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体育论文

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体育论文

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未来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研究旨在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介绍1842~1997年间香港体育的发展情况及其一般规律和特点。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在香港体育界有重大影响;大众体育受到重视;80年代中期以来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体育发展有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学校体育场地不足;体育科研学科不够健全。香港未来的体育政策、体育组织机构近期内不会有重大改变;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将得到重点保证发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将得到重视;香港体育界对未来香港的体育发展持乐观态度。

关键词 香港 体育 政策 历史 大众体育 竞技体育 经费 科学

1 研究目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我们比较全面地研究、介绍香港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旨在探讨香港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增加内地与香港体育界的交流、信任和互相了解,并为关注香港体育发展的人士提供咨询参考。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1996年12月~1997年3月,先后在北京国家体委、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体育学院等检阅大量有关香港体育发展的资料。(2)访问座谈法。在香港访问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体育学院等单位的10多位体育专家学者。(3)逻辑分析法。在掌握大量香港体育发展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资料进行认真整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3 分析讨论

3.1 香港体育发展的过去与现在(1842年~1997年)。

3.1.1 香港体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概况。

香港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600多万人口。英国占领前只生活着为数不多的渔、农户,这些渔、农民终日劳作,很难开展体育活动。

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英国人将体育活动带入香港。1851年成立香港木球会(木球即板球),继而成立香港游艇会、域多利游乐会等。但20世纪以前英人占领时期的体育活动仅限于在港外国人之间,华人难得参与,这种现象一直沿续到20世纪40年代。

香港华人从事体育活动始于20世纪初。1902年“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立,该组织努力把只有外国人参加的体育活动向华人社会推广。1904年华人学生始参加足球活动,1908年华人学生莫庆等数人组织“南华足球会”,后发展为“南华游乐会”,1920年易名“南华体育会”,相继开展足球、垒球、排球、篮球、乒乓球、国术等20多个项目,该组织为香港早期体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香港虽然被英国占领,但在50年代之前,却可通过参加中国代表团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比赛。1916年秋,“香港中华业余体育协会”成立,该会即负责在香港选拔运动员、筹款参加全国运动会,以及选拔出李惠堂等运动员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等国际比赛。

1941年12月,日本占领香港,香港体育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次大战后,香港曾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但由于战争频繁,经济凋蔽,社会动荡,50年代以前的香港体育发展缓慢。

50年代初开始,香港体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50年11月24日,香港体育界的26位知名人士发起成立“香港业余体育协会”,首任会长为汇丰银行总经理摩士。195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该协会,协会亦正式命名为“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Amateur Sports Federation & Olympic Committee of Hong Kong)。在香港康体发展局成立之前,该会是唯一全港性的体育组织,代表香港参与国际体育事务。50年代、60年代各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相继成立,也苦于经费不足,运作困难。此间香港政府对体育不甚关注。

香港政府对体育发展予以关注起因于政治社会原因。1967年,香港青年受外界影响,其一些行为成为香港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促使香港政府反省对青少年问题、市民的康乐问题关注不够。因而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加强体育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民众健康水平,并藉此分散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对政治等其他社会问题的关注:1968年始大力开展多种比赛和多种休闲康乐活动;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加强大众体育的开展;1982建成银禧体育中心,该中心的建成是政府开始关注和重视香港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标志;1989年10月1日,政府根据英国体育局前总监钟贤善《香港体育事务发展前瞻顾问研究报告书》的建议,设立了临时康体发展局,该局于1990年4月1日正式成立,正名为“香港康体发展局”(Hong Kong Sports Development Board),以此法定机构取代了原咨询机构康乐体育局,局内成员由港督委任,该局成为香港政府管理体育事务的得力助手。体育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体育界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在适当的社会氛围中得以发展。50年代以来,香港体育发展逐渐加速,特别是近20年来已在国际体坛具有一定影响,取得相当成绩,这是与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7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的迅速攀升,民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发展体育运动成为民众的一种自然需求,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这种社会、经济与体育的相互需要和支持,是香港体育得以发展的社会原因。

