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口语论文,高中学生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他的《大趋势》里瞻望前景时对美国人说:“要想真正取得 成功,你必须懂得三种语言: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和电脑语言。”如果把他的话加以 概括,那就是要懂得流利的母语,一门外国语和电脑语言,这可以说是人类进入21世纪 的基本要求。在我国英语是第一外语,所以在全民中普及英语是一项战略任务,当前我 国科学技术界和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进入互联网络(Internet)走上信息高速公路, 和国际上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接轨。可当你走上信息高速公路,你就会发现,如果不懂 得英语,你将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在公路上漫游了。而且,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都 面临着挑战,我们需要了解其它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的产品要在国际市场 上竞争等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掌握英语这一门世界性语言。新的形势向我国英语教育 界提出了挑战:怎样满足全民对英语的需求,使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尽快赶 上世界的步伐,使中华民族早日得以腾飞。要提高我国的全民英语水平,其基础在于普 通教育。现代外语教育语言学认为,学习语言,重要的是能将这些知识在语言交际环境 中加以运用。由此看来,外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习者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最终目的 。对于高中生来说,培养他们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对高 中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具体来说,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下 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励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毅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国学生开始学外语大都已基本掌握了汉语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这对外语学习必然 会带来很大的负作用,也可叫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此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还有诸多因素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减少和消除外语学习上的 心理障碍,将有助于他们下决心学好外语,敢于用外语进行口语交际。外语教师要做到 减少或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克拉克(Clark,H.H)说, 教师要将知识教给学生必须基于两条:首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学 生对成功、自尊(self-esteem)的愿望,贪玩(love of fun)、好动的习惯等等;其次是 教师所教的东西对学生要有价值。而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采用积极的手段而不是采用 消极的手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减少或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外语教师 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外语学习兴趣是一个外语学习者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外语知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学生外语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 因素,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幽默,从而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趣、 有奇、有惑、想学、想说。在会话时,开始练习速度要放慢,使他们感到外语语音、语 调可以模仿。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成功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外语教师还要培养学 生学习外语的毅力(will power)。学习外语必须要有惊人的毅力(amazing will power) 、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study perseverinsly)的精神方可学好,尤其是在口语表达 方面要不怕丢脸(lose face),敢于表达。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交流的距离
埃利斯(R.Ellis,1992)认为:“没能给学习者自然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 者失去接受语言材料的主要来源,进而阻止习得的进行。”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 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它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 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 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应以组织者
(organizer)和帮助者(helper)的身份参与课堂的交际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挑选出 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材料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际活动,并可根据教学 内容把课堂变为较为具体的社会交际场所,如车站、机场、商店、宾馆等等,让学生根 据具体情境扮演相应的角色,恰当的使用语言。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 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即予以接受而不立即纠正),这样有利于 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设法缩 小师生间的距离,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有利给学生提供一个 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总之,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Permissive
atmosphere),这种和谐是友好的而不是随意的,学生在这种友好的气氛中不感到害怕 ,并乐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活动。
三、重视语音教学,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发音、合理运用重音、语调以达到交 际效果的能力
如果把一种外语比做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语音就相当于这座大厦的地基。语音是指导 语言的声音,它不同于杂乱的声音,而是和意义紧密相结合。心理学家认为,口语是第 一性的,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符号。因此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应强调语音教学,解决 发音问题。如果一个中国人的发音特别糟糕,那么当他对外国人说外语时,人家会以为 他在说汉语。这就无法起到交际的作用。学不好语音,就当有很好的听音能力,也学不 好口语,读和写同样会受到影响。实践证明,外语语音越好,听外语时就越容易理解。 因此学好外语语音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也是重要的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 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学习语音的主要手段是模仿,外语教师自己应 该掌握发音技巧,发音要标准,才能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并在练习中模仿。心理语言学 家认为,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当一个婴儿生下来就开始学说话时,完全靠听、模仿
