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与历史教育一直是我国所重视的教育。本文就历史教学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将历史教学与德育教学融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在学历史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情操,能够完善自身的素质。与此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健康发展,使得学生呈现出一个健康的成长状态。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075-01
在浩渺的历史天空中,世界文明光辉灿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如何高效利用这些古代智慧,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采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高效的利用历史课堂实施历史德育教育,更好地为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是历史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精心架构课堂教学,在历史课堂上有效实施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巧妙的教法及教师的情感因素等是实现历史德育课的重要途径。
巧妙借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各种类型的素材,感受德育教育。一般说来,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景再现出来,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讲授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秦俑、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等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呀!我们在讲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时,如果拿出实证,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多么直观深刻的教育。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会油然而生!所以使用直观教具可以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场面,可以表现最优良传统!所以教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方法。一件优秀教具的使用,其实就是一次生动的历史德育课。
借助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陶冶。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调动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进而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教师应时刻关注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进而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真正做到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交融中达到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想听历史课、愿上历史课、想学历史知识。在讲述部编版《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可用充满豪情的话语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00余名将士人壮烈殉国。就在致远舰即将沉没之时,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挥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后肯定深受感动,会留下激动得热泪。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本帝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进而产生无比强烈爱国热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更好的去报效自己的祖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利用课余活动,培育学生学习动机,开阔视野、拓展能力,进行高效扎实思想品德教育
(一)开展历史教具小制作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描绘与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培养提升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尤其是由于学生亲身参与了教具的制作,对所制教具所产生的背景、年代、作用及历史意义等做入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感。
(二)进行演讲比赛。这种方式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形式。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对对党、祖国、社会主义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产生远大的理想、并进而为远大的理想去努力奋斗。
(三)学习人物故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历史总是给人以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张骞不畏艰险通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司马迁倾尽心血写《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精力写成《本草纲目》;曹雪芹数易其稿铸就《红楼梦》;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通过以上众多伟大历史人物人生观的诠释,对学生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四)利用近现代史学习,树立爱国思想
中国近代史是祖国屈辱的百年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无数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林则徐放眼看世界;关天培、邓世昌、吉鸿昌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杨靖宇血洒疆场,马本斋率众抗日,抗寇诱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史实,通过以上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与中国共产党的热情。
结束语: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练习以及与坏的习惯势力作斗争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世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抓好符合公德的小事,逐渐明辨是非、习善成性。当下,一些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及家庭不健康教育的影响,养成了自私、享乐、厌恶劳动、不敬老爱幼等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历史教学应与其他学科教学以及教育部门协同一致,为抵制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意识的消极影响,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基础教育.2016.
[2]陈云林:《浅议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J]课程教育研究。2016.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德育课中的融合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DJG13518309
论文作者:张燕,张春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具论文; 德育论文; 自己的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祖国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