香港体育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早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基础教育。同时香港体育毕竟与中国传统体育关系密切。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思想的影响,又与政治、思想文化等保持着相对独立性,体育从根本上说是康乐人的身心。而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观察,香港体育处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既从西方现代体育的发展经验中吸取营养,也从内地的体育发展中得到很多启迪。

如上所述,香港体育的快速发展主要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所以以下我们把着重点放在对香港体育的近期状况的介绍、分析上。

3.1.2 香港体育主要组织机构及其特点。

体育法规、政策和组织机构是体育运动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香港没有《体育法》,港府主要以其体育政策、经费投入对体育的发展施加调控和影响。港府分管体育工作的部门是文康体育科(Broadcasting,Culture and Sports Branch)。根据文康体育科政策大纲,香港主要体育政策为:大力推广体育活动,务使其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努力发展精英体育(竞技运动),尽力提高香港体育运动在国际体坛上的水准和地位;鼓励各有关方面建设、提供优良的体育设施。共政策强调大众体育与竞技运动全面发展,近年对竞技运动的发展尤为关注。体育政策主要通过在港影响最大的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特别是香港康体发展局予以贯彻实施或体现。

香港康体发展局是一个法定的、半官方的体育机构。1973年该局的前身“康乐体育局”创立时,港督麦理浩指出,该局的设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那就是:政府承担了为所有人提供康乐活动的责任”。康体发展局的主要宗旨和任务是,与市政局、区域市政局、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体育总会(即单项协会)及其他机构合作,促进和推动全港康乐体育事务的发展。香港体育学院(Hong Kong Sports Institute)是香港地区最大的运动训练和科研中心(不同于内地招收学生以文化教学为主的体育学院)。1994年4月1日,该院并入康体局后,并入的原因是考虑全港体育的统一规划,避免人员与资金的浪费。体院并入康体局,仍然可以“高度自治”地开展运动员训练、教练、培训、科研、对外交流等各项工作。体院并入康体局,使康体局的发展实力增强。而香港政府每年拨款给康体局(以资助名义),康体局可以直接把款项分配给各体育总会(单项协会)、体院(从1998~1999年度开始),以及资助社区体育会等,使康体局在香港体育界的影响扩大,地位相应提高。该局现任主席为洪承禧,负责常务工作的行政总裁是马子超。

在香港具有全港性重大影响的另一个体育组织是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该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国际奥委会的成员之一。其宗旨和工作职权是协调体育工作发展,为大众和运动员争取更多更好的体育设施,负责选拔、管理香港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比赛的代表,对外代表香港体育界的利益。维护各体育总会(单项协会)的自主权,对各体育会、运动员教练员培训、科研等给以资助。该会主席沙理士(A de O Sales)自1967年任职至今。该会下属有64个体育总会等,成立40多年来,除积极从事竞技体育发展外,还对大众体育予以适当关注。如从1958年起,业体协创办一年一度为期2个月的体育节(Festival of sport),延续至今。目前体育节与各体育会、市政局、区域市政局联合主办,内容主要是举办各类比赛与表演,对活跃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

香港主要体育组织机构一览表(见下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600万香港人体育活动和体育组织的众多,体现了香港体育的进步与繁荣。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香港运动医学及科学学会、香港体适能(体质南)总会等体育科技组织和香港学校体育协会、香港大专体育协会等学校体育组织,以及各地区体育会等,这些组织都为香港的体育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其成员是香港体育的中坚力量。

各体育组织和机构有的成立较早,对香港体育的发展在历史上做出过较大贡献;有的成立较晚,但发展很快,影响很大。各种组织机构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和优势,在工作协调配合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但其发展繁荣香港体育的目标是共同的、一致的。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蹉商,不同组织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有利于香港体育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也是香港社会、文化对其体育体制、运行机制形成规定性影响的结果。

