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替代转换与政策选择_物价水平论文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替代转换与政策选择_物价水平论文

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及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胀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2)03-0031-03

一、交替换位的理论描述

通胀即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过程,或者说是货币币值持续下跌过程。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引发通胀的主要原因有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商品结构性变化、货币供给量过多或增幅过快等。通缩即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过程,或者说是货币币值持续上升的过程。引起通缩的主要原因有有效需求不足、货币供应量过少、债务挤压等。按照通胀与通缩的程度,可以将它们分为温和的通胀和通缩与严重的通胀和通缩。就数量界限而言,将通货膨胀率在0至7%或8%的通胀定为温和通胀,这是可容忍的通胀;将通货紧缩率在0至-3%之间的通缩定为温和通缩,这是可容忍的通缩。[1]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7%或8%,可认为是出现了严重通胀;如果通货紧缩率超过-3%,则可认为是出现了严重的通缩。温和的通胀和通缩尽管是可以容忍的,但并非是无任何条件限制的可以永远忍受下去,而是要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超过这个时间的限制就可能向严重的通胀和通缩的方向滑行,从而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通胀和通缩尽管是对立的、对应的、相反的两种经济现象,但它们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交替换位。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是指经济运行从通胀到通缩再从通缩到通胀的完整的相互转化过程。根据通胀与通缩的定义、分类及数量界限,我们可以将通胀与通缩交替换位的过程描述为:通胀—零通胀(通缩)—通缩,进一步具体化:严重通胀—温和通胀—零通胀(通缩)—温和通缩—严重通缩。应当指出,这种描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描述。就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而言,并非所有的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都严格遵循这样的顺序进行。在历史上西方国家曾多次发生的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中,严重通胀之后有时直接被严重通缩所取代;严重的通缩之后,有时直接由严重的通胀继其位置。这期间并未出现温和的通胀和温和的通缩阶段。例如,美国内战(1861-1865年)期间经历了严重的通胀之后,紧接着便出现了1864-1897年长达30年之久的严重通缩。这期间,消费物价指数下降65%,黄金购买力上升了40%[2],这是先胀后缩,通缩取代通胀。先缩后胀的典型事例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这期间发生了世界性经济大萧条,金融通货大紧缩,几乎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体系陷于崩溃。摆脱这场大危机之后,美、日、德、英、法、意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便出现了严重的通胀。

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就必然性而言,它是以整个世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历史的角度来审视的。从这个角度看,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必然会发生。历史上美、英、德、法、日、意等国多次发生过的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就是明证。就偶然性而言,指的是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具体在什么时间、哪个国家、哪个阶段上发生是偶然的。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之所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必然会发生,是因为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已包含了引发通胀、通缩及二者交替换位的内因。自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以来,现实的经济运行就出现了两个“流”,即物流和货币流,这两个流无论在静态上还是动态上经常相悖,从而引发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健康现象和危机的发生。因此,充分认识通胀与通缩交替换位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对于预防频繁的交替换位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交替换位的原因

历史上世界范围内的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已发生了多次。无论是通胀转换为通缩还是通缩转化为通胀,往往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原先导致通胀或通缩的一些因素转而变成导致通缩或通胀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在治理通胀或通缩时政策运用不当。从历史上看,在20世纪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无论出现通胀还是通缩,政府干预较少,因而这一时期发生的通胀、通缩以及二者的交替换位多是内生的。例如美国1789-1814、1843-1864、1896-1920年的通胀和1814-1843、1864-1896年的通缩的相互变动的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反映了同期货币信贷增长的长期变动。货币与信贷增长长期变动又是同黄金的发现、战争、货币制度与政策相关的。[3]一战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奉凯恩斯经济理论,普遍加强了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干预。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发生的通胀与通缩现象当然不会放任自流、漠视不管,而是运用各种政策组合进行治理。治理不当时,往往就发生通胀与通缩及二者的交替换位。因此,二战后发生的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除内在因素外,还有外力作用的成分。

世界经济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生产过剩、物价下跌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性趋势。按照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与美国著名经济评论家迈克尔·曼德尔的观点,1997-1998年世界经济基本上实现了由通胀到通缩的换位。中国经济也几乎是与世界经济同步实现了由通胀到通缩的换位。

