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研究的建设与发展_社会性别论文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研究的建设与发展_社会性别论文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建构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少数民族论文,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7X(2005)03-0072-07

女性学(women’s studies)是一门20世纪才兴起的新兴学科,它具有跨学科的交叉性质,并作为一个特定的学术领域,国内外学术界对女性学学科的建构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一、女性学的缘起

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为开端,各国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相继产生了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与家庭中和男子享有平等权利的女权运动,女性学便是女权运动高涨的必然结果。

1.女性学在西方的发展

西方女性学是在欧美女权运动的高潮中诞生的,而西方的妇女运动却源远流长,西方女性学作为妇女运动的延伸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如1892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学系就曾开设过关于“美国妇女地位”的课程,这是最早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美第二次女权运动极大推动了西方女性学,在学科建设中确立与发展。妇女运动促使西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开始对传统的学科知识提出质疑,并在大学纷纷开设女性学课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各大学与学院开设与女性学研究相关的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学几乎遍及各个国家的大学和学院,而且不少国家的教育机构对女性研究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使女性学的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2.女性学在中国的兴起

中国的女性学课程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妇女问题的出现、妇女研究的产生而产生的。1982年,“女性学”首次在媒体上使用。第一位使用“女性学”概念的是上海著名学者邓伟志教授。同年,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妇女问题杂议》一文,其中两次提到了“妇女学”的概念。[1]1984年9月和1986年10月,全国妇联举办了两届“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会议就改革与妇女解放、精神文明中的妇女角色、妇女形象和妇女观、生育的社会价值、怎样使妇女成才和建立中国的妇女学等,展开了公开的辩论。其间,邓伟志教授在妇联主办的《妇女工作》上发表了《完善和发展妇女学问题》一文,对“妇女学”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呼吁在中国建立妇女学,并提出“中国妇女应有自己的特色”。[2]1986年,李小江教授在《中国妇女》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妇女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框架。[3]同年,《经济日报》发表了罗琼的《关注妇女问题的理论研究》一文,将是否应该建立“妇女学”的辩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到了90年代初期,中国的妇女研究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转变,即随着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和非政府组织论坛在中国北京怀柔召开,在筹备迎接’95世妇会到来的同时,中国的女性学和妇女问题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成果斐然的时期。随着1990年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的成立,全国40多所高校的女性研究机构也纷纷涌现,各类学会和研究机构的设立,促进了一批富有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和一批热心妇女问题研究的工作者,自觉投入到各种妇女问题的调查研究之中,形成了20世纪末中国妇女研究的高潮,带来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妇女问题研究的新拓展。此外各种有关妇女问题项目的开展,各种研究女性问题报刊、著作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新进展。

与西方女性学相比,中国的女性学更多地关注当代社会中的妇女问题,最先是寄宿于婚姻家庭研究之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学的研究拓展到妇女与发展、就业/职业、犯罪、地位、贫困、参政、教育、健康、发展等领域中,随着这一时期更多的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和研究的深入,纯学术研究的方法逐渐在中国女性学研究中成长起来。

3.女性学在云南的实践

云南地处西部民族边疆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交通、信息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关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研究在云南却并不滞后。

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高校教师和云南省社科研究工作者,积极参与到云南省妇女联合会成立的“云南省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的工作和学习中,并积极筹备成立云南省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即现在的云南省社科院“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当时省妇联和社科院妇女问题研究学术机构的建立,为致力于云南妇女问题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创造了条件,并为高校、学术界、妇联干部进一步开展妇女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借’95世妇会的契机,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研究的开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当时云南政府官员、各族各界学者、基层工作者50多人首次参加了世妇会非政府组织论坛,在中国组织的80多个论坛中,云南作为省级代表团参加NGO论坛,并以《云南各民族妇女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为题。论坛结合云南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实际,宣传云南各民族妇女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参政、健康及生存与发展的情况,引起了与会者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的关注。(注:笔者有幸参加了’95世妇会的NGO论坛,并在现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云南省社科联主席王义明大姐(时任云南省妇联主席)带领下,参加了云南省论坛的筹备工作并作为论坛的少数民族女知识分子及论坛主旨发言人报告了《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与发展》。)同时也激发了一批热心于该学科学者的兴趣,形成了这一时期云南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和妇女理论研究的热潮,带来了一系列有关云南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的新成果。