3.1.3 香港大众体育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香港大众体育的开展主要由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负责,这使香港大众体育具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香港大众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仅在1993~1996年由市政局给予经费补贴的项目就有健体舞、射箭、田径、羽毛球、八段锦、棒球、篮球、桌球、健美运动、拳击、独木舟、独木舟水球、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国术、单车、飞镖、旅行、剑击(击剑)、钓鱼、足球、趣味木球、门球、围棋、高尔夫球、体操、手球、曲棍球、骑马、柔道、空手道、草地滚球、拯溺、攀山、投球、野外定向、自我松驰技巧、滚轴溜冰、划艇、风帆、足毽、垒球、壁球、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太极、保龄球、三运(铁人三项)、潜水、排球、竞步、举重健力、滑浪风帆、武术(以套路、散打为主)、帆船、瑜珈等70多项。1993~1996年3个年度计开支11246万港元。参加各类活动的人非常踊跃,有力促进了大众体质的增强。大众体育兼有发现和培养优秀竞技人才的作用,市政局从1992年开始实施了一套有系统的挑选制度,收效良好,如近年每年均有超过500名学员达到指定的游泳水准,并被转介到香港业余游泳总会接受进一步训练。香港康体发展局也大力支持和资助具有中等水平的60多个社区体育会91俱乐部)开展多种多样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有力推动了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香港主要体育组织机构一览表

序号 名称

1 香港康体发展局

2 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

3 香港体育学院

4 香港射艺总会(射箭)

5 香港业余田径总会

6 香港羽毛球总会

7 香港棒球总会

8 香港篮球总会

9 香港健美总会

10香港拳击总会

11香港独木舟总会(canoe,皮划艇)

12香港中国国术总会(侧重传统武术)

13香港武术联会(侧重套路与散打)

14香港木球总会(板球)

15香港单车联会(自行车)

16香港聋人体育总会

17香港弱智人体育协会

18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

19香港龙舟协会

20香港骑术协会(马术)

21香港业余剑击总会(击剑)

22香港足球总会

23香港哥尔夫球总会(高尔夫球)

24香港业余体操协会

25香港业余手球总会

26香港曲棍球总会

27香港冰球协会

28香港滑冰联盟

29香港柔道协会

30香港空手道总会

31香港小型赛车会(小型汽车)

32香港剑道协会

33香港草地滚球总会(草地滚木球)

34香港攀山总会(登山)

35香港投球总会

36香港野外定向总会(定向赛路)

37香港降伞会(跳伞)

38香港业余滚轴溜冰总会

39香港业余划艇协会(赛艇)

40香港榄球总会(橄榄球)

41香港射击联合总会

42香港垒球总会

43香港壁球总会

44香港业余游泳总会

45香港乒乓总会

46香港跆拳道协会

47香港网球总会

48香港保龄球总会

49香港三运会(铁人三项运动)

50香港潜水总会

51港九排球联会

52香港滑水总会

53香港业余举重健力总会

54香港滑浪风帆会(帆板)

55香港帆船协会

56香港国际象棋总会

57香港象棋总会(中国象棋)

58香港桥牌协会

59香港围棋协会

60香港飞镖会

香港郊野公园占香港总面积的41%,不少人在节假日从事郊游远足和散步活动。在活动方式上,团体活动和个人活动都非常广泛。香港地区的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认识到,电视给人类带来很大益处,但由于对其带来的其他问题认识不足,形成当代最大的文明病——“电视病”,“电视病”使人不自觉地放弃体育活动,造成人肢体的退化和萎缩,已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社区体育正是适应了人们防止“电视病”等需要而得到欢迎的。体育活动使人们由“人机(电视机)”对话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不仅增强了体质,也有利于心理健康。大众体育在活动时间上则因人因地而宜,活动时间多在晚间或周末进行。

灵活服务的场地设施。香港现有各类体育设施1500多个,其中有草地球场78个,室内体育馆67个,游泳场28个,公共壁球场255个,公共网球场238个。大多都可及时向大众提供活动便利,如香港体院是主要为精英运动员服务的体育训练中心,但每天都有1个场地租借处随时为租借场地的民众服务,其服务设施还对学生等予以优惠。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电话预订场地,灵活便利、手续简便的场馆设施服务成为香港民众积极从事经常性低强度体育活动的保障和促进因素。使用场馆多是收费的,但也正因如此,使场馆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才能得以稳定持久。

