇库”(http:∕inscription.asdc.sinica.edu.tw∕c_index.php)的检索得甲骨卜辞41例,其中残损只有单字“闻”的4例,句子残损而无法判断者4例。剩余33例中,表“闻知”义的4例,“庚子卜,永贞,妣己闻?”(甲骨文合集2422〔1〕)“贞,妣己弗闻?”(甲骨文合集2422〔2〕)妣己是已逝去的先祖(中丁或祖丁)配偶,是商人祈子求生的对象之一。故此二条卜辞中的“闻”不宜解作“听闻”,当理解为“闻知”。“□酉(卜),贞闻有舌?”(甲骨文合集19174)“(贞)余……闻舌……”(甲骨文合集5004)① 采用董作宾先生观点。 。表“奏报(使……听闻)”义29例,如“癸未卜,争,贞旬亡无祸,三日乙酉夕月有食,闻。八月。”(甲骨文合集11485)“(王占)曰……祸。三日……(酉)夕(月有)食。闻。”(甲骨文合集11486)② 对日食、月食中“闻”的解释,请参看董作宾的解释。
《说文解字》:“闻,知声也。从耳、门声。䎽,古文从昏。”所谓“知声”,指用耳朵感知到声音,即“听见、听闻”义。如“我闻殷述(坠)令,隹(唯)殷边侯田(甸)”(西周大盂鼎);《尚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孔颖达《正义》:“政无所成,祥瑞不至,我周家则鸣凤不得闻。”这两例是听者对事情、声音的一种主动感知,主语是听者。
王筠《说文句读》:“《大学》‘听而不闻’是知听者耳之官也,闻者心之官也。故《广雅》曰:‘闻,智也。’”王筠以为“听、闻”的区别在于,听入于耳,闻由耳入于心,甚确。此处之“心”非是今日所指之具体脏器——心脏,乃是与感知相对应的抽象的事物。《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思从囟从心,《说文解字·囟部》:“囟,头会脑盖也。”古人以为心、脑皆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作心。故此句中之“心”是与思维相对应的抽象事物。“官”有器官义,如《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中医认为五官与五脏相关联,从舌的变化可以反映心的生理、病理情况〔10〕。此句中之“心”指具体的脏器——心脏。“官”之器官义,在具体语境中所指又会发生变化。“闻者心之官也”“心之官则思”中之“官”为“功能”义。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闻者心之官”意谓“闻”不仅要用耳朵听声音,还要进一步达于内心,使内心感知到。
“听见、听到”行为涉及听者和说者(或发出声音者)两方。于听者而言,是对言者所说的话达于内心而获得某种了解和认识。于说者(或发出声音者)而言,是要传布自己的言语(或声音)使听者知道某事。在“闻”的整个事件域中所包含的行为和事体可用以指称整个事件〔11〕。
(二)知道
当“闻”由指“听到、听见”义转指表示对某事了解和认识的过程时,引申出“知道”义。《尚书·胤征》:“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句中“闻、知”同义复用,表示“听到、听说”义,释作“知道”亦可通。《管子·作法》:“今步者一日,百里之情通矣,堂上有事,十日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百里也;步者十日,千里通情矣,堂下有事,一月而君不知,此所谓远于千里也。”“闻、知”对文,为“听说、知道”义。
(三)知识、见闻
当“闻”转指表示所获得的了解和认识或所听到的事情时,引申出“知识、见闻”义。如《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四)声音被耳朵感知到
“用耳朵感知声音”是听者的一种主动行为,当表达听者被动接受或感知声音时,“闻”引申出“声音被耳朵感知到”义。读为去声。《诗经·小雅·白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陆德明《音义》:“声闻音问。”
(五)传播、传扬
当“闻”由表示“声音被耳朵感知到”义转指使某事或某声音被更多人感知到或听到时,引申出“传播、传扬”义。《管子·明法解》:“人臣之力,能鬲君臣之间,而使美恶之情不扬闻……塞主之道也。”又《大匡》:“夫君以怒遂祸,不畏恶亲闻容,昏生无丑也。”尹知章注:“不畏此事远闻,而容忍之……故曰‘昏生无丑’。”
(六)声誉、名声
当“闻”由表示“声音被耳朵感知到”转指某人的声名被更多人感知到或听到时,表“声誉、名声”义(名词),《尚书·毕命》:“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孔安国传:“于公亦有无穷之名,以闻于后世。”
Solidworks作为一款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等特点,可以胜任复杂模型的建立,相比在ANSYS Workbench中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通过Solidworks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运输车进行实体建模,先建立零件模型,最后进行装配,得到整体模型如图2所示。
(七)闻名、著称
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第一折:“贫道是这无天之外,有影无形,风里来,云里去,闻不见,摸不着,道号扯虚,表字托空是也。”“闻不见,摸不着”的对象是人的身形,“形、影”只能与看见类动词搭配,不能与听闻、嗅闻类动词搭配。是以句中的“闻”表“见”义。