二、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发展历程

与全国及内地相比,云南的妇女问题和女性学的研究有自己的特殊性和民族性。在云南居住的有52个少数民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特有的,跨境而居的民族有13个。因此,在云南开展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研究,必须从云南实际出发,从少数民族妇女的需求入手,才能符合云南的实际,反映云南各民族妇女的心声。

1.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兴起

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凸现和妇女问题研究的拓展,队伍的扩大,妇女组织机构的设立被提到议事日程。

(1)妇女组织机构的设立。在’95世妇会精神和国内外妇女问题研究热潮的推动下,为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优势,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对少数民族妇女与社会发展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为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和民族妇女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为决策部门和社区组织提供决策依据及信息。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妇联成立了“云南妇女理论研究会”,1993年“云南省社科院妇女研究中心”成立。1994年3月,云南生育健康研究会正式成立;随后又相继成立了云南PRA学习小组;云南社会性别研究小组;丽江民族文化与性别研究会等机构。直至1999年底,女性学被确立为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硕士点“西南边疆妇女问题”研究方向后,把1995年筹备成立并一直开展活动的妇女研究中心更名为“云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于2000年3月8日正式挂牌,打破了在云南高校中尚无相关研究中心的现状。此后,各高校也在积极着手成立研究中心与机构。2002年,云南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贸学院的妇女研究中心正在筹备与活动之中。而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健全,促进了各民族学子和妇女工作者到民族地区开展各种调研活动,并根据民族地区妇女需求,进行了许多有益于妇女发展的项目。

(2)国际项目的进入。在云南,“发展”是一个热字眼,这与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投入有关。在扶助贫困、艾滋病防治、毒品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多元文化保护等方面,国际基金会的投入在云南是最早、最多的。同时也资助了很多“妇女发展”项目。[4](P33)以高校为项目载体,实施妇女发展项目在云南是一大特色。如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学院三家共同开展的福特基金项目《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又如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开展的福特基金项目《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农村少数民族妇女能力提升》。在云南高校,此类活动不断开展,如云南大学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大开发中女性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以云南为个案》;同时还开展了1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如福特基金资助的《落水、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的变化及女性在旅游活动中角色地位的调查》、《云南女性性服务状况及干预模式探索》、《中国西南民族文化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纳西族、彝族社区社会性别案例资料开发项目》、日本世川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发展项目成功度》、《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生育健康中社会性别与参与式研究》,此外还有云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6项,研究少数民族妇女问题。[5]云南生育健康研究会近几年曾开展了《湄公河流域社会性别与生育健康培训》、《昆曼高速公路沿线艾滋病社区干预》、《云南省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力资源库》、《针对安全套销售者的社会营销》、《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低收入女性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STD/AIDS)预防教育——方法问题及经验教训》、《云南推广传统民族医药与新型合作医疗相结合》、《中西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资助贫困女童就学》等项目。[6]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妇女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女性与社会性别中心还组织完成了《少数民族妇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健康》、《少数民族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少数民族妇女与宗教》、《少数民族妇女的涉外婚姻》、《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7]等与民族妇女切身利益相关的项目;云南师大和大理学院还分别进行了对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资助的项目。

各级妇联积极争取到联合国儿基会、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大使馆、德国住房救助会、香港救世军等组织,友好国家及全国妇联,省级有关部门的妇女发展项目288个,资金5057万元。以实施“扶贫工程”为龙头,采取了资金到位、服务到户、结对帮扶等方法,[8]从经济、文化、科技、健康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妇女摆脱贫困。

(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需求。“用妇女的眼睛看世界”,是‘95世妇会最有鼓动性和最富影响力的口号,将性别观念纳入发展决策的主流是《行动纲领》的一条主线。在‘95世妇会精神感召和鼓舞下,怎样落实大会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和平的宗旨,执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云南高校师生和妇联妇女工作者再度携手合作,不仅在民族社区广泛宣传世妇会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同时,伴随着各种项目的进入,少数民族妇女的觉悟逐渐提升,她们开始认识自己的生存同环境的关系,在资源分配(主要是土地、森林、水)、接受教育、参政议政、脱贫致富等问题上,开始发出她们的声音,反映她们的需求。而学者们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状况调查、研究基础上,力图用成果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做法,远远不能满足各族妇女的需求和解决妇女的实际问题,即从实质和根源上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把妇女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问题纳入到高等教育中,使决策者通过接受教育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逐渐消除头脑中的性别盲点,才能把贯彻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