普遍有效的奖励刺激。内地人到香港,可以有个明显的感觉,不吝奖励、鼓励是香港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不仅政府不吝奖励,动辄以皇家名义奖励各界人士,各行业各单位也有名目繁多的各种精神和物质鼓励。体育界不少人士就曾得到高层次的褒奖,而在一般基层体育活动中,各基层单位自设的奖励亦非常有趣而富有激励作用。如儿童初学打壁球,就有4种奖章可得:“蚱蜢奖章”——会正确握拍发3个球等;“蜻蜓奖章”——能正手发6个球等,“蝴蝶奖章”——能口述比赛规则等;“螳螂奖章”——能叙述计分方法等。技术难度不大,每进一步即可获一次奖,明显旨在提高和培养少年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其他还有“最杰出家庭运动设计奖”等对促进民众关心体育、参与体育都起到很好作用。

3.1.4 香港竞技体育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3.1.4.1 竞技体育成绩迅速提高。

香港通常把竞技体育称为精英体育。香港是当今世界级的大都市,需要与之形象相称的竞技体育成绩,需要顶级世界体育精英。香港女运动员李丽珊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帆板(滑浪风帆)冠军,实现了香港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成为香港人心目中的英雄。此前李丽珊就曾多次夺得帆板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欧洲锦标赛等多项目国际大赛的冠军,她获得奥运会冠军并非偶然。此外香港现在还拥有乒乓球、武术、伤残人运动等方面的世界一流选手,壁球、保龄球、登山、铁人三项、投球、划艇等项目在亚洲居领先地位。在亚洲运动会上,1986年获1枚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1990年获2枚银牌、5枚铜牌,1994年获5枚银牌、7枚铜牌。获奖项目不断扩大,整体水平迅速提高。各类项目60多个,登记在册的各类俱乐部、球队等1000多个。竞技体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型赛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题目。

3.1.4.2 竞技体育成绩迅速提高的原因。

(1)政府的重视与参与。

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较早地引入了西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但在较长时期里,竞技体育发展缓慢,成绩不如人意。其历史与社会、体育方面的主要原因有:50年代以前受战乱与社会动荡的影响;50、60年代社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对体育不够重视;就体育界内部的原因观察,业余体育思想长期困扰竞技体育的发展,50、60年代要举行选拔赛,体育总会只能在报上刊登启事,参赛者需到报社报名,平时队员之间很少联系,如此选拔后才能代表香港出外比赛,而经费有时则需总会会长垫资,甚至队员自费参赛;体育领导体制上关系没有理顺,缺乏集中协调;在精神激励方面,香港体育领导者很难以爱国主义精神激励运动员,华人运动员对英国没有国家观念,对中国又不能代表中国,致使队伍凝聚力不强,士气难振;科学训练方法不多,对体育规律认识不深;对外交往不够等等,都严重影响了香港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如前所述,香港政府于60年代末70代初出于稳定社会、政治的需要,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有所提高,开始关注体育的发展。在社会、经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发展体育运动,先后决定建立银禧体育中心(现香港体院)和香港康体发展局是其采取对香港体育有决定性影响的两个重大步骤。康体局的设立改善了香港体育的领导体制,使政府对体育的调控加强;银禧体育中心的建立大大改善了竞技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政府通过康体局给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如1996~1997年度,康体局向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各体育总会资助4700万港元,供其训练、比赛、工资、办公费开支使用。康体局近期确定帆板、羽毛球、武术、乒乓球、划艇、壁球、游泳、田径、击剑、体操、铁人三项、自行车12个项目为“重点发展项目”,并以资助经费的多少体现政策。政府的重视、政策的导向有力地促进香港的竞技体育向更高的成绩目标接近。

