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对手还是帮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习生论文,帮手论文,对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概所有职场人士,都曾有过实习的经历。只不过与以往相比,如今的实习已经大大不同。只求混个戳儿是显然不行了,要知道,咱找工作还指望这一实战演习呢,放眼所有用人单位,别管企业还是机关,也不分国有、民营还是外资,只要没有任何实践经历,基本统统免谈;用人单位还能继续保持颐指气使作风吗?聪明的当然也不会这么干,这年头,人才,打着灯笼都难找,虽然还需花费不少甄别工夫,但就这么白白放弃机会,也太浪费资源了。
但是,也许正因为实习功能的变迁,实习生这个拥有二元身份的群体,犹如他们本人所拥有的创新性一样,开始给他们的管理者制造出无数创新的麻烦。有时候,他们给你带来惊喜,更多的时候,则是惊诧和心烦。面对这群小小“同事们”,该给微笑还是板起面孔,该把手中的线放长还是紧紧抓住?
这个问题倘若不好好思考,你,迟早成为被他们折磨的那一个。
案例一:找个实习生,怎么就那么难?
我是一家民营企业的HR经理。由于公司目前有一些短期项目急需用人,于是我想到找些实习生。现在,大三、大四出来实习的学生很多,这一方面可以灵活应对用人需求随时变化的项目,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大学这个人才生产的第一线上,直接发掘、培养出与公司文化融合的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事实上,这个“两全其美”的事儿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了。首先没想到的是,实习生招聘工作就把我累得够呛。我通过招聘网站、公司官网等各类媒体渠道发了不少消息,也确实收到了不少简历,经过筛选后确定了十个学生参加面试。可谁知道,电话一一打过去通知,明明都答应了,到面试那天只来了五个而已,直接等于砍掉了一半,而且那些没来的连个招呼都不带打的。这也罢了,就这五个来参加面试的,也依旧靠不住,交谈时积极热烈,表现出对新工作的无限向往,可到最后通知了其中的三个来正式实习,不是又不来了,就是要往后拖。有的理由是,导师安排新任务,有的是参加什么社会活动,还有的干脆没理由。
只好再重新找。好一通折腾后终于招来了三名实习生,入职时已经说了,至少要连续实习三个月,半年到一年更好。我也知道我们企业明年未必要招人,不能白白浪费了他们的时间,所以特意选了最好的项目经理去培训这几个实习生,可刚培训完几天,有两个实习生就要走了。我和他们谈心,为什么不想干了?这个工作非常锻炼人,你们不是也很喜欢吗?但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不是我们喜欢的工作内容。我问他,你喜欢做什么?一个实习生说,想做管理工作。我又和他谈,没有一上来就可以做管理的,尽管你在大学里是学生会干部,又是学管理的,但这与企业管理差距还很大,要先从基层做起……苦口婆心,也听不进去,走就走吧,碰碰壁也好。
于是,我又组织了第三次实习生招聘。这次干脆走进了校园,可效果仍然很不理想,这些孩子的心似乎都在浮着,他们一方面为找工作而焦虑,一方面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也许是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和梦想不符,立马消失,完全不顾承诺和责任。
现在,我已经暂时放弃了找实习生的打算,成本太高了!
案例二:到底是谁的错呢?
一说到实习生,前一阵真是让我受刺激不小。如今这90后真是让人头疼,相比之下,80后简直是“太可爱”了。一点不夸张地说,“90后”的自我程度,已经到达了无组织无纪律,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程度。
就说前一阵公司给我部门派来的一个实习生吧。科班毕业并且还很聪明,沟通能力也挺强。完全没有我们那一代当年的青涩与羞怯,眼界宽,人也大方自信。我一看就很喜欢,也很想培养她一下,如果可能的话,能直接留下来工作也不错。因此,我经常指导和教诲她,无论是工作方法,还是职业规划,都和她推心置腹,有适合她的工作也赶紧安排给她,为的是让她多练练,这个孩子看起来也特别虚心求教。
逐渐地,发现她有一点儿似乎无伤大雅的毛病,比如:你很信任地把工作交给她,她也能完成,但是质量和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我以为是经验不足;还有时,交待给她的工作,她总是迟几天才能交,理由不是说宿舍的电脑故障、网络崩溃,就是学校考试、社会活动等意外事件所致。不过每当出现类似情况,她总是特别积极地认错,自我批评得非常彻底,以至于你都不忍再批评她了。但接下来呢,问题照旧。我总结她的特点是:虚心接受批评,错误坚决不改。
日子一长,这个实习生开始请假了,三天两头因故不来。后来直接发来了一条短信:“主管,我以后不来了。我觉得这个企业不适合我。感谢您对我的帮助。”看完这个短信,我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这就是90后实习生的方式吧,和不辞而别也差不多了,自己不小心被实习生给“炒”了,唉。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实习生在实习后期其实一直在同时实习两份工作,她不是没能力,而是无法专心在我们这份工作上,大概也因为我们公司对实习生没有任何补助,她最终彻底放弃,选择了另外那份实习工作。
仔细想想,她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但真的枉费我一片苦心。到底算谁的错呢?
案例三:想搞定徒弟,先搞定师傅?
公司给我部门派来了一个新实习生。我心里暗想,现在实习不过就是走走形式,混一个实习鉴定而已,只要他顺顺当当完成这三个月的实习就得了,也不必抱什么高期望值。
在他来到我的部门后,我给他安排了一个师傅。这也是惯例,我自己每天忙得火急火燎,哪里有精力直接带他。师傅带徒弟对我来说省事,对实习生来说又能学到真东西,对那个师傅呢,这不也是一种肯定和奖励嘛。
我选了一个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也强的业务骨干王捷。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王捷竟然并不是很情愿。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很忙了,还要去带一个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多少会是一个累赘。而且,如今的90后个个都是有个性的主儿,他本人很是老实,也怕带不了。
我开始循循诱导:“实习生虽然不顶事,但好歹也是个帮手,你业务量大,有些基础的活儿就让他去干吧,平时有空,指点指点,也是对你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思考。”
王捷终于松口了,小实习生开始工作。王捷给他安排的工作是包括业绩统计、报表分析,和同行的比较,业内的新闻和资讯收集、会议纪要、打字、传真等类似秘书的工作。去见客户时也尽量带着他。
实习生对基础工作开始并不感冒,但跟着王捷去见了几次客户后,开始工作热情大涨,其他工作也抢着做,每当取得了一点进展,甚至会高兴得自言自语或者哼起歌来。
王捷反馈说:可能是他在见客户的过程中,感受到客户对王捷和我们公司的肯定,已经心生敬佩,能体察到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了。
你看,谁说现在的90后朽木不可雕。这个实习生的英文还非常好,有次和王捷出去见外企客户,他还直接充当翻译了呢,把王捷高兴得不得了。现在,这师徒俩亦师亦友,王捷也不跟我抱怨他工作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