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内战的历史背景与原因_沙特论文

也门内战的历史背景与原因_沙特论文

也门内战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门论文,历史背景论文,内战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前不久,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共和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内战。内战的起因涉及多种因素,既有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旧账和也门南北两派之间的权益之争,也有外来势力的影响。内战无疑是新生的也门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场民族悲剧,它使刚刚维系四年之久的南北也门的统一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同时,它也给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出现的政治和解气氛投下一团阴影,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战后中东政治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 阿拉伯半岛 也门 内战 原因

1994年5月4日,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共和国爆发了一场持续两月之久的内战,这场内战最终以也门总统萨利赫一派指挥的北方军队击溃也门副总统比德一派控制的南方军队并攻占南方重镇——亚丁城而暂告结束。也门内战是继1990年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爆发的又一场规模最大的武装军事冲突。内战使也门生灵涂炭,人员伤亡数以万计,无数财产毁于战火。更令人担忧的是,它打破了也门南北双方艰难维系了四年的统一局面,国家重新陷入动乱之中。另一方面,内战也给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呈现的和平与和解气氛投下一团阴影,并在某种程度上将对战后的中东政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也门内战及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也门南北两派之间爆发内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新旧矛盾的纠葛,也有意识形态分歧、权益之争和外来势力的影响,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

1.殖民统治时期造成的南北长期分裂所埋下的祸根是导致也门内战的历史原因。也门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自公元8世纪后,在也门这块土地上曾先后建立了麦因(前8世纪至前3世纪)、赛伯邑(前750年至前115年)、希木叶尔(前115年至公元300年左右)等古国。现存也门东部高原边区马里卜省的马里卜水坝遗迹是赛伯邑国时期也门的天才创造,它是也门历史上建筑规模最宏伟、最牢固、收益最多且存在时间最长久的水坝。这个辉煌的历史遗迹一直使也门人民引以为自豪,以致于它被庄严而醒目地绘制在也门共和国的国徽上。后来,也门人民的遭遇和灾难是伴随着强权和殖民者的入侵而来的。16世纪初叶,葡萄牙人曾进行入侵也门的尝试,他们妄图在也门沿岸建立一个殖民中心,但遭到了失败①。与此同时,新崛起的东方大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也门的征服却顺利得手。1517年,奥斯曼帝国素丹谢里姆一世击溃埃及马木路克王朝,攻占开罗城。接着又挥师南下,控制了汉志以及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和麦加等城市。此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逐渐向整个阿拉伯半岛拓展。1551年,土耳其海军大将皮里·赖伊斯率舰攻克亚丁;1568年,隶属奥斯曼帝国素丹的埃及司南帕夏也闯入南阿拉伯,也门被完全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圈内。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入侵遭到了也门伊斯兰教宰德派信徒的顽强抵抗,加上欧洲人开始把国际贸易通道由南阿拉伯海岸转向好望角,使也门港口失去了贸易的重要性,1635年,土耳其人被迫撤离也门。1849年,土耳其人再度入侵也门,并重新占领了也门红海沿岸的荷台达港。特别是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也门恢复了国际贸易的世界意义后,土耳其人建立了海上交通线,并且派遣远征军进而征服了也门和阿西尔地区。1872年,土军渗入也门山地,占领首府萨那,在这里驻扎了大批卫戍部队,也门被正式宣布为土耳其的“维拉亚特”②,土耳其帕夏也到了萨那。这样,土耳其人在被赶出也门230余年后,又重新确立了它在也门的统治。

另一方面,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波斯湾沿岸和南阿拉伯的势力也在迅速膨胀。1799年,英国殖民者仰仗其船坚炮利占领了扼守红海入口处的丕林岛;1839年,又诉诸武力占领了它觊觎已久的欧洲通往东方的交通枢纽以及连接红海与印度洋的繁荣的中继贸易港亚丁。在70至80年代,英国势力以亚丁为中心,不断向阿拉伯半岛整个南海岸辐射,它采用恩威兼施的手段诱惑当地大大小小的25个素丹国和酋长国同它签订了各种“保护条约”。这些条约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其主要条款是,未经英国预先批准,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它们的土地出租和转让给任何人,也不能接受任何国家和政府委派的代理人和代表,不同他国进行外交谈判,不确立外交关系等;英国则依约向它们提供援助,并建立“同盟关系”,使它们免受外来的“侵略”③。在此基础上,南阿拉伯分别建立了所谓的“东亚丁保护地”和“西亚丁保护地”。其结果,东、西亚丁保护地从此便摆脱了长期以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它们的控制和影响,同时这也意味着英国对上述地区宗主国与“保护关系”的确立。实际上,这也就成为导致南北也门分裂的开端。

