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019 (1999)04—0052—05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的生命之源与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中小企业由于其所面对的市场结构与自身特性,它们更需要技术创新战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企业不仅在战略上要强化技术创新观念,还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和环境状况,扬长避短,科学制定技术创新战略计划,选择合理的战略目标,施以正确的创新方式,从而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
一、中小企业需要技术创新战略
1、中小企业环境特征分析: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必要性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处于分散性行业。由于这类行业的集中程度、进入障碍较低,所以生产者众多,总是有较多的企业在其中竞争。如果各家企业的产品又趋于同质,就会形成一种安全竞争或近似于安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改变这种状态的有效战略是实施技术创新。依据市场结构理论,产品差异是形成某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家企业成功进行了技术创新,就能造成足以区别于其他企业而又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某些特殊性,那就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改变竞争中的力量对比,还可以凭借创新技术的影响,形成其他企业进入该市场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市场结构,使之由完全竞争变成垄断竞争。
取得技术创新成功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差别利益,建立起一定的相对竞争优势。其他的企业也会由于利益的驱动,竞相模仿成功的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性相似,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所构成的市场进入障碍有限,当模仿导致所有生产者的产品又趋于同质时,市场又会回复到完全竞争状态。中小企业要想永远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唯有坚持不断技术创新。
2、中小企业自身特性的分析: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现实条件
大企业有其规模类型所决定的各种优点,中小企业也具有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潜在优势与基本现实条件,其主要表现有:
第一,中小企业规模小,“船小易调头”,开展技术创新灵活方便。中小企业虽然在资金、技术力量、批量生产方面不如大型企业优势,但它具有规模小、更新快、及时应变的特征,能够及时创新,及时转产,有效满足消费者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即使创新失败,由于规模小,损失会是有限的,企业可以另起炉灶,另择技术创新项目。
第二,中小企业人数较小,专业化程度高,开展技术创新快捷省时。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独具风格;由于企业人数较少,内部分工时不那么细致固定,员工可以不受分工局限,可改变工种或一人兼任几项工作,这既给每位员工提供更多的锻炼、提高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新产品开发的需求,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
第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层次少,具有高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开展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简单,这有利于减少内部信息流通中的损失,经营管理权相对集中,这有利于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做出技术创新决策。企业规模小,员工之间,上下之间便于相互沟通,容易达成共识,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更为直接、具体,促使全体员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内部具有高凝聚力的融洽关系,这有利于激励企业的创新精神。
第四,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高,开展技术创新的意识更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企业处于投入少、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状况,对于技术创新更为迫切;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中小企业更加重视市场的变化,创新意识更强;大多数中小企业历史较短,缺少老传统束缚,在竞争的压力下更容易接受创新的思想。
基于以上原因,实践中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周期等方面明显优于大企业。据杰尔曼对1969年以来到达市场的635 项技术创新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生产了2.5倍于大企业的创新, 将创新引入市场的速度比大企业快27%。另据日本政府对企业的调查,技术创新开发周期在一个月以下者,大企业占1%,中小企业占29.3%;技术创新成功率在5%以下者,大企业占44.5%,中小企业仅为15.5%;成功率在70%以上者,大企业为2.6%,中小企业达到8.4%(注:转引自傅家骥《等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选择
技术创新战略目标是指技术创新活动如何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它要服从于企业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目标主要包括技术变化程度、竞争目标、创新的对象、创新时间等内容。
从技术变化程度看,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可以分为根本性创新、模仿性创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模仿后创新三种类型。根本性创新是推出全新技术的产品而率先进入市场,它是基础研究商业化应用获得重大突破的产物,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全新技术的全新应用,二是现有技术的全新应用。相对而言,后者较容易被企业所掌握和控制,其运用范围更广一些。
根本性创新的技术变化程度最大,它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新技术的解密、消化、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专利制度从法律上对技术垄断和收益的保护,使创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根本性创新企业一般都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在产品投入市场的初期,根本性创新企业可获得垄断利润,还可以较早地建立起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率先占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资源。但实施此战略目标对企业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力、科研基础有着较高的要求。另外,根本性创新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样也具有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能够承受失败的能力。因此,一般来说,它主要适用于技术、资金雄厚的大企业。
模仿性创新是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仿制,其技术变化程度最低。这一创新目标对于技术水平低,没有能力进行根本性创新的中小企业比较适合。中小企业一般也具备进行模仿性创新的基本条件:生产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能快速转向模仿产品,生产的柔性较大;技术人员一专多能,具备解决复制产品的水平与能力;企业有一定的营销能力,能快速把产品投放市场。
实施模仿性创新可以回避R&D(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风险,模仿者可以冷静地观察率先者的技术创新活动,选择最适宜的技术成果加以引进、消化与吸收,投资少,风险低,效率高。模仿性创新虽然具有这种后起者优势,但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在技术上容易受制于人,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二是新技术并不总是能够被模仿的,有些技术的解密十分困难,再加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相关法规、制度的加强与完善,要获得有利可图的技术更非易事;三是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依靠简单模仿创新的企业很难适应和立足。因此,中小企业不应仅仅满足于模仿性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眼前利益,从根本上,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采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的变化程度,选择介于根本性创新与模仿性创新之间的战略目标——模仿后创新。
模仿后创新是指对率先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再创新,即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企业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引进购买和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使之更加适应市场。模仿后创新的主要特点有:(1)模仿跟随性。对有价值的新技术进行积极追随、 学习;(2)研究开发的改进性,模仿后创新不是照搬率先者的技术, 它同样需要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3)投资的后倾性。 模仿后创新的投资主要分布在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在工艺改进、质量提高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中小企业选择模仿后创新,既可以利用技术模仿所带来的“后发优势”,降低投资与风险,又可以凭借在一定程度上技术变化,形成自己的技术特色与优势。由于从技术水平与能力发展的实践来看,企业一般要经历从模仿性创新到模仿后创新再到根本性创新的过程,因此,尽管模仿后创新比模仿性创新有一定的发展与优势,中小企业也必须从自身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适当的技术变化目标。对于实力弱小,其所面对的竞争环境也不是十分激烈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选择模仿后创新,但企业应当居安思危,从长计议,通过不断地积累创新能力与经验,为向模仿后创新过渡准备条件。
