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广特高压换流站交直流断路器防跳功能对比分析论文_刘茂涛1,张志朝2,宋述波1,徐攀腾1,姚自林1

(1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广州 510405;2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 广州 510620)

摘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可有效的防止断路器多次跳合,保护设备安全。交流断路器和直流断路器保护动作策略不同,导致防跳功能在回路设计上也大不一样。本文结合云广工程交直流断路器的防跳回路设计和异常事件,对比分析交流断路器和直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

关键词:云广特高压;断路器;防跳功能

0 引言

防跳回路是断路器控制回路的重要部分,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断路器出现异常控制时,防止断路器分合闸多次分合,保护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常规的交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很多文献都已经阐述[1],已为业内熟知,但是对于直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尚未被广泛认识。由于直流断路器和交流断路器保护动作策略不同,因此防跳功能在回路设计上也大不一样。本文将结合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曾经出现的防跳功能异常情况,对比分析交流断路器和直流断路器的防跳回路,加深对交直流断路器防跳功能的认识。

1 交直流断路器防跳策略

交流断路器的保护策略是确保故障发生时,可靠跳开断路器,因此,其防跳功能主要是防止断路器跳开后由于合闸命令保持,再次合于故障又跳开的反复情况。可见,交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是防止断路器跳开后合上,最终保持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由于直流电流没有过零点,在某些故障情况下,直流断路器不能完全的熄灭电流[2],为了防止断开直流断路器过程中产生过大的电弧,直流断路器的保护动作往往都是将断路器重合,即确保断路器在可靠的合闸位置。因此,直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是防止断路器合上后由于分闸命令保持,再次跳开又重合的反复情况。可见,直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是防止断路器合上后跳开,最终保持断路器在合闸位置[3]。

2 云广工程交流断路器防跳功能

2.1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

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由断路器保护屏操作箱回路实现;另一种由断路器本体二次回路实现。当两者都使用的时候,两部分防跳回路必须很好的配合,才能实现防跳功能。由于防跳回路设计不合理或者两部分防跳回路配合不合理,导致防跳功能失效的事件时有发生[4]。在云广工程中,交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由本体二次回路实现,取消了断路器保护屏操作箱的防跳功能。下文将对两种防跳回路进行详细分析。

(1)保护屏操作箱防跳回路分析

云广工程交流断路器使用南瑞继保型号为CZX-22R2的操作箱,其防跳回路如下图1。

图1 交流断路器保护屏操作箱防跳回路

使用操作箱防跳回路时,防跳回路端子4D112接入本体合闸回路。当断路器合闸后,如果合闸命令一直保持(如手动合闸接点一直闭合),此时防跳继电器2TBUJ不会马上励磁,防跳回路尚未接通。当断路器合于故障时,保护跳闸跳开断路器,同时启动TBIJ继电器,其常开接点TBIJ闭合,1TBUJ励磁,常开接点1TBUJ闭合,使2TBUJ励磁,其常开接点2TBUJ闭合,从而通过手动合闸命令接点,电流型继电器SHJa形成自保持(SHJa为电流型继电器,此时不会励磁)。防跳继电器2TBUJ励磁后,其常闭接点2TBUJ断开,切断合闸回路,因此断路器跳开后不会再次合上,实现防跳功能。可见,防跳是在跳闸回路动作后才启动。为了防止防跳回路配合不当导致防跳失败,云广工程在设计时,取消了操作箱防跳功能,直接将防跳回路短接,即由4D114端子接入本体合闸回路。

(2)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分析

云广工程交流断路器为西门子3AP2-FI,其本体防跳回路如图2。

S1:断路器位置接点;K9 弹簧储能接点;K75防跳继电器;Y1 合闸线圈

图2 交流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

云广工程交流断路器使用本体防跳回路,回路相对简单,采用在合闸回路并联防跳继电器K75的方法来实现,启动防跳继电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断路器合闸后位置接点变化启动,另一种是由合闸后弹簧储能接点启动。两种方式都能在合闸动作完成后,保证防跳继电器正常工作,并利用防跳继电器的自保持回路来实现防跳回路的正常接通。

下面以合闸后位置接点启动为例,分析防跳过程。断路器在分闸位置,当联锁判据满足,且合闸命令保持时,防跳继电器尚未励磁,断路器正常合上,此时位置接点常开接点S1闭合,防跳继电器K75励磁并自保持,其常闭接点K75断开合闸回路,当断路器合于故障跳开后,无法再次合上,实现防跳功能。弹簧储能接点启动防跳原理类似,当断路器合闸后弹簧能量耗尽,储能接点K9闭合,防跳继电器K75励磁切断合闸回路。

2.2防跳异常事件及原因分析

在云广工程交流场验收时,曾经发现交流断路器的防跳功能无法实现。验收时具体过程是,将断路器控制地点切换至“就地”,按下断路器的就地合闸按钮不放开,模拟合闸接点粘连,此时断路器成功合闸;然后,再按下就地分闸按钮不放开,模拟断路器有永久故障跳闸命令保持,此时断路器跳开,储能完成后又合上,并再次跳开,防跳回路未起到防跳作用。

