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 350001
摘 要:美育又称之为美感教育,主要通过培养人们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等形式,使受教育人员具备美的品格、美的理想以及美的情操等素养。在小学数学学科中逐渐渗透美育,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学科如何在课堂上进行美育渗透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美育渗透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容易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科,可以逐步在其中合理地渗透美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渗透美育的必要
对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普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自身学习定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常出现偏科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渗透美育,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体验到美感。美感教育在小学各学科当中的渗透是带有选择性的,可以划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其中感性主要是渗透在文学学科当中,而理性则是渗透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当中,如数学。因此,各学科都应对作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学科的美育渗透给予足够重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渗透美育的现状
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常把自身作为主体而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听众,学生只是一味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完成课后作业。此种教学模式,无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点及内容,导致教师“一言堂”现象日趋严重,学生也就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动力。并且,我国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较少给学生创设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出现学不致用、学无所用的怪现象。
三、小学数学美育渗透的对策
1.发掘数学之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数学美育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形象化、生动化,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进一步上升为理性形象,学生会更易于接受、理解所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于教学全过程,学生不仅能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2.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在当前加强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小学数学学科渗透美育的情境教学可以说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一次重要演变。情境模式作为美育渗透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良好效果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体验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改进教学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到意识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的美感展现给学生。实践证明,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边讲边演示的方式,更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学习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动画给学生讲解有关钟表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能在具象化的钟表走动中看到抽象的时间,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得以生动具体展现,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4.开展实践活动,充分感受数学魅力。数学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美育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寻到切入点创设实践活动,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教师让学生测量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而了解测量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只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充分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学科的美育渗透能有效促进数学教学变得鲜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深厚氛围中。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数学理论知识,通过美学规律和情境的方式进行展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丽娜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0)。
[2]延永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渗透教学实践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8,(4),17-17。
论文作者:郑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美育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科论文; 素养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