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7两年语文高考试题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年论文,高考试题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高考语文科结束以后,考生普遍感到今年的语文试题有难度,觉得答案难以把握。特别是第Ⅰ卷,考生觉得迷惑性较强,对自己的答案缺乏信心。武汉市有两所很有名气的省属重点中学专门进行了摸底性调查,将今年的语文试题让应届高二年级(秋季升入高三)学生做答。结果一所学校学生第Ⅰ卷平均得分30.42分,另一所学校学生平均得分28分。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今年的语文试题难在哪里呢?笔者专门将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与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逐题比较,比较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与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考查内容,除了排题顺序略有不同以外,差不多完全一样。如果说稍有不同的话,就是作文材料的类型及小作文的要求不一样。1996年作文材料是两幅漫画,小作文要求对两幅漫画内容进行说明;1997年作文则是三条有关“助人为乐”的材料,小作文要求对人物作行动描写。两年的大作文都属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从宏观上看,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作文都属供材料作文,应该说题型变化也是不大的。因而,我们觉得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和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出题指导思想和考查内容、范围、题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考生对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难度的反映比1996年强烈呢?1997年语文试题的难度究竟难在哪里呢?笔者对1996、1997两年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第Ⅰ卷进行了认真比较分析,认为1997年语文试题主要难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了标点符号考查的难度
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第Ⅰ卷中没有专门考查标点符号使用的题。标点符号的使用的考查放在了第Ⅱ卷的31题,内容也仅考查了逗号和顿号的区别。考题中要将错用的逗号改为顿号,这是顿号使用的一般常识,应该说这个难度是不大的。而1997年语文高考试题第Ⅰ卷中专门列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其中试卷B第3题就是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容易搞错的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A 项是考查逗号和顿号的区别;B项是考查逗号和句号的区别;C项是考查括号内外标点的使用。这三项中A、B两项是学生平时最易搞混用错的。A 项是要将句中三个并列谓语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比1996年试题中将逗号改为顿号增强了难度。因为学生往往只记得句子中间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要用顿号,但忽略了并列的谓语之间要用逗号,这恰恰考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B项则是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通病。许多学生作文,往往一逗到底, 因此B项考查逗号与句号的区别, 这是考查了学生在标点符号使用上的一个通病,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此为今年语文试题之一难。
二、提高了成语运用考查的难度
1996年试题第6题和1997年试题第4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成语理解、运用的能力。1996年试题考查了“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等四个成语的区别和运用,这四个成语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区辨它们的运用,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的。1997年考查的则是“莘莘学子、趋之若鹜、不孚众望、万人空巷”这四个成语的区别与运用。应该说,这些成语也并不十分生僻,使用频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是问题在对选项“D”中“万人空巷”的理解上。“万人空巷”的本意是:人数极多, 街巷的居民都走出来了,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情景。但学生往往注意了“空巷”而忘记了“万人”,以为“万人空巷”是指人们都呆在家里,使街巷变空了。这样的成语文字浅近,含义深藏,弄不好学生就容易出错。此为今年语文试题之二难。
三、提高了虚词考查的难度
