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论文_肖江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论文_肖江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3-090-0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和记忆水平等等方面差异显著。职业学生相对于普通教育学生素质整体较差,因此,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领悟和掌握上差距明显,这给数学教学带来消极影响。而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差异,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处于同一要求下,势必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和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这种忽视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没有充分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加剧两极分化现象,而且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提高。

一、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运用现状

1.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背景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数学作为一门重要性学科,在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同时,令诸多师生头痛不已,成为学生厌学的学科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分层教学法由国外流于我国,随着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分层教学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

2.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不足

科学和合理是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效果凸显,然而,通过作者课堂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分层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等等方面有待完善。教师、学生、家长对这一新颖教学方法认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经验,他们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因此,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优势尚未全部显示。

3.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问题

通过课堂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包括:我国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主要以国外相关研究和实践为一处,然而,国外的教育环境和我国教育环境截然不同,因此,国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数学教师应结合我国教育现状,研究和实践分层教学。由于分层教学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绝非一蹴而就,我国分层教学评价不完善,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缺乏灵活性,这些消极因素制约着分层教学在数学纵深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运用

在所有教育学科中,数学无疑是比较难学的,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除了和教师教学能力有关以外,还和学生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情感、潜能等等方面联系密切。因此,一旦教师采取统一化教学,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数学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原则,在实施分层教学中,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基础水平上得到发展和进步。,具体而言,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实施: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每位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教师应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导出新课前,可以利用总结、提问等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以往所学知识,以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以往所学知识,为新课导出做好充分准备,保障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此外,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期巩固旧知识,触及新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2.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活动

分层教学是优化课堂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在立足于学生差异性基础上,将数学知识点分成难易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实施学习。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对旧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不同,教师应正视这种差异,重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概括,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对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结果给与合理评价和详细讲解,以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

3.课堂训练、课后作业分层

课堂传授知识后,教师需要利用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因此,课后作业布置至关重要。对于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层次进行作业分层,切忌用统一化习题。比如:许多教师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而布置。那种统一化作业会导致优等生学习能力难以再上一个台阶、那些中等生勉勉强强能做、那些后进生感觉到作业的困难,只能敷衍了事,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需求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

4.分层教学评价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切忌利用统一化标准。由此一来,很容易挫伤后进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做好激励工作,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应给与不同回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尤其是要多关注那些后进生,激励他们,挖掘他们学习潜能,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施不同评价标准,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取得更大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和全面认识自我,以期明确自身优势,改正自身不足,这需要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5.目标分层

优等生:严格依据《数学标准》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中等生:基本完成《数学标准》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后进生: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兴趣,夯实数学学习基础,促使后进生向中等生转化,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由于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差异显著,教师应最大限度满足优等生学习需求,中等生和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应逐步提高学习难度,在语言上通俗易懂,以期帮助他们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强化训练,逐步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由于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明显,教师应避免统一化教学,对待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言而总之:分层教学不仅理念先进而且对优化课堂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层教学不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而且顺应数学学科特点,是推动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为此,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全方位实践,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自尊,以期实现学生共同发展,最大限度扭转两极分化现象。

论文作者:肖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论文_肖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