奥斯曼帝国在也门和阿西尔地区统治期间,一贯奉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引起当地人的强烈不满。从1891年起,也门不断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宰德派的伊玛目穆罕默德·拉西特。拉西特去世后,他的儿子叶海亚继承父业,继续领导也门人民对土耳其统治者的武装斗争,并在1917年获得自治。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终于从也门撤走了它的全部军队,也门宣告独立,同时建立穆塔瓦基利亚王国,从而成为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阿拉伯国家。1934年,也门和沙特阿拉伯发生战争,也门在战争中败北。英国趁火打劫,胁迫也门同它签订了所谓《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重新将也门分割为三部分,即叶海亚统治下的穆塔瓦基利亚王国;隶属于英国的亚丁及其东、西保护地;季赞、纳季兰和阿西尔地区归入沙特王国的版图。至此,形成了南、北也门疆界的定势,并延续到1990年5月南北也门合并。

也门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后,两国人民在各自的国家继续进行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并酝酿着新的革命风暴。1962年9月26日,也门北部人民在以军队中下级军官为主体的“自由军官组织”的领导下,成功地发动了一场由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的革命,一举推翻了哈米顿·丁家族的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制,成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简称北也门)。与此同时,也门南部人民在1961年前后由各党派联合成立了统一的反英组织——民族阵线。1963年10月,民族战线在拉德凡山区点燃了也门南部人民反英武装斗争的烈火。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也门南部人民终于在1967年11月30日摆脱了英国长达129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并且建立了南也门人民共和国。1970年11月改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简称南也门)。此后,南北也门的统一问题作为人们普遍议论的话题和全民族的共同愿望而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南北也门在各自的宪法中都明确宣称要实现统一。两国领导人开始接触,寻求统一途径。简言之,两国关系的变化发展始终是围绕着统一问题而展开的。

毋庸置疑,南北也门的统一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这是一条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但是,自1970年下半年起,两国政府却走上了两条截然对立的道路。北也门选择了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奉行较为自由的经济政策,同时在国内实施“民族和解”路线,吸收原来同新生共和国为敌的前王室派成员进入政府。北也门政府还积极争取和团结大小部落及其头面人物,尤其是北方最有势力的哈希德部落大酋长阿赫马尔等人的合作与支持。在对外关系方面,北也门具有明显的亲西方倾向,并先后同沙特和美英等国建立了关系。而南也门则确定了所谓“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中东地区唯一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阿拉伯国家。它同前苏联签订了为期20年的友好合作协定,与古巴、前东德保持密切的联系。1978年,南也门执政的原民族阵线改名为“也门社会党”,该党在它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宣称,也门社会党“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工人阶级及其所有同盟军的党”,“受世界三大革命力量,特别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④

南北也门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差异的不断扩大日益成为南北统一的障碍,两国关系也急转直下,彼此支持的反对派力量加强了敌视本国政府的活动,边界冲突屡屡发生,终于在1972年9月双方爆发战争。北也门占领了沿岸的卡马兰岛,并否认红海入口处丕林岛的归属;南也门的军队开向了卡塔巴。激烈的战争持续了近一个月。在两国武装冲突逐日升级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联盟进行了调解。是年10月,南北也门签订了实现统一的《开罗协定》,后来,又发表了由两国元首签署的《的黎波里公报》。《开罗协定》明确规定成立“一个只有一个首都、一个总统以及统一立法、司法、行政机构的统一国家”⑤。这就是说,南北也门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因此《开罗协定》预示着南北也门统一的闸门开始缓缓启动。然而,由于南北也门之间长期积压的难以消除的隔阂和矛盾,多种因素造成的恩恩怨怨无法驱散,致使南北也门谋求统一的协商谈谈停停,统一大业可望而不可及。

