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理诊断对治疗决策的作用分析论文_王迪,宋福林

沈阳军区总医院(病理科)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治疗决策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1例,均经由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乳腺癌类型并开展手术治疗,分析手术结果。结果:81例乳腺癌手术中行乳房切除术者77例(95.06%),包括Halsted根治术8例(10.53%)、改良根治术64(82.89%)、单纯切除乳腺5例(6.58%),保乳手术4例(4.94%)。结论:准确了解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意义等相关资料,有助于为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可靠数据。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诊断;病理治疗;治疗决策

乳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中,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一直居于首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一直不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现,老龄化程度的逐年加剧,加上环境污染因素、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民众生活方式逐渐西化,这使得国内乳腺癌患病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呈不断下降趋势,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乳腺癌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因此如何在早期明确病理学诊断就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1例,均经由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乳腺癌类型并开展手术治疗,分析手术结果,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1例,均为女性,年龄35-80岁,年龄平均(49.18±10.44)岁,肿瘤直径1.75-6.45cm,平均肿瘤直径(4.16±0.75)cm;均为单侧发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完善血尿常规、X线、CT、胸腺彩超、穿刺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无疾病,能够与人正常交流、沟通,人格行为正常,能够阅读文字资料;无乳腺癌以外其他肿瘤,排除出血倾向,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排除传染性疾病,无免疫系统疾病,智力、肢体正常无畸形;无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本次研究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家属、法定代理人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住院后先行在乳腺超声监视下穿刺获取乳腺肿瘤病灶样本,参照《中国抗癌学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2],明确乳腺癌诊断;Halsted根治术主要治疗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阳性),髓样癌(淋巴结转移阳性),或单纯癌(直径>4cm);改良根治术(保留胸肌)主要治疗单纯癌(肿瘤直径2-5cm内),浸润性导管癌(无淋巴结转移);保乳手术主要针对髓样癌,细小肿瘤(肿瘤直径<2cm),单纯癌(无淋巴结转移);术后开展辅助性化疗及辅助治疗方案。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选择ECXEL软件负责本次研究数据处理,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用统计学语言描述研究结果。

2.结果

81例乳腺癌手术中行乳房切除术者77例(95.06%),包括Halsted根治术8例(10.53%)、改良根治术64(82.89%)、单纯切除乳腺5例(6.58%),保乳手术4例(4.94%);详见表1。

表1 乳腺癌手术术式与乳腺癌类型分布

3.讨论

3.1乳腺癌手术

乳腺癌在全世界均有所分布,其发病率也在近几十年来逐渐提高,目前普遍支持在乳腺癌病变早期经影像学进行筛查,比如钼靶X线摄影、MRI及超声等。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乳腺癌筛查工作,而早期乳腺癌检出率不断提高,随着乳腺癌防控知识宣传力度的加大与普及,民众逐渐接受保乳手术,甚至在部分大城市三甲医院内,保乳手术比例甚至已经达到全部手术患者的三成,但在大多数医疗单位内,仍以乳房根除术为主,Halsted根治术,即经典乳腺癌根治术,曾经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但随着保乳需求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手术方法逐渐由Halsted根治术向保乳或保留胸肌手术转变,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某些有条件的三甲医院,已经开始陆续规范了保乳手术患者的筛查标准,手术切口设计标准、淋巴清扫范围等,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本世纪初,已有国家攻关课题证实,在国内开展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是可行的,但仍需注意的是,国内乳腺癌筛查工作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往往很多患者多经体检或出现乳腺症状、体征后才就诊后被确诊为乳腺癌;而且乳腺癌宣传力度仍有些不足,使得很多普通民众对于保乳手术了解不够,或单纯认为乳腺癌患者手术必须将乳房切除方可治疗,加上不少医疗单位缺乏切缘组织学检测条件,或术后放化疗增加医疗成本。因此如何加大宣传力度,纠正民众错误认知,规范现有手术术式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提倡多学科团队协作,以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2乳腺癌病理与临床应用

原位乳腺癌或早期浸润乳腺癌组织学在病理学检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临床上则多偏向于乳腺癌预后。目前尚未明确乳腺癌病因,但多认为与基因遗传因素、雌激素分泌异常、环境因素、生活作息不良等方面有关,而且普遍支持在乳腺癌早期明确诊断并开展治疗是遏制乳腺癌病情发展的有效措施,而早期乳腺癌多是病灶体积较小,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程度不高的乳腺癌。但由于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至中晚期,加上普遍将病理学检查看做乳腺癌确诊金标准。原位乳腺癌病灶多见于乳腺实质内,以乳晕及乳房外上象限为高发区域,多单发,与邻近组织边界较清晰,淋巴结转移多因淋巴管堵塞导致逆流所引起,故多见皮下淋巴管浸润,以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为特征;若两侧乳房均发病,则需要注意的是当两侧乳房同时或癌变间隔之间≤6个月,则提示为同时性BPBC,若两侧乳房癌变间隔时间>6个月,则称之为异时性BPBC。BPBC患者双侧乳房病理类型大多相同,常见组织浸润,比如导管癌,多中心性癌[3]。因此在影像学检查监测开展乳腺癌病理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近几年来在临床应用率逐渐提高的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根治术[4],其术式改良依据是由于胸大肌的解剖结构优势保证其难以被肿瘤细胞所侵蚀,比如无淋巴血管、胸肌筋膜屏障作用良好,故行保留胸肌术式,可保留良好胸部外形,同时也为胸部外形重建奠定良好基础。由于乳房根治术在临床上比较普及,但对于女性外观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能够对其心理压力造成较大影响,故目前提倡对胸部外形具有保护作用的手术对乳腺癌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中,81例乳腺癌手术中行乳房切除术者77例(Halsted根治术8例、改良根治术64、单纯切除乳腺5例),保乳手术4例。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并未就TNM分期、随访复发及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如有必要,建议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对于乳腺癌手术术式的选择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直径(病灶体积大小)、组织病理分型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合适的手术术式能够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在选择手术术式时,需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编写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44(4):232-236.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学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7,27(9):695-795

[3]魏娅.双侧原发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21(1):58-60.

[4]杜果城,张茂春,刘臻臻,等.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肌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应用价值[J].中国普通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2):220-223.

论文作者:王迪,宋福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乳腺癌病理诊断对治疗决策的作用分析论文_王迪,宋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