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探究论文_鞠丽君,刘俊宇

关于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探究论文_鞠丽君,刘俊宇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摘要:网络化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的实用性和维护性上面都有其可靠性,对电能计量工作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信息共享,使我们管理的计量装置、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运行。本文针对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

随着低碳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提出,发展低碳低排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必走之路。因此,也要求电力企业不断地进行深化改革,逐步实现节能减排。电能计量是体现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最直观标准。因此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电能计量工作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在不断管理创新中,使供电企业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电能计量工作是电力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电力企业和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电能计量工作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而这一切都是必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才能实现的。当前,各种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操作系统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促使我们在电能计量管理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具有更宽的选择空间。

1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的目标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与管理模式的革新。就供电部门来讲,电能计量的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计量管理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也便于形成一套完善的电能计量装置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具体到功能设计方面,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虽然有着不同的功能模块,但同属于一个有机整体,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且彼此关联。归纳起来,电能计量信息的管理目标应满足如下要求:①整个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全部都采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管理,方便操作,同时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②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对传统计量资产管理的效率。例如,在计量资产的入库、装拆、检验以及报废等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应用到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各个流程的动态跟踪与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而且,通过计算机操作技术,也能提高管理质量,减少传统人为操作中的失误。③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电能计量资产的台账,在计量资产流转时,慢慢以条码识别的形式来代替传统识别模式。④电能计量各环节中的工作逐步实现自动化的传输方式,从而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传递工作单的模式。⑤使用定制表格来规范系统报表。同时,系统中应针对不同的计量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动态的报表接口,方便各部门在系统运行中根据自身需求,建立起一套独特的报表形式。

2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2.1减少管理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电力企业属于盈利性机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以较少的付出来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我国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实现电能计量管理。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将会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例如,在集中抄表方面,许多电力单位都是在某个时间段集中对所有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收集,这样一家一户的电能计量是一项非常繁琐和庞大的工程,而且在计量表抄录时经常会出现各种的人为抄录失误。另外,在电能计量工作中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电力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每天在固定时间自动收集到用户的用电信息,然后将其存储到系统的数据库中,方便用户随时查询自己的用电量信息,其查询速度快,精度高,极大地方降低了电力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又如,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过去,如果想知道用户的用电情况,必须要亲自跑到用户家里实际采集信息。而推行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后,管理员就能坐在办公室中,通过电脑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快速地查询到各个用户的用电信息,从而方便了用电部门的管理。

2.2完善收费管理机制,促使节约用电

相对于传统的收费管理模式而言,在实现了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之后,系统可以采用预付费的模式来对用电进行管理。例如,用户一次性购买多少度电实际就消耗多少,这样不仅方便用户对用电的管理,而且能促使用户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实现用电安全

不少用户在日常的用电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违规操作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为此,当电能计量管理中推行信息化技术之后,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快速识别系统中的短路、漏电、过流等违规用电事故,并且及时启动电路保护功能,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用电的目标。

3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3.1建立计量信息管理系统

电量计量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检测数据档案、资产档案、标准设备以及运行计量装置档案等内容。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能的计量装置系统中已经逐步应用到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使得电量表不仅具备了实时抄录分析和自动检测等特征,而且还能够进行技术计算。而且,系统中的静态测量、抄表系统、分散以及混乱的测量信息,可以对原有计量与抄表系统内的计量信息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管理、营销等多个不同模块),从而将原有信息转为动态、综合以及有序的计量信息,实现现代化计量管理。另外,电网的系统运行还需要满足商业化的经营需求,可以充分利用好计量与抄表两项功能,并且针对违规用电的问题予以严格查处,精确计算出在线计量装置引起的不同程度电量误差,查出有疑点的计量装置,为改进计量管理模式和做出科学的电力营销决策奠定基础。

3.2加强计量器具质量管理

(1)计量点设备现场校验。计量点设备的现场检验工作主要包括互感器现场校验和电能表现场校验两种形式。在具体的操作中应遵循如下要点:①电能表现场需要校验的内容包括短路电量、功率因数、误差以及自动设置二次校验时间等指标,应重点做好高中电能计量设备的校验工作。②记录好二次压降、TA、TV的比差和角差数据等;③记录好电能表每次的校验数据,做好存档管理;④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当前及历次的校验情况。

(2)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统计报表管理是指对电能计量器具的统计、流转登记表、计量标准清单、电能计量器具分类账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针对部分工作流程计划表,年度和季度清单等,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

(3)电能计量标准信息管理。对标准设备资产做好严格的登记管理,包括设备的铭牌参数、各项数据指标、以及设备历次的送检记录等信息,应有妥善的数据存档和备份。

3.3加强计量人员管理

加强对计量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强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培训与定期考核管理,同时做好成绩记录,将其与年终的整体考核与业绩评比联系起来,从而为企业领导层客观地评价员工奠定数据基础。另外,该数据系统中还应当包括每次考核的获奖人员基本信息、员工日常考勤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体系等,都应当在管理系统中有所体现。

结语

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它在电力系统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电能计量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电能计量的流程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杨明昱.浅谈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2(16).

[2]梁万荣.电能计量质量管理体系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上海计量测试,2011(09).

鞠丽君(1974.6.29),女,汉,辽宁省朝阳市,单位: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计量室,本科,

刘俊宇(1973.12.27)男 蒙古族 辽宁省朝阳市 单位: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营销部 研究生

论文作者:鞠丽君,刘俊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关于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探究论文_鞠丽君,刘俊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