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莎莎

浅谈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莎莎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266109

摘 要: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堂培养 课堂奖励 教师观念 重要性

关于合作交流学习及其培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从古代起就很重视个体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可见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前准备

首先要进行合理分组,最好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这样可以形成一种互补,使小组成员平衡,有利于竞争。另外,每个小组人数不能过多,4-6人为宜。原来我把我所任教的班级分成了6组每组8人,上课时发现同学讨论时花费时间很长,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课前要先安排好明天的学习任务。针对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会学习,不会主动学习,只依赖于课堂上所学的一点知识,因此要从课前抓起。其实会预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着学习的质量。一些学生缺乏预习的目的和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去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预习的好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培养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主渠道,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首先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管理及组织课堂的能力。我也听过许多老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有些老师放了不懂得收,使得教室里乱成一片;还有些是学生们还在兴致上,教师讲授时如果不把学生的心收回到课堂上,他们就无心听课了……这就使得很多课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其次是课堂上应允许学生大声争论,允许学生“找碴”。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进取、开放的氛围中,学生就会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积极地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从而养成对问题积极探讨、质疑和敢于批评的良好习惯,自觉地养成创新意识,进而学会学习、勇于创新,同时也使学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能符合学生的个性发挥,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探讨欲望。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奖励

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小组教学活动。我一般采用口头及板报表扬,并在“合作学习小组打分表”的“小组奖励”一栏贴红旗,同时将其作为每一学期的平时成绩。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及检测成绩,我采取了个人评估和集体奖励相结合且以集体奖励为主的方法,鼓励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对小组共同学习的结果,如一次对话、一组问题的解答、一次练习、一份作业的完成、一次表演等,小组成员接受同样的分数;对于检测成绩,我会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对于平均成绩较高的小组进行奖励,使学生在小组中不仅个人积极上进,而且乐于帮助他人。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观念改变

“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思想提得如雷贯耳,在铺天盖地的理论宣讲的影响下几乎无人不晓。而有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立竿见影,上课之前都是事先布置好的,课堂上虽然闹哄哄的,学生也在一本正经地讨论着,可课后又变回了原样。

《中国教育报》记者的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只有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形成实践性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观念。我认为每一个理论的形成都会有一定的实践来支撑的,只是不同地方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手段,再加上恒心,我相信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初中学生在课下说、练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在一个将近五十人的班级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练的机会又是不现实的。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得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样,学生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了比平常学习模式下多得多的收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2.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得原本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的后进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自信。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语法规则,以达到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毕业班复习阶段,复习“提建议”这一交际项目时,我要求各学生小组从多角度来表达“建议乘飞机去北京”。有一个小组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Let’s go to Beijing by plane.

(2)Should we go to Beijing by plane?

(3)What about going to Beijing by plane?

(4)How about going to Beijing by plane?

还有一组学生提出了与上述不同的表达方式:

(1)Why don’t you go to Beijing by plane?

(2)Why not go to Beijing by air?

(3)We’d better go to Beijing by plane.

其他小组的学生又提出了与上述不同的几种表达形式:

(1)We should take a plane to go to Beijing.

(2)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Beijing by air.

由于各小组学生相互补充,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提建议”的不同语言结构,在几分钟内便能很好地复习总结。

4.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学生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学生一同前进,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更多的理解教材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这种组内合作,可以强化集体荣誉感。人人认真准备、出谋划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英语语言学习本身,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小组活动进行教学,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量增加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之间水平相当,地位平等,增强了学生语言交际的自信心,而且使学生有机会切磋求解、相互合作,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运用等各种能力也得以锻炼和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完善、更有效、更合理!

论文作者:王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