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跨世纪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女子学院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大学论文

中国教育跨世纪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女子学院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大学论文

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性发展——在中华女子学院教师和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历史性论文,大会上论文,中国教育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正在走近跨世纪的门槛。不仅意味着人类又一个千年的开始,也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将进入一个新的百年,进入华夏文明史上发展与变革最快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也必将给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使教育发展呈现许多新的特点。

一、世纪之交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1949年以前,中国的教育十分落后,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和半文盲,许多县只有一所高小,不少县没有初中,全国小学入学率仅占适龄儿童的20%,高等学校在校生仅有11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数量规模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已达到3亿人, 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正在全面展开,1996年,小学在校生1.36亿人,入学率达到98.8%,基本上在全国普及了初等教育;15岁至45岁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6%左右。全国共有初中在校生4,970 万人, 入学率达到82.4%,普通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达到1,774万人, 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56.7%,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形成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199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32所,成人高校1,138所,在校生达到567万人,研究生16万人, 成人教育特别是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有很大发展,最近五年间,1.4亿职工和3亿多农民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文化、技术教育。

1978以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推动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办学体制改革有了一定进展,调动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的积极性,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开始改变;高等学校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及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企业参与办学等途径,开始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政府正在改善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中等专业以上学校的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积累了初步经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科研制度等内部改革有了较大进展;教育立法步伐加快,颁发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其他一系列行政法规,为依法治教创造了条件。

几十年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不仅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人力资源,而且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二、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

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蕴育着巨大的教育需求和驱动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育的发展。

从90年代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经济起飞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0年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2%,到2000年,我国要在人口比1980 年增长3 亿左右的情况下, 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再翻一番, 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此,中国经济必须在今后15年或更长时间内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到2010年前GNP 年递增率将仍保持8—9%左右。第二,经济增长必然带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急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形成产业,而且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产业,这都会引起人力结构的变化。第三,经济增长方式将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照我国的规划目标,到2000年,每增长1 元国民生产总值所需的投资将由“八五”期间的3.6元降到3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6.5%。 无论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还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有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7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改善。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近3万亿元, 据有关统计资料,中国居民储蓄率已居世界之冠(占国内生产总值40%)。广大群众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需求。特别是中国绝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广大社会成员从儿童到青年、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将会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中已有近三分之一用于家庭成员的教育费用。由于社会成员的年龄、文化和职业各不相同,对教育的内容和类别形式还将提出新的多样化的要求。

第三,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对教育的大规模需求。

尽管我国已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最近几年,每年出生人口仍达到2,000万左右。据预测,2000年, 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3亿,其中儿童、青少年人口群(0—14岁)、 劳动年龄人口群(15—64岁)和老年人口群(65岁以上)将分别为3.56亿、8.39亿和0.91亿,这三大人口群将分别形成庞大的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正规教育需求、庞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需求以及老年教育需求。

然而,与我国超大规模的教育需求形成强烈反差和尖锐矛盾的是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支撑能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从总体上还未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人均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未能形成合理的比例。80年代初,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90年代以来已下降到15%以下,教育投入不足。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的绝对量虽然增长较快,1991年与1980年相比教育经费总量增长了4倍,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了3.3倍,1995年与1991年相比,教育经费总量增长了1.56倍,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1.2倍, 但我国公共经费占INP的比例仍呈下降趋势。1996年仅为2.44%, 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1%)。目前,我国正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2%的财力,支持着世界近1/4学历教育人口的最庞大的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在我们讨论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时,可以看到:经济、社会、人口三个因素既是教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又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面对的是巨大的教育需求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这就是相当长时期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也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三、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1.把教育发展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增加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要以较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现代化路程,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到突出位置,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科技进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现代化目标实现。

切实落实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关键是切实增加教育投入。首先要加强教育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增加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按照《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规定,使财政性教育投入在本世纪末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4%,21世纪还要进一步提高。同时, 适应我国经济上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的格局,要广开投资渠道,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扶植教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2.将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教育结构优化结合起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社会成员对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要求。

