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论文_王孟立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论文_王孟立

广州市绿化公司总工室

摘要:伴随着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危机,对坡地的开发利用日趋受到重视,坡地建筑施工按照传统基础大开挖、大回填施工,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工程施工成本高,人工桩基施工,可满足生态基础设计和施工要求。

关键词: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桩基、人工成孔、喷射混凝土护壁

Abstract:With the population growth, land resource crisi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lope land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lop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foundation excavation, large backfilling construction, destroy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re are safety hazards,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high, artificial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can meet the ecological found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slope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 artificial pore, shotcrete protection wall

伴随着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危机、生态危机日益加剧,随着旅游地产项目的狂热,对坡地的开发利用日趋受到重视。开发坡地可以在节约土地资源、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前提下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坡地建筑依山进行,坡地为建筑形态的创造和更新提供了新的灵感源泉,坡地景观及视野开阔的优势非常突出,坡地建筑具有丰富的立体层次感,且空间变化多样,环境独特,更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笔者曾参与过九江中信西海地产项目的建设,项目位于千岛湖北岸,属旅游地产项目,大多建筑依山傍水,该项目构建的会所、别墅群、公共建筑均采用基础大开挖大回填施工,大部分挡土墙都在2米以上,存在着塌方和泥石流等安全隐患;个别路面几与坡下的二层别墅屋顶平,路边虽然设置有隔离挡墙,一旦发生车祸,肇事车辆很容易突破障碍直冲别墅建筑内,工程涉及范围可以称得上是改地换天,原有的植被不复存在、生态环境尽数破坏,此类设计和施工,似乎带有普遍性,笔者认为不妥。

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坡地地貌形态对于坡地建筑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区位特征,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区位:坡顶、坡中和坡底,它对于单体建筑的设计具有直接影响。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要充分利用自然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建筑融于自然,达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及施工,无论平面规划、立面设计、建筑风格以及外形选材应融合到坡地自然环境当中,充分发挥坡地优势,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仅使原有的植被、地形尽可能多的利用和保护,防止大挖大填等施工问题的发生,还要对地形高差进行合理利用,确保挡土墙不能过高,从而使工程建筑的形体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共同发挥其良好特点和优势,因此,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及施工,应遵从生态基础设计和施工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是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坡地建筑拥有较好的视线和景观优势,私密性相对比平地建筑好;坡地建筑空间分布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空间活动范围较大,空间感比较空旷,与天地接近,从而使心境更加开敞,舒畅,这也是为什么休闲建筑大多建在山林或海滩的原因。坡地基础施工常用手法有筑台、退台、悬挑、提勒、架空和吊脚式五种形式,所谓筑台就是对天然地表进行开挖和筑填,形成平整的台地,在台地上修筑建筑物;退台就是将低级处理成台阶状,建筑各组成部分根据地基形状成叠落形式布置;悬挑是建筑底层基础比较狭窄,利用挑楼、挑廊、挑阳台、跳楼梯等形式,扩大建筑空间;提勒脚是将建筑物的勒脚调整到同一高度,作为建筑基底;架空是将建筑物的底层坐落于架空的柱子顶端;吊脚式使建筑物底部局部凌空,用柱子支撑。无论运用哪种形式,坡地建筑基础施工,不能采用传统的大开挖大回填施工工法,坡地开挖深度不超1.5米为宜,否则影响通风和视野,不利于观光和身体健康;同时采用基础大开挖大回填施工增加施工成本,造成人材机浪费,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巨大。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工艺:现场测量-土方平衡计算-基础平面确定-基础柱定位-回填部位基础柱开挖-吊钢筋笼-浇筑地下部分混凝土-支模、浇筑地上负一层或吊脚柱混凝土-修筑挡墙或分隔墙-挖方部位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缺土部位-挖方部位桩基施工-楼地面施工-主体建筑施工。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时基础设计须根据现场实际确定,基础平面确定原则是开挖量小于回填量,避免大量土方就近堆积和外运。基础面确定后,按用途和业主要求,设计建筑结构,按照结构图现场确定基础桩位。施工时,先开挖回填部位的基础桩,基础桩施工根据当地经济基础条件和施工技术条件选择施工方法,桩基工程量大、交通便利可考虑调用大型钻挖孔机械;桩基工程量小、交通不便可用人工成孔。人工成孔安全起见,可采用钢护筒护壁,也可采用分层分段喷射钢筋混凝土护壁技术开挖桩基,高速混凝土流可与原土壁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和稳定性;若遇地层破碎,也可采用小导管超导注浆护壁技术;山地挖桩,一般不会出现流沙层和淤泥层。人工挖桩,桩头部位可开挖成扩大头,增加桩基受力面积,提高桩的承载力。桩基挖好验收合格后,吊入钢筋笼,浇筑原土面以下地下部分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前,紧接支模、浇筑地上负一层吊脚柱混凝土或与板墙一起浇筑;拆模后,修筑挡墙或分隔墙,至设计楼地面标高。若设计部分利用吊脚部分,按设计要求,合理分割空间,注意设防水层,并保证铺设位置合理有效。挖方部位开挖的土方,原则上不外运,回填缺土部位,回填土人工分层夯实。土方开挖回填后,进行挖方部位的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找平基础地面,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楼地面混凝土,然后依次完成主体施工。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和施工,可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丰富建筑创作;土方开挖回填工程量小,成本低;坡地建筑突出坡地,气势雄伟高大,景观效果明显,视野广阔,可以使坡地建筑群尽可能多的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有利于空气流通和废气排放;结构采用框架柱结构,形状可多变,空间利用布置灵活;土方开挖回填平衡,对周边环境不造成破坏,可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环境,既生态又环保。

参考文献:

[1]朱贝宝. 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J]. 建筑结构,2016,46(S2):122-125. [2017-10-09].

[2]徐舒俭. 坡地建筑设计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47-48. [2017-10-09].

[3]熊小辉. 浅谈坡地建筑土压力对建筑的影响[J]. 广西城镇设,2011,(06):89-91. [2017-10-09].

[4]何宗成,童霄. 复杂坡地建筑的基础设计[J]. 化工设计,2008,(04):35-38+57+1. [2017-10-09].

论文作者:王孟立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论文_王孟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