(2)调整、完善竞技体育的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

1977年银禧体育中心开始筹建,1982年交付使用。英国前体育总监钟贤善评论说:“假如当局没有果敢行动,勇往直前,银禧体育中心便可能无法成立,而香港的体育发展便会大大逊色”。不少国家地区竞技体育的发展表明,建立竞技运动训练中心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优点突出表现在可以常年集中训练,不易受外界干扰,各运动项目之间的训练经验可以得到交流与借鉴。这可有效弥补原香港各体育总会(单项体协)过于各自为战、训练松散之不足。因此银禧体育中心(现香港体院)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了香港大多数体育总会特别是影响较大、成绩较好的体育总会的欢迎,许多重要体育总会与体院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香港体院现已名副其实地成为香港地区最大的体育训练与科研中心,为香港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然受器材设备和自然环境条件所限,香港体院不可能把香港地区众多项目的训练都容纳在内,不少项目仍在其他场地上训练,建立自己传统的训练基地,训练方法、方式各异,这是香港体育训练体制中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一个突出特点,二者相辅相承,共同推动了香港竞技体育的发展。

香港体院作为训练、科研中心,促进了香港竞技体育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时至今日,要在高水平的国际竞技舞台上立足,仅靠业余、低强度、小密度的训练已经不可能,现代竞技体育是科技的竞争,是对人类生理、心理极限的探索,每进一步都必须依赖职业、专业水平的努力,依靠科技的保障。业余体育思想在竞技体育领域已显得过时,这一点连业余体育思想最早的倡导组织国际奥委会也不得不承认,并把奥运会的大门向职业运动员开放。

竞赛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杠杆。近年来,香港的竞赛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各体育总会每年都举办各自单项的联赛、杯赛、大奖赛等,全港每年有较大影响的赛事100多次。其他还有学校、公司等举办的各类比赛不胜胜举,既活跃了大众生活,又通过比赛发现了不少具有体育潜质的青少年人才。

(3)注重对运动员、教练员的关心、激励和培养。

香港越来越重视对运动员的管理。香港体院的运动设施齐全,管理严格,运动员的训练、学习、休息不被干扰。对教练的管理除有健全规范的合同约束外,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

对运动员教练员激励机制的完善是香港竞技体育的明显特点。激励形式多种多样,如1996年英女皇元旦授勋授予齐宝华、陈丹蕾荣誉奖章;香港杰出运动员评选已形成传统,延续12年;香港体院每月评出一位最杰出运动员;康体局等对奥运金牌获得者奖励100万元港币。对教练的奖励是每年评选出个人、队际、青少年组的“全年最佳教练奖”、“最佳教练培训工作奖”、“精英教练奖”、“社区优秀教练奖”等。

为满足运动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体院尝试与一些大专院校和中学建立联系,送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习或补课。为解除运动员退役的后顾之忧,体院还对运动员进行职业辅导或聘其做兼职工作等。

教练员的水平决定着运动员的水平。对教练员的培训着重在科学训练方面。香港一方面注重外聘高水平竞技教练员到港执教,一方面下大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本地教练的业务水平,如从1991年起创立了“香港教练级别评定计划,到1996年3月为止,共有39个体育总会48个运动项目的3000多名教练参加了此计划,已有4500多名教练修读了教练级别评定计划规定的运动通论课程。而各体育总会积极支持这项工作,要求教练既要完成教练工作,又要读完规定课程,才能继续被聘任。这些强制性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教练的训练理论水平。

3.1.5 香港学校体育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香港有12所大学、500多所中学、900多所小学,学制为大学3~4年、中学7年、小学6年。作为体育发展生力军的青少年儿童均在学校里,搞好学校体育活动既是大众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发现和培养人才发展竞技体育的基础,历来受到教育界和体育界的关注。在香港、学校体育(香港人一般称为“学界体育”)现有4个组织:香港学界体育理事会、香港新界学界体育协进会、香港学界体育协会、香港大专体育协会,前3者将于1997年内合并为一个组织——香港学校体育协会。

3.1.5.1 逐步受到重视的体育课程。香港教育界原受到学业成就为主的压力,长期不把体育课列为必修课。在社会广泛的批评下,香港教育署于1985年、1986年颁发了《小学体育课程纲要》、《中学体育课程纲要》(初稿)。政府要求各校每周至少安排2节体育课,体育课始成为必修课。1991年实行了中学体育会考。课堂上以术科教学为主,主要有田径、游泳、网球、体操、舞蹈、篮球、排球、足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中学有体育理论课,大学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论和术科教学。中文大学、浸会大学规定一年级必修体育,二~四年级选修体育。中文大学并开设了体育管理硕士、体育科学和体育教育学士课程;浸会大学开设哲学硕士课程(体育专业)和体育康乐学位课程,以加快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香港大学也开办了体育康乐管理学硕士课程。

