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欣赏式班级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级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欣赏式班级管理”源于后现代主义积极心理学的“欣赏式探询”(AI),与“焦点解决心理咨询”同出一源。
所谓“欣赏”(appreciate),是指肯定其优势、珍惜其价值、感知其潜力、彰显其成功;所谓“探询”(inquire),则是指探索其发展、发现其趋势、询问其设想、研究其行动。“欣赏式探询”的基本特点是,让探询、想象和创新取代介入、干预和外部控制;让发现、梦想和设计来取代否定、批评和消极治疗。“AI”运用“询问无条件的肯定性问题”这一艺术和手段,可以增强系统的理解、预测和提升积极潜能的动力。通过大量的激发性探询,成百上千的人可以参与到共同创造未来的进程中,从而实现积极的组织变革。正如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罗伯·崔比所说:“欣赏性探询是提升成功循环的过程,而非仅仅修正错误。它能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帮助人们获得自我实现感,而非陷入充满忧虑与阴暗的宿命的泥潭。”
“欣赏式探询”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形式有两种:一是班主任对个别学生的“欣赏式面谈”(即焦点解决式的个别谈话),二是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的“欣赏式班级管理”。本文侧重谈谈后一种形式。
一、“欣赏式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
1.积极的未来导向——强调发展希望而非追究过去
积极心理学在理念上存在着一个理想的常模,其目标是把所有人——不仅仅是小部分的问题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而传统心理学则主要致力于“修补”,它把普通人作为标准常模,其目标是把小部分的“问题人”修补成大多数没有问题的普通人。前者致力于使社会成员追求幸福的理想,而后者则致力于使社会成员变成正常的普通人。
较之传统的问题解决,“欣赏式班级管理”更加强调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建构。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行为的结果控制的,“个人预期事件的方式引导他的心理过程”(Kelly,1955)。问题出现固然有其来由,但是做出合适的处理并不需要依赖处理过去;重要的不是知道问题是什么,而是要知道问题解决之后是什么状况。因此,在班主任工作领域,班主任的核心任务更在于帮助学生想象他(她)希望事件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必要做些什么才可以达成目标。“欣赏式班级管理”理论认为,班级里任何一个人都愿意发生变化,也有能力发生变化,并正在尽全力使变化得以发生。
2.积极的自我认知——对学生和班级做出正向关注
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着被肯定、被发现、被称赞的渴望,对于一个群体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能够传递给学生一种“你们值得信任”的眼光,学生就能逐渐去发现自己的资源与能力,产生很大的改变力量,这是20世纪60年代人本取向的心理学流派早就呼吁的理念。使用“欣赏式班级管理”的教师常常会惊讶地发现,“正向引导”、“例外问句”、“真诚赞美”、“小改变引起大改变”等等技巧的肯定与探究,竟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这些问话技巧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对学生和学生群体的正向肯定——相信学生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如果接收到欣赏、肯定、赞美的信息,那我们就不仅感到高兴、得意、振奋并增进了彼此的关系,而且真的有可能朝着这种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如果接收到排斥、否定、批评的信息,那我们不仅会感到挫折、压抑、沮丧,还可能会激起强烈的自我防卫心理,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至还可能会自暴自弃,真的放纵自己滑向消极的、危险的深渊。
积极的自我认知是促进个人与群体发展的不二法门。良好的心理预期不仅会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而且能降低干扰因素,消除自我怀疑、错误的假设和对失败的恐惧,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实际表现。
因此,若想在班级管理中得到好的结果,班主任就要学会对学生真心地欣赏,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进而激发学生去释放自己人性的潜能。只有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才能充满勃勃生机,并形成良性互动。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也是激发班集体智慧、实现班集体积极变革的法宝。
3.积极的主体动机——让学生成为自主解决班级问题的专家
这个理念反映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班主任开展的是面对人的工作,我们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自知之明,会知道自己要什么,会懂得为自己寻找目标,许多学生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问题;班主任的任务只是成为一个好的辅助者与支持者,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内在资源,了解自己拥有改变的力量,把决定如何改变班级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们能够有力量走自己想走的路。
4.积极的变革核心——通过一对一的深度对话找到班级变革的核心要素
“欣赏式班级管理”假设所有的班集体都蕴藏着许许多多未被开发的积极因素,这些积极因素是指引班级走向未来的能量,这在“欣赏式探询”理论中被称为“积极的变革核心”。班主任可以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的“欣赏式面谈”或班级成员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学生共同寻找出可能影响班级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在这样的相互探索中,发现和分享每个班级成员最正面的经验,并将其绘制成“积极的变革核心”地图(也可以根据年龄特点以卡通画的形式将其绘制成“积极变革核心”壁画)。如下图所示:
图1 “积极的变革核心”地图
积极变革始于对“积极的变革核心”的探询。当变革进入到下文提及的“实现阶段”时,“欣赏式班级管理”的各项任务和措施都是围绕着“积极的变革核心”而设计与展开的,这就有助于班主任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问题分析”模式转移到“积极的变革核心”分析模式上来。
5.积极的应对思路——寻找“例外”,即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所有的问题都有例外。不论是多么麻烦的问题,总会有“问题不发生”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例外”。这些例外的存在增加了找出答案的可能性。可许多班主任往往只注意问题发生的时候,陷入问题发生时的愤怒或无助感里不能自拔,而很少去思索问题何时不发生,也常常忽略班级已经做到的、曾经做过的或开始在做的行动。因此,我们要觉察、研究班级的“例外”何以发生,从中也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积极的行动策略——“小改变”带出“滚雪球”效应
不要看轻了小的改变,因为小改变会引发大改变,就如“滴水穿石”一般。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学生或学生群体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是希望情况有所改变,但对于“改变”本身却仍会有不安和抗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若能从“小改变”入手,就比较能化解学生和班级的不安情绪。况且从“小改变”着手,事情比较容易成功,而成功的经验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得班级成员产生信心及力量去处理更困难的问题,进而带动整个情况的改变。
7.积极的内部关系——“系统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能把整个系统集成在一起进行深度对话,人性最美好的一些东西就会展现出来,“一体感”得以加强,组织肌体会变得更加健康。由此,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团队合作明显增强,士气大幅度提升,一种相互欣赏的风气在班级内部也蔚然成风。
“欣赏式班级管理”能够触及班级中每个人的精神层面,激发所有班级成员的感情、智慧和灵魂,形成自动运作、自动适应的集体,从而最终激发人性的愉悦。
“欣赏式班级管理”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教育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特别强调激发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量,由内而外地解决问题。这种教育范式认为,学生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班主任则是建构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问题的解决需要班主任与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合作,教育中的合作关系比等级关系更有效。
综上所述,“欣赏式班级管理”是一种更适合在学校中加以运用的教育方法,它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它是一种强调优点的方法,重点关注“什么在起作用”,而“问题的例外又是什么”,因此能促进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合作关系。
其二,它的焦点指向非常明确,集中关注当前和未来,而不是久远的过去,这非常符合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
其三,它的目标是细微的、具体的改变(如提高上操出勤率),比一些雄心万丈的目标更现实。
其四,它重视让学生意识到改变的需要及其重要性,因为这是改变的前提条件。
二、欣赏式班级管理的基本做法
1.第一阶段——发现阶段
(1)核心任务是揭示班集体的正面力量,探询班级的“积极变革的核心”(即可能改变的潜在能力)。
(2)找出各种优势,确定“我们班过去与现在最为成功的要素”,并将已有优势和可能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发现新的潜能和更高的目标。
(3)分享最佳的班级业绩以增强信心和提高效能。
(4)注意每一个提出的问题都是乐观的和正面的。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领域里,以“命令-控制”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以及以“解决问题、纠正错误”为关注焦点的运作原则,是非常不利于培养班级成员的正向自我认知的。学生们总是被教导“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一旦出现越轨行为,或稍有不符合规范及班主任预期的现象,就被视为“犯错误”,或被训斥,或遭惩罚。久而久之,学生们很容易形成僵化、被动的思维定势,甚至产生抗拒心理或挫折感,从而削弱班级成员改善班级生存环境的热情和责任心。
人类有一种天性,就是在压力、危机、指责、焦虑面前产生一系列防卫机制,自动出现诸如否认、抑郁、沮丧、负罪感等不良情绪,其“扳机点”(触发点)就是在权威和权力面前的紧张与焦虑。在班级中则表现“组织防卫”,表现为心口不一、强词夺理、归罪于外、相互指责、转移话题、离心离德等,使团体智慧和班级凝聚力大打折扣。而建立相互信任、安全、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开展有效的班级内部对话,可以大大消除焦虑,从而将班级成员的自我防卫机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发现阶段”需要组织班级成员开展“头脑风暴”,进行深度的班级内部对话。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团体的“欣赏式面谈”,讨论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是乐观的和正面的。只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才会感受到振奋、鼓舞、惊奇,欣赏到班级和每个人身上蕴藏的优点和潜力。
2.第二阶段——愿景阶段(又称为“梦想阶段”)
(1)拓宽班级成员的事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创造一个清晰的结果导向的愿景,并将可能的愿景(或梦想)具体化、叙事化。例如:
①描述一下在你的心目中,我们班何时曾处于高峰状态?什么时候你感觉自己最为投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②你最欣赏我们班的哪些特点?
