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思想政治教育辩证法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陈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云是我党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七十多年来,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熟练地运用到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辩证法思想。学习、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七分经济、三分政治”,形象地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上层建筑是为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正确理解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就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陈云用历史辩证法分析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非常深刻的见解。他在1957年1月中共商业部党组会上说:“商业部门的领导同志,一天到晚忙于非常具体的经济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不够,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事务主义。如果不注意扭转,就会变得目光短浅”。“在我们的工作中,建议提出‘七分经济,三分政治’的口号。否则,工作的盲目性无法改变。我们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就是带有原则性的领导方法的错误。那末,倒过来,‘三分经济,七分政治’,行不行?这也是不行的”。陈云的上述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辩证关系的科学论断。首先,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要为经济服务。如果政治脱离了经济,就会变成空口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建设是我党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因此,陈云强调“三分经济、七分政治”是不行的。其次,政治对经济又有反作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乃是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丝毫不意味着要减轻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或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相反,陈云十分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为此,他特别告诫领导同志,整天忙于具体事务,而不问政治,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有可能丧失原则,迷失方向。尽管陈云在革命生涯的很长时期主管经济工作,但他时时提醒全党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说“在经济工作人员中进行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经济干部一天到晚是打算盘搞数字,很少看到全局。为克服这个缺点,使他们不犯错误,每星期抽两三个钟头学政治是必要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陈云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他严肃指出:“在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风气;在社会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陈云还特别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入。这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全面地贯彻执行。
二、用辩证的观点把握人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千百万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深刻分析基础上的。陈云用唯物辩证法来把握人的基本特点,进而揭示人的活动的基本规律,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陈云认为,要正确认识,把握人的特点,必须做到:第一、要实事求是。在分析人的特点、干部的思想状况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严格。结论应该是不可反驳的。切忌以主观的推测为根据”。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他的品质、特点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好坏,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也“不单看言论和态度,主要看本质和实际”。就是说,不能光看他说得怎么样,而要着重看他做得怎么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绝不能凭主观臆断,甚至是个人的好恶和恩怨来看待人。只有认真考察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才能对人的思想做出公正、准确的判断和估计。第二,要用全面的观点。任何人都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环境的作用及主观努力的不同,总是优缺点并存。我们常常把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对立起来,或者只见长,不见短;或者只见短,不见长;一个人做了件好事就好得不得了,做了一件错事就坏得不得了。对此,陈云批评了这种毛病,即“用一只眼睛看人,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不能面面都看到。”他指出:“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短处里同时也包含着某些优点”,“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他还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地看,每一个坏处同时也常有它的好处”。他举例说,有人自高自大,这是不好的;但这种人多少有点才能,做事有自信心。对这种人,给他不十分重要的工作,放手去做,即可在增加经验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使弱点得到克服。懦弱无能当然也不好,可是其中也有它的好处,即小心谨慎。这种人做不了大刀阔斧的事,但可以用他好的一面,担任小心谨慎的工作。在陈云看来,作为领导者,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正确地分析一个人的优缺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多挖掘人的优点,扬长避短。这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第三,要用发展的观点。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认识,也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有的人可能进步了,有的人可能退步了,有时候可能进步明显,有时候可能进步慢一些,这就必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人。陈云说:“了解人的时候,只看他的今天,不看他的昨天,或者只看过去,不看现在;只看见功不看见过,或者只看见过不看见功;只看见今天的好,不看昨天的坏,或者只看见今天的坏,不看见昨天的好,这样就往往对于干部不能有根本的估计”。作为领导者和教育者,就必须学会从人的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中分析、把握人的特点,即既要看他的历史,又要看他的现实表现,更要看他的发展前途。这才是认识教育对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教育的辩证统一,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
陈云认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必须把“革命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教育一致起来。只停于实际,就不会有远大目标;只停于高远理论,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和实际两者不能或缺”。
陈云非常重视理论教育的作用。他指出:“现在无论你怎样忙,为了把握伟大而又变化多端的中国革命运动,必须增加一点革命理论,增加一点历史知识”。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培养政治远见,增强革命本领。陈云还指出理论教育的对象和方法,他说:“理论教育的对象,一种是有较长实际工作经验的干部,一种是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认识的知识分子。有经验者,从理论上去反省经验;无经验者,理论与实践相配合”。他还指出,“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为此,陈云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他回忆说,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倡学马列著作,特别是学哲学,对于全党的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号召:“在党内,在干部中,在青年中,提倡学哲学,有根本的意义。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工作上才能真正提高。”
陈云也非常重视实际工作的教育作用。他指出:“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针对当时有些缺乏经验的干部不愿去做实际工作的倾向,陈云严肃指出:真正政治上高明的革命家,只能在革命斗争中培养,不能专从学校训练。“政治高明不表现在人身的别的部分,表现在人的思想上。而思想上的高明和发展,只是因为这个人丰富地接触了并且理性地认识了革命运动中的许多客观事物”。所以,对于缺乏经验、政治水平不高的干部来说,“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在群众运动中锻炼和提高。”
陈云在论述了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教育的作用后指出:“要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干部的政治水平,克服经验主义,既要在思想方法上,在政治上和理论上,在党的路线上和政策上加强,又要扩充他们各方面的革命斗争经验,并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者结合起来。”
四、坚持“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选拔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标准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与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素质密切相关。陈云深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大。抗日战争时期,陈云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长达七年之久,不仅在实践上为发展党,巩固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花了很大的精力从理论上研究了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在干部的选拔标准上,陈云主张“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提出过在使用干部上要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即“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当时作为组织部长的陈云把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具体化,并总结为四条标准予以实施:(一)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二)与群众有密切联系;(三)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四)守纪律。这四条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他进一步指出:“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才和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考察一个干部的才和德,主要应看其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党的干部老化问题,青黄不接问题,陈云指出:“一方面要大胆提拔,加快提拔中青年干部,另一方面又要严格地把好政治标准这一关。德才相比,更要注重于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勇于坚持原则的人”。陈云始终如一地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主”,乃是由我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对我党选拔,使用干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陈云还认为,只有坚持这条标准,广大的干部才能经受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他说:“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困难,现在腐化很容易。我们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这是因为我党所处的环境变了,共产党掌握了全国政权,有些党员干部就可能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改革开放之后,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同一些违法分子、不法外商互相勾结,互相利用,钻改革的空子,买空卖空,倒买倒卖,行贿受贿,走私贩私……‘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正在严重地腐蚀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针对这些情况,陈云认为,除了要严肃党纪法纪,加强对党的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之外,还要以“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标准,把人选准用好,严格把好政治关,注重政治品质和政治表现。因为这是关系到选拔什么人来接班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