1996年语文试题第3题是考查现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的内容, 主要是考查了“何况、况且、而且”这三个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的细微区别。结合语言环境,只要凭语感,我们就不难找出本题的答案。1997年语文试题则扩大了虚词考查范围。试卷第7题B项属关联词滥用,C 项属关联词不配搭,这两项的难度还是不算很大的。而A、D两项就有些难度了。D项主要在于区辨“对”和“对于”的用法,就虚词用法而言, 这就较区辨虚词的配搭是否恰当增加了难度;A 项考查虚词“未尝”的用法,则比较少见了,一般虚词训练恐怕很难涉及到这类没有前后配搭关系的虚词的运用。因此,A项虽属正确答案,但却是个难点。 此为今年语文试题之三难。
四、提高了诗歌赏析的难度
1996年第10、11两题是对一首元曲的评析,只要认真阅读,两题的答案都可以从所选元曲的文面意义上解读出来。但1997年所选两首唐诗赏析的答案,则不是仅仅理解了文面意义就能选定的了。比如第10题,就很令人费解。答案为A项,如果单从文面理解, 你是无论如何也选不出A项来的。要选出A项,必须将A项内容和诗的文句进行反复比较, 才能从逻辑上发现雍诗中“碧色全无翠色深”一句与选项中“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又静谧的景象”不合,“月光下”是绝对看不出“翠色深”的,因此可选定A项为答案;此外,D项也是有迷惑性的。关于“湘妃”,高中语文第四册《屈原(节选)》中有对“湘妃竹”的注释为:“斑竹,又称泪竹。传说舜南巡时死去,妃子娥皇、女英在江湘之间哭泣,眼泪沾染了竹子,竹竿上有了斑点,所以称斑竹、泪竹。二妃死后成为湘水神,斑竹又称湘妃竹。”这是全部高中课文中对有关“湘妃”的唯一注释。但选项D 内容为:“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这里就有两个疑问:一是雍诗中的“水仙”是否一定就是“水中仙女”,且是否一定就指娥皇和女英,关于“水仙”的传说在洞庭湖是否只此一例;其二,课文注释中说:“二妃死后成为湘水神”,并无“遨游于洞庭之上”的内容,选项D内容作了这样扩大,学生很难依据课文注释来肯定是非。 此为今年语文试题之四难。
五、提高了文言称谓考查的难度
文言文考查难度,总体讲,1997年与1996年大约相当,但个别题提高了难度。如1997年试题第15题,考查了文言代词“朕、臣、卿、陛下”的意义。从一般意义上讲,要求学生掌握这几个文言代词的意义并不是很难的,但今年试题第15题考查的不仅仅是这几个文言代词的一般意义,而是这几个文言代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对学生来说,这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关于称谓,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后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中,只有“臣、陛下”的有关内容,也只是简单地提及。文中提及“臣”的内容为“谦称类:如寡人、孤(王侯自称)、臣(臣自称)”;提及“陛下”的内容为“敬称类:如陛下、大王、皇上”。仅此而已。对考题中四个文言称谓,笔者专门查阅了有关辞书。《辞海》关于“朕”的解释为:③(第3条义项,下同)古人自称之词,……从秦始皇起, 才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太后听政时亦自称朕。关于“臣”的解释为:①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②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对“卿”的解释为:②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朋友、夫妇也以“卿”为爱称。对“陛下”的解释为:“臣下对帝王的尊称。……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试题第15题基本上是依据有关辞书的条目来拟定选项的。用这种远远超出课本内容的东西来考查学生,当然考生觉得很棘手了。此为今年语文试题之五难。
六、大作文由一则材料变为多则材料,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近几年,包括1996年语文试题中的大作文基本上是要求围绕一则材料(或一幅漫画)拟题作文。今年的大、小作文共有三则材料。大作文要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根据评卷情况看,学生在对二则材料的驾驭上普遍比单一供料作文差,重点是不会把两则材料结合起来思考。因此从供料作文的角度看,今年的大作文比去年的大作文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为今年语文试题之六难。
从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今年的语文试题究竟难在哪里了。此外,就试题答案看,今年的语文试题第6题(B卷)答案为“D”, 这个答案是需要讨论的。(在此不赘述)这也降低了考生今年语文成绩的平均得分。
对于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如何评价,我想这是需要讨论的。我个人以为:今年语文试题的出题方向是正确的,也是符合考试说明要求的,但在具体材料的选用上,离开课本的范畴远了些,有的题考得过偏了些,如文言称谓的考查,关于“湘妃”的考查等。当然,从今年的试卷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在语文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特别注意一些知识难点的辨析;要注意全面落实,不留知识死角;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力求以课文为基础,适当延伸;同时还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应高度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