中国这次由通胀到通缩的换位是市场化改革以来的首次换位。导致中国这次由通胀到通缩换位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国出现通缩是治理严重通胀的一种直接代价。弗里德曼认为:通胀被制止时,不产生一个经济增长迟缓和失业超过平时的过渡时期,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尚未见过。保罗·萨缪尔森也认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没有一种经济成功地维持充分就业、稳定价格及自由市场经济。控制通货膨胀率不可避免地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第二,生产能力过剩是导致由通胀到通缩换位的内在原因。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的根源是长期以来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是以往速度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必然结果。生产能力的过剩必然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这也印证了以米赛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货币扩张造成的过度投资成为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过度投资造成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生产过剩,加大了通缩螺旋式下降的力度。第三,企业效率低下是导致通胀到通缩换位的微观基础。中国企业效率的低下不仅表现在赢利能力的下降,更主要体现在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上。创新机制与创新能力的缺乏,又意味着投资机会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乏力。第四,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及居民即期消费的缩减是造成由通胀到通缩换位的重要原因。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造成商品价格总水平较长时间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双重失衡使得商品的需求增长速度小于供给增长速度,从而使整个社会在供过于求压力不断增强过程中出现通缩。此外,中国银行的大量不良债权的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等,都是导致中国由通胀到通缩换位的重要原因。

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尽管已发生了通胀到通缩的换位,尚未出现由通缩到通胀的换位,但是目前存在着引发这种换位的因素,因而也就存在着换位的可能性。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我国4年来的通缩所积聚的能力已得到充分释放,市场价格下跌趋势停止,物价止跌回升。第二,近几年治理通缩政策的效果已显现,具体表现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在扩大。第三,在普通商品价格总水平止跌回升的同时,一些服务和金融商品价格在大幅度上扬,从而进一步拉动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第四,受国际市场竞争及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的钢材、石油、基建材料价格已上涨。尽管当前通缩症状远未消失,但通胀的苗头与因素却在悄悄地形成与生长,并且伴随着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大力实施而不断扩大与发展。如果政府宏观调控不当,将有可能导致由通缩到严重通胀的直接转换。

三、政策选择

对于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而言,中国的政策目标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力争避免通胀与通缩频繁的交替换位。因为通胀与通缩在一个国家中频繁不断地交替换位,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危害。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指出:“过度的通货膨胀以及为了校正前一段时期货币超量发行而采取通货紧缩政策这两者的不断交替发生,一般来说对经济增长都十分有害。”[4]二是如果发生通胀或通缩,应将其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即将其控制在温和的通胀或通缩范围内,使之不向严重通缩或通胀转化,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三是要尽快实现温和通缩向可容忍的通胀即温和通胀的转化,并且使通货膨胀率尽可能低。一方面,市场物价总水平如果在可容忍区间0——3%区间运行达2年以上,就会使经济运行中的总量矛盾、结构、体制矛盾及各种利益冲突积累起来,激化起来,由量变引起部分质变,使温和通缩演变为严重通缩,给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危害。另一方面,从后果看,通胀可能要比通缩好一些。因为通缩会使就业和物价二者都降低,而通胀只会使物价水平上升,不会减少就业,从而可能增加就业。凯恩斯指出:“盖若把有效需求紧缩到充分就业所必需的水准以下,则就业量与物价都降低;但若把有效需求膨胀到这个水准以上,则只有物价受到影响;这一点也许令人不解”。[5]

目前,中国仍处于温和通缩阶段,尚未完全走出通缩。采取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以拉动物价总水平回升到零值以上,实现通缩到温和通胀即可容忍的通胀的转化是当务之急。为尽快实现这种转换,应选择以下政策可能较为有效。第一,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拉动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较快增长,尽快摆脱通缩。这种政策组合包括: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放松利率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贷款保险制度,谨慎处理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强化国有企业利润约束机制,促使其认真处理防范风险;扩大信贷业务,包括出口、居民消费、住房消费等。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大短期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时,应特别注意其合理搭配,否则,易出现两大政策之间的掣肘和两大政策内部的不协调问题,从而影响政策效果。第二,通过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其中包括让经过努力仍无法扭亏为盈的企业退出生产。为迎接因大量亏损企业破产这一难以回避的发展前景,中国政府应大大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政府在此方面的财政支出,不仅能有效地刺激需求,而且能为供给方的结构调整创造必要条件。建立发达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改善居民预期、稳定消费的长期措施。第三,要将短期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中国是一个增长型经济,也是结构转换经济,必须不断地调整更新。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近期的宏观政策一定要考虑长期调整的要求,不能为了在短期内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不顾长期后果,投资于已经过剩、技术落后的项目,再次落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陷阱。第四,重视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在研究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引导社会调整生产结构,并建立明晰的消费增长政策。要特别注重提高农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收入预期,制定鼓励措施,增加农村消费。

我们反对通胀与通缩频繁的交替换位,因为它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和危害;当经济运行处于通缩时,政府应采取各种政策组合,刺激经济尽快实现由通缩到可容忍的通胀的转换。但是,当我们在努力实现这种转换时,也必须看到现时存在的引发通胀尤其是高通胀的各种因素,注意适时变化政策调控力度,以防滑向严重通胀,这就对国家的宏观决策层的宏观调控能力、水平和调控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收稿日期]2002-04-19

标签:;  ;  ;  ;  ;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替代转换与政策选择_物价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