3.1.5.2 课外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在学校体育组织的组织下,全港学校体育界经常组织有全港、区际、校际、社际、班际、兴趣小组、校队比赛,比赛项目除课程中安排的项目外,还先后举办有越野、击剑、曲棍球、独木舟、划艇、弹网、投球、橄榄球和拯溺等比赛。花样繁多的陆运会、水运会等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生活,增强了学生体质。1993年康体局先后投资600万港币、香港电讯教育基金先后资助625万元港币共同推出旨在为小学儿童提供体验运动乐趣机会的“活力高飞学校运动推广计划”,该计划新颖活泼,以精美的图画宣传和适合儿童特点的各项运动,受到广大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在全港造成广泛影响。

3.1.5.3 学校体育设施不足。香港寸土寸金,对土地空间的争夺异常激烈。学校体育设施多为多年前营造,先天不足,现已很难扩展。1995年,在925所小学中,有915所只有在校内硬地场上上体育课;在434中学有913所只得在礼堂或硬地上体育课。从1994年起有168所中小学经常租用市政局所辖体育设施在校外上体育课。学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多年来受到广泛批评,迄今无实质解决办法。

3.1.6 香港体育经费状况及其特点。

香港体育经费的来源是多渠道的,不同的体育组织有不同的经费收入渠道。如康体局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1994~1995年度为6300万港元,1996~1997年以后增至每年度7800万港元;同时康体局得到的社会赞助等其他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自1991年至今,共筹得7000万港元赞助款。1993~1996年政府另拨1亿港元给康体局作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等开支。香港赛马会是资助体育发展的主要组织之一,从1957年至今,赛马会先后为兴建体育设施和开展体育活动捐资14.6亿港元(其中2.65亿给康体局,2.65亿中的2亿设立康体发展局信托基金,以其利息作体育发展使用)。

香港体育学院(原银禧体育中心)也是由赛马会捐助成立的,其后赛马会又一次性资助3.5亿港元给体院。体院自身也以商业活动努力创收,1991年4月~1995年3月共约创收9160万港元。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通过商业投资等筹得相当数额的经费。康体局每年拨款给各体育总会,加上各体育总会的自身努力,各项目发展在经费上均有保证。在大众体育方面,市政局、区域市政局1994~1995年度用于康乐体育活动方面的开支达7.25亿;政务总署资助530万港元。政府扶植学校体育活动,1994~1995年度拨款660万港元,赛马会损助学校体育活动亦达200万港元。其他如“活力高飞”活动、国际交流、教练员培训等均可得到不同形式的赞助。体育活动得到赞助大多是因赞助者把体育当作有利民众的一种公益活动;另一种情况是赞助者对自身宣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香港体育组织总是尽力为赞助者着想,全力合作,以互利共进。香港体育界非常重视自身市场开拓组织机构的建设,如康体局1991年设立体育赞助咨询服务,以穿针引线中间人的角色促成体育团体与赞助商的合作,4年内获得5000万港元的赞助。

3.1.7 香港体育科研、对外交往状况及其特点

研究发现,香港体育科研机构较少,学科不大齐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体育科技工作者多数从事为训练服务的工作,体育科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在体育科研方面较有成绩的学科是运动医学,国际和亚洲运动医学会议曾先后在香港召开。作为香港体育科研中心的体育学院的科研人员,在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研究领域一面为运动员服务,一面做研究,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了极易出现的科研与训练脱节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香港体育科技期刊有《香港运动医学和体育科学杂志》、《体康学报》等。

