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遵循客观规律的高度,审视并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客观论文,规律论文,高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不仅是经济工作中的大事,而且关系到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遵循客观规律的高度,评价现行经济体制,并提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实践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采用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必要性,而且这种模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是全部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如在运用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当时称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客观地评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6年)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认为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他指出:“对于小商品经济(主要是农民),我们主要利用价格政策(也就是价值规律)来把他们的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利用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来把他们的生产和流通纳入国家计划。加工订货和经销代销不但要执行正确的价格政策,而且要给工商业资本家以合理的利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善于利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当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小商品生产只受价值规律支配,资本主义工商业只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只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才受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支配。事实不是如此,当时我们已经利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把它们都纳入国家计划,也就是说,受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支配。当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占领导地位,我们的国家计划事实上已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起支配作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同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规律,但是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两种规律,在几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保证社会主义国家计划能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充分发挥的根本原因。”[1](517)应当说,薛暮桥论述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现在和今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时,陈云直接领导全国经济工作。1956年9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主张在经济体制上用“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调整生产关系。其基本内容是:“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作者按:这里的缺陷是未提私营经济)。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作者按:不要受此限制,下同)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2](13)党的八大通过了陈云的主张。
应当说,上述主张是从当时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初步改革经济体制的重大经济思想,它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有所突破。陈云、薛暮桥等一批经济领导者和经济学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后来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上述主张并未得到实施。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前的29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没有突破重视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轻视并排斥价值规律的思想束缚,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从而在经济运行中实行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上述传统观念的束缚,从理论上认识到像我们这样一个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改革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十二届三中全会则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了建立这一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经过10年的实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决定》包括12个部分,它不仅继续肯定1992年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而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二、对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评价
(一)从总体上说,现行经济体制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部分社会、经济规律,从而明确了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改变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就显著
1.明确了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即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从而明确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2.规定了经济运行中,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1992年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就显著。它改变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格局,建立了要素市场体系,增强了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力,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至2002年年均递增9.8%,2003年至2010年年均递增10.9%,远远超过世界和发达国家的平均发展速度。扣除价格因素计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3年至2002年分别年递增7.3%和4.6%,2003年至2010年分别递增9.4%和7.7%。生活质量也有较大改善。
(二)现行经济体制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
1.虽然它规定了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明确了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但在贯彻执行中偏离了方向
1993年至2002年,贯彻《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然而,在2003年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远远超过公有制经济,“公”降“私”升,逐步打乱了上述格局。到2010年,在全国经营性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比重从57%降到27%,远低于55%~60%的临界值;非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比重则从43%升到73%,远高于40%~45%的临界值。在国家经济命脉领域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也明显减弱。2010年,在属于国家经济命脉领域的16个重要行业的实收资本总额中,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即国有经济资本所占比重、国有经济具有绝对控制力各行业的资本所占比重、国有经济具有绝对控制力和相对控制力各行业的资本所占比重,分别从2004年的60%、62%、77%降到25%、23%、74%,远低于60%、70%、80%的临界值。由此可见,到2010年,虽然总体上仍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其主体地位已开始动摇,所有制改革面临严峻局面。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差距扩大,贫富分化加剧。按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1985年为0.39,2000年为0.40,处于比较适当的范围之内,而2005年为0.485,2008年为0.491,2010年为0.481,2012年为0.474,高于不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若不考虑非法非正常收入,已逼近危险区(0.5),若考虑非法非正常收入,则已进入危险区(0.5以上)。
上述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权性质的大事,需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纠正。然而,目前不少人主张“发展是硬道理”,而本世纪以来,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之所以快速提高,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不存在失误问题。应当说,这是思想和经济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必须辨明。
(1)要弄清楚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真正原因。2004年至2010年的7年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6%,确实是快速发展了,然而我们应透过表象看本质。
第一,在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中,属于外资资本的占30%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并抢占国家经济命脉中主要基础性行业的“制高点”、“桥头堡”①,建立世界工业制造基地,然后将产品销往世界(在全国货物出口额中,外商企业所占比重,2000年为48%,2010年为55%,超过一半),牟取高利。按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理论,这是国际垄断资本对我国的经济掠夺,我国则过分依赖外资,有虚名(高速度、高出口)而少实惠(获得税收,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成效有限),并丧失了部分主动权。由此可见,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中存在着利用和反利用的斗争。
第二,在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中,属于私营经济的占60%左右。多数私营企业依法经营,对发展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大一部分私营企业存在着超经济剥削行为,工资过低、劳动时间过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和福利为1585元,比国有企业职工的3309元低52.1%,而私营企业的利润率为6.3%,比国有企业高出1个百分点。在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中,税后利润所占比重,国有企业为8.3%,私营独资企业为27%。不少私营企业的劳动条件差,如私营煤矿矿主获高利,而职工伤亡事故频发。有的私营企业违法经营,偷税漏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更严重的是有一部分人员,利用权力,靠盗挖国家和集体财产起家,摇身一变成为红色资本家。2005年2月12日新华社报道: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企业研究会共同组织的调查显示,在私营企业主中,中共党员的比例占33.9%[3]。这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大事!