(八)嗅到(用鼻子感知到气味)、嗅
“闻”引申出“嗅到”义,是人们的声音感知器官到嗅觉感知器官的过渡,是一种联想体验。如《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为何用耳朵感知声音与用鼻子感知气味,可以用“闻”来表示?表感官类行为动词主要有视、听、嗅、味和触五种。味是用舌感知事物的酸甜苦辣咸等,视是用眼睛观察事物的形状,触是用手触摸事物的质地、性质,听是用耳朵感知,嗅是用鼻子感知。舌、眼、手感知的必须是具体的事物,而耳、鼻感知的是抽象的事物。“闻”是外部对内的一种刺激,而达于内心的一种体验,重在感知。这种体验具有抽象性,而它所体验的对象也是抽象而非具体的。故而“闻”可以直接贯通听觉和嗅觉。“听”也如此,既有“听见”义又可表示“闻气味”义。少数方言中用“听味”表示闻气味〔12〕。如唐山方言“那个柚子酸不能吃,是听味的。”① 蒙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老师告知。
“嗅到”仍属于因外界对内的刺激而产生的感知行为,当“闻”由表这种感知行为转指表示用鼻子辨别气味这种具体的动作时,引申出“嗅”义。《那先比丘经》:“不能用耳听音声,不能用鼻闻香。”(《大正藏》第三十二卷)〔1〕李旦《戏题画》:“缩却鼻,何畏不闻香。”
(九)感知
“闻”有“感知(气味、声音)”义,如《太平广记·杯渡》:“行千余里,闻磬声香烟,于是共称佛礼拜。”顾况《八月五日歌》:“清乐灵香几处闻,鸾歌凤吹动祥云。”闻之感知义未见于先秦文献,至迟产生于南北朝至唐时期① 汪维辉先生有更早的例子,《生经》:“不闻声香味,细滑亦不见。”(西晋竺法护译)他认为句中的“闻”“兼指听到(声)和嗅到(香味)”见《汉语“闻∕嗅”义词的现状与历史》第712—713页。 。
(十)接受
前文说“闻”涉及听者和说者或发出声音者两方,于听者而言,“听闻”是对言说者所说的话(或发出声音者所发出声音)的接受。这种行为是包含在“闻”的整个事件域中的,因此当“闻”转指表对声音或话语的一种接受行为时,引申出“接受”义。《战国策·秦二》:“义渠君曰:‘谨闻令。’”高诱注:“闻犹受也;令教也。”
(十一)见
“见”有感知义,如《春秋谷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淮南子·修务》:“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见者何?”高诱注:“见,犹知也。”当“见”所表示的感知是一种抽象的,因外部(声音)对内的刺激而达于内心的体验时,引申出“听闻”义。如《国语·周语(中)》:“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如此则听觉和视觉得以贯通,“闻”由是也获得“见”义。刘敬叔《异苑》卷六:“河内司马惟之奴天雄死后还,其妇来喜闻体有鞭痕而脚着锁。”〔6〕《太平御览·论肉刑》作“其妇细观其体有鞭疮”。《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王郎才见公主面,闻来魂魄转飞扬。”〔6〕通过检索《中华诗词博览》得4 815条用例,表“见”义约有7例,其中两可的2例(既可以解释为“听闻”或“嗅”,也可解释为“见”)。如陈著《闭门》:“适见桃枝暗明月,渐闻柳絮逐江流。”诗句点明了时间是晚上,地点是江堤。“适”表“恰才”,“渐”为“旋即”义。“渐”有表“旋即”义,如黄庭坚《踏莎行》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吕渭老《早梅芳近》词:“染眉山对碧,匀脸霞相照。渐更衣对客。微坐自轻笑。”《闭门》诗句中“适见”与“渐闻”相对,表示两个接续的动作。“暗明月”与“逐江流”相对,动作的主体分别是桃枝、柳絮。于树下仰望明月,明月被桃枝遮挡,故云“暗明月”。于河堤望见江水,见到柳絮随水漂流。水流声虽可听闻,柳絮随水漂流之景却无法听闻。是以“闻”解作“见”更符合事理。从诗句可推想作者当时是站在桃树下仰望明月,旋即将视线由天空转向地面。“适见”意为恰才看见,“渐闻”表旋即看见。“见、闻”互训,为错综文意,契合格律。又如《八字桥》:“此是江东最佳处,近来风景不堪闻。”此处“闻”有两解:若表“听闻”义,句意为八字桥的风光不能提及,一提就伤心,故云“不堪闻”。若表“见”义,句意为八字桥的风光,近日成为伤心之地不能再去游赏,故“不堪闻”即是不忍(能)看。若解作“见”义,从语法、语义角度而言与“风景”二字搭配。我们以为解作“见”义为妥。
宋彭元逊《汉宫春(元夕)》:“便是闻灯见月,看花对酒惊心。”“闻灯见月”,闻与见对文,灯只能见到,不能听闻或嗅到。故词中“闻”宜表“见”义。
奏报(使……听闻) +[(使)知道]+[上级(尊者)]
宋张玉娘《幽居漫赋》:“细雨吹凉入户,闻花扶影移阶。”风吹花影轻轻摇动,故云“扶影”;花影倾斜到台阶之上,故云“移阶”。“扶影移阶”只能是看到的景致,而不能听闻或嗅到。当然若解作嗅到亦可通,闻到花香于是启窗而望,见到“扶影移阶”之景。但如此解释终是隔了一层,语意稍嫌滞碍。不若解作“见”于情于理都可讲通。
元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三折:“世受君恩统禁军,天颜喜怒得先闻。”禁军是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能直接与天子接触。“先”是首先,表明了无需通过中间媒介可以直接接触。若“闻”解作“听闻”义,则有个媒介在其中,再者容颜的喜怒是可以看见,而不能听闻的。故“闻”宜解作“见”义。
