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山人民医院 154100
【摘 要】恶心呕吐是消化内科临床医疗中常见的患病症状,也是多数患者察觉患病前来就医的主要原因。从医疗档案所记载的资料来看,恶心呕吐类病症涵盖的范围较大,并且由于不同种病因,相关治疗工作开展也较为困难,期间必须明确患者身体状况、体态特征、年龄区间才能迅速确定患者病因,以便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治疗,降低漏诊与误诊等状况的发生。
【关键词】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病因诊断;临床治疗
一、试验资料与方法
1.试验资料分析
为明确恶心呕吐临床症状与病因特点,本试验选用某医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1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0例呈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案例展开分析。其中,男性(32人)与女性(38人)年龄区间为18~89岁,平均年龄在58.47±19.82岁之间。
在诊断患者恶心呕吐病因时,诊疗医师需根据患者病史、体征、精神状态与症状进行针对性检查,通过血、尿常规,B超、彩超等医疗措施分析患者是否归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待病理诊断明确后,再根据不同患者病因制成审查档案,以便后续档案统计,判断恶心呕吐病症的诱导因素,以便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详细的参照资料。
2.治疗方法分析
在患者治疗恶心呕吐过程中,医师需根据不同病因提供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并提供补液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度与电解质的平衡,以便有效降低恶心呕吐带来的不适感,同时适量提供维生素,以避免患者身体健康遭受额外损害。另外,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医师可适当给予镇吐药物,期间需确保对病情无负面影响。
3.疗效判断原则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或有极大改善。
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比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比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呈现加重倾向。
4.统计学方法
通过专业计算机统计软件将治疗档案数据记录在内,并构建专业的数据库。其中数据资料可采用X2进行检验,以此判定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试验结果分析
1.恶心呕吐成因分析
根据上述临床试验资料可知,70例消化内科患者由消化系统导致恶心呕吐占总人数80.00%,可见此类病症是引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期间通过资料统计,引起恶心呕吐病症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慢性胃炎、非消化系统疾病与糖尿病胃轻瘫。
2.病症性别分布特点
根据试验资料统筹数据可知,本次70例试验者中,男性与女性人数分别为32、38人。在调查消化系统疾病分类中,男性与女性比例分别为48.21%、51.79%。深入调查可知腹腔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与食管炎等病症以男性患病为主要群体,而非消化系统类疾病,女性占比则远远高于男性。
3.不同年龄阶段差异
根据消化内科医疗试验档案可知,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年龄主要处于40~80岁之间,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则更多处于35~77岁之间。
4.病症治疗效果分析
根据试验分析与临床治疗后,医师有效判定出70例患者的确切病理,从治疗效果角度来看,总有效率以达到80.00%。
三、恶心呕吐病因讨论
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很广泛,包括多方面因素,几乎涉及各个系统。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呕吐起病急剧,常伴有腹痛,病史相对清楚,易于判断病因;引起慢性呕吐病因较多,如反流性食管炎、幽门梗阻、妊娠、肠道运动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等,伴随症状多为反酸、烧心,难以明确病因,容易导致漏诊及误诊的发生。按发病机制也可分为下列几类:①反射性呕吐;②中枢性呕吐;③前庭障碍性呕吐;④神经性呕吐。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70例消化内科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为慢性胃炎(18.57%),其次是急性胃肠炎(15.71%),但非消化系统疾病也占有一定比例(20.00%),以内分泌疾病为主(8.53%),其中糖尿病胃轻瘫较为常见(5.71%),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断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时,要留心患者是否存在非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内分泌疾病不能遗漏。本研究还显示,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中,男女患者所占比例相对平均(男性48.21%、女性51.79%),具体到各种病因中,男女比例也同样较为均衡。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男女患者所占比例差异相对明显(男性35.71%、女性64.29%),具体研究各种病因,差异也更加显著,如糖尿病性胃轻瘫、妊娠、颈椎病、急性咽炎均为女性,术后胃瘫、癔症、脑梗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亢均为男性,说明临床医生在接诊病人和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性别所带来的影响。
分析本例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0至40岁患者的发病率没有显著变化,40到60岁患者的患病概率平缓升高,60至80岁年龄段涨幅明显,此年龄段呕吐患者应着重注意消化系统方面的病因诊断,80岁以上的患者患病率下降可能与寿命长短相关。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有2例年轻女性患者发生呕吐诊断为早孕反应,提示年轻女性患者的呕吐应多考虑此类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共有4例,均于50岁之后发病;颈椎病2例、术后胃瘫1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甲亢1例、急性咽炎1例,发病年龄均在55岁以上。年龄分布特点对临床医生在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此类疾病都很好帮助,年轻医生不能忽视其重要性。
在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病情治疗工作中,医师需明确恶心呕吐只是伴随症状,只有根据试验资料知晓患者病因,并确定有效的病理治疗方法,才能提供效果显著的治疗措施。在病因尚未明确之前,且不可盲目给予抗感染类药物进行治疗,否则极易影响患者病情,导致患病程度出现恶化。同时对因恶心、呕吐呼叫急救的患者,临床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闫丽影研究表明:重视恶心、呕吐呼叫急救患者,对抢救患者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患者入院治疗时,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史,及时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病症特点,同时还须根据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做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才能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最终作出明确诊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中7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均经确诊后给予对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0.00%,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说明明确患者发病原因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研究中仍有20.00%患者临床治疗无效,因此医务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若未获得显著疗效,医生应该积极寻找疾病的病因,避免止吐药物的过度使用及滥用现象。
四、结语
恶心呕吐是消化内科患者病情展露的常见症状,但因为患病因素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临床医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方位调查,才能确保病情治疗工作更具针对性,以便及时提供治疗措施,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的痛苦程度,并凭借详细调查更能够降低误诊概率。故而,在论述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治疗期间,必须明确恶心呕吐相关联的病因与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情状况进行详细记录,才能为后续医学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和生.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3):502-505.
[2]张志勇.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J].医药,2016(9):00225-00225.
[3]赵俊文.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J].人人健康,2016(6).
[4]罗英.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3-24.
论文作者:黄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患者论文; 病因论文; 内科论文; 系统疾病论文; 病症论文; 症状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