第三,2010年,在全国经营性资产中,非公有制经济资产占73%,其中私营和外资资产占71.8%。按此推算,在全国从业人员中,私营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劳动者占60%~70%。由此可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多数劳动者却处于被剥削地位,这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是背道而驰的。同时,2010年的基尼系数逼近甚至进入危险区。按照马克思关于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原理,这是我国产生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端正所有制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四,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固然有其内在动力,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有经济的大力支持甚至是牺牲其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主要从事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而利润率高的产业,如2010年,在属于国家经济命脉、利润率高的7个行业实收资本中,外资和私营资本占88%,国有和集体资本只占12%。国有经济主要从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利润率较低的采矿、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和基础设施,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大量廉价的燃料、动力、原材料以及基础设施,实际上是把巨额利润转让给私营企业(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发达,主要从事轻工业和获利高的制造业)。私营企业还享受鼓励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在2008年全国工业产品出口额中,私营企业占13%,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只占3%)。由此可见,有人提出“本世纪以来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的结论是褒“私”贬“公”,是站不住脚的。
(2)要弄清楚“发展是硬道理”与“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并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邓小平指出:“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4](64)陈云指出:“我们是共产党,共产党是搞社会主义的。”[2](350)他说:“任何一个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必须牢记,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2](347)由此可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比“发展是硬道理”更硬的道理,后者必须服从前者,决不能颠倒主次关系,否则就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2.在经济运行中,突出强调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其他众多社会、经济规律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在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上存在缺陷和偏差,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少问题甚至失误,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虽然一再强调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只突出强调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提出“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即按照什么规律、运用什么机制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宏观调控”就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丢失了“主心骨”。
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可见《决定》比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更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笔者认为,以往我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的阐述,在理论上存在片面性。首先,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客观上存在着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众多社会、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认真总结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并完善经济体制。价值规律固然重要,但是突出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忽视其他众多社会、经济规律的整体功能和作用是不科学、不完整的。试问,实现“五个统筹”中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乃至其他任何一个“统筹”,只靠价值规律能行吗?不行。在20世纪6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提出要尊重价值规律。当时把价值规律视为资本主义的理论,他坚持真理的精神是可贵的。然而他提出“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人为地拔高价值规律的作用则是片面的。
上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上存在的缺陷和偏差,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不少问题甚至失误。
——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步伐缓慢。据笔者测算,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期的20年间,按不变价格计算在全国工业增长额中,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比重从26%左右提高到36%左右,平均每年只增加0.5个百分点。而经济高速发展是建立在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之上的。
——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无序竞争,导致不少工业行业产品生产能力大量过剩,浪费惊人!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重化工热(汽车及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热等)。21世纪以来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更为普遍。例如,2011年全国钢产量6.83亿吨,实际需求约5亿吨,过剩25%左右,相当于日本和印度的钢产量之和。与钢生产紧密相关行业的生产能力也随之过剩。又如汽车行业,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面很广,导致该行业生产集中度低,小、弱、散的特点显著。目前全国汽车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共有1300多家,多年来有一批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生存十分困难。2011年全国水泥产量20.63亿吨,生产能力过剩15%~20%。此外,风电设备、锂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部分新兴行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也比较严重。应当看到,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无序竞争,反映了中央与地方在发展目标上的分歧,全局与局部的矛盾。中央侧重于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则偏重于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财力。
——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第一,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而农业严重滞后,占总人口50%以上的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导致内需不足。第二,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第三,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第四,积累过多,挤了消费,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第五,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高,世界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大。
——不少年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高,影响人民生活。1993年至1996年的4年间,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年递增15.9%;1997年至2006年的10年间价格稳定,涨幅年递增0.9%。2007年至2012年居民消费品价格再度上涨。2007年至2010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年递增3.3%;2011年,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2012年,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房地产、股市投机和泡沫严重。房价一再飙升,泡沫越吹越大,开发商获暴利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一方面,对绝大多数职工、居民来说,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另一方面,有专家测算,建房生产能力过剩约60%。大量房产闲置,如北京市的房屋空置率达30%。美国、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是前车之鉴。股市泡沫也很严重。1991年至2000年之间,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年均累积泡沫分别为63.4%和58%。而同一时期,纽约道·琼斯指数年均累积泡沫为19.5%[5]。2005年前后,随着所谓“金融体制改革”的启动,我国股市出现“过山车”现象——大起大落。2007年9月,上证综合指数达到5262点,深证综合指数达到1447点的高位,此后开始狂泻。到2008年,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跌落到1821点和553点,下挫65%和62%。有学者测算,此次中国股市暴跌,A股总市值的70%即约20万亿人民币蒸发,成千上万的股民蒙受重大损失。我国资本市场遭受损失之惨重,全球数一数二![6]2008年以后,股市呈时好时坏的徘徊态势。时隔4年,到2012年年底上证综合指数再度跌至2000点之下,企业盈利下滑,市场信心处于低迷状态。股市下跌,股民反应强烈。有的说,请给我们散户一个大跌的理由,股市是投资还是投机的乐园?有的说,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可现在股市一个劲地下掉,是晴雨表不准,还是真的经济出大问题了?