由上文分析可知,合闸命令的正电源保持是实现防跳的关键,如果合闸命令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断续,将无法使防跳继电器K75持续励磁,也就无法一直切断合闸回路,导致防跳失败。经分析,断路器合闸时消耗了弹簧的储能,联锁逻辑判断断路器不具备再次合闸条件,因此,短时闭锁合闸脉冲的正电源,导致防跳继电器短时失磁,合闸回路恢复完好,只要弹簧恢复储能就又能合上,于是出现了验收时断路器跳跃的现象。

因为断路器合闸消耗弹簧储能后,弹簧打压再次储能需要一定时间,为了躲过弹簧打压的时间,将间隔控制单元6MD66联锁逻辑中,判断弹簧未储能断路器不可用的时间,由原来的无延时更改为延时4s,作此更改后防跳功能正常。

3云广工程直流断路器防跳功能

3.1直流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保护中设置有高速开关保护,在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为配合双阀组运行的灵活运行方式,还配置有旁路开关保护[5]。由于直流电流没有过零点,在某些故障情况下,直流断路器不能完全的熄灭电流,为了防止断开直流断路器过程中产生过大的电弧,直流断路器的保护动作后果往往都是将断路器重合。因此,直流断路器的防跳回路与交流断路器大不相同。在云广工程中,直流断路器没有专用的断路器保护屏和操作箱,因此只采用本体防跳回路,防跳继电器与分闸回路并联,通过防跳继电器接点来断开分闸回路,其防跳回路如图3。

S1 断路器位置接点;K7 防跳继电器;K12分闸闭锁继电器;Y2分闸线圈

图3 直流断路器防跳回路

断路器在合位,当分闸命令下发并保持时,分闸线圈Y2励磁,断路器断开,常闭位置接点S1闭合,防跳继电器K7励磁并自保持,其常闭接点K7断开,使K12继电器失磁,造成分闸回路的K12接点断开,断开分闸回路。如果保护重合断路器后,即使分闸命令保持,也不会跳开断路器,从而实现防跳功能。

3.2防跳异常事件及原因分析

在云广工程调试期间,模拟极1高端两套组控系统均故障,此时组控系统一方面通过自身硬件回路接通旁路开关0810的合闸回路,合上旁路开关0810,在组控系统故障消除前,合闸命令一直保持;另一方面启动直流停运ESOF顺序,阀组状态往备用转换,转换过程中需要断开旁路开关0810,断开后又再次合上和断开,旁路开关出现多次分合,最终液压不够导致总闭锁。

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为,组控系统往备用状态转换断开旁路开关0810,组控系统检测到旁路开关0810在分闸位置后,停止发出分闸命令,由于合闸命令保持,旁路开关再次合上,组控系统在回检时间内(10s)检测到旁路开关在合闸位置后再次发出分闸命令。上述过程重复出现,造成了旁路开关的跳跃。由此可见,分闸命令未保持,导致了防跳的失败。

对于上述现象,可通过改进直流顺序控制的逻辑来防止直流断路器的跳跃,即在一个顺序控制周期内,分闸命令只发出一次,若旁路开关分闸不成功,则说明设备控制存在问题,控制系统不再发出分闸命令。

4 结论

直流断路器和交流断路器保护动作策略不同,两者的防跳回路也截然不同,交流断路器通过防跳功能闭锁合闸回路,最终保持断路器在分闸位置;而直流断路器则是通过闭锁分闸回路实现防跳功能,最终保持断路器在合闸位置。目前交流断路器的防跳技术已相对成熟,也得到不断改进,经过本文的对比分析,加深了对直流断路器防跳功能的认识,同时由于直流输电控制过程相当复杂,直流断路器的顺序控制和防跳功能的配合,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曼.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华中电力[J],2011,4(24):65-67.

[2]徐攀腾,宋述波,张志朝.±800 kV云广直流工程逆变侧单极保护动作导致双极闭锁原因分析.南方电网技术[J],2011,5(Z2):101-101.

[3]谢超,何杰.云广±800 kV 直流工程旁路断路器防跳功能分析.南方电网技术[J],2010,4(4):70-71.

[4]赵黎明,应站煌,兀鹏越.高压断路器防跳回路配合方式探讨.电工技术[J],2011,10:71-73.

[5]张志朝,徐攀腾,刘茂涛.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配置及现场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刘茂涛(1986),男,高级工程师,本科,从事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研究及运行维护工作。

论文作者:刘茂涛1,张志朝2,宋述波1,徐攀腾1,姚自林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云广特高压换流站交直流断路器防跳功能对比分析论文_刘茂涛1,张志朝2,宋述波1,徐攀腾1,姚自林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