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价值取向论文,地理论文,目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迅猛发展造成了整个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工业化在给世界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全球每个国家、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深陷其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先哲们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产生的同时,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也向世人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经过法国思想家施韦兹(A.Schweizer)、美国思想家莱典波尔德(A.Leopold)、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P.Singer)、日本伦理学研究所丸山竹秋、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三氏(H.Rolston Ⅲ)等为代表的先驱者们的努力,已经逐步创立了关于生态道德的基本理论体系,尽管其中还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它们在具体内容与原则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看,经过一代又一代先驱者们的不懈努力,已经逐渐促使世人认识到了建构生态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态道德强调了自然与人相等同的地位与权利,强调了在地球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生态系统中,人和自然物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地球上,一切事物在整个生态系统的金字塔内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一个个体以自身为目的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系统中会转变为其它自然物和系统价值的一部分,这部分价值对维护其它自然物和系统价值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人类一旦侵犯或破坏这种不被人感知的价值,整个生态系统将会由此失去动态的平衡。同传统道德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但生态道德的产生,将伦理道德的视野扩展到了自然,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补充与升华。
传统伦理道德只注意到了人对社会的依赖,而环境伦理则考虑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对人类生存的社会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的双重关照。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发展,不仅需要制度、政策的改变,还需要法律的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这也正是建构生态道德的核心意义之所在。
生态德育,即生态道德观教育,它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或手段向受教育者教授有关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它使得教育者能够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睦共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实现人类与资源、环境的长远发展,而自觉地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意识、思想觉悟以及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它要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逐步养成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与生存发展观,并用以潜移默化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概括而言,生态德育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生态德育的提出,对于人际关系的规范约束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却未涉及人如何去主动、科学地适应无时无刻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所以,生态德育的提出,标志着德育主体的根本性的提高。其次,生态德育的提出,将传统的、过于抽象、空洞的道德教育现实化、形象化、生活化。传统的道德教育只适用于调整人际关系,而对于近、现代以来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的解释则不那样令人信服。例如:对于当今全球的生态环境危机,常有的一种解释就是将其原因归咎于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缺陷的一面,既然如此,为什么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会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呢?这其中难道就没有我们认识上的差异?是将自己仍然当做自然的主人,对自然任意施加作为,还是与自然和睦相处?所以,生态德育通过对与人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倾心关注,通过现实化、形象化的理性分析,来直接引导人们理性地去进行日常的各类活动。第三,生态德育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动力的和方向的保证。生态德育的开展,将会逐渐转变人的头脑中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人们会逐渐自觉地、潜移默化地运用道德的约束力,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自身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以其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动保证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
二、生态德育是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必然价值取向
地理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普及公众的基本地理知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了近、现代,地理学还将触角伸向了以"3S"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同时,在探索解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发展等方面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在向受教育者教授上述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地理教育功不可没。通过地理教育,不仅向受教育者教授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分布与发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同时更重要地是向受教育者教授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促成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也正是地理教育的德育要求。所以,随着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地理教育以及地理德育的目标、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也正是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一直被认为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概括而言,亦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都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的政治需要。此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地理教育德育目标有了新的提法,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除了政治教育的目的之外,还增加了对受教育者的资源、人口与环境观的教育。当然,同此前的大纲一样,地理教育的政治教育目的仍然被毫无疑问地放在了德育目标的首位。这样,也似乎给地理教育(包括其德育目标)涂抹上了一层政治色彩。1996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将地理教育重新定位的指导性文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该大纲首次将对受教育者进行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放在了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首位。
对于上述我国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变化,一方面要看到它不断改进、完善与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要前瞻性地看到它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一面。的确,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新大纲已将对受教育者进行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放在了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首位,从而还原了地理教育所特有的德育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地理学对于生活、生存的关注,易于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掌握与实施。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传统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与值得改进的地方。