8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前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导下,在国内全面推进政治和经济改革。同时大量削减包括南也门在内的对外援助,南也门经济陷入困境。更为严峻的是,紧接其后的东欧苏联剧变又使南也门执政党在政治上受到猛烈冲击,犹如失去了精神支柱。在不容否认的现实面前,南也门政府理智地认识到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开始着手调整内外政策,并向北方传递渴望统一的信息。南也门的动向,得到北也门的响应。因为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地区集团化趋势日渐加强的大潮下,北也门人民同样迫切要求消除分歧,尽快实现国家统一,共同发展经济,走上强国富民之路。自1988年起,两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加速了统一进程。1990年5月22日,北、南也门正式宣布合并为也门共和国。从上述也门在殖民统治时期屡遭分割的史实及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坎坷历程,可以看出,也门内战的爆发同渊源久远的历史旧账紧密相关,殖民主义的遗害是内战潜在的诱因。

2.北、南也门统而不合,各派势力围绕政治和经济权益的明争暗斗一直在继续和发展。南北也门实现统一是两国人民长期努力的结果,这一点无可非议。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风云变幻的国际大气候与政治和解的总趋势也是推动也门统一的更为重要的因素。这种不可逆转的大气候和总趋势迫使南北也门的领导人不得不面对也门全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暂时捐弃前嫌。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人为地去淡化、缩小、乃至抛开两国政治经济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使南北合而为一,来回应也门人民渴望和期盼统一的强烈呼唤。由于这种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多少带有“一轰而起”印痕的统一,既未真正铲除矗立在南北也门两国之间的各种明显障碍,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于两国之间的深层矛盾,因此,这种一蹴而就的统一缺乏坚实的基础。南北也门合并为也门共和国后,原北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担任了总统;原南也门执政党也门社会党总书记阿里·萨利姆·比德担任了副总统。为了在南北两派中谋求平衡,在国家权力再分配问题上,以萨利赫为首的原北也门人民大会党同比德为首的原南也门社会党同样采取了平分秋色的方式,总理一职归南方,第一副总理归北方,各部正、副部长也按此原则进行“均势”搭配。对军队和治安部队的处理方式是南北也门统一时留下的一个隐患。也门合并后共有军队约6万余人,其中北方4万人,南方2万人。鉴于军队问题比较敏感,任何一方都不甘军权旁落,而南北合并之时也没有制定出一套令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善方案,故此采取了权宜之计,南北各方仍维持自己原有的独立体系。换句话说,军队指挥权不由中央政府统一掌握。这样做的结果,使军令可以出自多门,同时还造成了各派势力敢于有恃无恐地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动用军队的便利条件。事实上,自南北也门统一后,南北军队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时有发生。

经济问题是南北也门统一后面临的另一大难题。也门自古以来是一个贫困的农牧国,统一前,北也门主要仰赖同属阿拉伯兄弟的海湾石油富国的援助和劳务侨汇支持;南也门经济则有前苏联的帮助,并依靠转口贸易和有限的石油工业与石油资源来维持。但统一后不久就爆发了海湾战争,也门在战争中偏袒伊拉克的立场最终导致沙特、科威特等国断然停止了对也门的各种经济援助。随后,也门侨民和劳务人员也遭驱赶。再加上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前苏联已基本中止对南也门的巨额援助,也门经济处于异常困难境地。尽管如此,也门人民仍然希望在也门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南北政治经济上的互补,特别是借助南方官员廉洁奉公的作风克服北方官员办事效率低下,贪污贿赂的弊病,而南方人民也期待着北方的较为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给南方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扭转整个也门江河日下的经济形势,为新也门的发展开辟“一个繁荣的新纪元”。然而,也门人民过于乐观的美好憧憬很快就在现实面前破灭了。南北也门统一后,国家始终被双方深刻的政治偏见和日趋激化的明争暗斗所困扰。萨利赫与比德所代表的各自派别,在也门经济发展重点及其施政方针上存在尖锐矛盾。为了扩大和增强北方的力量,萨利赫执意把主要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北也门地区,南方的石油也源源不断地输往北方。相反南也门的经济发展却被忽视,甚至受到抑制。素有“也门贸易和经济首都”之称的南部亚丁港,曾设想变为自由港,但确定亚丁自由港地位的法律条文久拖而不能出台。萨利赫的作法使南部也门人普遍产生了一种被欺骗、遭排挤的失落感,认为“南也门已变成统一后的也门的东德”⑥。另外,南部也门人民在南北统一后,生活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许多人将它归结为北方的经济“剥削”政策造成的,于是油然滋长了分离主义情绪。在南部也门人民的这种心态下,北方试图改变也门每况愈下的经济形势而作的各种努力显然难以奏效。近年来,也门的通货膨胀率达50%,失业率为25%,外汇储备基本枯竭。

