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_组织环境论文

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_组织环境论文

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环境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正驶向未知的水域,越来越快的变革使广大国际社会措手不及。正当很多人还在艰苦地为实现传统工业化目标而奋斗的时候,知识经济正在形成,并爆发性地向全球扩张。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过去一度被认为存在于金银珠宝之中、用劳动和资本可以发现的财富,现在主要来自知识创新。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在全球扩展,跨国公司可以为各国提供就业、传授技术,发展工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的先进技术不能在当地生根。

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贫富差异不断加剧,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痛苦的调整。在我国,科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道理已经家喻户晓。知识经济的前景也已探明,即生产创造性的产品需要知识创新。然而,文化是影响科技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却未被我国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造成的保守思维和陈腐的等级观念,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下国家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旨在对知识经济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创新环境以及相应的区域政策变化进行深入的探讨。

1 知识和创新

什么是知识? 最近, 发达国家的学者发现, “ken ”是比“Knowledge”更加重要的知识,Knowledge只是“学识”,而ken 则是发现未知的东西,深刻了解事物,得到新的观点,并预见未来。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代,为了生产创造性产品,获得企业的成功、国家的活力和步入先进的社会,人们更需要“ken”,知识已经开始真正觉醒。

今天的世界,唯一能够使一个国家顺利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条件是独创性、发明创造力、想象力和真正的创业精神。我国的城市和区域要真正获得经济增长,必须尽快转向依靠大量的、尽可能多的创新性产品。

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是社会的过程。当代的很多新技术都是由原有技术重新组合而成的。技术创新速率的提高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创新不再是在单个企业内部发生后扩散到其他企业,而是需要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除了使用和处理编码化知识以外,还需要传播和交流隐含经验类知识。因此,当代合作研究或开发新产品往往不是通过正式的合同,而是有一些默契的技术转移和知识交流,这种过程是不能用传统的所有制来控制和管理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性的手段,以创造区域创新环境,活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2 技术进步和应变的区域政策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20多年以来,发达国家内的资金积累方式已经从所谓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在发达国家,自19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福特在底特律倡导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大规模生产的传统工业区域,其特点是使用不灵活的、落后的机器,狭窄地定义职业种类,利用低技能的劳动力,大规模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这个时期的后阶段,传统的工业区域衰退,标准化产品日常装配的制造业分支工厂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其边缘区域或第三世界的生产地点。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一种比福特时代更灵活的生产方式,称为柔性生产方式。它使用程序控制的机器,可灵活调度劳动力,大公司垂直分离,并利用企业之间转包、战略联盟等关系,使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一体化。相应地,出现了一组新的机构,它们能够处理劳动管理关系、劳动力培训、竞争法规和金融市场。这些紧密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集聚在一起,创造了新的产业空间,使传统工业区域相形见绌。

在我国,“钢花飞溅,铁水奔流”、“机器隆隆,烟囱鳞次栉比”、“沸腾的矿山”式的工业蓬勃发展局面也已成过去,传统的工业区衰退,耗费自然资源而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出现了积压,很多工厂里“傻、大、黑、粗”的机械大量闲置,利用单一技能工人的刚性流水线出现了停滞现象,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几百万劳动人口失业,而且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从生产技术来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刚性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福特制类同,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也是不行的。因此,我国从刚性生产方式向柔性生产方式转变已经是历史的必然,是加速的技术进步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然而,目前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传统产业仍占极大的比重。根据1997年2 月公布的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一些新兴产业,如石油化工、电子及通讯设备等的比重有所上升,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橡胶等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产业结构的总体格局变化仍不明显。”男耕女织式的分散农业劳动、机械化的集中工业劳动,以及以柔性自动化的更高层次的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信息生产和服务业劳动,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存在,决定了在新时代仍然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的发展格局。

在我国,区域政策至今停留在用“支柱产业”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这一概念上,例如,各省、区、市“九五”计划中,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2个,将机械列为支柱产业的有16个;将电子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而这个概念是西方发达国家60年代和70年代使用的。80年代以来,先进国家重视自下而上的创造力。例如加拿大100 家发展最快的企业或采用高技术,或实行市场空隙战略,经营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金融信息处理、医疗影象、办公家具、考古服务、马术供应、运动管理、冷冻食品、浴衣、水龙软管安装等等,采取知识创新战略的企业家在各种领域都可能获得成功。同时,发达国家的决策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建立在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的基础上的,企业家的创新是在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里培育出来的,因此,很多国家都在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培植区域网络,建设区域创新环境,立足于区域内行为主体的协同作用而发展经济。

3 全球化和本地化

大量文献和实践经验表明:单纯依赖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将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长期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技术能力的提高;国家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本地良好的创新环境;国际高技术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创新环境的竞争;80年代而且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往往无法获得真正先进的技术;因此,全球化与本地化往往产生矛盾,发展中国家只单独依靠外部投入是无法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的,企业对全球化的追求常使它们忽视根植于本地环境的必要性。全球化网络对区域创新网络的侵蚀破坏,最终会使企业因缺乏动力而减弱发展,而那些规划中的苗床也就成了飞地。

