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论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论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出版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个组织内部所蕴含的主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反映,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引领职工和企业价值取向、影响企业发展水平的巨大能动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在我国兴起以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能够推动企业实现更好发展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许多企业在构建共同价值观、形成独特的经营理念方面都有卓有成效的建树。传统的管理方法如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等虽然还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但也逐步融入文化管理的大背景之中。我国出版界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文化管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出版集团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出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毫无疑问,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将在中国出版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何建设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彰显自身个性的优势出版企业文化,是现代出版集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本文将从出版集团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出版集团企业文化的形态及功能、如何建设出版集团企业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出版集团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指出版集团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出版集团理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复合。在精神观念层,它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和谐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人本主义是企业的哲学,进取创新是企业的风貌。在制度行为层,要建立以出版市场为指向的运行机制,以经营绩效为中心的考评体系,以和谐有序为特征的企业行为习惯。在物质形态层,要塑造富有特色的企业形象,以出版物品牌开辟和巩固优势板块,创造能够促进集团发展的出版生态环境。

企业文化是出版集团软实力的体现。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定义,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达到目的的能力”。与市场销售等剑拔弩张、刺刀见红的行为相比,企业文化表现出了柔性的特质,它与企业的“硬实力”构成了互补的关系。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的属性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文化指向、精神追求、双效属性和整体意识四个方面。

1.文化指向

出版是一项文化事业,它有着比较高的智力含量。虽然随着知识的日渐普及,出版的学院色彩和贵族气质已经大为减弱,但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点燃知识火种仍然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出版集团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生力军,仍然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在我国政治、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文化也逐渐崛起,我国正在成为有着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的文化大国,传播、普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精华,正成为出版业的新的责任。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都要以文化为指向进行构建,以实现中国的文化崛起为己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出版业体现时代精神,完成历史使命。

2.精神追求

与一般商品不同,出版物并不以实用性消费作为自己的主要功能,大多数时候,它的作用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出版物通过纸质的或电子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构成,对读者进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作用,由此也决定了出版集团企业文化的精神性特质:注重知识的传播,注重思想的塑造,注重灵魂的陶冶,注重风尚的培育……凡此种种,都赋予了出版集团企业文化浓厚的形而上色彩。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优越的,但却是独特的,在这一点上,它明显有别于社会的其他行业。

3.双效属性

出版既是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产业;既遵循文化事业的一般规律,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一方面,出版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不断开辟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出版业还担负着传承文明、振奋精神,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因而,出版集团不仅要注重出版物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出版业的这一特殊性,使出版企业的价值评价体系表现出与单纯物质产品生产企业明显不同的特征,在效益实现上必须体现两个效益并重的原则。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创建也必然以有效提升两个效益为根本目的。片面强调一个效益的企业文化,不是正确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强调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争取两个效益全面丰收。

4.整体意识

出版集团的成立,使原先分散的出版元素得到了整合,从而使出版工作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也随之具有整体性的特色。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在全局的背景下强调统一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既讲竞争,又讲协作;既考虑微观利益,又注重宏观效应,将系统内单个的企业目标、职工行为凝聚在一起,逐步形成为全体成员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和行为取向,并为实现系统总体目标而协同合作、互促互进。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出版业整体结构与功能日趋协调发展的过程。

文化指向、精神追求、双效属性、整体意识,决定了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形态和功能。恰恰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特征,显示了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卓越个性。

二、出版集团企业文化的形态及功能

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纵观我国出版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走势,我们认为,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形态是:创新型、聚合型、研究型、诚信型。这四种形态将对出版集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内在地决定出版集团的发展方式和发展前景。

1.创新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出版发展的灵魂。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新的发展。创新引领出版集团的发展,谁注重创新,谁就能走在前面;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创新型的出版集团企业文化表现为创新意识强烈、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能力突出三个方面。

创新意识。创新型的出版集团企业文化注重培育集团内部勇于开拓的企业文化精神。创新意识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职工的脑海里,职工自觉地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工作中,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编辑策划、宣传营销,都要融会创新的精神。回顾中国出版走过的历程,完全可以说,什么时候出版的创新意识强烈,什么时候出版就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什么时候出版的创新意识淡薄或衰退,什么时候出版就陷入萎靡不振、混乱不堪的窘境。在目前出版行业跟风盛行、原创乏力的形势下,出版集团要抓住时机,以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发文化界的原创能力,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创新氛围。创新型的出版集团企业文化注重培育传承文明、求真务实、竞争合作、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一个企业在经历一定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如果没有创新的激励,就会作茧自缚、不思进取,这样不仅难以开拓新的领地,而且会葬送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出版单位在风光数年后即迅速衰落,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创新的支撑。必须认识到,创新是有风险的,出版集团要建立允许失败的工作环境,鼓励锐意进取,消除后顾之忧,使职工在不断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熟起来。一颗永不言败、力争上游的心,一种百折不挠、无怨无悔的意志,将使出版集团展现出坚定的风采,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蜕变,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创新能力。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更是一种实践的能力。出版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文化活动,其创新更多地体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创新型出版集团企业文化要不断以创新推动发展。从体制创新的层面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出版企业的性质,集团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转制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体制的企业化转变。从机制创新的层面讲,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能够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通过全员竞聘、优化组合、绩效评价等办法,激发生产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从结构创新的层面讲,图书要从倚重教材、教辅向一般图书与教材、教辅同步发展转变,从以图书为基本产品向以书、报、刊、电子音像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为产品转变,产业结构由单纯的出版产业向其他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拓展,逐步形成“一主多元”的产业体系。从增长方式创新的层面讲,要完成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从产业经营向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的转变。