当“闻”由表示“声音被耳朵感知到”转指某人的声名被更多人感知到或听到时,引申出“闻名、著称”义。读为去声。《管子·问》:“子弟以孝闻于乡里者几何人?”
将以上分析整理如下:
义位 义素分析
听见(听到) +[耳朵]+[感知]+[声音]
知道 +[感官]+[对事实或道理]+[感知]+[经大脑]+[认识(了解)]
知识 +[对事实或道理]+[获得]+[认识(了解)]
见闻 +[感官]+[听到]+[事情(消息)]
宋陈与义《渔家傲(福建道中)》:“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云欲举”是云将要从山头升起,“青蛟素凤移时舞”是指云像龙飞凤舞不时变化姿态。“行到石桥闻细雨”是行至桥头恰遇下雨,遇到即是见到,故“闻”表“见”义。“听”为等待义,如《周礼·地官·大司徒》:“正岁,令于教官曰:各共尔职,修乃事,以听王命。”贾公彦疏:“听,待也。”等了一会儿雨住了,被风吹到溪西那边去了。
声音被耳朵感知到 +[耳朵]+[(被)感知]+[声音]
传播、传扬 +[(使)某事(某声音)]+[更多人]+[感知到(听到)]+[行为]
闻名、著称 +[某事(某声音)]+(更多人)+[(被)感知到(听到)]
声誉、名声 +[某事(某声音)]+(更多人)+[(被)感知到(听到)]+[结果]
大数据背景下,民航服务在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相应的挑战。比如在服务内容方面。民航服务人员通常将自身服务内容局限在安全、礼貌及微笑等层面上,将服务范围限制在服务过程上。但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中,面对移动智能网络及设备,旅客的需求有了明显的转变,航班信息服务是当代民航服务的核心内容。旅客需要运用大数据移动网络来提前了解航班所有的服务信息,从旅行开始到结束的相关服务内容。这些要求,完全颠覆了民航服务以往的服务认知,需要民航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旅客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
气味被感知到 +[(被)感知]+[气味]
感知 +[感官]+[事物]+[反映]+[人(内心或脑)]+[结果]
天要亮时,思雨才迷糊了一小觉。起床洗漱后,还是觉得昏昏沉沉。他去餐厅用早餐时,那些熟悉的服务员们,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在餐厅遇到了小林经理,小林经理也只冲他讪讪地笑了笑。没有像过去那样同他热情招呼,或简单说几句话什么的。思雨心里明白了八九分。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简单用完早餐走出餐厅时,他在心里做了个决策:以后公司的定点宾馆应该换一家了。他在这里已经背了一个很大的黑锅。
嗅到 +[鼻子]+[感知]+[气味]
嗅+[鼻子]+[(主动)辨别]+[气味]
接受 +[(对)声音]+[容纳]
见+[感官]+[感知]+[抽象事物]
将以上引申脉络整理如图1所示。
图1 “闻”词义引申图
四、“闻”的词义发展的模式
《国语·楚语(上)》:“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也,不知其以匮之也。”韦昭注:“知,闻也。”是知“闻、知”同义。通过前文“闻”的义素分析可知其词义的核特征义素为“知”。所谓核特征义素指具有区别词义特征的核心义素。在词义引申过程中,核特征义素延伸于几个义位中,或贯穿于整个引申过程中,但也有的核特征义素在词义引申中消亡了〔13〕。核特征义素在词义的引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闻”的词义演变模式可归纳为:以核义素“知”(实为“闻”的义素)为中心的综合式引申。核义素“知”的引申经历了由主动感知(感知声音)到被动感知(声音被感知到),由联想的被动感知(气味被感知到)到主动感知(感知气味)的过程。通过对外界的感知引起内心的体验,从而贯通了听觉、嗅觉、视觉。
直接由核义素“知”引申出的义位为“知道”“声音被耳朵感知到”,二级义位为“知识、见闻、报告、接受、传播、传扬、闻名、著称、气味被感知到”,三级义位为“嗅到、感知”,四级义位为“嗅、见”。这些义位与核义素的相关度呈递减趋势:一级至三级义位与核义素“知”相关,四级义位与核义素少有相关。
2.3.3 临床资料的延伸:已经获得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思维有时需要向空间和时间延伸。例如有1例顽固性低血钾症患者,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高,进一步检查发现患有小细胞肺癌。原来原发病是小细胞肺癌,并发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继发性低血钾。另有1例气急、肺部阴影的患者,还有关节痛。根据这个思路延伸,最后确诊为胶原系统疾病。有时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需要追溯以前的信息。有1例肺部块影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诊断为肺恶性淋巴瘤。追问病史8年前肺部块影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炎性假瘤”。将8年前切除的组织标本重新检查,也是恶性淋巴瘤。
