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各个阶级都曾登上历史的舞台,对早期近代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的出路进行探索,各个阶级的探索,构成了中国近代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史。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纷纷给出方案并付诸于实践,然而他们的失败将他们自身与生俱来的特征都暴露出来,勾勒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胜利的必然性和先进性,是历史的发展呼唤了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先进党派应运而生。
关键词:中国各阶级;特点;中国革命
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内忧外患,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急剧加速的情况下,社会各阶级都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提出他们的主张和方案,构成了中国近代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史。然而,他们都失败了,他们的失败将他们自身与生俱来的特征都暴露出来,勾勒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胜利的必然性和先进性。
(一)中国近代各阶级的特点
一、农民阶级
1、利己性
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看,由于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入不敷出,把这样的亏空转嫁给农民和手工业者。而地主乘机兼并土地,使得广大农民饥寒交迫,在这样的条件下,1844年,洪秀全才进行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若是在自我切身利益,农民最关心的因素,土地没有被兼并,地主与农民的矛盾还有缓和的余地下,太平天国便没有发生的动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的切身利益被剥夺,不得不进行反抗运动;再从太平军将士参军的目的看,他们内心参军仅仅是为了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从洪秀全号召他们战斗的口号“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若是战争能够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便可以奋不顾身。
2、封建性
从领导人洪秀全领导和发动群众进行革命的形式上看,他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并利用宗教的虚幻性试图麻痹和禁锢广大人民群众,并以天王自居。恩格斯曾指出:“宗教的第一句话就是谎话。”[1]其他领导人同样也为了自身利益,也利用宗教的欺骗性变为争权夺利的利器;再从政权组织形式来看,“洪秀全本来是要建立一个新朝代新国家,但从永安建王时连个合适的名称都找不到,只好“姑从凡间歪例”,把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都封王,称为王爷。并相应制定《太平礼制》来规定各级官员的尊卑和特权。”[2]甚至大肆挥霍建立使特权的神圣无比的宫殿天王府,荒淫无度的以十几个妻子来伺候他。可以见得,以强大的官僚体系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奢靡的消费将农民阶级自身所固有的封建性漏了馅,他们骨子里带着的封建色彩被暴露了出来。
3、目光短浅性
当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中,内受封建专制的压迫,外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可是,就太平天国的整个过程来究其本质,他们反封建,只是保留封建形式下把主角换了;他们想反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但他们惧怕西方帝国主义,甚至,曾抛出橄榄枝示好于西方列强。虽然他们的运动是轰轰烈烈的,但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们根本提不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由于阶级的局限性,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挑不起时代的重任,只能是在反封建的皮囊下做着天王的白日梦,在反侵略的皮相下,获取更多利益,所以这样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地主阶级
1、自利封建性
洋务运动是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催生出来的,来自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使得在清政府自身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在清朝统治集团里,一些当权者,如恭亲王奕、曾国潘、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察觉了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感,继承了魏源等提出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在抵御外敌,但从根本上看,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使清政府的统治得以继续延续下去;再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始终是建立在封建制度为基础下的,吸收西学也仅仅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他们企图通过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来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行强行配对,洋务派们“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3]这从根本上也注定了它的失败,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仅仅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而无法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社会改革方案。
2、懦弱胆怯性
洋务运动一方面带着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性,一方面却紧紧依靠着西方列强,没有勇气与西方列强划清界限,反而做着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白日梦。甚至签订一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西方列强提供在华的种种特权,使得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使得中国只能够受制于西方列强。但洋务派的官员始终仰赖着西方列强,不断地主张对外“和戎”,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更使西方列强牵制着中国的复兴与发展。
3、落后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洋务企业以及军事工业,虽然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方式始终不曾改变,还是封建衙门式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不注重质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很低。就算是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采取形式是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但其实商人在企业里话语权微乎甚微,大小官员丝毫不懂经营管理,反而在生产中指手画脚,造成企业亏损,企业的亏损也得由自己承担。且无论在洋务派前期创办的洋务企业、军事工业中,还是后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中,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官员们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营私舞弊层出不穷。这样落后而腐朽的管理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三、资产阶级
1、软弱妥协性
当时中国整个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求发展,属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态势。在民族资产阶级势力十分弱小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就无可避免的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不仅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甚至还对帝国主义也抱有幻想,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来自于封建士大夫自然免不了思想里带着封建的痕迹。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主义就无法能够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仅仅把自己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无异于是异想天开。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样也是仅仅只是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而不是把枪口对准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是指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阵营。同时,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浅薄,甚至想以妥协的方式来换取帝国主义的中国革命的支持。
2、惧怕人民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很多本身就来自于封建士大夫,和封建主义就带着割舍不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在根本上就惧怕人民群众,自己自身力量的弱小加之不敢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乃至仇视农民革命,就注定了自己本身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小群体。想要获得真正的胜利,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因为人民群众的历史的创造者,无法动员起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这个革命的根基就只能是单薄的,容易被打败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一卷,第648页。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求是》,2011年1月21日
[3]《人民日报》1981年5月5日:姜铎《关于洋务运动评价问题》
论文作者:张晨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封建论文; 太平天国论文; 中国论文; 阶级论文; 洋务派论文; 列强论文; 他们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