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_赵丽

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_赵丽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肿瘤分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6-2017年间在我科接受PICC置管术的480例肿瘤患者的导管并发症进行分析,查找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干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480例患者当中,9例为导管堵塞,6例为血栓,3例为置管部位感染,2例为导管脱落,5例为静脉炎,剩下的患者则未出现症状。结论:PICC是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以及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对行PICC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预见性的评估,并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保证治疗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167-02

1.引言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PICC)对于需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反复化疗以及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肿瘤患者来说,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它对降低因为药物所引起的不适反应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1]。虽然目前我国的PICC穿刺技术及后期护理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然还是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PICC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以减少PICC的发生率。

2.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2.1 导管堵塞

2.1.1导管堵塞的原因 导管留置的时间过长易导致导管堵塞,随着导管留置的时间增加,沉淀物就越多,单管更容易被堵塞;封管不当导致导管内壁仍然附着残留药物,导致导管口凝固从而导致导管堵塞;导管固定不当,导管如果在固定的时候被扭曲或者折叠会造成导管堵塞;部分肿瘤患者自身的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流动的速度较为缓慢,纤维蛋白在导管的最末端形成鞘,就好像一面单向的闸门,当使用注射器在负压的情况下来回的抽动时可能造成导管堵塞[2]。

2.1.2预防 要合理的固定导管,同时要注意导管在固定时的位置,避免导管发生扭曲或者折叠;在整个输液的过程中要保证液体输入的连续性,在更换液体的时候避免发生血液回流。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有流速减慢或停止时应及时处理。全程密切关注导管的情况,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合理的进行冲管以及封管,正确的冲封管可以有效的防止导管堵塞,在输液之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输液结束后要再次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再进行封管。输注脂肪乳剂前后均应用注射器抽吸1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保证导管通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血栓的形成

2.2.1血栓形成的原因 血栓的形成通常与肿瘤患者自身的血液高凝状态、化疗药物的刺激、PICC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置管侧肢体的活动减少等因互有关。尤其是冬天,气温较低,导致患者的血管进行收缩,血液流动缓慢,是PICC血栓形成的高发时段。

2.2.2预防 操作人员置管前做好血管评估,避免术中反复穿刺及送管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使用绷带压迫穿刺点时注意松紧度适宜,绷带使用时间不可过长,如穿刺点出血停止后应尽早解除绷带;做好患者术后健康教育及活动指导,消除其因惧怕导管脱落、断裂、穿刺部位出血等情况而减少置管侧肢体活动,鼓励患者置管24小时以后开始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如腕关节、肘关节活动及挤捏握力球等,指导其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置管侧肢体受到压迫;带管期间注意观察肢体有无肿胀及疼痛,皮温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检查,明确是否发生血栓;对于入量无特殊限制的患者应鼓励其带管期间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之间;冬季或气温较低时应注意保暖[3]。

2.3 置管部位感染

2.3.1置管部位感染的原因 发生感染的原因与操作时没有严格的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中心静脉管道长时间的存放、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等有关。

2.3.2预防 进行置管操作或导管护理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及操作规范,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定期进行导管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洗澡时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穿刺部位浸湿,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及分泌物,敷贴有无污染、卷边或脱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 导管脱落

2.4.1导管脱落的原因 导管意外脱落与患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自行拔管、导管固定不妥、敷贴脱落、活动不当等因素有关[4]。

2.4.2预防 妥善固定导管,皮肤消毒后需充分待干,使用粘合力较好、大小适宜的敷贴,做好动态观察,发现敷贴卷边或脱落时应及时给予更换;向患者讲解导管自护的重要性及护理要点,嘱咐患者在移动身体及活动肢体时注意对导管的保护;加强脱管高风险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烦躁及不配合的患者适当采取镇静及约束措施。

3.总结

PICC是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一种输液工具,它既可以有效预防输注化疗药物及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也可减轻外周静脉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5]。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或避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每一位肿瘤护理人员都应熟练掌握PICC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及技能。

【参考文献】

[1]姚婷婷,孙颖,曲宝君,刘军莉.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04):461-464.

[2]张丽红.耳鼻咽喉肿瘤患者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5):241+243.

[3]付斌.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08):668-669.

[4]谭庆麟,黄梨花,陈锦英,贾筠,朱介宾.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06):717-719.

[5]高瑞秋.肿瘤晚期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2714-2716.

论文作者:赵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_赵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