工业文明的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人作用于自然的时代,征服自然的逐步胜利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在加快了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同时,使人类产生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人类似乎逐渐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
成为当时人类的响亮口号。这些也都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由人类中心主义出发,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维护人类的价值和权利成为了人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或最终的价值依据。人类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人自身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以此来决定对自然的态度和自身的行为方式。这也成为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粗暴地干涉自然、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理论依据。所以,地理教育必须在其德育教育中明确这一点,地理德育必须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明白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明确在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自身所应采取的对于人的行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价值评判标准。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的提出,到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似乎为各个国家和不同区域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但是,深入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就会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要实现它,就要求要适度开发,要求要注重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要求注重环境保护,要求唤起最普遍的公众参与意识,要求不同部门与不同地区之间为了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互相配合,等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内容中,可以引申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不管是适度开发、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还是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等等,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仍然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仍然是一种基于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伦理,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巨大进步,但它仍然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发展只是为了明智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它的目标仅仅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控制自然并让其为人类提供永久的物质利益的保障。从以上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作为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发展与完善。
与可持续发展相比,生态道德的建构乃是基于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对自然价值与权利的新认知。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是期望在人类面临空前危机的紧迫形势下,重新定位自身的行为方式,改造不合时宜的旧有价值与权利的评判标准,科学而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权利,使得人能够自主、自觉地承担必要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人类与资源、环境的持续生存与发展。仅从这些来看,生态道德的核心伦理内涵是根据现代生态学的观点赋予了自然与人相等同的权利与地位,是一种完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道德的产生,将伦理道德的视野扩展到了自然,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补充和升华。走出生态环境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的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道德的建构,对于人与自然的长久利益与长远发展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为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尺度,人的一举一动被放到了“人—社会—自然”这一大的坐标系之中,如此就使得人能够逐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全面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人类行为可能给自然界造成的多种结果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人类所应承担的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向受教育者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生态德育也具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道德的核心伦理思想的比较不难看出,生态道德在伦理内涵上已经超越了可持续发展,再加上生态德育的建构还带来了德育主体的根本性提高,以及具有能够将传统的过于抽象、空洞的道德教育现实化、形象化、生活化等等功效,所以,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德育)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取代可持续发展观教育,被列入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首要地位。这也是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随着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必将接受的时代的价值取向。如果高中地理新大纲包含了生态德育的目标及其内容,这也将使其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超前的引导性。
三、现实条件下地理教育如何应对建构生态道德与生态德育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明确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但是也应看到,教育学、社会学工作者在生态道德的建构与生态德育的提出与开展等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正是有了他们的先期研究成果,地理教育研究者才能受到启发,并结合地理教育的时代发展而做出学科性的理性思考。当然,地理教育中生态德育的定位与开展一旦得到大多数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逐步实施,也一定会为生态道德的建构与生态德育理论的深入发展与现实开展提供学科性的素材、基础与推动力。
地理学的教学内容紧密涉及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与受教育者的周边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地理教育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其它学科所不具有的学科优势,但是在看到这一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将生态德育列为地理教育德育目标的首要内容,虽然在伦理内涵上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体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时代发展,具有时代的超前引导性,但是这同时又意味着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去完成。例如:如何使得受教育者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正确关系?如何科学地定位地理教育中生态德育的理论目标与内容框架?如何使得生态德育符合地理学的教学特点、规律?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地理教育研究者去努力探索的方向。目前,关于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其它学科的一些研究者们已经做了铺垫性的工作,地理教育研究者就应该发挥出学科优势,在我国生态道德与生态德育的整体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时期,就注意其发展,并加大关注与经费投入以及研究力度,以迎头赶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鉴于地理教育界对生态道德以及生态德育的了解与研究现状,为了使得地理教育能够及时追踪时代思想的发展潮流,笔者以为当前应积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地理教育界应积极拓宽研究思路,积极用生态道德与生态德育的思想武装头脑,同时将它们结合地理教育的实际加以应用,并在逐步应用的过程中探索符合地理学学科特点的生态德育教育方式与模式;
第二,鉴于地理教育界对于生态道德与生态德育的了解程度,当务之急是进行生态道德与生态德育基本知识的普及,以促进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它们的熟悉与了解,并为推动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打下知识基础;
第三,应联合和组织教育学界、社会学界熟悉生态道德与生态德育的研究人员编写切合本、专科生,特别是研究生水平的系列教材,同时在有条件的高校地理教育中开设相关课程,以积极拓宽思路,进行后备研究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