与此同时,南北双方争夺国家权力的斗争也有逐步升级,并呈公开化。按照1990年南北统一的协议,也门在1992年11月22日举行大选成立新政府前的两年半时间为统一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由于比德同萨利赫在治国方针上的歧见,两人关系紧张。比德感到在萨那处处受到跟踪和监视,没有人身安全保障。1992年5月和8月,比德两度出走萨那,同时还把也门社会党的骨干力量带回亚丁;10月,又在亚丁召开也门社会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加强团结,一致对外”。后来,在各方知名人士和各党派领导人的劝说以及美国对双方的施压下,比德才返回萨那。但是,随着大选的临近,南北两党的对抗重新升温。双方加紧了敌对活动,甚至不惜采用绑架、暗杀等特务手段。据外电报道,比德曾公开宣称,自1990年以来,也门社会党成员已有150人在政治暗杀事件中丧生,他在亚丁的侄儿也没有逃脱被暗害的厄运⑦。比德提出推迟大选并要萨利赫保证与他分享政权,遭到萨利赫的拒绝。在两派剑拨弩张的对峙时刻,萨利赫出于策略考虑,做了妥协,同意大选推迟到1993年4月27日举行,比德同萨利赫的矛盾稍有和缓。

1993年4月27日,也门统一后的首次大选如期进行。选举结果,萨利赫的人民大会党得票最多,由宗教领袖、部落酋长、商人等组成的伊斯兰也门改革大会党居第二位,比德的也门社会党屈居第三。对于这样的大选结局,北方欢呼雀跃,南方怨声载道,形成极明显的反差。随后,萨利赫要求按照大选结果分配国家权力,重新修改宪法。也门社会党坚决反对。萨利赫置社会党的强烈抗议于不顾,强行把伊斯兰也门改革大会党拉进政府,南北关系又处危机。比德竭力反对萨利赫此种做法的关键在于,他担心北方两大党在也门议会和政府中的联合,使得原来力量就脆弱的也门社会党在政府权力机构中的地位更加孤立,以致成为被北方架空的“摆设”或“附庸”。1993年8月,比德访问美法两国归来时径直回到亚丁,这便成为他的第三次出走萨那。比德在亚丁宣布不再出席萨那的任何会议。当大选后的也门新议会重新任命比德为副总统时,比德不仅拒绝出席就职宣誓典礼,而且还发表谈话说,自统一以来,他被阻止做任何事,处处受监督,“不想再一次就职,欺骗人民”⑧。

另一方面,比德也开列出他重返萨那,南北言归于好的18个条件,这些条件涉及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最重要的内容还是也门社会党的安全与军队统一问题。比德在争夺政府权力失利,南北两派彼此戒备、防范心理日甚一日的情况下,自然不肯再放弃由也门社会党掌握的南方武装力量的指挥权。而这一点又是萨利赫所不能容忍的。这样,留给南北双方选择的只有求助于武力,最终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战争道路。

3.外来力量的支持和影响对也门内战的爆发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局部战争爆发次数最多的地区。纵观中东地区的战争史,几乎每一次战争或多或少都有外来势力直接或间接、台前或幕后的插手和影响。这一次的也门内战也没有完全摆脱这一特点。在近30多年的也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内战。第一次是在1962年,当时的北也门刚刚推翻也门的封建王朝。建国伊始,不甘退出政治舞台的北也门前国王及其为首的王室派同新生的共和派之间便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内战绵延8年。也门的第一次内战之所以能够发生并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双方都得到了外来势力的支持。共和派有埃及和前苏联作后盾;王室派则依托沙特、约旦和美国。因此,外来势力干预也门事务不乏先例。

