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资源及区位优势。同时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1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进共退、共兴共荣的利益关系。一方面,金融以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金融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水平,且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其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1.1通过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首先,金融体系依据本身的职能并通过自身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再次,金融部门利用信用扩张功能,通过高效运用资金强化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1.2通过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置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
1.3通过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内涵增长。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追求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业,金融为规避自身风险而建立起来的完整而严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其他经济组织无疑会起到影响带动和牵引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不仅从宏观方面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金融发展还能从微观层面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区域企业机制转换和组织形式演化,推动企业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转型。
2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2.1存在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
2.2金融政策一元化和金融政策环境二元化的矛盾。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面对的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
2.3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利润最大化。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政策一体化的制约,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影响了中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和资金融通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存在着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改革开放经济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多开放政策,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过去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劣势还不明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其区位劣势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自然要落后一些。区域经济对区域金融的带动作用也要弱一些。
2.5存在着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人文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文化教育相对较发达,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相对要高于内陆地区,这些必然导致资金流向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都是有距离的,也影响了资金的集聚功能,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吸引外资水平低。自然而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3促进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3.1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河南为例,目前河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包括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均不容乐观。而金融以其信用中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一个重要取舍标准就是质量指标。经济增长质量与金融支持力度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情况下,其注重经营效益和防范风险的本能必然促使其选择质量。因此,一个地方要想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很重要的一点,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撑和高成长性的产业支撑。河南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资源型开发、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资源深加工为基础产业,其本身就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较低和受宏观政策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应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3.2国家要为区域经济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统一性导致中西部地区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中疲于奔命。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给予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而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较为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
3.3建立统一金融市场,促进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构建区域金融体系。针对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金融市场,要积极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市场的联合,增加开放性,力争早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积极引进新兴商业银行到河南的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规范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还要降低民营金融准入门槛。对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条件,适当降低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密度与金融效率。
3.4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建设。要大力扶持资源型企业上市。积极发展区域性的开发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及中外合资基金等。允许商业银行以不超过一定比例的资产入资基金,拓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入渠道,增加基金的资金来源。
3.5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其一要创造良好而宽松的金融发展环境,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对金融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要转变银行的钱就是国家的钱的传统观念,避免政府主导国企改制中的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其二是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积极争取政策。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其五要尽快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4结束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以发展区域金融、完善区域金融市场是刻不容缓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需要地方政府彻底的贯彻执行,消除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相关壁垒,充分让市场原则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只有这样,区域金融才会健康发展,金融市场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并进一步使得浙江省金融市场的高级金融功能较早的体现,那么浙江省的经济结构会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水平才会继续长久的走在全国的前列。
参考文献:
[1]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15(5),40-43
[2]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6(2),2-4
[3]吴拥政,陆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区数据与分位数回归方法[J].区域金融研究,2009(3),25-28
[4]刘国霞.金融发展对陕西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15(16),28-30
作者简介:
刘浩身份证号码:34122719880109xxxx
论文作者:刘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金融论文; 区域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 金融市场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