1)发改、经信、商务部门数据。主要为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产业基地、工业园区分布范围、规模以及加油站数据等相关资料,用于采集主体功能区、开发区、保税区范围及名称、面积、类型、等级等属性的赋值。
[参考文献]
〔1〕张永言.再谈“闻”的词义问题〔J〕.中国语文,1962(5):229.
〔2〕傅东华.关于“闻”的词义〔J〕.中国语文,1962(10):480-481.
〔3〕殷孟伦.“闻”的词义问题〔J〕.中国语文,1962(11):496-501.
〔4〕洪成玉.释“闻”〔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5):107-112.
〔5〕徐时仪,许威汉.“闻”的词义衍变递嬗考论〔J〕.中国文字研究,2001(0):418-430.
〔6〕王锳.试论“通感生义”:从“闻”字说起〔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23-28.
〔7〕孙玉文.从“闻”“见”的音变构词看上古汉语有被动构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560-566.
〔8〕董作宾.董作宾先生全集(乙编)〔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
〔9〕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9:665-670.
〔10〕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中医大词典(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7.
〔1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5.
〔12〕汪维辉,秋谷裕幸.汉语“闻∕嗅”义词的现状与历史〔J〕.语言暨语言学,2014,15(5):699-732.
〔13〕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2.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Wen'
Ma Jingyu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Abstract〕 Many predecessors have discussed the word'Wen',bu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Wen'is still controversial.Throug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bronzes inscriptions and literature of the pre-Qin period,the original meaning of'Wen'should be'reporting',and the meaning of'hearing'was an extended meaning.Since Tang Dynasty,'Wen'has been bearing the meaning of'seeing'.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extended context of'Wen',draws an extended map,and explains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word meaning with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extension of'Wen'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from active perception to passive perception,from associative passive perception to active perception.It connects the sense of hearing,smelling and vision through the inner experience inspired by the perception of outside world.
〔Key words〕 Wen;reporting;meaning;evolution
[中图分类号] H0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2266(2019)07-0025-07
[DOI] 10.3969 ∕j.issn.2096-2266.2019.07.005
[基金项目] 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从《说文解字》义界训释看词义演变规律”(KYBS201628);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类型学视野下感知类动词词义演变规律研究”(YB2017073)
[收稿日期] 2019-01-04
[修回日期] 2019-04-29
[作者简介] 马菁屿,讲师,主要从事汉语史、词汇、语义研究.
(责任编辑 党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