三、从遵循客观规律的高度,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
二十年来,笔者探索和研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系统(或体系),综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所深化的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和主要内容。这一基本社会经济规律体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关社会基本矛盾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这一基本社会经济规律体系不是由一个规律而是由众多规律组成的系统(以下简称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经济规律)。这一基本社会经济规律体系所揭示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的实现形式,覆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笔者选择其中与经济体制紧密联系的11个规律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共有34个方面),作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指导下,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确保社会主义性质。
遵循处于主导地位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规律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同时进一步落实到方针、政策、措施上,具体来说,包括:第一,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持。第二,贯彻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第三,贯彻《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第四,既反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又反对阶级斗争熄灭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调动各阶级、阶层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依宪治国,要进一步落实《宪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忠诚于宪法”,又说,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他们说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话。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贯彻落实《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花三五年时间重新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格局。这是捍卫并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头等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二)关于经济运行的总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发展生产力,增加新创造价值,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
遵循以下三个规律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并进一步落实到方针、政策、措施上。
——遵循生产力规律。第一,确立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在社会主义国家当家作主的基本原则。牢牢把握其既发明并操作科学技术又创造价值的两个基本特性,纠正淡化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偏向。第二,确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和相互结合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其对生产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特点,纠正科技创新只局限于自然科学的偏向。第三,依靠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步伐。
——遵循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③规律。第一,发展并巩固实体经济④,抵制虚拟经济的冲击和破坏,奠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坚实基础。第二,正确衡量和评价国民经济总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汲取西方经济学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两个综合指标,衡量和评价国民经济总量,两者并用,更加注重后者。第三,实现最优经济效益,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这是增加公有资本(或私有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
——遵循按劳分配规律。第一,按照马克思关于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原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确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第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贯彻劳动生产率高于劳动报酬增长的原则。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制度等,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在公有制企业中,遵循按劳分配规律及相应的按劳取酬机制,实行科学、严密的定额管理制度,做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实现经济运行总目标的主要战略措施
遵循以下四个规律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并进一步落实到方针、政策、措施上。
——遵循价值规律和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规律客观上存在着内在联系,即价值规律的基础性作用是在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的主导性作用下实现的,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的主导性作用是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性作用之上的。因此,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只讲“资源配置”是不全面的。必须确立价值规律及其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及其综合平衡机制起主导性作用,两者相互结合(可比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不是“鸟”和“笼”的关系,也不是以谁为主、以谁为辅或各占一块的板块式结合,以及所谓的“二次调节”(即强调市场调节无时、无处不在,市场调节不能实现总目标时再进行第二次的政府调节)。
这里顺便讨论一下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及两者的关系(通常讲的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已经争论几十年了。从遵循规律的角度来看,第一,历史表明,作为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来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都可以运用它们。第二,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来说,社会制度是它的前提条件,经济运行机制离不开社会制度。因为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所以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者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决定了他们能自觉地认识并运用包括上述价值规律和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在内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立党为私、执政为资”,领导者的资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决定了他们认识并运用客观规律的局限性、片面性。
——遵循社会再生产规律。第一,坚持经济发展速度、结构和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在实现高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度的发展速度,而这两者的关键在于优化经济结构。第二,不断调整并优化五大经济结构。实践表明,既实现适度发展又获得高效益,“鱼”和“熊掌”是能够兼得的,关键在于调整并优化经济结构,包括: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调整优化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结构;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结构;充分发挥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建立紧密协作、互通有无、梯度发展的地区结构;建立立足国内、发展对外经济,满足国内、国外两种需求,以前者为主的经济结构;贯彻先生活、后生产,先消费、后积累的方针,建立合理的积累和消费结构。第三,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特别是其中的四大平衡,即物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第四,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调控作用,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财政和金融不同类型的政策和措施,把握好对不同对象的调控方式和力度,有保有压,有促有抑,不能一刀切、急刹车。发挥金融业的独特功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严防虚拟资本的干扰和破坏,抵制国际金融危机的入侵,确保金融安全。发行国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要把握好力度,防范财政风险。第五,价格是经济运行好坏的晴雨表,必须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按照国际惯例,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增幅控制在1%~2%,最高不能超过4%,即可容忍的轻度通货膨胀的界限之内。保持合理的货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数量与商品流通数量基本适应)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供需的基本平衡。