由于地利与语言之便,香港体育的对外交往首先是对中国的交往。香港康体发展局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加强与中国的交往,仅据康体局1995~1996年度的统计,在康体局、体院人员的对外交往中,约48.7%是对内地的交往。香港体院总监韦德比先生说,汉语普通话正取代英语成为体院的第2语言。通过管理经验、科学技术、运动竞赛等多方面的交往,彼此加深了信任和了解,互有收获和提高。另外香港与澳大利亚、英国体育界等也广有交往。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各体育总会等在国际交往中也十分活跃,对扩大香港体育在国际上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据1995~1996年度统计,香港有33人在21个国际体育组织担任职务。

3.2 香港体育发展的未来(1997.7~)

对香港体育发展的未来,是祖国内地体育界和香港体育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实质上,香港体育今后发展的大政方针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体育政策;民间体育团体可依法继续存在和发展,保持原来对体育民间团体机构的资助政策;原在香港各资助机构任职的人员均可根据原有制度继续受聘,体育民间团体同内地相应的团体和组织的关系,应以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和互相尊重的原则为基础;体育民间团体可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的有关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该团体和组织可根据需要冠用“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有关活动;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在体育领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等。

基本法颁布之后,香港政界和体育界对香港未来的体育发展充满信心。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指出,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怀抱,香港体育将进入一个新纪元。体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政府应当重视、支持、提倡和推广。他赞扬香港体育界很有生气,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谈到将于今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时,董建华说:“香港特区是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认为特区有权利、有义务组团参加全运会,特区政府将全力予以支持,董建华的讲话明确表示了特区政府对香港体育未来发展的关注、重视和支持。

香港康体发展局和香港体育学院于1994年7月开始先后邀请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文康广播科、学界体育理事会、体育总会、大专体协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45人先后多次讨论香港体育面临的新的形势,研究制订以后香港体育发展的策略和工作步骤,形成香港体育发展的《1996年~2000年整体发展规划书》并付诸实施。这个规划书将对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的香港体育发展有重大影响,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是:

3.2.1 特别关注与内地体育界的关系和保持香港体育发展的独立性。

香港体育界认为。1997后香港体育界与内地体育界的交往必然增加。中国把体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体育制度有许多优点,香港体育界可以通过交往学习内地体育界的经验,以使香港体育得到更快的发展。

香港体育界十分关心其参与国际体育活动的独立性。现在香港体育界认为这个问题已通过中英政府联合声明和基本法得到解决。香港体育界希望两地共同举办比赛,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加强科技、信息交流;增加教练员、体育科学专家学者的相互探访和考察等。

3.2.2 基本维持现行体育政策和体育组织机构不变。

(1)香港康体局继续贯彻其宗旨任务,性质不变,发挥其在香港体育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力求有效运用体育资源。(2)香港康体局确认和支持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克委员会继续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代表香港,其地位作用不变。(3)香港体育学院作为香港训练科研中心的作用不变,且要逐步扩展其在运动训练、体育资讯方面的功能。(4)各体育总会(单项协会)功能作用基本不变。康体局将协助体育总会加强专业管理。同时扩大体育会(运动俱乐部)网络,以分担体育总会的部分工作,使体育总会更专注于全港或国际活动中的本项目发展工作。(5)在确保人才素质和事业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推行体育领导人本地化计划。康体局行政总裁由本地人担任(已实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康体局、体院、体育总会等体育组织之间的人员交流。

3.2.3 进一步把发展竞技体育(精英体育)放到重要位置。

(1)搞好重点项目布局。以国际比赛成绩、教练员培训、设施装备条件、发展潜力、适合中国南方运动员体格、配合当地文化取向为标准确定“重点发展项目”。在政策与经费上确保香港优势项目的发展。(2)逐步完善训练体制。高、中、低级多层次训练、集中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强化香港体育学院的工作,鼓励其与体育总会合作,在体院之外其他地方合办新的精英培训中心。(3)全面发展运动员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不断完善对运动员教练员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4)进一步搞好教练员培训工作,创造条件设立教练员文凭课程,筹办香港教练员联会。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教练培训部、广州体院联合培训教练员。(5)增加对竞技体育的经费投入,对体育总会的拨款增加15%。对参加1988年亚运会的经费予以重点保证。制订在2000年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计划,使资源集中使用。(6)争办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以扩大香港体育影响;鼓励和支持香港体育领导人参与国际体育组织活动、竞选领导职务。

