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若想使得经济效益得到切实保证,就要做好造价管理工作,而要保证施工有序进行的话,工程造价管理也必须要予以有效落实。从当下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造价管理已经不太适合,要将BIM技术予以高效应用,这样方可使得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大幅提升。本文即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探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BIM技术;造价管理
序言
众所周知,工程造价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十分多,如果只是采用静态管理方式的话,在发生突发事件之时,处理的及时性就难以得到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在展开土建施工之时,BIM技术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此种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共享,这是工程造价管理最为需要的。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之时,将BIM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可使得造价的相关信息能够真正实现共享,如此一来,管理的便捷性就会大幅提升。
1BIM及其技术特征分析
1.1BIM技术内涵
所谓BIM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建筑工程予以有机整合,从而形成模型构造技术。此种技术的关键部分就是信息,也就是要将构件所具有的物理、几何、成本、施工等方面的信息以参数方式予以呈现,继而通过3D布尔运算、空间拓扑关系来对数据予以整理,并存储于数据库当中,构建起数字化模型。通过BIM技术能够使得信息冗余得到有效化解,并能够确保信息传输的效率大幅提升。
1.2BIM技术特征
BIM技术具有数字化、可视化、模拟性、可协调性以及可输出性等系列特征。
(1)BIM技术的基础是数字技术,在模型当中,构件属性能够以参数的形式表达、区分,这样一来,就能高效完成数据的接收、处理,并确保数据能够有效传输。
(2)通过3D技术能够使得实物图清晰呈现出来,并和构件形成互动性可视,这样就可确保项目的设计、运行均呈现出可视化特征。
(3)BIM技术不仅能对建筑模型进行模拟,还能对施工进度、节能、日照、热传导、紧急疏散等状况进行模拟。
(4)模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早发现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其他问题,通过有效协调,降低施工过程中变更次数。
(5)模型中的数据可通过电子文档或电子表格的形式导出。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2.1投资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通过BIM技术能够确保历史数据的存储得到切实保证,同时可以对其展开有效分析,这样就能够获得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数据指标。此时开发商就可以针对数据展开评估,进而将投资方案予以确定。
2.2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在进行造价管理之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设计阶段。传统的计价方式是人工计算,这样就会使得限额设计变得较为困难。切实将CAD图纸与BIM技术整合起来,就可对历史数据予以有效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错误,进而予以修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将BIM模型当中的相关信息予以有效组合,这样就能够对造价予以切实管控,确保造价能够更为稳定。
2.3招标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若想保证工程有序进行,招标是必须要做到位的。对于施工方来说,在招标之时是要展开大量的计算工作的,如果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计算的话,就难以确保计算是十分精准的,一旦出现人为疏失的话,那么招标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将BIM技术予以有效利用的话,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依据设计方的相关数据、信息来编制出所需的工程清单,进而展开准确的计算,如此一来,在展开工程计算之时就不会发生错误。另外来说,在进行招标之时,施工单位通过BIM技术来将相关的文件呈现出来,这样可使得数据的可信度切实提升,并保证工程量能够得到有效比较,如此一来,招标方案制定工作就会变得更为方便。
2.4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施工阶段展开造价管理,就是要对相关项目的成本予以有效的分析、比对,而施工的时间相对较长,市场中的一些因素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样就会导致数据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对施工过程予以控制之时,重点要对材料的实际使用量予以管控。然而材料用量是很难进行精准控制的。从现阶段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限额领料制度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然而效果相对较差,而导致此种状况出现的根源就是参数的审核是较为困难的,相关人员所获得的数据很少,此时就只能够展开估算。而将BIM技术予以充分应用的话,则可使得此种情况得到切实改变,此时可以依据时间、空间、工序等来对相关的数据予以汇总,进而生成报表,这样就可使得成本分析更为精准。此外还可以从施工的实际进度出发,将资金使用、进度款支付、劳务费支付、材料成本等方面的计划予以明确。此时就能够对对人员、材料、设备的实时消耗予以分析,同时和预算量予以比对,对构件或是单项工程展开消耗量分析、汇总、输出,这样就能够切实完成好限额领料的工作。
通过BIM技术还能够对变更、签证予以有效跟踪,在发生之时,只要将相关内容置入BIM模型当中,并予以适当调整,这样一来,就可对变更的工程量、造价有切实的了解,成本控制就会呈现出动态特征,成本管理的实效性也会切实提升。
2.5竣工结算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过去因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的变更、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变化,通常竣工结算时会对所施工的全部工程量根据竣工图重新计算一遍,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工程量自己无法核实准确性,通过材料采购量来核实,准确度上可能存在误差。而BIM技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可及时调整,数据可永久保存,在竣工结算时只需汇总即可。可利用BIM模型的自动检查,将BIM的工程量进行汇总计算,用施工过程中相关数据来检查与结算造价有出入的地方,将造价人员少算、漏算的内容找出来,避免经验不足的造价员或因笔误造成的少算漏算,确保竣工结算工程量和结算内容的精度及准确度。
结语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将BIM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可使得传统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施工的效率、质量均会有大幅提升,并能够使得工程能够在既定时间内投入使用。除此之外,BIM技术的特点以及有点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更为高效、专业,所以为了保证工程建筑质量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必须推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使用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冯航.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经济,2017,38(11):23-25.
[2]来进琼.基于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技术,2017,48(04):398-401.
[3]罗佳丽.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论文作者:陈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技术论文; 之时论文; 数据论文; 就会论文; 切实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