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教育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面对巨大的教育需求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我国未来的教育结构将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在教育的层次结构方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地区将形成一种低重心的教育结构,以普及并逐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为重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社会大量需要初、中级人才摆在突出位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结构的重心将逐步转移,从发达地区开始,逐步加大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为更多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机会。2000年,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85%。高等学校在校生将达到 700万人,研究生达到20万人。18—21 岁人口大学毛入学率将提高到8—9%左右。预计到2010年,占全国总人口95%的地区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5%;高等学校在校生、研究生将分别达到1,000万人和30—35万人左右, 大学毛入学率将提高到11%以上。2050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大多数人口所在地区有可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为更多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果我国大学阶段毛入学率达到30%左右,估计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3000—3,500万人, 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有十分显著的扩展。其次,在教育的类别形式结构方面,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教育将会出现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结构和教育型态。根据我国受教育人口众多和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初、中级实用人才的实际情况,除了发展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外,初中后和高中后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在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同时逐步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在教育的形式方面,也将进一步出现多样化的格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我国的远距离教育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网络,为满足社会不同的教育需求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给高中后就业者提供回归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和机会,除发展电视教育外,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自学考试制度,80年代中期以来,累计已有1,800多万人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其中500多万人取得1 门以上单科合格证书,90万人获得专科毕业证书,3万人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为了使更多的青年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正在逐步实行自学考试与广播电视和函授教育的沟通和合作。从去年开始,我国电视大学正在进行招收“注册视听生”的改革实验,即学生凭高中毕业证书免试入学,注册生实行完全学分制,学员注册后,成绩在8年内有效。 学员只要严格按照电视大学要求学习,完全可以争取到较高的合格率。这种“免试入学、宽进严出”的新型教育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年和社会的欢迎,第三,努力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的终生教育体系,包括要完善和改进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的功能,把重点放在为学生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打好基础方面,扩大学校系统向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开放程度;健全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企业)教育系统;建立和完善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在全国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形式并举、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纵横交错、相互沟通的社会化的终身教育网络,为不同年龄和职业的受教育者提供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机会,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有成才之路,并在一生中有多次选择和接受教育的机会。

3.实现教育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位置。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落后和薄弱的条件下发展教育的,长期以来,普及教育的任务十分繁重,教育发展主要采取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我国教育发展数量不足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根据UNDP1992年的测算,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排位高于经济发展在世界的排位。世界平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5.2年, 其中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发展中国家为3.9年,而我国为6.09 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质量上,例如,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少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应试教育”即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很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正在大力进行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综合改革。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这方面韩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标准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加快考试制度特别是升学考试制度和测评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工作等等。为了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近几年来开始实行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少小学还取消了小学考试成绩百分制,实行“分项考试+等级评语+爱好特长+鼓励性评语”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行。这将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长期的最重要的任务。这些年来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同时由于每周双休日制度的实施,学生在校外活动时间占全年的时间近一半左右。我们将努力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针对专业设置过细、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我们正在减少专业科类,拓宽专业学习的领域;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并把学科要求和学习者的要求结合起来;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灵活的学分制、主修制,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改革的总目标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这一计划包括221个大项目。 近千个子项目,几乎覆盖了文、理、工、农、医所有学科和专业,有1 万多名教师参加了这一研究工作。这一改革计划的全面实现,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教育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加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21世纪我国和世界教育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对于我国来说,利用有限资源,通过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发展的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教育发展必须采取的基本战略。

4.立足改革,向改革要资源,要效益,以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育改革和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发展需要改革,改革为了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改革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更要着力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和创新。21世纪我国要基本完成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任务,并在深化改革中走出适合中国国情发展教育的路子。根据近期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我想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办教育。经过最近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原有的由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正在打破,办学体制逐渐向公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以及民办等多种形式转变。今后,将从总体上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结合的局面,当然不同类型的教育情况不同。实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和扶植社会团体和个人依法兴办学校;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要在政府统筹管理和必要的资助扶植下,主要依靠和积极支持倡导社会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和个人举办;高等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合作办学,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办学或兴办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扩大学校的经费来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入发展,要在大力加强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发展校办产业、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199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中,包括社会捐集资办学、社会力量办学及学杂费在内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占26.9%,由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