正是由于有了这段不寻常的历史,自70年代以来,共和派与王室派和解后的北也门同它周边的沙特王国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殊而微妙的关系。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随着石油价格的暴涨,大量石油美元流向沙特。沙特王国以其雄厚的财力不断给与也门巨额的财政援助,向也门提供国内所需的原油,同时允许大批也门侨民和劳务人员滞留沙特,并享受较为优厚的劳务工资待遇。但沙特对也门始终存有戒心,主要是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存在分歧,也门一直梦想收回1934年战争后划归沙特人的阿西尔和纳季兰地区。另外,也门边境油田地区同沙特王国也经常有纠纷。1990年5月,南北也门统一后,沙特国王法赫德认为两个也门的统一是不能接受的,他担心在沙特国内不满情绪上升的情况下,在其边境的另一侧出现一个准备实行民主化制度的国家可能会威胁到沙特家族的统治。时隔不久,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爆发,由于也门在此之前已同伊拉克“结好”,因此坚定地站在伊拉克一边,支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也门的立场得罪了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沙特取消了对也门每年10亿美元的各种援助,也门在沙特的100万侨民和劳务人员株连被赶⑨,两国关系骤然恶变。

据西方人士说,利雅得在经济上支持也门强大的哈希姆部落(也门的两大部族之一)联合会领导人阿卜杜勒·艾哈迈德和也门伊斯兰革新党领导人赞达尼。这两个人都反对同“南方的无神论力量”合并。实际上,沙特脚踏两只船。也门内战爆发后,“南也门得到了沙特阿拉伯的财政援助,这使他们得以重新武装”⑩。德国《明星》画刊的评论文章更具体地指出,也门内战爆发后,“沙特人支持了南部100辆主战坦克和1亿美元。北部显然也从伊拉克和伊朗得到大力帮助”(11)。利雅得之所以善待和支持也门南方,完全出于沙特自身利益的考虑。利雅得当权者认为,自南北也门统一后,也门北方一直是沙特的主要威胁,在海湾战争期间,亚丁的前共产党领导人没有支持伊拉克,而北方的领导人却偏袒和支持伊拉克及其萨达姆。此外,也门北方的军官也在伊拉克受训。因此,也门一旦重新走上分裂道路符合沙特人的战略意愿。

也门的内战无论从哪一个视角看,都应该说是新生的也门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场民族悲剧,它使南北也门的统一再度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尽管以萨利赫为首的北方军队目前已控制整个也门的形势,但对抗和冲突的隐患依然存在。正如也门副总理穆赫辛·法里德所说:“也许战斗已结束,但战争还在继续”(12)。在也门南部广阔的土地上,“北方军可能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是人数稀少,然而却是坚定不移的南也门抵抗力量的袭击目标”(13)。浓烈的战火硝烟已驱散,萨利赫总统如何医治战争创伤,如何解决摆在他面前的一系列棘手问题,人们将拭目以待。

注释:

①〔也门〕苏尔坦·艾哈迈德·欧默尔著:《也门社会发展一瞥》,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第69页。

②“维拉亚特”译音,即奥斯曼帝国所管辖的省,其最高行政长官称帕夏或总督。

③彭权智主编:《阿拉伯国家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290页。

④《各国概况》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386页。

⑤〔法国〕《现代亚非》季刊,1980年第1期。

⑥⑧《世界知识》1994年第11期,第13页。

⑦〔英国〕《路透社》1994年5月5日电讯稿。

⑨美联社1994年5月7日电讯稿。

⑩〔法国〕《解放报》1994年6月6日。

(11)〔德国〕《明星》画刊,1994年6月1日。

(12)(13)〔英国〕《金融时报》1994年7月8日。

标签:;  ;  ;  ;  ;  ;  ;  

也门内战的历史背景与原因_沙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