创新是一篇大文章,甚至可以说是出版集团实现发展的当务之急。毫无疑问,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影响出版集团的发展。首先,创新型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出版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按照核心竞争力的两个特征——一是对最终产品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即创造顾客价值,二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即独特性来看,出版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附着在出版物上的策划力和营销力,而策划力与营销力的独特性正是必须依靠创新来实现和维系的。其次,创新型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出版不可能依靠某一个或某几个品牌一劳永逸地占据优势地位,读者的阅读水平在提高,读者的阅读趣味在变化,市场走势、政策调整都会对出版产业产生显在的或潜在的影响。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出版密切追踪相关动向,以创新的思路体现时代精神,在产品的研发、升级、换代中表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有了创新的推动和支持,出版集团就能够显示出持久的强大的活力,实现科学、高速的发展。创新型企业文化为出版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聚合型

一个企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队伍。而团队精神就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只有把系统的力量凝结成一个整体,培育和强化团队精神,出版集团才能够取得大的发展。

长期以来,出版领域各单位各自为政,不仅不能相互支持,而且不时进行恶性竞争,种种非理性行为进一步削弱了出版有限的力量。集团成立之初,又面临着转制的重大变革,矛盾凸显,问题多发。集团成员有着本单位的利益,有时难免会从小团体的立场出发,将局部利益不适当地置于整体利益之上。比如各出版社之间选题的冲突,印刷厂之间业务的平衡,厂社店之间工作的衔接等等,都容易产生摩擦和纠葛。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要正视这些问题,在不断达成共识的过程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聚合型的企业文化首先表现为目标的统一。从集团的高度看,各成员单位原先的目标可能是分散的和游离的。在出版集团确立了奋斗目标之后,下属各单位就要主动地调整发展的方向,向集团的总体目标靠拢。其次表现为力量的统一。在一个共同目标指引下,整个集团的人心士气和力量就会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不懈努力。许多重大的工程必须动员集团的力量才可能办到,这就更需要集团成员单位求同存异,齐心协力。在这种时候,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更能够明显地体现出来。集团成员要把维护集团的形象和利益作为自觉的行动,把本单位的工作融入集团发展的规划之中。有了这样的思路和态度,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就会以大局为重,“小我”心甘情愿地服从“大我”,而不是一味强调自己的利益,拒不退让,结果对集团的整体利益构成损害。不仅如此,集团各成员单位还要强化协调与配合的意识,减少内部交易成本,理顺信息交换渠道。聚合型企业文化带来的集团意识将使出版集团的一系列工作实现高效化。

聚合型出版集团企业文化有利于在系统内部培养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倡导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开创和谐的出版生态环境。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全体职工全心全意为集团的繁荣奉献自己的智慧、才华和力量,视同事为战友、亲人,而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一支优秀的具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永远是事业昌盛的坚强保证,企业文化就可以打造这样的团队。

聚合型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强集团和各成员单位班子队伍的建设。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固然有多种,而优秀的班子队伍无疑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出版单位的领导者,班子成员一定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过硬的职业素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团结一心,聚精会神搞出版,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起到表率和模范作用,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带动广大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3.研究型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的过程中,学习已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功课,而在学习基础上的研究,也已成为有追求、有抱负的企业的自觉行为。出版作为知识含量丰富的文化企业,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尤其重要。不学习就会落伍,不研究就难以进步。在学习已蔚然成风的情况下,我们着重提出研究型企业文化的建设。

研究贯穿了出版的全过程。在选题的萌芽、生成阶段,就要对相关信息资料作详尽的分析、评估,而出版物的制作也无时不融会了研究的成分。小到版式设计、材料选择,大到选题策划、宣传营销,都需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研究。成功要总结经验,失败要记取教训。凡此种种,都强调了研究的重要性。

出版集团要改变重实践轻研究的做法,提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提倡在研究中出版,以此来探索和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出版集团应建立自己的研究中心和研发基地,对关系到集团发展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战略性的发展构想和规划。比如华东师大出版社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出版集团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努力创建高效的、正规的科研基地。

