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论文_田会超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论文_田会超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122000

摘 要:在高中数学分层走班制教学中,面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检测手段等,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保护、兴趣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有所收获,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走班 教学

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措施势在必行。分层走班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走班划分与建立学生档案

经过教学实践,通常采用较多的是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分别对应能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不是把学生分三六九等吗?这不就是快慢班吗?其实不然。快慢班是一开始根据入学成绩就给固化下来的,学生没有自主权。而走班制,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即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申请调剂教学班。学生是自主的,所以就没有被歧视的消极心理,并且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表现,还可以及时进步到A班,这就给了大家自主学习的动力。

那么,以什么标准确定走班和调班呢?走班制虽然是最大限度地将自主权交还学生,但是也不能是绝对的自由,学生申请哪个层次的教学班,怎样调整教学班,都要有规范、量化的标准。不然的话走班制就成了赶大集,今天你在A班,明天你去了B班。

这样只能让走班制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应有的进步和提升。具体操作中,我们要通过期末考试、月考、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知识和探索能力档案,教师给每位同学走班意见参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哪一块欠缺,应该在哪一个层次的班级弥补;另外,学生也要对自己有一个类似的档案体系,便于及时认清自己,有效避免盲目走班……科学的管理就需要具体的量化,只有通过量化,学生才能客观认识到自己的实际学情和学习动态,才能为自己客观定位,才能选准适合自己的教学班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弥补,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析

1.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熟识、探究过程、学习方法、价值观培养、情感态度等进行分层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我们通常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迁移六个方面,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划分为B层。在实践教学中,B层学生只需要实现前四项教学目标,而A层学生则要实现全部目标。

2.备课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走班制与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有本质的不同,需要结合班内学生的认知层次进行针对性的备课。需要注意的是,备课过程中A、B、C三个教学层次班的任课老师要相互沟通,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及时把握每位同学的学习动向,从而设定比较契合的教学方案。

备课过程中教研组要结合教学大纲对共同的教学目标进行集体备课,然后再结合自己班学生的实情制定针对性的学案:A班的同学可以采用课前自学,课堂时间一半用来解决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半用来深入探索非典型问题和实践应用;B班要强调一下基础知识和概念,然后再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法,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接收知识;C班的同学基础比较弱,要花一定的时间帮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概念,然后设置起点比较低的问题,一层层引导他们深入探索,逐步拥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运用水平等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其二,进行课堂提问的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其三,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4.实现作业的分层设置。众所周知,随着高考的临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通常会为学生布置较多的课后作业,而往往由于作业布置难度过大、数量较多等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准时有效地完成作业,甚至为了应付老师抄袭他人作业,这不仅失去了作业布置的实际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阻碍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从而在巩固学生知识记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与发展,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开设不同层次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顺应高考发展趋势,促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参军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3):79。

[2]苑金伟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

论文作者:田会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论文_田会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