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陈蕾蕾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434020

摘要: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施以居家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护理12个月后的Kamofsky预后(KP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试验组的KPS评分与BI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12个月后,试验组的KPS评分与BI评分明显升高,并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居家护理;中重型颅脑损伤;生活质量

中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对人体的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进行治疗[1]。然而由于该症状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休养,因此在治疗过后需要使患者拥有足够的家庭休养时间[2]。为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续性的专业护理,临床中目前多采用居家护理模式[3]。本文将探讨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54-68岁,平均年龄为(61.1±4.9)岁;试验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为55-68岁,平均年龄为(61.5±5.1)岁。

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②获得家属的完全同意。

1.3排除标准:①无配合完成随访;②入院前便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家属了解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患者在出院前对家属与患者进行常规的指导,并对其进行门诊随访。

试验组采用居家护理:①由护士长选取技能较高、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居家护理小组,之后依据相关的资料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包括护理内容及与家属的沟通方式等,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护理实施。②患者出院前需要为其建立完善的病历档案,并确定随访的时间。在患者出院的前3个月中,需要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两次电话随访,3个月后则改为每2个月进行1次随访;同时患者出院后需要每个月进行1次实地走访,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对家属的护理实施内容进行纠正与指导。③小组成员需要定期进行集体讨论,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护理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能够对护理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1.5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护理12个月后的Kamofsky预后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Kamofsky预后评分运用Karnofsky预后评定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预后质量越高,生活能力越强。

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Kamofsky预后评分、BI评分使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护理12个月后的KPS评分、BI评分比较

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试验组的KPS评分与BI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12个月后,试验组的KPS评分与BI评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护理12个月后的KPS评分、BI评分比较(分)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中重度颅脑损伤具有严重的不良危害,在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下,该疾病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但由于该疾病的恢复期较长,在医院接受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后仍然需要进行良好的家庭休养。为有效的提升患者长期预后质量,需要对患者需要良好的预专业性的护理照顾[4]。但由于缺少护理技术与经验,以往仅能够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但通过家属的长期实践后可知,常规模式无法发挥良好的效果,因而无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

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多采用居家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患者在家庭休养中通过护理人员的随访,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家属的护理实施工作进行指导与纠正,从而能够确保护理内容的合理性;同时护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变化特征,进而能够及时依据患者的病情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病情变化,最终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预后质量[5]。与传统模式相比,能够发挥更佳的护理效果。依据数据显示,患者的KPS评分与BI评分明显升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至5.00%,原因在于居家护理模式能够及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内容,并且护理人员能够继续提供专业性的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临床中的首选护理模式。但护理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对该种模式的研究,并且能够加强对患者的进一步的了解与观察,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艳杰.居家护理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2):192-193.

[2]王丽娜,李青荷,林娟.居家护理干预对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生活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34):4344-4346.

[3]梁凤兰.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27-28.

[4]程江波.居家护理服务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4):156-157.

[5]钟文红.呼唤式护理指导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居家康复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6-27.

论文作者:陈蕾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陈蕾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