而且,缺乏区域创新环境的培育,全球化网络的效用也将大打折扣。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分享网络的能力不同,在全球化网络的框架下,一些活跃的企业从区域外获得的物质与信息需要通过本地联系的网络而转变为区域共享的资源。因此必须重视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

4 新的产业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高新技术区域和专业化的乡镇企业区域,以及由于招商引资而出现了各类工业开发区的企业集聚现象。这些新的产业空间虽然从发展阶段来看与西方新的产业空间有较大不同,但是从技术发展的超前观点来研究这些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中关村区域形成了以大公司为主体、众多中小企业环绕的企业星群。以联想、方正、四通为代表的大公司在相对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销售方面存在较强的规模效益,其产品成本较低而性能价格比适合中国国情,其中某些产品如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拥有国内乃至国际在某些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因而拥有较高的垄断收益,为进一步大规模的高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奠定了较好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开发和生产的转包,以及销售代理等方式,把广大中小企业纽结在一起,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的企业集聚体。

例如,中关村区域内部的各行为主体之间,特别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已经形成一些互动关系。中关村已经向外渗透至国际、国内其它广阔区域;向上进入一些国家级计划,向外形成吸纳人才、资金的网络通道;另外,它既拥有国内一流的市场调配和组织能力,又拥有吸收外部信息和资金的能力,其中包括到海外上市、收购国外企业,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等等。中关村的信息技术企业还具备向其它产业渗透的极大潜力。

在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形成了上千家庭作坊式钮扣工厂和3000余家钮扣摊位为特色的新产业区,这类新区域的发展模式也有待于深入研究。根据本人最近对东莞、惠州等城市的调查,数千个与电子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在地理上星群般地集聚在一起,它们虽然规模小,但活力很大。政府的作用,应是为它们提供有效的服务,鼓励建立必要的商会、行会,使其结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网络,帮助它们创新和升级。

这些新的产业空间形成可以看作自等级组织到网络组织的转变。80年代初期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部门纵向管理的“等级制度”被打破,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无行政干预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灵活组织形式,呈现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新生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就是在这样一种创新环境中形成的。

5 创新环境的概念

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是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最新国际研究证明:智力密集、风险资本、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因素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联系。所谓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 因此要高度重视创新网络( innovation network)和社会文化环境(milieu)的建构。发达的区域存在着新的产业文化——创新主体相互依存的集体学习环境。创造这种环境需要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力的竞争。

越来越复杂的高技术产品需要产业融合和交叉繁殖。只有存在创新环境的地方,才能达到知识的创新和弥漫(不仅是扩散或传播)。只有当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相关的科教机构和人员进行合作,以及产——供——销相关的企业发挥协同效应时,才能发展知识经济,发展真正的高技术产业,建立新的精神文明。

21世纪的经济成功将取决于人们在挖掘和制造信息的“矿山和工厂”里的协同作用和创新环境。因此,营造创新环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美国硅谷、 意大利Emilia-Romagna、

德国Baden

-Wurttemberg等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 世界上最发达区域的重要特点是具备了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形成了“柔性生产综合体”,又称“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 即植根于本地社会文化的复杂区域创新网络。美国M·卡斯特尔和P·霍尔的研究指出,硅谷形成过程中除了结构性生产要素(信息原料、风险资金、高技能科技劳动力)以外,企业家文化,以及硅谷建立在工作基础上的、在酒吧中得到加强的社会网络——“集体企业家”,已经成为其创新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区域内的企业高度关联而减少交易费用,企业间是平等互惠的,而不是支配与依存的联系。在那里,大企业和小企业并存,国际联系与区内联系并存,贸易的联系与非贸易的联系并存。

建造区域创新环境的过程就是组织创新,即建立网络组织的过程。对于知识的再组合来说,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须的知识是很难交易的,即使可以交易,也要付出很高的费用。单个企业不能支配创新的全过程,当代企业是对环境开放的组织,为了创新,它必须向上游和下游组织开放,在创新过程中达到制造商——供应商——客商三位一体。网络是在市场以外以及在等级组织以外的新的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网络是“有组织的市场”,企业间以经济流为基础,进行包括文化、技术、制度、政治各方面的交流,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面临全球激烈竞争的形势,我国在依靠外力(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外来资金等)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注意区域创新环境的更新和创造问题,必须注意培育企业家、开发新产品,不断繁衍新一代的企业,并在竞争中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建议政府在“扶优”、“树标兵”、“评百强”等支持个别企业和个人的同时,高度重视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的合理“结网”,并提倡通过中介机构和协会、行会、商会等机构,在企业之间加强各种形式的技术信息交流和物质联系。同时促使企业在本区域扎根,为发展本区域的社区文化贡献力量。

收稿日期:1998—08—06

标签:;  ;  

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_组织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