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分时电价策略及其影响分析论文_申胤宏,李国平,汤迪,贾元波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节电服务中心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用电量增长迅猛,电网用电负荷的峰谷差也在不断加大。电力负荷通常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波动,随着电力系统市场化的发展,发电侧形成了竞价上网的交易机制,而用户侧采用固定电价的非市场化运营,因此系统负荷峰谷变化而引起的电价波动会造成某些电网企业的利润降低甚至导致亏损,使得电网企业需要独自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用户侧和发电侧同时建立分时电价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主要就电力市场分时电价策略及影响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电力市场;分时电价;策略;影响

电力市场是用电价作为操纵交易的杠杆,采用智能化的通信、计算机与量测等设备进行电力负荷管理和电力系统运行,并在输电供电线路管理者、电力生产者和电力消费者间形成一个公正和平等的交换系统的总称。优化电力系统的资源配置,将竞争的机制引入电力行业,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以便更好的推动电力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南方电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未来8年南方电网发展的6个主要目标之一:提升电网节能增效水平,到2020年,清洁能源得到高效利用,节能调度、错峰用电等节能增效措施广泛应用。云南是我国清洁能源和“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其配套文件的有关要求,依据《云南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云发〔2016〕10号),在2016年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电力系统运行实际,进一步完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制定2017年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客观分析全省供需情况,强调市场化“以价换量,厂网共担,培育市场”宗旨,各发电、用电企业逐步理解市场化交易规则,参与程度逐渐提高。

一、电价概述

电价是一种重要与特殊的电力行业价格,是电力的商品价值通过货币来表现的一种方式。电价是由国家统一来进行制定的,包括利润、电力部门的生产成本与国家的税金。电价是电力企业回收成本维持企业运行和扩大企业规模的手段,对电力商品的生产、配送以及消费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电价可以合理地体现电力在生产和供应环节中的实际价值,能促进电价在交换过程总趋向合理,改善电力的供求关系,增加办电投资的资金和积极性,促使电力行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能够概括为以下作用:(1)提高用户节约用电的意识。由市场决定电价,能够使得电力用户主动改变其用电习惯和用电方式,促进电力消费更为合理,尽量减少电能浪费。(2)加速电力行业发展、提高企业活力。由市场决定电价,可以使电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改造的能力不断提高,且电力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也不断增强。(3)促进电能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充分利用原来设备的能力,减少重复投资;尽量利用各类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从而减少电力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合理的地域电价差可以使得高耗能工业转移到水电丰富的地区。

二、分时电价策略的确立

(一)分时电价策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

1.供电企业的利益

在电力系统市场化的环境下,发电企业进行竞价上网,而电网企业在进行购电的同时又要向最终用户销售电能,其在进行分时电价策略前后应当尽最大可能获得更多利润,最起码不能降低利润。

2.电力用户的利益

电力用户支出的电费金额为供电企业的销售总额,对于用户来讲,在进行峰谷分时电价策略之后,客户用电时间在进行适当的调整后,所支出的电费总额不应大于分时电价策略之前的额度。

3.限制条件

进行峰谷分时电价后各时间段的性质不变,同时系统运行的限制条件如爬坡限制等不变。

4.策略最终目标

进行分时电价策略是要对负荷波形进行削峰填谷,保证负荷曲线峰值和谷值之间的差值最小,即尽可能减小负荷曲线的波动,使系统的负荷率和最小负荷系数增大,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增强。

(二)分时电价策略模型

综合以上条件,则有基于双边价格波动的分时电价策略函数为:

三、分时电价策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一)分时电价策略对电力能源损耗的影响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负荷曲线越平坦,负荷在传输过程中造成的电能损耗越低。在分时电价策略应用之后,受价格的影响,用户会对用电方式进行调整,尽可能避开用电高峰,以达到降低用电费用支出的目的,从而促使用户负荷曲线的高峰用电负荷降低,低谷的用电负荷增加,使负荷曲线的平稳度得到提高,电能在传输中造成的损耗也会降低。同时分时电价策略应用之后,拉开比不同的情况下,用户会根据峰谷电价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主动避开用电高峰,系统的η 值明显上升,表示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大幅减少,当峰谷电价比达到一定值以后这种影响作用会趋于平稳。

(二)分时电价策略对系统电压损耗的影响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用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才能达到设计的最佳运行状况。应用分时电价策略后正好可以促使最小负荷系数和负荷率增大,从而既可以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减小负荷曲线的形状系数,还可以提升发电机的效率,改善电网的电压质量。

(三)分时电价策略对用户购电费用的影响

分时电价策略的实施会对电力用户的购电费用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合理的分时电价策略不仅可以进行系统峰谷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使用户的购电费用降低,其中合理的电价拉开比是关键。当拉开比不同时,用户购电费用随着峰谷电价比值的增大而变化,用户的购电费用在拉开比为 1 时会增加,而随着拉开比的降低用户的购电费用会明显降低。因此综合考虑系统的调峰、电能损耗减少以及用户电费支出 3 方面要求,分时电价的拉开比应小于 1。

综上所述,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电力峰谷差是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两大特点,在其带来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与电力系统不稳定性的三重压力下,我国在积极地寻求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其中合理的电价机制是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提高用户节约用电的意识,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并激励用户主动调整用电方式,减小用电峰谷差,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文章通过对电网的分时电价策略建立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科学的电价建立机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影响重大,通过适当的分时电价策略,可以对系统负荷曲线、电能损耗以及用户电费支出起着因此,科学合理的分时电价策略研究是电网运行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斌,吴强,侯斌.供电企业应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1

[2]胥威汀,李婷,刘友波,闫晓卿,刘莹,朱觅.考虑电力市场交易影响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7,5402

[3]甘萍,张华军,田健,葛葆华,袁宇.基于市场环境的销售电价模拟建模与应用[J].财会月刊,2017,06

[4]宋嗣博,杨苹,许志荣,黄梓健,张育嘉,喻磊,黄锦成.基于日前电价预测的机组报价策略[J].南方电网技术,2017,1102

[5]林卫斌,陈可馨.电力体制改革能否降低电价[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2

[6]李景,马正宜,朱银龙.浅谈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J].现代国企研究,2017,04

[7]黄海涛,高畅,吴洁晶,杨冬.负荷率电价的选择性证明及实用化选项设计方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3305

论文作者:申胤宏,李国平,汤迪,贾元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电力市场分时电价策略及其影响分析论文_申胤宏,李国平,汤迪,贾元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