2.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内容

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的进展,推动了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研究,民族妇女问题研究成果,又丰富了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内容,拓展了女性学的内涵,促进了少数民族妇女与政治、法律、健康、宗教、环境、传媒及妇女和多元文化的探讨,并以独特的方式呈现。

(1)以学术研讨推动民族女性理论发展。在少数民族女性学亟待发展完善的今天,迫切需要与国际国内学术界接轨,及时了解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充分利用国内外学者到云南访问或考察的机会,请她们开设专题讲座,如曾聘请美国纽约大学历史系主任玛丽教授、英国利知大学东亚学系曼瑞教授、密西根大学人类学系的那培思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尼分校社会学博士欧爱连等,美籍中国学者王政、伍呷、闵冬潮等博士和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何进博士,和国内知名学者到高校来讲学;还通过走出去,到美国、英国、奥地利、法国、日本和韩国等的高校参加有关女性学的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如由昆明医学院和生育健康研究会牵头主办的《湄公河流域跨境性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2-24—28;《第六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社会科学与医学大会》2002-10-14—19;由云南民族大学举办的《21世纪妇女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10-21—26;云南大学主办的《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等,还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课,开展学术研讨,整合高校、社科院、妇联等的师资力量,使研究资源实现共享,开展校内外学术机构间的合作,推进女性学研究的发展。

(2)开展参与性培训,提升社区民族女性能力。为了促进社区民族女性能力的提升,高校、科研机构和妇联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将项目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培训,又让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回到民族社区中传播社会性别意识,并帮助少数民族女性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重新认识与定位自己,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形成了一条从高校向社区辐射的有效途径,使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深。

昆明医学院和生育健康研究会不仅开展了湄公河流域社会性别与生育健康培训,中西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培训,还对云南省部分州市农村妇女进行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培训,提升各民族妇女对优生优育的认识和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

各级妇联在多年的实践中,也探索出了提高妇女素质的有效路子,使培训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妇女,各级妇联建立了州(市)、县、乡、村四级培训网络,形成了扫盲——初级实用技术——专业技术——女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系列化培训模式。几年来,省妇联与省农业厅在云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共同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10多期,培训了500余名农村妇女。这些妇女回去后,再带动当地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妇女增收致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科技示范作用。几年间,妇联共培养了18万名农村女能手、109万户以妇女为主的科技示范户、87万户专业户。这些带头人占了全省农村妇女劳动力的12%。[9]通过参与式培训充分发挥各民族妇女的作用,在妇女中树起榜样,提升了妇女的能力。

(3)依托项目,为少数民族女性服务。依托项目抓发展,实实在在为各民族妇女办实事。云南省各高校分别在少数民族社区实施了《贫困社区妇女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妇女社会性别意识提升》、《少数民族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等项目,切实把高校科研、教学、实践和农村少数民族社区有机结合。各级妇联联系农村民族社区实际,通过项目引进等,各民族社区妇女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带动妇女学科学,用科技增加收入。省妇联先后争取《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135万元,在27个县实施,扶持农户664户,每户年人均收入达到1185元;争取资金实施英国国际发展部“在边疆地区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和家属开展小额贷款及关怀”项目,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全省有32个县妇联运作小额贷款,承贷资金1163万元,贷款人数有1万多人,受益者达3万多人。[9]2004年继续拓展小额信贷,承贷资金为2700万元,全省滚动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8000万元,信贷受益妇女20多万人。[10]实施循环金项目扶贫,帮助各民族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收入。仅2002—2003年度,投入资金749万元,覆盖15个地、州、市的94个县,受益者近2万人;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帮助各民族妇女解决饮水困难,仅2002—2003年实施项目3批,投入资金2450.3万元,累计建成“母亲水窖”1.6万余个,集中供水水池54个,受益者达12万余人;[9]2004年再度投入资金420多万元,建成母亲水窖2861个,解决了1万多人饮水问题;[10]实施“母亲沼气”项目,改善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生存条件,仅2003年,省妇联再度协调资金135万元,在全省30个县推广“母亲沼气”试点,新建沼气池3000多个,与建盖卫生猪圈、厕所相配套,使3000多户受益,2004年又争取资金新建“母亲沼气池”近2000个。省各级妇联共同争取国内外各种妇女儿童发展项目资金1300多万元,覆盖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而且还开展了深化预防和遏制拐卖妇女儿童项目,争取到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仅启动资金就69万美元,在云南的8个县推广,实施勐海和江城县试点经验,建立了34个防拐示范村,[9]为维护妇女儿童的权利,建立了一道打拐防线。在关注贫困儿童,实施教育救助中,省妇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760多万元,帮助贫困儿童完成学业、拓展春蕾计划,实施贫困女大学生奖学金。2004年,面向社会筹积资金319万元,新建春蕾学校9所,开办春蕾小学班11个,搭建春蕾桥2606对;资助300名优秀女大学生,对新入学的500名特困女大学生给予困难补助;设立“艾滋病贫困家庭儿童奖学金”,首批救助208名儿童;实施了100个安康远程、健康教室。[7]为贫困妇女儿童办实事。也正是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切实为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服务同时,在项目运行中,高校学者、妇联干部的参与,不仅提升了她们的能力,而且对项目的评估和经验总结的成果,又为高校学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3.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

