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改革中强化企业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化改革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关键是实行政企分开,搞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李鹏同志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目前不少企业管理工作削弱甚至滑坡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注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搞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是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管理是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企业的迫切任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深化改革中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一、加强企业管理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长期任务和迫切要求
近两年来,随着各项宏观改革的顺利推进,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历史时期,有一些企业机制转换得快,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他们制订正确的经营战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选择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适应了体制转换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确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放松了企业内部管理,造成生产经营困难。
在充分肯定过去十多年企业管理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管理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一是管理思想落后,经营观念陈旧;二是管理不严,纪律松驰;三是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整体素质下降;四是企业领导素质不高,知识老化;五是企业经营决策能力差,不讲信用,急功近利。这些,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靠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一批优秀企业的经验表明,抓企业内部管理潜力很大,如果国有企业都能把企业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认真抓好,国有企业的总体状况就会大为改观,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加强企业管理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以改革的精神去加强企业管理工作,首先在思想上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的关系。改革是企业管理的动力,改革为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而企业管理的进步又促进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按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去改进管理,管理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没有科学的、严格的企业管理和规范的规章制度,改革的成果是不能巩固的。“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把国有企业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只有加强管理,实现“管理科学”,才能保障改革最终目标的实现。
第二,政府指导企业管理工作和企业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管理主要是企业的行为,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损失,责任也首先由企业的经营者承担。但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手不管。加强对企业管理的指导是各级经贸委的重要职责。在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的新形势下,需要政府指导的企业管理工作内容很多,我们要积极探讨,总结经验,采取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方式和新方法。比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体系,加强企业法制工作,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规范企业行为;加强政策引导,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发现、总结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公布行业、地方企业的先进指标体系--为企业改进管理提供一套具体赶超目标;组织社会力量,为企业管理工作及时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组织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为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提供服务等。
第三,要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的关系。职工的积极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办好企业必须依靠职工。不仅要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为此,要按照改革的要求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培养职工群众的参与意识。
第四,落实企业自主权与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关系。企业在落实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要依照法律规范进行,自觉依法经营。当前企业出现超分配,部分资产流失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所以,企业既要珍惜自主权,又要正确使用自主权,将国家的法规、政策要求落实到企业内部管理之中,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第五,管理基础工作与管理创新的关系。管理基础工作是实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创新是在总结过去基础上的创新,如果没有扎实过硬的管理基础工作,新的管理方法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二者并重。针对当前企业管理的问题,要把很大的注意力和精力,首先放在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上。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实现管理科学的途径
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管理科学的内涵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在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根据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以下初步看法
一是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制度有远见的、切实可行的、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三是精心研究市场情况,及时把握市场条件的变化,并做出快速、灵敏、准确的反应,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四是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五是树立和增强资产经营意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多方面开拓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营运效率,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六是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与国际接轨的财务会计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自主灵活的劳动用工制度,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内部分配制度,企业内部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七是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持续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包括培训、使用、选拔、奖惩、监督等环节的企业人才开发系统;
八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讲信用,讲职业道德,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四、采取切实措施,广泛深入开展“转、抓、增、增”活动
广泛深入地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是当前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形式,要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当前要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企业的管理、改革和发展要靠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规划、决策和实施。领导班子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企业的兴衰。要认真总结和推广一批优秀企业家的业绩和经验;对企业的领导班子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
第二,当前指导企业着重抓好质量、资金、成本、营销这四项管理。
抓质量管理要牢固树立“质量、信用”的观念。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用也是一种质量,是履行承诺的质量,企业领导者要成为企业产品质量和信用的第一责任者。健全以质量否决权为核心的责任制,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机构,大力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继续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凡引进技术的产品,必须全部采用国际标准;凡新开发的产品,都必须有标准,没有标准的一律不准生产,今年内要确保我国主要行业50%的产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狠抓实物质量,强化质量监督,坚决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经营行为,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资金问题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目前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资金运营效率低下,拖欠增加,使用结构不合理。企业在形势好的时候,要先把积累的资金用于补充自有资金以减少贷款,不要去盲目搞扩大规模,搞房地产开发。当前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边生产、边积压。相当一部分资金沉滞,形成企业相互拖欠,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这种状况不扭转,再多注入资金或发放贷款也无济于事。当前,要按照“增畅、限平、停滞”的原则,做好限产压库促销工作,加强货款回收,严肃资金结算纪律。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企业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要继续推广邯钢的经验,健全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责任制,首先要健全消耗定额指标体系,完善成本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经费开支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定额,分解到各车间(部门)、班组、岗位和个人,实行严格的考核,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从全局看,目前企业营销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潜力还很大。据统计,1994年年末全国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的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比上年增长了20.7%,产销率有所下降。抓营销管理首先要加强市场调查和分析,抓好市场预测,提高营销队伍素质,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充分运用现代营销技术手段。
第三,抓紧建立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状况进行调查,做好先进技术经济指标的发布和排序工作,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率。
第四,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永无止境。各级经贸委和主管部门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企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要相信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发挥各种协会、学会、中介组织、咨询机构的作用,在深化改革中强化企业管理,努力开创企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