研究型的出版集团企业文化能够使出版具有更加鲜明的理性色彩。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井喷式发展,出版现在正在遭遇许多新的问题。研究型的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将会有效地纠正时下出版浮躁、盲动的弊端,使出版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科学发展,简单地说,就是要有科学的发展目标和科学的发展手段,而要实现科学发展,认真的探讨、深入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不仅要有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学风,而且还要有广阔的视野和钻研的精神,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从长远看,一旦出版研究形成风气,它就将对提高出版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

研究型的企业文化对于队伍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员工对出版的认识会得到深化,专业技能会得到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会结合得更好,一批专家型、学者型的出版家会脱颖而出。在出版市场化已成为现实的时候,大家不仅要研究编辑出版学,而且还应该研究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这样可以更直接地切入出版经济,使我们的所作所为更职业、更专业。出版集团要把培养研究型团队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兰登书屋总裁彼得·奥尔森在题为《书业未来灿烂》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认为,致力于人员的投资并不仅意味着员工薪水的经济投资,更旨在建立一种支持型的工作环境和一种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文化。”研究型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很好地诠释了彼得·奥尔森的观点。员工有了研究的能力,才可能成为“工作文化”的中心;而研究型企业文化正是对员工素质提升的有力支持。

4.诚信型

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处于文化体制改革风口浪尖的出版正快速褪去计划经济残留的色彩,步入商业时代。诚信成了出版集团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华文化有着非常丰厚的商业诚信传统,这一传统在明清之际汇通天下的票号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铸就了晋商空前绝后的辉煌。先人的襟怀、风范,至今令人景仰。我们理所当然要继承前辈的光荣,将诚信这一优良品质熔铸到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建设是围绕产品进行的。产品质量是诚信的保证,是企业的生命。如果质量不过关,那么任你宣传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出版集团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职工的质量意识。图书的质量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到装帧设计、印刷包装,无一不要求认真严肃地对待。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谈论品牌,说到底是因为品牌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品牌经济时代,只有品牌才是有说服力的,才是值得信赖的,才是出版赢得市场、赢得读者的最佳的也可能是唯一的途径。国内外许多在读者中享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它们的名字本身已经成了诚信的标志,它们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部又一部品牌产品塑造了良好的出版形象。而在近年来,伴随着出版物品种的不断增加,质量大幅下滑,许多书刊连最基本的编校质量都不过关。新闻出版总署三令五申要提高编校质量,三番五次地进行普查、专项检查,正是出版物质量不容乐观的直接表现。如果把分析的触角探入内容层次,那么出版集团面临的质量挑战就更加艰巨。缺乏诚信正成为出版获得社会信任的一个障碍。

出版集团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出版的意义就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上佳的精神产品,建立与读者的诚信关系是出版成功的重要条件,而要获得读者的信任,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一定要做而且是必须要做好的:一是出版物的策划、生产都要围绕读者来组织进行;二是要建立顺畅便捷的供货渠道和温馨优雅的购物环境;三是建立周到细致的售后服务体系和及时全面的反馈系统。只有心中装着读者,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才会赢得读者的信赖。

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应特别注意对作者的威信。与作者建立诚信关系对于出版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厚实的作者基础,出版社随时都有坍塌之虞。有的作者愿意把自己的所有作品都放在一家出版社出版,或者优先考虑曾经合作过的出版社,就是因为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诚信关系。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把作者放在基础的重要的位置,真心与作者交朋友,不尔虞我诈,不斤斤计较,精诚合作,实现双赢,携起手来,为广大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我们还要加一句:“行诚者,商之道。”出版集团企业文化要从诚信入手,重建出版的良好形象。诚信型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从业人员提高热爱出版的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出版的声誉,拒绝任何有损出版的行为,为出版形象增光添彩。出版集团要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从小处着手,通过一本本的图书期刊,一件件的音像制品,重建出版的新形象。只要我们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出版产品的策划、编辑、印制、发行,出版自然会重新博得读者的热爱和信赖,占据读者精神世界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如何建设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

应该认识到,出版集团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同样是“成如容易却艰辛”。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积极的推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那么,如何积极、主动地推进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呢?