怎样发挥高校的优势及利用高校的资源?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对妇女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把妇女问题研究的成果引入高校课堂,给学生开设女性学与性别社会学,在高校校园普及社会性别意识、宣传男女平等观念,让学生毕业后回到民族社区,在决策岗位上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逐渐消除社会性别盲点,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1)女性学与社会性别学进入高校课程。1999年9月,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硕士生的入学,2000年“女性学概论”的正式开课,标志着在云南,妇女问题研究和女性学已正式进入高校讲堂,同时也意味着云南女性学研究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2002年,云南大学给民族学研究生开设了《少数民族女性的婚姻家庭》、《生命伦理中的女性关怀》、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中国女性学”、“女性文学”等全校选修课;昆明医学院在研究生中开设了“健康社会学”,“少数民族妇女与健康”等有关女性研究的课程。女性学的教学目的是学会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问题,课程旨在从女性、社会性别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介绍有关妇女研究、女性学、社会性别、健康与发展、生命伦理的一些动态成果,让学习者了解到我国及全球妇女运动的产生、发展情况,使学生具备一种批判的思维能力,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始终保持一种敏感而深刻的关怀与体悟。从而描述、认识、分析和寻找改变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切实贯彻男女平等的国策。

(2)社会科学与医学的结合与互动。多学科交叉是21世纪学术发展的新趋势,在女性学与性别社会学课程的开设后,结合云南高校师资和学生及教学资源的实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开创三校合作的模式,即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学院三校合作,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带动三校教师、学生的互动与结合。在学科建设领域,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运用多学科视角,在女性学与性别社会学的教学实践中,借助原有社会科学学科特长反省原有知识结构,吸收自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医学的学术成果,开展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拓宽新的知识视野。

(3)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方式。在少数民族女性学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始终倡导和坚持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掘学生的能力,通过课堂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分析和发现自己及民族社区里社会性别的盲点,挑战传统知识,分析各民族社会性别制度建构的不同特点,总结各民族妇女的知识和经验,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突出平等参与、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收到实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讲经式的“一言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研究与教学的互动,把农村社区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与经验带进大学的讲堂,进行传播,使少数民族女性学形成自己的特点:知识与经验相结合,有鲜明的实证性和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师生平等交流、互动或研讨,不断提高学生质疑、批判、自我反思的精神。

4.少数民族女性学的本土化尝试。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怎样本土化?如何实现本土化?谁化谁?以谁为主体?经过实践和探索,在民族女性学的构建中,必须以我国的妇女理论和各民族妇女的研究队伍为主体,把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中国妇女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吸收融化到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实际工作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加以学习和借鉴,根据少数民族的实际需求加以创新。坚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倡导国际化的本土化。因此,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应该有自己本土的特点:首先是中国西部边疆的区域性特色。因为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或同一地域的不同聚居区,均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和相对独立的文化圈;第二,民族性。云南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社会性别制度的建构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第三是各少数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民族从原始社会的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呈梯度发展状态,造成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因此,关注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建设,迫切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尝试。总结20多年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各种项目中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知识,例如:可持续发展、以少数民族妇女为中心、以民族社区为基础、强调男性的参与、赋权给各民族妇女、民族社区生育健康优质服务等,根据少数民族社区的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性别制度等,重新审视外来理论和方法,才能进行本土化的尝试和实践。

三、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建构与展望

1995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国家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定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11]这是党和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12]要贯彻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其中包括对男女平等观念进行各学科的梳理,对女性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学科建设既是十分重要,但又是一门新兴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少数民族女性学的研究对象