从竞争目标来看,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可分为成本领先性创新、产品差别性创新与集聚性创新。成本领先性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使用材料的数量、便利制造过程、简化后勤需要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力争使成本降到行业中的最低水平,并以此作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个基础。实施这一战略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已经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差别性创新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特色、服务等各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与同行企业相比有显著独到之处。实施这一战略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拥有强有力的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集聚性创新是指企业将技术创新力量集聚于某个特定的较小的目标市场。显然中小企业难以拥有成本领先性创新、产品差别性创新所要求的技术与经营资源,明智的选择应是实施集聚性创新,集中优势兵力于某个特定的较小的目标市场上,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甚至力图兼而有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局部性相对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采用集聚性创新,应将技术创新力量集聚于何处,则需要运用“避实击虚”的法宝。它有两层含义:一是避竞争对手长处之实,击竞争对手短处之虚;二是避市场饱和之实,击市场空缺之虚。中小企业应洞察竞争对手强弱,并从寻找大企业不愿或不能进入的、企业自身又能充分发挥独到专长的市场空档,然后集中技术力量,抢先进行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有效占领市场。
供中小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寻找、选择的市场空档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般采用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这就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留下了很多难以涉足的空档,如:市场规模较小,对大企业来说生产、创新价值不大;小批量特殊专用;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其次,一般来说,当前一代产品开始衰退,后一代产品尚未投入之时,市场上往往出现“战略空档”,这时中小企业就可以乘虚而入。再次,对于生产复杂产品的大企业而言,不可能使每一道工序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因此,必然要求助于社会分工的协作,这实际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方位。最后,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只得到局部满足或正孕育着的社会需求,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正是技术创新资源良好的介入区间。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方式选择
根据企业如何获取创新源,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战略方式分成内部创新、企业兼并创新、合作创新与引进再创新四种类型。内部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能力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技术创新工作。一方面,内部创新使企业能对技术创新独自进行管理,减少与外部协调的不确定性,因而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独自承担创新的全部风险。
创新理论开山鼻祖熊彼特曾提出“大企业最适合于创新”的假说,(注:见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03页,第133—134页。)事实上,创新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 技术创新数量多少并不与企业规模大小成正比,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内部创新方面各有所长。大企业具有资金保障、R&D投入和承担风险等方面的优势,中小企业则在创新精神、实施创新的速度等方面见长,特别是在完全竞争行业、高新技术行业,中小企业更具有开展内部创新的优势。阿科斯等人对1982年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企业内部创新数作了比较,结果是:中小企业内部创新在14个行业(一般为完全竞争行业)占优,其余的20个行业(一般为不完全竞争行业)大企业占优。另外,一些新兴行业(如计算机)中小企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另据马奎斯对美国500个小型企业创新的调查,内部创新的比例在产品创新中占80%, 在元件创新中占84%,在工艺创新中占65%,风险型企业以及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较多采用内部创新的方式。(注:转引自刘东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考察》,《当代经济科学》(西安),1997年第4期。)
企业兼并创新是指企业出于创新目的而对那些掌握本企业重大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的兼并。尽管企业兼并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如:它有利于消除重复性的工作,消除不同部门生产中互相不信任而出现的机会成本,消除技术合同交易所带来不确定,技术相互依赖而致的高交易费用。但实现企业兼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因此,一般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加以实施。
合作创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机构凭借各自技术力量合作实施的创新。在现代经济社会,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工艺技术都成为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个别企业即使是大企业,其技术力量也不可能完全覆盖技术创新所涉及的所有技术领域。实施合作创新对于企业,尤其是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有着重要意义:许多技术创新项目耗资大,风险也高,远远超出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借助于合作创新有利于减少、分担成本与风险;中小企业在准备实施的创新计划中包含着一些新的技术内容,而企业难以完全独立承担全部创新工作,通过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既有利于利用双方技术上的互补性,又可以加快创新的速度;合作创新亦是中小企业进入新的技术和经营领域的重要途径。
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合作创新形式有二:一是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中小企业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挂钩,由企业出资金、出场地、出设备,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人才、出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合作,如联办技术开发机构,开展项目合作,组建股份制科技生产联合体等。二是通过技贸股份合作、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形式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在合作中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以自己在长期的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有特色的专有技术吸引合作,以自己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后发优势、政策优惠等推进合作。
引进再创新是指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引进其他企业或机构的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加以创新。它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创新投资与风险,也能使落后的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实践上看,它是一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
中小企业在实施引进再创新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 )技术引进方向上可从国内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引进,也可从国外引进,中小企业应以国内引进为主。(2)在技术引进对象上, 可引进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等软件,可引进关键设备、成套设备等硬件,也可软硬件一起引进,企业应以软硬件一起引进为上。(3 )在技术引进方式上,可通过合资合作、专利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等方式引进,企业应相机行事为宜。(4)从技术引进再创新全过程来看, 一般可分为操作使用和维护、维修和零部件及原料当地化、模仿制造、局部改进和全新设计四个阶段。企业既要重视作为基础性的消化吸收阶段(前三个阶段),更要注重关键的再创新阶段(第四阶段),力争尽快使引进的高新技术打上自己的创新特色。
收稿日期:199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