(imitate)母亲的声音。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是一个聋子,他就听不到声音,也谈不 上什么成功的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说,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 匙,也许是一把金钥匙。外语教师除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外,还应不断鼓励学生,培养 学生反复模仿的恒心。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正确发音,不能让他们在单词或字母 下标出与这个单词或字母发音类似的汉语。如:bad(白的),head(黑的),house(好死) ,girl(哥儿)等,这样标汉语学英语语音,会越来越糟,外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许出现 以上情况。教师按照正常的语音、语调、重音,重复几次正确的发音,直到学生者能模 仿教师的发音,自己纠正为止。老师可发出一个信号来暗示,如果学生仍发觉不了,教 师可给予纠正。在进行语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安排一些绕口令练习,训练学生的语 音,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区别不同的音素。当然,在语 音教学中,语音不是孤立的,而是和重音、语调紧密相联的,在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 同一个句子会因重音、语调的变化而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口语交际中所取得的作用和效 果就不一样。如:They didn't go to the park to enjoy themselves。在这个句子中 ,若重读didn't,可以表示:他们没有去公园玩(也许在家或其它地方)。同样这句话, 若重读enjoy,可表示:他们不是去公园玩(可能是去会朋友或去上班)。又如:“
Really”这个词,若用升调即表示疑问,降调表示肯定。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 能力时,应语音、语调、重音并重,让学生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讲合适的口语。
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重视学生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模 式的制约,言语交际行为也不例外,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19 21)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 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相识的人见面打 招呼时,操汉语的人一般可以根据对方的具体状况即情即景地问话,吃饭前后可用“吃 了吗?”路上相遇可问“去哪儿”,对方在看书时则可说“在看书呀?”或“看什么书? ”等等。而英美人则通常说一句Hi、Hello之类的问候语即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 ,语言教学常常忽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来孤立地教授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现在,随 着“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引进,在进行外语教学、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导 入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在目前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从外语教学的角度 来看,这类与语用相关的文化导入可包括诸如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称呼、招呼和问候 、道谢和答谢、敬语和歉辞、告别语、褒奖和谦让、忌讳与委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要注意就语言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地进行说解,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 中的文化规约。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体气氛,让学生在这种背 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角色的身份,根据言语交际的环 境来正确地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逐步增强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 地使用语言的意识。
五、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应采取听说结合的方法
杰斯珀森(Jesperson)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 用外语。学外语就象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get a
sprinkling of water now and then),学生必须潜到(be ducked down in)水里去。这 样,他才能象一个熟练的游泳者(able swimmer)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师要给学生创 造练习听说的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说。要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在课堂上,外语教 师要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red way),教师设法创造一个语言 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多练,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如何多说和怎样说好,每 节课让学生感到是他们自己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教师不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外语 ,还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多说外语。林语堂先生说过:“Before you can write good
English,you must speak good English.Speak much、speak often,you'll get more and more fluent in good English speeeh.”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我们可以开展五/ 四/三听说技巧训练活动。在这个活动里,学生成对练习(pair work,至少三对以上), 一个作为演讲者,一个扮演听讲者,面对面而坐。第一轮:1.演讲者对一个主题演讲五 分钟,而他的伙伴只是听;2.演讲者移动位置,听讲者不动,这样使演讲者和听讲者都 换成了新的对象(partner),这次只讲四分钟;3.演讲者再移动位置,听者不变,这次 只演讲三分钟。第二轮:听讲者变为演讲者,讲者变为听者,仍按上述方法进行。在这 个活动中,讲话者可以自由选择所讲主题和所使用的语言知识及计划组织讲话的方法。 五分钟、四分钟、三分钟的演讲,可使演讲者受到限制,这样流利就成为该活动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提供重复机会和减少时间表达同样内容的挑战,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的锻炼表达能力。实际上,这个活动可灵活安排:(1)可扩展为六/五/四,使时间延 长,也可以减少为四/三/二,使时间缩短。(2)还可以采用由少到多的方法。如:三/四 /五,即先讲三分钟,再讲四分钟,最后讲五分钟。时间由多到少(如:五/四/三)是培 养讲话者流利的总结能力,那么由少到多(如:三/四/五)则是培养学生流利的扩展能力 。外语课堂教学其实是很灵活的,“教无定法”。教师也可以采用“编故事”
(creating a story)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个活动可分三步:第一步, 外语教师给全班同学一个统一的故事开头,如:“A man i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着往下续,每个学生加一句他愿意说的话,每个小 组选一个人把每个人续说的故事记录下来。这里要强调的是,连接速度要快,当学生甲 说完后,学生乙必须尽快接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尽管几个组用了统一的故事开头,但 各组编出的故事内容各异,这样会收到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 二步,在小组里讨论这个故事,并给出本组所编故事的标题。第三步,每组选一个代表 在全班朗读自己小组所编的故事,结果每个组编出的故事都会引起大家的笑声。
总之,外语教师若能从上述五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段时间后,学 生一定能具备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