少数民族女性学与以往的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有所区别,它是从性别的视角来研究民族女性和与民族女性有关的问题,是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已由少数民族女性为研究客体向以民族女性为主体发展:由最初的“女权主义批评”向“性别分析”转型;由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逐渐向学科内部结构渗透。它不仅涉及民族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文学等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而且还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内容涉及少数民族女性文化、少数民族妇女与法律、政治、经济、宗教、人口、生育健康、教育、公共政策、婚姻家庭以及民族妇女与多元文化等。如已公开出版的《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26本、《云南农村妇女地位研究》、《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以社区为基础的生育健康》、《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多学科视野中的健康社会科学》、《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手册》、《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妇女就业及其权益的经济分析》、《云南贫困地区妇女的省际迁移问题》、《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建构——以永宁落水村摩梭妇女为个案》、《社会性别分析?贫困与农村发展》、《大山的女儿——经验、心声和需求》(西南卷)、《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其现代变迁》、《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最贫困的人群——云南民族妇女研究》、《云南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等著作,还有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生存与发展的论文900多篇,都企图通过研究人类发展进程中民族女性的作用,重新确立民族女性的地位和总结她们的知识及经验,发出少数民族妇女的声音。

2.少数民族女性学的方法

少数民族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地位变迁、社会作用、社会权利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重新梳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妇女的知识与经验,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拓展少数民族妇女学研究的视角,使其研究更深刻。同时还要运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应用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定量研究的方法;还运用质性研究,即以思辨性的方式来建构知识,主要靠田野调查、深入访谈、分析历史文献和材料来了解分析少数民族社会状况;并且综合运用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口述史等方法搜集材料,还有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社会性别分析、农村快速评估RRA、农村参与性评估PRA、参与试监测与评估方法等,力求使少数民族妇女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使女性学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实证性和应用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使研究者具有多元文化的背景带来研究视角的多元性,促成一批以研究本民族妇女的发展为己任的少数民族女学者的成长,联合更多的国内外学者加盟,从而逐渐形成少数民族女性学的研究方法。

3.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展望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已经起步,云南几所高校在招收女性学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也不断延伸,从硕士生课程幅射到本科生课程,还进入全校本科学生选修课,同时还向深度扩展。2005年,云南大学倪慧芳教授开始招收女性史博士生,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学博士的招生也在申报中。更可喜的是2004年12月15日,由全国妇联和全国妇女理论会联合,在北京举办了《推动妇女研究进入社科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主流高层论坛》,由女界发起开始主动向主流学术、教育管理部门宣传,并征得社科规划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从而改变妇女研究/女性学在学界自说自话与主流脱节现象,开始主流化的新进程。[10]这也是真正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助推器。

云南女性学学科建设虽已起步,但仅仅是一种尝试,还缺乏理论的深度和高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提升与创新,以丰富民族女性学学科知识。

然而,学科建设必须依据教学理念、思想、目的、目标,利用现有资源,既要符合中国国情、云南省情,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各民族学生的需求,体现云南少数民族本土特色和各类学校的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学术研究多元化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先进性别文化,体现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精神,即多学科交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开放性、实践性、批判性、创新性,立足少数民族女性,强调她们的立场、视角、意识及其在生产、生活、生存与发展中的知识、经验,发出她们的声音和需求,也不排斥各民族男性的参与,实现各民族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它依赖于大量实践才能趋于成熟和完善。

第一,加强与国内外妇女学界和校际交流,与妇联妇女工作者结合,整合资源,交换信息,共同合作研究项目,借鉴国内外方法与经验,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丰富民族女性学学科内涵。

其二,拓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少数民族女性学和民族女性问题,已经开始多学科的参与,但在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上,仍然不能吸引多学科学者的参加,往往有项目或课程时,相关人员会联合工作,结束后,不同学科的人员就减少。应该让多学科的人有更多的交流、对话,并形成机制加以保障,突出跨学科交叉的特征。

其三,坚持学科建设的制度化。一是加强课程建设,逐渐完善课程内容;二是建立信息网络,提供研究和教学信息;三是培养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梯队;四是围绕课程设置组织编写具有少数民族本土经验,又有创新的教材,探讨在民族社区实现性别平等的途径。

其四,落实学科建设的规范。即学科建设由点到面的结合,增加在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中设置专业,成立独立系科,做到专业、研究、出版三位一体,以研究促教学,教学带动科研,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伴随着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的进程,多学科背景、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不同国别,国内各民族学者的加盟、支持、帮助,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学的学科建设将会不断发展、壮大。

标签:;  ;  ;  ;  ;  ;  ;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研究的建设与发展_社会性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