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论文_王勋美

优质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论文_王勋美

王勋美

大竹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自评和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满足患者身心需要,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神经衰弱;优质护理;康复效果

神经衰弱是一种精神性障碍,不以器质疾病为基础[1]。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衰弱患者60例,对其施行护理干预,研究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效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为神经衰弱。观察组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35.2±7.6)岁;病程0.2~3年,平均病程(2.0±0.6)年;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6.8±7.8)岁;病程0.1~4年,平均病程(1.8±0.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和疾病类型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症状符合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有关神经衰弱的标准;

(2)无严重的身体性疾病;

(3)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以上

(4)愿意配合护理内容并填表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经过一般性神经衰弱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形式,观察组采取优质理形式。优质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用积极的语言和神态与患者沟通交流,用真诚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使患者感受自己是被理解、被爱、被接受的,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指导其病情与身体疾病无关,消除患者顾虑并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病情、病因及治疗项目,让患者了解影响病情的因素,并鼓励患者负面情绪的表达,耐心等待患者,帮助患者学习应对技巧和方法。②生理护理:神经衰弱患者经常带有躯体不适感,但并不是由于身体器官疾病,要告知患者疾病知识并改正错误的思考。患者若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及时鉴别是心理因素还生理因素造成的;对食欲不振患者建立合适的饮食规划,指导患者规律作息;对睡眠有障碍的患者,帮助患者找到及时入眠的方法,合理作息时间,帮助患者摆脱对镇静药物的依赖。③家庭社会教育: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及影响因素,使患者家属配合护理。④激励护理:依据患者兴趣、爱好与信仰,做到尊重患者,帮助患者发挥自己爱好建立自信心,使患者建立对生活的兴趣,促进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显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SAS、SDS的具体数据如表1。可以看出,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SDS差别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SAS、SDS对比

组别 时间SAS SDS

观察组入院65.02±10.2662.69±10.08

出院*42.24±8.72 40.10±8.05

对照组入院64.15±10.5363.51±10.71

出院60.82±10.2161.62±10.45

t--7.468.93

P--<0.05<0.05

经过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得到如表2的数据。其中观察组满意度达96.7%;对照组满意度达83.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百分比有明显差异,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别 非常满意(n)满意(n)不满意(n)满意度(%)

观察组25 4 1 96.70

对照组18 75 83.30

P------<0.05

X?------11.83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情绪明显好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达96.7%,对照组满意度达8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神经衰弱患是指人体各器官无实质性病变的的神经系统障碍,其具体症状表现为头痛失眠、情绪及其不稳、容易抑郁焦虑,易产生疲劳感[2]。原因可能为患者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引发生理性身体不适。临床经验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会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症状。根据神经衰弱患者的症状,从心理、生理等各个角度出发,对患者实施优质性护理,做大程度降低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使患者精神恢复正常,减低疲劳感和焦虑感。首先由于患者的心理情绪是患者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患者心理长期的焦虑、孤立的自我暗示导致其自卑,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利用心理治疗法,积极与患者沟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建立自信心,加上家庭、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能够很快的帮助患者康复[3]。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满足患者身心需要,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平.浅谈神经衰弱患者的优质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04(11):93-94.

[2]贺小平.优质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08(13):86-87.

[3]梁金燕.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0):75-76.

论文作者:王勋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论文_王勋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