1.形成核心价值观,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企业的决策和企业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如何做,都要以核心价值观这把尺子来衡量取舍。出版集团核心价值观的制定要符合两个条件:出版的特性和出版的使命。而从这两个方面看,出版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应围绕文化来展开,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要说“始终坚持”,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版将谋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出版往往误入唯利是图的歧路。当许多企业都将目标定位于促进社会进步的时候,我国的许多文化企业却将目标定在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上,在这个方面,文化产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具他行业。的确,在制定企业目标的时候,不少成功的企业都有着比利润更高远的追求。在国内,最著名的是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在国外如松下的“工业报国”,理光的“爱人类,爱国家,爱勤劳”等等。出版集团相继成立后,陆续提出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如山西出版集团提出了“做人类文明进步的播火者,当中国文化崛起的铺路人”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对以利润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反拨,使出版的指向回归到了文化建设的框架之内,这既是对曾经出现的偏颇的纠正,也是对出版终极目标的再次确认和认真坚守。

2.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企业的“企”字,上“人”下“止”,形象地揭示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即企业的发展决定于人,人的水准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程度和境界。出版集团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有着极强的未来性意义。

第一是尊重人。出版集团作为文化集合体,它内在地包含了教养的含义。在这一点上,它与从事文化事业的学校、科研机构有着类似之处,“文化人”是出版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具有这一身份角色的人群理应表现出更高的素养。毋庸讳言,无论是出版的发展规划,还是日常工作,如选题论证、行政管理,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意见,但一定要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增进了解、彼此尊重,这是建立聚合文化、和谐文化的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是成就人。我们讲成就人,是说要使出版人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对于编辑来说,就是能够不断策划和编辑精品图书;对于发行来说,就是能够不断拓展市场,扩大销售;对于印制来说,就是能够不断地实现精度印刷,制作精品……出版岗位千差万别,每一个岗位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出版集团要为广大职工搭建平台,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使他们在为企业贡献聪明才智的同时得到内心的满足,与企业一起分享事业的成就感。

第三是发展人。发展人的理念将人从工具论的范式中解放了出来,人不仅仅是为工作而存在的,他还有着发展自己的内在要求。这一观点的提出,将人本主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本我、自我走向了超我。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自身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出版集团要鼓励职工继续学习,通过培训、进修等措施,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丰富其职能。而所有这些,不仅仅是为出版集团的发展积蓄力量,而且它本身就是目的。为职工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可以说是出版集团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3.强调产品的独特内涵,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正如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的,出版产品具有其他商品所不具备的特殊属性。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精神属性,通过挖掘、提升产品的文化特性、精神特性,来提高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只有这样,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表现出卓尔不群的品质。

首先,要让职工认识到,图书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于传播文明、传承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文明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树立职工的历史感,出版工作是一项千秋万代的事业,在出版工作者看似平凡的辛劳中,显露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我们的工作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在多少年之后,会有严肃而又公正的评说。这是出版的历史意义和效用。有了这样的认识,出版集团的员工就会焕发出更加严肃的态度,更加慎重地对待所从事的工作,从而为出版增加庄重的色彩。

其次,要让集团的员工充分认识,出版担负着传播新知、教化育人、培育社会风尚的现实责任,它不仅仅是潜移默化地,而且是立竿见影地对读者进而对社会发生着影响。当代中国出版尚处在重新构建的阶段,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认真记取。出版集团的成立,可以有力地纠正出版物混乱芜杂的不良倾向,促进职工树立现实责任感,以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完成担负的工作。

不仅如此,出版集团的员工还要认识到,出版还担负着重要的意识形态使命,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尤其是在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入的关键时刻,这一特性不仅不应该弱化和忽视,而且应该进一步强调。因为在复杂的转型期,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原先的过分突出其意识形态功能转变为不适当地强调其市场属性。作为弘扬主旋律的坚强阵地,出版理所应当地应把本职工作融入党的工作大局中,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鼓动作用、教育作用,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和封建落后文化的毒害,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4.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保证文化建设的制度化

出版集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长期的、内在的需求,与企业的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所以,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件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而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正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有效办法。

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开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局面。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表面文章,也不是政绩工程,它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每一个职工都有义务和责任为搞好企业文化贡献力量,而在这中间,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又尤为重要。领导重视,相关部门的作用得到发挥,就能够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企业文化就会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影响出版集团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

其次,要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制度化。建章立制,对于一个长远的规划来说,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想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必须以制度作保障。一家出版社内部编辑出版名为《员工手册》的小册子,里面收录有社训、班子成员作风要求、社风建设目标、岗位责任、改革方案、考勤条例等内容,全体职工对出版社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岗位职责与要求等都心中有数,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对人的不信任。我们虽然不能作这样狭隘的理解,但也确实应该看到人性的局限,看到制度的强制作用。

再次,要保证文化活动开展的经常化。为了建立和谐型企业文化,就有必要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文体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带来的紧张、疲劳、厌倦,维护大家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尤其是团体项目的比赛,集中展现单位的队伍素养、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精神风貌,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的形象。而有的单位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势项目、金牌项目,就像国球一样牵动着大家的目光。文体活动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凝聚了职工的心气和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毫无疑问,成功的企业文化,必将在中国出版走向未来的历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必将会对建设文化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文化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以文化为途径提高全民素质,以文化为先导加快中国走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步伐,以文化的底蕴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同,以文化创新推动出版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

标签:;  ;  ;  ;  

论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