——遵循对外经济发展规律。第一,实施对外开放的国策。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前者为主。第二,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与各国的经济交流。第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保护本国经济。利用外资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开展利用和反利用的斗争。
(四)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节约自然资源并开发可再生资源、保护并优化环境的关系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众多、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之间的尖锐矛盾,应遵循与上述经济运行诸经济规律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两个社会规律及其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八个方面的实现形式,并进一步落实到方针、政策、措施上。
——关于人口规律。第一,确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的原则。第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第三,科技兴国,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第四,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统筹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第五,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关于经济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律。第一,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以维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实施节约自然资源的基本国策。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资源,推行循环经济。第三,实施保护并优化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五)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节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7]然而,站在遵循客观规律的高度,从上文论述过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来看,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与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不够全面的。这是因为,价值规律与其他规律的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大致有五种类型:第一类,价值规律和其他规律并重。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起主导性作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如,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规律共同起作用,增加新创造的价值,加速发展生产力。这一类规律作用的覆盖面是最广的。第二类,以价值规律为主。如价值规律和生产力规律共同起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化生产技术、管理和劳动者素质)进步,实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等。第三类,以价值规律为辅。如社会再生产规律、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等共同起作用,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又如,在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报酬的多少取决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劳分配规律起主要作用,价值规律等其他规律起次要作用。第四类,价值规律所起的作用很小甚至无关。如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环境污染,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等。第五类,在有的经济领域价值规律起消极作用。如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分配活动中,实行按资分配,剩余价值规律起主要作用,价值规律反而加速扩大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的贫富差距。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不能局限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上。试想:现代化多兵种作战,指挥官怎能只靠一个兵种孤军独进?如是这样,非但难以取胜反而还会有战败的可能!因此,笔者提出以下主导思想:政府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指导下,遵循与经济体制紧密联系的众多社会、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驾驭、指导、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凡是符合规律的,要“放手”;凡是不符合规律的,要“管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既全面又深化的目的。实践表明,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相互关系,统筹安排各种利益的分配,归根到底是把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应当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之时正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新自由主义——方兴未艾之际。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等。它通过各种渠道在我国渗透,图谋扭转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淡化乃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的侵蚀。
注释:
①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年报资料加工分析。2010年,在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11个重要基础性行业的实收资本中,外资资本占46.3%,即接近一半,其中医药制造业占34.8%,通用设备制造业占40.5%,专用设备制造业占4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47.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50.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52.4%,化学纤维制造业占53.1%,通信设备、计算机等制造业则占84.0%。
②关于贯彻执行《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情况和建议,详见作者发表的《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量化分析和评价》(载《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遵循客观规律,壮大国有经济》(载《管理学刊》2012年第6期特稿)、《大力发展并完善集体经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载《管理学刊》2012年第5期特稿)等论文。
③“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经济概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经济概念仍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剥削行为,故称为剩余产品。
④实体经济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界定的“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概念的扩大和延伸。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70%左右来自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2008年之后,我国之所以能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猛烈冲击的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的强大,它好比埃及金字塔的底座一样,基础厚实。实体经济的含义可以表述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直接为其服务(包括已融入生产力的自然科学技术等)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的特征有两个方面:第一,它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直接为其服务、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第二,它是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
标签:公有制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市场规律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价值规律论文; 按劳分配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