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炫耀噱头,还是突破国际象棋的创新游戏,都是有争议的_话剧论文

到底是炫耀噱头,还是突破国际象棋的创新游戏,都是有争议的_话剧论文

是卖弄噱头 还是突破创新 话剧《棋人》引发争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噱头论文,话剧论文,棋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林兆华导演、过士行编剧的小剧场话剧《棋人》首轮演出已经结束。然而,目前已可清晰地看到,剧中何云清与司炎的那盘不知谁胜谁负的棋局还将继续下去,坐在棋枰两侧的将是话剧探索派和话剧传统派——《棋人》的演出已引起双方在话剧观念上截然不同的意见。

争论的尖锐程度甚至达到:一方认为该剧是“中国戏剧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而另一方却感到“无法接受”。从事戏剧探索实践的绝大多数人认为,该剧整体构想出色、手法新奇,它为话剧创作实践辟出了另一方天空,并改变着观众的看戏审美模式。而持传统戏剧观的专家们却说,眼花缭乱的导演语汇、过多的理念,使观众感到费解难懂,在戏剧观众本来就在流失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棋人》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棋界绝顶高手何云清在他60岁生日那天劈碎棋盘,决心封棋,棋友们纷纷离去,而何云清却陷入了对昔日恋人司慧的痛苦回忆中。然而不久,何云清因为一位天才棋人的出现而放弃了诺言。这位天才棋人正是他恋人司慧的儿子司炎。最终,何云清以一盘“绝命棋”摧毁了司炎的精神和肉体。

今年春节前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的《棋人》,创国内近几年话剧演出的最高票价:50元人民币一张。据称,售票状况良好,每天有近百人等票看戏,行家分析,导演林兆华以及因《鸟人》而成名的剧作者过士行对演出票房具有相当的号召力。

然而,想看《鸟人》续集而购买《棋人》入场券的人们失望了,他们看到的是一出导演发挥淋漓尽致而原剧本的文学性被肢解、人物形象模糊;缺少逻辑关系的话剧。消防警察的出现,剃头担子、爆米花、气球炸裂等令人费解。林兆华的一名戏迷打电话询问他:创新是不是已经走过了头?一批专业观众也表示了否定态度:“导演在玩弄噱头刺激观众,这出戏我绝不看第二遍。”

当然,对该戏持肯定态度的人士亦大有人在。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孟京辉说:“导演淡化了人物形象塑造,演员表演随意却极具内在张力,再加上舞美、灯光的运用,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混杂效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工作室编剧、导演李建明说:“《棋人》把话剧的模式从平面推向立体化,它一下子给观众打开了9个门, 观众可以从任何门即任何角度进入,这非常好。”

据了解,林兆华在对《棋人》的再度创作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了大量的重新解释。过士行说:“我就像捐献肢体一样把《棋人》剧本捐献给了话剧探索实践。”林兆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士行在创作他的‘闲人’系列时,我们经常通电话进行交流,而且作为导演我一向尊重原作。”对此问题,圈内人介绍说,国外戏剧中有一种导演型话剧,在这种演出中,一剧之“本”的剧本可能只是导演做菜的原料。

林兆华不愿意在“闭锁的圆圈”中徜徉下去。尽管他认为自己的导演方式随意性很强,但他在话剧形式上的探索似乎存在一种一贯性,这一点从他执导的《戏剧卡拉OK》、《浮士德》、《哈姆雷特》中可看到一丝轨迹。无论效果如何,林兆华的探索精神、勇气得到了各界的首肯。过士行说:“如果林兆华以常规方式执导《棋人》,他将获得更多的掌声和鲜花。如今的《棋人》好比一颗炸弹,爆炸发生之后,炸弹消失了,但会对当前话剧模式的单调产生强烈的爆破力。”

林兆华认为《棋人》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仅属中档水准,但大多数人认为《棋人》的演出给探索剧目增添了一粒不轻的砝码。

对《棋人》持批评态度的人士说:“探索的精神、勇气固然令人钦佩,但要提防矫枉过正的倾向,以免使戏剧观众流失。”

标签:;  ;  ;  ;  ;  ;  ;  

到底是炫耀噱头,还是突破国际象棋的创新游戏,都是有争议的_话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