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培养“孝悌之花”论文_梁丽仪

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培养“孝悌之花”论文_梁丽仪

——论在城郊结合部小学加强学生孝悌教育的实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河苑小学 526060

摘 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过程中,孝悌品行既需要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榜样示范,也需要学校教育中借助教材、传统文化书籍的载体宣扬;既需要学校社会提供相关的主题活动进行实践,也需要在新媒体用更多有价值的正能量进行熏陶。

关键词:孝悌教育 社会 新媒体

一、以师长为榜样,落实孝悌教育

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家长的言行举止最容易被孩子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相处中毫无感觉地完成的,这便是家庭成员带给孩子的无意识的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拥有良好的孝悌观念,懂得互相尊重礼让,使孩子长期生活在充满慈爱和责任感的环境中,那么孩子日后定会成为拥有良好孝悌观念行为的人。

然而,在城郊接合部的学校我们看到大多的情况是这样的:许多家长在家教方面存在着爱之不当、养之无边、管之无法、教之无方的现象。就孝悌教育而言,一些家长只为养家糊口而埋头苦干,往往忽视了言教身传,粗言秽语随口而出,不管是上对老,还是下对小,忽视了从小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再加上家长本身的自私愚昧,于是作为孩子的一个原件,孩子长大了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养成了自以为是、为所欲为的恶习,这时候,家长的抱怨叹息已经后悔莫及了。

所以孝悌之德来源父母,孝悌之行模仿长辈,孝悌之风成于家庭,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如此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原因所在了。

“教者,孝之文也”,且“孝”字下从“子”,寄寓着我们的祖先孝意识、孝信仰、孝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孩子抓起。徐特立先生曾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孝悌教育应从老师和家长做起,率先垂范,给孩子做榜样。

需要强调的是,基于小学生性格、年龄、认知水平和意志的差异,他们的孝悌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除了教师在教学时做好身正为范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孝悌教育引导,家长对孩子孝悌言行的行为习惯的监督和鼓励也必不可少。

二、以教材为导向,以书籍为启迪,内化传承孝悌教育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介,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语文教材和品德社会教材,还有一些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对健全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教材,挖掘当中有关“孝悌”的资源,引导学生感知、体会,使学生逐渐明悉“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孝悌营养的吸收,除了课堂中使用的教材之外,课外书籍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到《千字文》中的“孝当竭力”;从《孝经》中的“夫孝,德之本也”到《论语》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都是孝悌教育的启迪书籍,通过阅读吟诵,把尽孝心当作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去遵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感恩,学会孝亲敬老。

三、以活动实践为载体,体验孝悌教育

孝悌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单纯子路背米孝双亲,花木兰代父从军,谭嗣同临危救父,许世友四跪慈母,朱德深情忆母,这些让人动情的孝悌细节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更应该通过具体的主题班会、学校社区活动的实践开展,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总之,把孝悌从物质生活延伸到精神世界,从意识层面拓展到行动层面,要充分利用每个活动实践,以之为载体,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孝悌所带来的幸福感与责任感,健康地成长。

四、以新媒体正确舆论为工具,覆盖孝悌正能量

孝悌是使社会形成和谐仁爱氛围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在当今社会,随着传播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加上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社会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小学生孝悌观念与行为。

新媒体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如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报刊杂志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社交软件及注入微信朋友圈、抖音小视频等这些人人皆能发出自己声音的信息媒体如雨后春笋,信息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播,可以让正直的声音放大,亦能将恶意的影响放大。

总之,孝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加强孝悌教育,让“孝悌”之花绽放,是培养小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合一,才能共同引导城郊结合部小学学生形成良好的孝悌观念,立德树人,成德于行,树立健全的人格精神,促进社会的稳健进步与和谐发展。

论文作者:梁丽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培养“孝悌之花”论文_梁丽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