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成本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的案例研究_三公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费用审计计算机应用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计算机应用论文,三公论文,行政事业单位论文,费用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方法代码

      二、方法名称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费用的计算机审计方法

      三、目标功能

      审计背景:“三公”费用的滥用涉及党政机关的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历来备受舆论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今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费用,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费用全面公开。从国家审计署到各地审计局都将“三公”费用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重要审计事项,同时也是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重要内容。我区还将“三公”费用纳入《2013年度南山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权重达到20%。充分显示出“三公”费用已成为审计监管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审计目标:一是统计被审计单位各年度“三公”费用,审查“三公”费用使用总体规模是否符合预算等控制标准,已公开的数据是否准确完整。二是纵向分析费用各年度的增减变化,横向比较不同单位的“三公”费用总额,分析查找重点单位,选取费用变化异常的年份和项目重点审计,检查“三公”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三是检查会计核算是否合规,科目设置和摘要记录是否规范,审查是否存在“三公”费用超标,随意放置挤占挪用项目(专项)经费情况。

      审计功能:通过两种方式查找被审计单位“三公”费用:一是会计核算科目,二是摘要关键字。理论上两种方式统计出来的数据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由于关键字匹配不精确、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或摘要记录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结果有差异。将出现差异的凭证号发送至疑点,查找原因。如果是因为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或摘要记录不规范导致,将建议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规范。通过统计出的数据,可以快速筛查大额支出,审查异常开支。分析疑点可以较完整地查出“三公”费用挤占挪用项目(专项)经费情况。

      审计成果:2013年上半年,通过该方法,统计出10个被审计单位各年度的“三公”费用,其中,公车费用占比最大。通过继续挖掘深层次问题,撰写了专题报告(附件1)——《部分预算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审计情况汇报》,获多位区领导批示,为下一步公务车辆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该方法作为今年的创新之一,还在市信息快报刊登了《南山区审计局多措并举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作用》(附件2)。年底,又在市信息快报刊登了《建议细化预算管理使经费公开更加透明易懂》,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同志对该信息作出批示。该信息荣获2013年度深圳市优秀信息(附件3)。

      四、审计事项

      1.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基本支出/擅自提高基本支出标准。

      2.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支出/扩大项目支出开支范围。

      3.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部门预算编报与执行情况。

      五、所需数据

      该审计方法涉及的数据主要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从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备份服务器上拷贝数据库备份文件(*.LDF,*.MDF),然后利用SQL Server 2008 R2将其转换为ACCESS格式后导入AO 2011。

      六、分析步骤

      总体思路与依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三公”费用公开难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次问题。如,在会计核算方面,“三公”费用的核算科目设置不规范,随意列支“三公”费用,挤占了其他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这些经费在预算编制中没有细化具体内容,导致“三公”费用“有机可乘”,各种接待费、公车费在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中频频出现。在制作会计凭证中,摘要记录较随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用语。导致审计人员在统计总费用时,不仅难度大,而且容易漏计,往往出现统计的总费用小于实际发生的总费用。通过该方法,达到完整统计行政事业单位“三公”费用的目的。法律依据有我区财政局每年印发《××年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的通知。具体步骤如下:

      

      审计过程:

      1.设置执行范围。选择需要审计的会计年度后点击“执行”,如图:

      

      2.输入需要审计的年度。在弹出对话框内输入要审计的年度(注意输入的年度应与执行范围一致),如图:

      

      3.得到执行结果,如下图:

      

      从执行结果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2011年的公务用车运行与维护总费用为:379971.41元(按科目名称统计),742296.91元(按摘要关键字统计)。2011年的公务接待总费用为:15103元(按科目名称统计),272800元(按摘要关键字统计)。2011年的因公出国(境)总费用为0。通过两种方式统计的数字有很大差异,说明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不能直接得到结果。

      

      

      (2)系统自动对比两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将仅由其中一种方式统计到,但另一种方式未统计到的凭证记录的相关信息显示于执行结果窗口。包括:凭证日期,凭证号,分录序号,借方金额。

      (3)同时,发送这些记录到疑点库,人工进行原因分析。

      4.进入疑点库分析原因,如图:

      

      依次点击:“疑点管理”-“审计过程”-“已落实疑点”。从上图可以看到,执行结果发送的疑点共136个。如,第一个是2011年8月31日53号凭证,摘要为“收×××还备用金(电瓶车维修购电池票据款)”,科目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商品及服务支出/公务用车运行与维护费/维修费”,借方金额为16800元。该费用是通过第一种方式(科目名称)统计而来,但第二种方式(摘要关键字)未能统计到。经过人工分析,判断该费用应为公车费用,故在方式一的统计结果中保留此费用,在方式二的统计结果中添加此费用。按此方法逐条分析,最终两种方式的统计结果应一致。

      

      上图中,2011年3月31日21号凭证,摘要为“零余额账户,付市领导×××区调研会费用”,科目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商品及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其他,借方金额为1510元。该费用是通过第二种方式(摘要关键字)统计而来,但第一种方式(科目名称)未能统计到。经过人工分析,判断该费用应为接待费用,故在方式二的统计结果中保留此费用,在方式一的统计结果中添加此费用。同时,也说明被审计单位存在“三公”费用挤占其他项目经费的行为。

      

      上图中,同样是疑似公务接待费用挤占了其他项目经费,并且费用较大,达到11218元。因其列入工作餐费,按照30元/人的工作餐费用标准来计,应有373人用餐,不符合常理,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通过人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两种方式统计出的费用做出增减,最终得到一致结果。相比其他单一方式统计的“三公”费用,此审计方法更加全面和准确。

      七、流程图

      

      八、方法语言

      

      

      

      

      九、适用法规

      区财政局文件——《××年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

      十、审计建议

      1.建议财政部门将“三公”费用在预算批复中做更明确、细致的分类,提高“三公”费用预算编制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2.建议会计核算部门严格按照预算科目进行核算。加强对各单位核算情况的监督和审核管理,对未按规定核算的费用要及时纠正。

      3.建议相关部门细化“三公”费用的涵盖范围。制订相关细则,明确“三公”费用的使用标准,逐一列明“三公”费用包含的内容,对于列示的条目之外的一律不纳入“三公”费用。

      4.建议被审计单位严格控制“三公”费用。量入为出,随时掌握本单位“三公”费用动态余额,避免超支情况发生。凭证记录应真实、详尽,如公务接待应注明人数和人均消费金额,以区分公务接待和工作用餐。防止“三公”费用挤占其他预算资金。

标签:;  ;  ;  ;  ;  ;  

“三工”成本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的案例研究_三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