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时代中国小型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子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的少子化时代及其对小型高职院校发展的挑战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机器汇总数据”显示,1986-1990年,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1991年之后,中国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1996-2000年出生的人口仅为1986-1990年出生人口的55%左右。[1]人口出生率的快速、长时间持续下降,意味着中国由此进入了少子化时代,这对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则表现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中国18~22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自2000年以来一直持续上升,预计到2008年达到峰顶,总数为12540万人。之后,便开始逐年下降,到2018年,适龄人口降到6898万人,只为2008年的55%左右,之后稍有回升,但2020年的适龄人口数也仅为2008年的58%。(见图1)[2]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在2008年出现拐点,这对自1999年以来快速发展并跨进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将产生新的挑战。从1998年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从1 022所增至1 908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数从340.87万人上升至1 884.90万人,增长了4.53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
图1 1992-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岁)变化趋势
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少子化时代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面临的挑战会更大。受中国“重学轻术”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社会对面向大众的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在招生和就业两个方面高职院校都处于劣势。据统计,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约为83%、84%和81.7%;而相应年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55%、61%和62.1%;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2005年相比基本稳定。[4]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反过来又影响其招生,不仅常常是最低批次录取,而且为了完成招生计划,有的学校还要降分录取,多次召集落榜生补报志愿,如2006年,内蒙古、广东、江西、河南等地均出现较大范围的高职院校降分录取现象。即便如此,不少学校还是存在大量的“录取不报到”的现象,2005年,福建省高职院校招生报到率仅为70%。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上升阶段高职高专招生尚陷如此窘境,当适龄人口下降时,高职高专院校在招收传统生源方面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当前,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费收入已占学校总收入的80%,民办高职院校更是主要依靠学费维持。在这种经济运行条件下,那些在校生人数偏少的高职院校,生均成本水平高,没有规模效益,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有研究表明,中国高等院校的适度规模平均大约在4 000人左右。[5]到2005年,中国高职院校中,人数在3 000人以下的小型高职院校仍有484所。(见表1)
表1 1998年、2005年中国普通高职院校按规模办学情况表单位:所
数据来源:1998年、2005年教育部数据库。
二、美、日少子化时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少子化时代大学适龄人口变动带给高等教育的冲击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的高教机构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曾先后遭遇尴尬的生源之争,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一)美国少子化时代社区学院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06年公布的数字,1980年,美国18~21岁青年人口达到高峰,为1738.7万人。此后一直下降,到1994年,降到最低点1411.8万人。1994年以后,又缓慢回升,2005年,上升到1656.7万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对于传统的学术性大学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它对任何一位消费者而言,都具有很大吸引力,而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是面向大众的美国社区学院。在这种严峻的挑战下,社区学院不得不重新考虑它的使命,尝试除面向青年的转学教育、职业教育之外的新职能,如补习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等。[6]除了鼓励那些学业准备不足的传统大学适龄青年进入学院外,社区学院还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成人学生,以获得新的生源,弥补传统大学适龄青年不足的生源缺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部分时间制教育。1987年以后,四年制高校每年招生的部分时间制学生数都在四分之一以上,而二年制学位高校招收的非全日制学生比例更高,每年都在60%以上(见表2)。非全日制学生招收比例的扩大意味着有更多的成人接受高等教育。1988-1992年,美国高校中25岁以上大学生的比例由36.7%猛增至63.8%(见表3)。而这些成人大学生又多集中在面向大众的社区学院,以1991年为例,全美社区学院25岁以上的业余学习大学生占业余大学生总数的比例高达75%。[7]
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及时调整了面向的对象,不仅使社区学院在当时避免了学生数量的严重下滑,还再度促进了20世纪80、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到1995年,美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81.8%。
(二)日本少子化时代短期大学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逐年下降,进入少子化时代。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研究所的统计,1992年,日本18岁人口数量达到高峰,为205万;此后便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预测到2014年将降为118万。为了缓解18岁人口减少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高教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高校被要求应当确立独特性、个性,提高教育质量,以经受“严冬时代”的考验。[8]其次,为适应终身教育的潮流,高等教育机构一改只招收18岁青年的传统习惯,开始演变为向多样化的年龄层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教育机构。到2006年,大学和短期大学的进学率达到52.3%,而当年高中毕业生考大学志愿率仅为57.4%,这说明日本高等教育已经从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转为面向社会各界民众开放。(见表4)