第二,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过去在管理体制上政府对高等学校不仅包的过多,在管理体制上还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状况。中国原有1,072所高校中有360多所属于中央各个部门举办和管理,这些学校占了中国重点大学的80%以上。造成一些地区学校和专业重复设置,单科性学校过多,学校平均规模偏低。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会同有关部门在认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部属高校、中央所属和地方所属高校的联合与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有条件的学校之间的合并、企业共同参与办学等五种形式,实行条块结合和实现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提高高等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益,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这些建议获得了教委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同和人力支持,把它作为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并获得了明显的进展。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2个中央部委通过共建、合作、合并、划转、协作等不同形式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和试验。在共建方面,目前已实行由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府共建的中央部委著名高校发展到70余所,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高校28所。同时,还出现了中央部委与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共建高校,省与地级市共建地方高校等多种形式。通过共建,淡化了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密切了学校与省、市的关系,促进了高校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也进一步发挥这些学校在地方建设中的人才优势。通过共建还增加了高校的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院校合并方面,1992年到1996年,已有160 所高等学校(其中成人高校14所)合并为64所。出现了一批实质性合并比较成功的典型,如南昌大学、同济大学、扬州大学、延边大学等。通过合并调整,高校数量有所减少,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单科性学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善。全国还有200 多所学校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办学的有益探索,打破了封闭办学的形式,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渗透,提高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在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协作办学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744家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与170多所高校开展了此项改革尝试。通过协作办学,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目前中央部委划转地方管理的高校已有8 所,一些省市也局部实施了省业务厅局所属学校划转省教委管理的改革。通过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条块分割、自我发展的办学格局有了很大改变, 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全国普通高校数量从1994年的1,680所减到1996年的1,032所,成人高校从1990年的1,321 所减到1,138所。与此对应,1996 年,普通高校在校生平均本专科生规模从1991年的1,901人增到2,927人,生师比从1991年的6.63∶1提高到9.6∶1。今后将进一步加快这方面的改革步伐。

正确处理政府和学校的关系,进一步调动高等学校和教师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宏观方面来说,我们将进一步改变政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减少直接行政管理的机构和职能,增加间接宏观管理的机构和职能,尤其要加快决策咨询、信息服务、政策指导、评估监督等社会中介机构,引导和促进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从微观方面说,高等学校将从过去作为政府的行政附属机构转变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需要处理好同政府之间、同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增加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及其变化的能力。

第三,加强教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历史经验表明,能否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且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依靠教育的积极性,增强教育自身发展的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于1987年开始进行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把教育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行经济、科技和教育统筹规划,基础教育适当开设适应当地农村需要的劳动技术课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生产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教育、科研、生产三大社会活动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的提高,而且为中等专业以上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近些年来我国不少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或产教结合,有些高等学校不仅是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而且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排头兵。如北京大学的电子出版技术研究,不仅为我国印刷出版事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而且创造了很大经济效益,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高等学校通过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密切结合,正在走出一条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促进自身发展的路子。

5.密切教育发展和教育研究的关系,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

我们正进入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化和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信息化过程的深刻影响,都将对中国教育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包括宏观决策上的问题和微观运行上的问题;近期急需调整解决的问题和远期规划以及战略选择上的问题;实践操作性的问题和理论深层探讨的规律性问题等等。这些不仅对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科学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些年来,我国已形成了10余万人的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在教育科研队伍的结构上还体现了教育科学工作者、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结合,教育学科专家和其他学科专家的结合。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育研究将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决策层面和操作层面上分别确定不同重点,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发展和改革若干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使教育研究与政策制订和教育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指导和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6.加强地区之间和国际之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教育的交流和合作,这已经成为教育的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重要标志,也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育在面对国际化趋势的环境时,需要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遗产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宝贵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世界上许多国家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发展和改革教育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应该认真关注和研究这些成果和经验,并把它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推进我国的教育胜利地迈入21世纪作出新的贡献!

标签:;  ;  ;  ;  ;  ;  

中国教育跨世纪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女子学院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