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

夏春现

(邯郸市赵王陵文物管理处,河北 邯郸 056000)

摘 要: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流派碰撞、融合,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精粹对现代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现实启示意义。在开展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灵活地选取与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中的优秀部分,从而保证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春秋战国;思想文化政治教育;现实启示

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观点,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用来形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盛况最为恰当。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倡导仁爱的儒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倡导兼爱、贤人治国的墨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倡导用自然规律治理国家的道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倡导以法律约束个人,教化教育人民的法家思想。还有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在长期的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强调人性论

当前的思想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这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性论”观点高度重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诸子百家对人性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诸子百家关注思想道德教育教化、思想道德本源,还深入探讨人的本性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探究人的思想道德本源、人的本性来解决社会问题。荀子主张的“人性恶”与孟子主张的“人性善”两种观点是截然不同的,荀子认为人本身恶的那一方面需要思想道德教化才能被约束与改进。而孟子却表达“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法家韩非子虽然对人性的分析不多,但是在其思想中可以看出“人性好利”的人性本恶理论,需要受到律法的约束[1]

(二)强调道德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无论思想文化观念如何,都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儒家思想观念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强调不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强加于他人,要树立良好的教育典范。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国家纷争不断,但是也使得各个思想流派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逐渐由上层开始走向最广大的人民。尤其在当时的鲁国,因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恪守历史传统、崇尚礼仪秩序、待人和蔼诚信的价值观念。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道德教育成果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山东地区的人民始终继承和发展着孔孟思想道德教育成果,有情深似大海、义重如泰山、忠心黄河长的优良传统。

很多研究表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4]。对于个性内向、胆怯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与到班级和集体活动中去,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类社团,敢于展现自己,密切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新的环境中产生强烈的群体归属感,从而获得广泛而有力的人际心理支持。同学、朋友、家庭、社会组织、党团机构都能够为个体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三)强调教育教化方法的选择

春秋战国时期对于人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在其思想中体现出人性化的重要内容。孟子主张的“性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是比较突出的思想观点。不管是哪种观点,都倡导通过教化,从而使人性之中恶的方面得以改正,善的方面得到巩固与完善,从而促使人性往更加全面、完善的方向发展。这两种观点与方法都充分尊重了人性,并启发在当前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对其中人性化的内容进行探究,并开展各类人性化的活动。思想文化政治教育是为了促使个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需要教育者结合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3]

(四)强调爱国教育

当代不同形式的艺术似乎都有试图消解与观众之间距离的倾向,公共艺术在这方面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具优势,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的特征,决定了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一方面体现在创作开始阶段就要考虑设计出大众可以充分互动的作品,使艺术与公众发生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还可能让公众成为艺术创作的参与者和艺术家一起完成公共艺术实践。公共艺术方案的确定、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结果,可以让大众充分参与,大众和艺术家一起成为创作主体,展现自己的艺术潜质,获得创造与表达的快乐。这样就使艺术与公众始终处于共存互动之中,最终呈现出丰富、包容的艺术形态。

通过加强文化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无论社会发展到何时,爱国主义教育都不会褪色,都是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哪一个思想流派都在其思想文化政治教育中包含了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儒家学派以仁为中心的思想,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完善思想道德,使有道德的圣人与君子在仁爱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大同社会,孔子终其一生都为实现这个目标在各国之间游说。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提出了礼乐治国的思想,在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以礼乐为重点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礼作为一种制度,对教育人、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治国安民、稳定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在国家治理中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探究与思考。墨家的墨子恰好反对这一观点,认为礼乐盛行会导致社会奢靡,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减少社会纷争,避免百姓受到战争的牵连,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战争导致的生灵涂炭。而道家则强调遵循自然规律来维护国家的安定,道家的“无为”思想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并在各个阶段中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显现着其在治世、治国、济人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商鞅、管仲、桑弘羊、乐毅、韩非子等人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国的观念,他们顺应历史潮流,一生致力于国家改革,其生平经历也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思想。

二、春秋战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第4页.

春秋战国时期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对现代思想政治也具有现实启发意义,在教学上也应该不断进行实践与改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一)坚持各类人性化教育活动的开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都强调要选择合理的教育教化方法,例如孔子就提出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孔子提倡和建议的君主执政,是通过法治与德治两种形式加强国家的治理。法治具有明显的强制色彩,而德治就更加强调用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来教育教化[2]。如果采取强制化的方式,则违反了人的性情,而通过采取启发式的教化方式与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人的自觉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道德自觉。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也强调用启发的方式来对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磨练人的心志,并在该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主动进行反思,从而主动、自发地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

(二)注重教育方法的多元化探究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孟母三迁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在这一时期已经认识到了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期将学校、社会、家庭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化环境,在该坏境中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礼仪、社会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进行教化,从而培养社会中需要的人才。这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作为开展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化教育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

(三)强调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思想学派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当前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例如,儒家代表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化方式。就是通过启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与领悟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引导下自觉习得知识。诸子百家在教育教化中注重将灌输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修养互相结合,这种教育方法在当今也同样适用。教育者还要根据思想文化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进行多元化的探究,选取合适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实现其教育教化目标。

(四)灵活应用多样化的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思想学派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儒家学派的思想政治观点传播就是通过到各地游说,孔孟都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墨子也是通过游说的方式将自己的“非攻”、反战的观念传播到各个国家。从春秋战国各个政治思想传播形式来看,都对道德教化的载体进行了探究,通常将寓言故事作为道德教化的载体,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并应用说理的形式进行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使得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就当前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来看,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理论灌输,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启发教育者在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能够对开展工作的媒介进行研究,用人们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例如在教育工作中可以筛选一些富含深刻寓意的故事,或者是结合社会时政案例,这样就可以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并消化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五)传承以身作则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传统

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政治观点。这也就说明,在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好的榜样作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并能够通过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被教育者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所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政治素养,在生活与工作中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并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方法等进行探究与创新,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

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滕州市检察院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自主研发公益诉讼手机“掌上拍”小程序,并将该《办法》与 “掌上拍”小程序、检察12309服务热线等面向社会推广、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参与度,成效显著。截至目前,通过手机“掌上拍”小程序反映的公益诉讼线索达50余条,来电来访反映线索30余条。今年以来,滕州市检察院共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4件,提起公益诉讼2件,法院判决1件,该《办法》的实施为公益诉讼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各个学派思想之间互相碰撞与交融。其中,优秀的思想成果对当前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也具有非常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结合教育内容,继承与发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政治具有现实启示意义的部分,从而促进现代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超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J].东南传播,2015,(1):117-119.

[2]王烨.墨子天志、非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未来英才,2017,(21).

[3]刘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观念概述——基于整体性研究范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6):62-63.

[4]刘洋,张茂仁,高华,李晓安.创新研究生学生组织形式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62(2019)02-0040-03

收稿日期: 2019-04-02

作者简介: 夏春现,男,河北邯郸人,邯郸市赵王陵文物管理处文博专业助理馆员。

[责任编校:孙爱民]

标签:;  ;  ;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及其现实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