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发展的也十分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提高监督效果,确保工程质量,因此,研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明确监督工程质量检查的重点十分必要,不仅可以加强管理,保证监督效果,还可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由此可见,研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文章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如何履行职责进行了深入探讨,以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大多数建筑企业,存在一些土地指标问题迟迟得不到落实和解决,相关的一些监督机构不作为的现象。这种情况导致工程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展开,很多地方往往在表面上做文章,实际监管不力,无形中加大了质量隐患。一些施工单位,片面追求速度,缩短建设周期,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还有一些单位盲目规划建筑任务,不结合实际,结果造成质量或安全生产事故。有些施工单位,因为自身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现场杂乱无章,施工无序,各个环节不能很好地连贯进行,技术设备也十分落后,人员素质偏低,严重拖累了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展和质量。更有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采用劣质施工材料,结果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建筑行业整个市场也缺乏相关的法律监管体系,很多企业进行施工,没有法律约束,国家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私下进行施工。加上招标过程存在暗箱操作的行为,使得施工行业鱼龙混杂,各部门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找不到具体负责人,质量安全形同虚设,无人问津。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2.1对质量监督体系进行完善
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完善,是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工程施工中技术应用的指挥棒。因此,应对建筑工程中各个主体进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培训,加深其对技术标准的了解程度,提高其按标准施工的能力。对建设中违背强制性原则的做法,发现一个,严惩一个,尤其是对相关责任人,应严格依照相关处罚条例对其严厉处罚。应将完善各主体工程的保障体系作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积极建立质量技术监管制度,促使施工机构依据自身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操作规范、施工工艺标准等,确保工程质量的程序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筑企业应全面梳理“精品工程”目标,借助有效的监督机制,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技术管理能力,应严格遵守项目质量监督与技术管理章程。针对监督工作中的薄弱之处,应积极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善于采用新技术提高质量水平。
2.2健全建筑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成立监督机构,由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提高管理人员思想认识
监管人员是管理工作的核心,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管理效果的好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牢记自己的监管责任,认真对待工作,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灵活采取管理方法,适时地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直接干涉施工过程,最好与施工方进行全面的沟通,了解情况后再做决定。监管人员要注意自身的独立性,不过多的干预施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让其独立进行决策,之后监管人员要对市场秩序进行引导和纠正。由于建筑行业涉及范围广,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这就需要监管人员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质量管理的标准和检测方法。监管人员要严格执行管理标准,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只有严格的执行,才能让施工人员注意在施工时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
2.4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改变过去那种深入到每个工程项目每个工序的监督方式,改变传统“敲、打、看、摸”的落后检查手段。要以保证建筑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合理为目的,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为重点,采取随机抽查巡回检查的监督方式,配合使用回弹仪、楼板厚度仪、钢筋定位仪、高精度水准仪等便携式设备,对混凝土的强度、楼板的厚度、钢筋的位置以及建筑物的沉降量进行定量抽查,用客观事实和科学数据说话。
2.5依靠科技信息管理模式
由于工程的管理会涉及很多部门,为了避免质量管理工作发生冲突的现象,有必要对部门责任进行科学的划分。综合考虑,对任务进行合理集中划分,组建优秀的管理队伍,结合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质量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形成动态图,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之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提升管理效率。对于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考核,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只有保持队伍的先进性,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日前,河北省积极搞好顶层设计,构筑质量强市的“大格局”,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动员全社会参与质量监督工作,全方位形成企业追求质量,政府重视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的良好环境。
2.6制定与完善激励机制
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出台过鼓励提高工程质量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无论从推动行业发展的必要性,还是从系统管理的严密性来讲,建筑行业都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的创优激励机制。例如:将价格与质量挂钩、将现场与市场挂钩等等,通过制定与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参建人员重视质量、提高质量、积极创优、主动创优。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才能实现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主动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做好相关工作十分重要,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关键,也是解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研究监督工程质量检查的重点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十分必要,有利于保证建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广大民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张红兵.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能耗分析[J].南方农机,2016,48(20):90.
[2]郑梦春.浅析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J].居业,2015(2):168+170.
[3]崔志远.论土建工程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J].南方农机,2015,48(14):128-129.
[4]王红川.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14):291+293.
[5]王志和,如何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
论文作者:廖威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监督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