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由一场失败的课堂问答引发的思考论文_郑斯尹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由一场失败的课堂问答引发的思考论文_郑斯尹

(杭州师范大学)

今年上半年,我在浙江杭州某小学见习。期间,我尝试上了一节语文课,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亡羊补牢》。

上课内容确定下来后,我首先熟悉课文,并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有一个大致思路后,就开始着手设计教案。看过初稿后导师建议将知识点的衔接语和情景预设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来,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且没能很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看知识的教授过程,我只列出了寥寥几种预设情景,这也为我之后失败的课堂问答实践埋下了隐患。

【情景回顾】

课堂教学接近尾声。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流传到今天,已经好多年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你能联系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身的经历说说感受吗?”

问题抛出后学生面面相觑,无人作答。我示意同桌交流。两分钟后再次题题,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同桌交流看来还是有效果的。但接下来的场景又把我的心提了上来。

生:“有一次我妈妈给我买了一盒24色彩铅,我不小心弄丢了三支。如果被我妈妈知道,她一定会批评我的。我想起我还有一盒36色的彩铅,就从里面拿出三支放进24色彩铅里把它补全。”

这样的回答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达到设置问题希望达到的效果。于是我接着问:“你把彩铅补全之后呢?你通过这件事又有什么收获呢?”

生答:“这样我就有了一套完整的彩铅,妈妈也不会批评我了。”

这位学生的回答戛然而止。我清楚的知道他还没有回答到点上,但又不知该如何发问引导,考虑到他的回答耗费了较多时间,只好在对他的积极表现表示了赞赏后便请他坐下。

接下来又请了几位学生发言,在和学生一起对这堂课的知识点回顾总结后,这堂课就算是结束了。

【聚焦问题】

总体来说这堂语文课上的还算顺利,学生们也都积极配合,但是我对于联系实际环节的草草结束很是遗憾。首先是在我抛出联系生活讲身边的故事这个问题时,原本还算活跃的课堂氛围慢慢就沉了下来,偶尔听到几个疑惑的声音。发现学生没能理解问题,还是急切地请学生回答分享,在没有经过充分思考情况下,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不严谨不切题的。面对学生不够完善的回答,我并没有能够将其指出或正确引导,而是草草过去,就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问题分析与解决】

1.抛出问题后无人回答

原因分析:

1)问题表述的不够通俗易懂,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理解题目在问什么,他们要答什么。

2)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小学二年级学级生活经历较少,加上语言组织能力较弱,要在短的时间里找到切合题意的事例并且用语言表述出来难度较大,出现逻辑不清、漏说以及说错的现象。

3)学生没能真正将这则寓言的寓意与其生活联系起来。将理论联系实际是这堂课的一个难点。有许多学生提前学习了这则故事,课堂问答流畅,给我造成学生都懂了的错觉而加快教学节奏。但一部分初次接触这则寓言的学生就会有点消化困难。没有明确寓意,何谈联系实际。

应对方案:

课前准备方面,可以将问题的表述更加简单化,指向性更明确些。如:“同学们,你们或者你们的家人、朋友身上有没有发生像养羊人这样,出现问题,及时修正,从而使损失不再发生的事情呢?”将原问题中较为抽象的“身边”具体到“你们或者你们的家人、朋友身上”,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思考对象;而在问题中再次强调寓意给予了学生思考的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适当放慢上课节奏,对课文的讲解可以更细致些,以确保学生真正对课文有所理解、有所体悟。在抛出一个问题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以充分思考和组织语言,可以让学生先在组内交流,交流过后学生能够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语言。

再者,当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时,我大可以尝试向学生讲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既能调动课堂氛围,又给学生一个示范参照,他们的思维可能会因此打开。我当时的顾虑来源于担忧自己讲不好故事,反而弄巧成拙。这就需要我课前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工作,自己找好事例先试讲,在反复练习中加以修正和熟练,这样在课堂上便能够有“信手拈来”而不失精彩的效果。

2.举手发言,但回答不合题意

原因分析:

1)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题意,一知半解;急于表现自己,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表现在发言逻辑性不强,语言不通畅,存在漏讲错讲的情况。

2)同桌交流没有起到应有效果。有少数小组借此机会聊天,也有在交流的同桌二人自顾自讲,不听对方,或者两人都讲错了方向而没有发觉。

3)在学生回答方向出错时,我没有及时指出和引导,而是草草过去。这对其他听讲的学生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他们以为这位同学的发言是正确的,那么他们也会按照错误的思考方向继续下去,将错误进行到底。这是我不愿意见到的情况,但我对此没能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

应对方案:

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桌交流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入他们中间,听听学生们在讲什么,是否有理解上的困难或者其他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在倾听过程中发现讲得还不错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可以在心中备下接下来进行全班分享的人选。

对于方向偏差的学生回答,应该要及时指出,更好的情况是能通过引导将思路拉回到正确方向。以讲“彩铅”故事的学生为例,首先应明确他回答方向错误的原因在于他抓住了“补”却没有深入思考事例中的“牢”是什么。作为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点引导学生意识到他“丢三落四”的习惯才是真正需要修补的“牢”。

【反思与收获】

师生间的问答互动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次优秀的课堂问答实践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知识铺垫、指向性明确的问题以及基于学生发言的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和适当引导。刚刚走上讲台的我,还没能很好地掌控课堂。在之后的教学里,应注重教学节奏的把控,尤其对于重难点的讲解要更加的细致到位,放慢速度,给予学生更好的知识铺垫;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应注意使用更加明确的语言来表述,以增强问题的指向性。

至于课堂问答的理答环节,是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素养的。对于经验较少的新教师而言,还不具备足够机智而迅速的临场反应,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考各种情景预设以应对课堂上将会发生的各种情况。

记得王崧舟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公开课上,他问学生:“在你心中董存瑞是个怎样的人?”有个学生答:“他是个笨蛋!要是我,我才不会这么做。”学生的回答着实惹恼了他,他当即呛声那位学生。但当他冷静下来一想,之前的反应有些过激了。于是他开始思考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果然在另一次公开课上他又遇到了这种情况,座下听课的老师着实捏了一把汗。而王老师微微一沉吟,不紧不慢地问道:“你是不是不舍得这样一位英雄牺牲才这样说?”就这样,一次危机被化解了。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需要在课前做足充分的情景预设与应对措施,更何况是作为新教师的我们。

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一问,问学生,要知道他们是否及时掌握好了先前学习的知识,只有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知识的应用与升华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二问,问教师,问自己是否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以从容应对课堂上各种可预测、不可预测的情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的累积,而课堂上一次次的临场应对与课后反思,亦是对下一次课堂能够更好地应对所做的准备。

最后,经过这次的语文课教学尝试,我清楚地意识到要想上好一堂课还有很多知识技巧需要去学习,要累积更多的经验。通往成熟教师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且行,且珍惜。

论文作者:郑斯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由一场失败的课堂问答引发的思考论文_郑斯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