3.2.4 努力推进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和对外交往。

拓展活动场地。尽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要求新建体育设施白天供学校使用,其它时间供公众使用。扶持青少年体育活动,加快“活力高飞学校运动推广计划”的实施,争取把针对小学生设计的“简易运动”项目列入小学体育课程;进一步搞好中学的“运动领袖训练计划”;加强学校体育与体育总会之间的联系,注重以大学体育设施为基础建立体育会,以及时发现和培养运动人才。

建议市政局、区域市政局提高对体育康乐活动的经费投入,由目前的年投入7.25亿港元提高到10亿港元。鼓励建立更多的社区体育会。在对外交往方面,以前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内地的交往较多,香港康体发展局等也将会加强与内地的工作联系。

3.2.5 加强体育科研和教育工作。

进一步提高体育人员、特别是体育领导人对体育科技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措施加强体育科研工作。与内地有关单位合作,建立和实施药物监管计划。实践表明,海外奖学金计划不是培育香港未来体育领导人的有效办法,因此在今后的政策上鼓励当地大学培养体育人才,与广州体院合作将其学位课程引入香港体院。

3.2.6 拓宽体育经费的筹措渠道。

除已有的政府拨款和商业赞助外,康体局对将来的体育经费筹措提出了一些新的办法:如发行体育彩票等。

4 结论

4.1 1842~1949年香港体育发展缓慢,特别是华人的体育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1950~1967年香港体育开始与国际接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1968~1997年政府开始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采取了建立组织、增拨经费等一系列促进体育发展的有效措施。

4.2 香港政府着重以政策和拨付经费的形式对全港的体育进行调控和施加影响。具体工作则主要依靠法定机构、半官方的香港康体发展局实施。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在香港竞技体育领域有重大影响。

4.3 香港大众体育比较活跃,形式多种多样。市政局、区域市政局为大众体育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

4.4 80年代中以来,香港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较快。1986年以来在亚运会上的成绩逐步上升,在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实破。帆板、武术、保龄球、乒乓球、羽毛球、壁球、铁人三项等项目在世界或亚洲都一定影响。香港体院为香港精英运动员培训中心,成立以来为香港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4.5 香港体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同时得到大量社会赞助。对外交流频繁,与祖国内地有密切联系。

4.6 香港学校体育、体育科研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是受重视不够,运动场地不足,科研人员少,学科不健全等。

4.7 目前,香港体育界对香港体育未来的发展持稳定乐观的态度,突出关心的是今后与内地体育界的关系和保持香港体育发展的独立性。“九七”后基本维持现行体育政策、体育组织机构不变,重视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致力于加强学校体育、体育科教工作,进一步拓展经费筹措渠道。香港未来的体育发展将会更快、更好。

(本研究在采访、写作过程中得到香港康体发展局康体发展总监叶希活女士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特别鸣谢;傅浩坚、伍家驹、陈安妮、余佩珊、茅嘉宾、李德能、陈健华、董秋雯等诸位先生和女士在座谈访问中热情合作、提供资料,一并致谢)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of Hong Kong Sport

Ma Xuanjian 1997,17(3):10

(China Sports Science Society,Beijing,China 100763)Abstract China will resume its soverenigty over Hong Kong on 1 July 1997.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o give a full and objective picture ofHong Kong sport from 1842 to 1997,to discuss the direction of Hong Kong sport after the territory becoming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to strengthen sport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and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sport bodies of the Mainland.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literature review,personal interviews and group discussion.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Hong Kong Sports Development Board and the Amateur Sports Federation and Olympic Committee of Hong Kong are both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sport,sport for all is well supported,there is good development in elite sport since the mid 80 s and various funding sources for sport,support to school sports is insufficient are still not enough for school activities,sports science curriculum is not strong enough.There will be no significant change of sport policy and the sport delivery system in the nearest future,developemnt of sport for all and elite sport are guaranteed,school sports and sports science are to be improved steadily,sport in the future will have a general optimistic view.Key Words Hong Kong,sport,policy,history,sport for all,elite sport,finance,science

标签:;  ;  ;  ;  ;  

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