尽管日本社会与教育界对少子化时代予以高度的重视,但高等教育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就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而言,这一时期的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方面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具体说,1990-2005年,日本的大学校数增加了219所,招生数增加了111 420人,在校生数增加了731 689人;高等专门学校(关于其办学层次问题,目前尚存在争论)的数量在这一时期基本保持不变,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略有增加;短期大学的数量15年间缩减了105所,招生数由235 195人缩减为99 431人,在校生数由479 389人缩减为219 355人(见表5和表6)。少子化时代日本短期大学受到了最大冲击,其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缩减了一半以上。由于生员的大幅度缩减,日本部分短期大学特别是一些规模偏小的私立短期大学,学校财政入不敷出,生存备受威胁(见表7)。日本的经验再一次证明,遭遇适龄人口变动冲击最大的是以职业教育为主要职能的高等教育机构,尤其规模偏小的小型短期大学。
说明:1.日本的入学率大致相当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但统计口径略有不同,其计算方法(日本文部科学省所制定)为:进学率=大学、短期大学入学者数(含往届高中毕业生)÷3年前的初中毕业生数×100;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读大学生总数÷(18-22岁)总人口数×100。
2.志愿率=报考大学、短期大学的人数÷该年度的高中毕业人数。
总之,面向成人、扩大受教育的对象是美国和日本高教机构应对少子化时代传统大学适龄人口下降的共同做法。
表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和在校生数统计表单位:人
*数据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统计要览(2002)、(2006).
表7 2003年度不同法人、规模的日本私立短期大学部门消费收支计算统计表(单位:百万日元)
*数据来源: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私学情报部情报サ一ビス课.今日の私学财政——大学、短期大学编[Z].2004.263-265.
三、中国小型高职院校应对少子化挑战的发展策略
为了应对适龄人口减少的冲击,中国小型高职院校必须扩充新的生源。
(一)向社会开放,招收非传统生源
在适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的少子化时代,美、日两国高等教育领域最令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学生群体构成的变化,高校由仅招收适龄、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转向兼收“非传统”的成人学生,或曰“新型”学生。中国的小型高职院校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招生观念,调整招生录取标准,降低入学门槛,一改只招高中毕业青年的习惯,面向社会不同年龄群体开放办学,积极主动地开发教育市场中潜在的新生源,特别是现有的劳动力。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过去五年中国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 0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万人,统筹做好这部分人再就业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全面加强其职业技能培训;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之一是城镇新增就业1 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完成这一目标,除了坚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外,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也是工作的重点。可见,国家政府已将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解决成千上万人就业问题当做一项重要国策。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在开展职业培训方面有着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和社会力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特别是小型高职院校可以此为契机,积极担负起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提高其再就业竞争力,在促进解决社会就业难题的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拓宽道路。
(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
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既是小型高职院校解决自身发展困境的需要,也是企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随着大量非传统生源的涌入,小型高职院校办学效益不佳的状况将有望得到改变,但其自身在人才、设备、场地等资源方面的固有局限又将阻碍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社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做出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时速明显加快,这对技能型人才的智能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企业做出相应的变化。小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小型高职院校而言,它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设备、场地等资源,在相关的行业里建实习实训基地,以缓解其资金、双师型师资及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企业则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利用高校提供的智力支持,进一步明确企业员工适应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及技能标准,与高职院校共同开发、设计和实施教育与培训方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实现共同发展。
(三)转变学习方式和内容,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
要实现学生结构的多元化,须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内容。首先,要打破全日制、课堂授课的教学形式,除了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方便学员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外,还可以开展远程教育、网上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这样才能扩大专业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其次,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培训工作重点,把相关专业领域中的核心教学与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及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和下岗职工转岗再就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