③想象一下,一年后,假如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来实现,我们班会变成计么样子?
(2)构建班级的战略思路。对班级“积极的变革核心”(即可能引发改变的潜在优势和潜能)做出具体的描绘与分析,或者将其“故事化”(尽量地发挥想象,描绘班级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愿景阶段”要求学生仔细倾听班级同伴发自内心描绘的美好愿景,分享大家的希望和共同期盼的未来。随着这种描绘越来越清晰,整个班级发展的战略思路就会呈现在大家面前。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的核心任务不是处理突发事件或解决应急问题,而是发现班级和学生可能出现积极变革的“扳机点”,鼓舞全班学生的士气,推动学生怀着健康的心态参与学习和生活,充满激情地实现自己生命中更大的潜能。
3.第三阶段——设计阶段
(1)最重要的是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挑战班级的现状和现有的思维模式。
(2)提出一个班级全体成员认同的有价值的新命题、新目标,从根本上进行组织的重新设计,增强整个班级系统的创造力。
(3)探询班级变革中可以采取的具体步骤,鼓励各种奇思妙想。
班级团体不是一台被人操纵的机器,而是全体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共同探索、发现、追求未来发展前景的一段生命历程。人对未来的积极构想会引导我们产生积极的行动,提出的问题越积极,变革的努力就越持久而且越可能成功。“欣赏式班级管理”注重发掘和利用积极的因素,而非关注劣势、修正错误;不是发号施令、提出要求,而是关注过程,强调集体的、持续的构想和创造。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学习和自我激励,推动班级整体的积极变革。
4.第四阶段——实现阶段
(1)协同行动,努力实现改变。
(2)不断地鼓励和赞扬,并适时提出反馈和调整建议。
(3)班主任和班级核心团队(班长、副班长及其他学生骨干)要当好实现阶段的“管家”,对整个变革过程进行计划、检查和调控,努力创造最佳实践效果,使班级真正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创造团体成长奇迹的“大磁场”。
概括起来说,“欣赏式班级管理”由“发现—愿景(或梦想)——设计——实现”四个环节构成,并形成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回路,而选择乐观的主题是这一过程的中心,“欣赏式探询”则是这一过程的主线。
图2 欣赏式班级管理流程示意图
三、“欣赏式班级管理”的实施要求
“欣赏式班级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四个“前提”和两个“保证”。
1.四个“前提”
(1)需要全体学生的高度参与和合作。
(2)变革需要班级内部各个小团队之间的创新行为(这就需要考虑:是否可以重新调整班级原有的内部组织结构,通过自愿结合或“组阁”形式建立3-4个大于小组、小于班级的自主管理小分队,小分队名称可以自己命名)。
(3)整个班级变革进程要加快。
(4)原来的班委会职能要压缩,各种推动积极变革的动因需要加以整合,以尽量扩大自主分队的管理权限。
2.两个“保证”
(1)学校领导必须大力支持班级开展积极管理导向的变革,不拘泥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失误,在评价制度上能改革机械的、“一人犯错全班受罚”(即人为放大负面影响而不考虑人的积极需要)的“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在根本指导思想上突破传统观念和操作模式。学校应成立指导小组,协调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总体变革进程中担当起设计师和支持者的角色。
(2)班主任必须具备人本主义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对学生不抱成见,有积极推动变革的进取心,精神状态主动而非被动,充满工作激情,情绪比较稳定,不因一时的挫败而泄气,同时具备对自身和他人的协调能力。
笔者认为,班主任的自我实现境界和人生高峰体验应该表现在对所带班级的积极导向和成功引领上。学习“欣赏式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技巧,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和自己所带班级的“积极变革的动因与核心”,和学生一起构建并实现班级团队的“共同梦想”,活出自己教师生涯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