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琵琶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_艺术论文

论琵琶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_艺术论文

论琵琶传统乐曲的艺术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琵琶论文,乐曲论文,特征论文,传统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艺人们艺术实践的不断改进,这一民族乐器得以创新发展,同时流传下来的许多优秀琵琶乐曲,已成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宝贵的遗产。在这些传统乐曲中,有许多作品的作者已无从可考,而这些乐曲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倾注了无数艺术家的心血与情感。正如斯大林所说的:“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1 〕在这些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表现出我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对这些传统琵琶乐曲我们应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继承发扬传统音乐中的精华,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更进一步认识这一优秀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

琵琶最早是以演奏方法来命名的。初名批把,汉代刘熙在他所著《释名·释乐器》中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2 〕东晋时期由印度传入我国一种梨形音箱的曲项琵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琵琶吸收外来乐器特点不断改进,名称也由原来的“批把”而变为“琵琶”。至唐代琵琶已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姣姣者,演奏方法也日趋成熟,拨弹、手弹并存,独奏乐曲也进一步丰富。至元代《海青拿天鹅》的出现是我国琵琶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从此,琵琶弃拨用手,在演奏技法上为乐曲的表现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琵琶演奏的左右手技巧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使这一乐器更具特色,表现力也更加丰富。至明清时期乐曲的题材、形式逐渐丰富多彩,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努力,形成了不同艺术风格的各种流派,乐曲也有了文曲武曲之分。

所谓琵琶文曲一般是指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轻缓,演奏上注重左手的推拉吟揉等技巧的运用,乐曲或表现内心细腻情感或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武曲则是乐曲情绪激烈,威武雄壮,节奏复杂多变,表现上富有戏剧性,注重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多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现以《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琵琶专辑》〔3〕一书为例进行分析。 该曲集收集的琵琶曲是我国传统音乐器乐曲中独具特色和极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在演奏方法、风格、情绪、难易程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却有着许多共性的艺术特征,即文学性、旋律性、多样性等。这些表现力丰富的民族音乐作品历经数载流传至今,也正是其真正艺术价值的体现。

一、琵琶传统乐曲的文学性

琵琶传统乐曲的文学性特征是指在乐曲中含有史实、情节,或用标题、小标题的形式对乐曲进行的文字性提示,具体表现在标题、小标题、段落及内容等几个方面。

琵琶的传统乐曲在上面提到的“琵琶曲专辑”中共有十八首作品(虽有同名曲,但在段落、结构、演奏等方面是不同的),几乎所有作品从标题也即曲名中得到一种文字的提示,帮助人们欣赏理解作品,其中还有九首作品写有小标题。小标题分为两种,一是根据乐曲内容,按乐曲的情绪、情节的发展来作出扼要的提示,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二是与乐曲内容相似,将一些情绪相近的旧有曲牌名称组合创新为一首作品,如《塞上曲》、《阳春白雪》等,这些都体现一种标意性。古曲《十面埋伏》以史料为基础,采用写实的创作手法,来表现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的垓下之战, 描述了刘邦运用十里埋伏战败项羽的历史故事。乐曲以小标题为“线索”,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来表现古代的战争场景,叙述了整个战斗过程,使听者犹如身临其境,感到惊心动魄。像〈列营〉中的三通鼓,〈埋伏〉的紧张气氛,〈小战〉〈大战〉及〈呐喊〉声的逼真性,就像一幅历史画卷展现在人的面前。在乐曲的传承过程中,“改编者(常常是演奏者)不但力求乐曲表现明确的内容,并通过标意性标题,以文学作媒介向听众宣布他们的意图,引导听众可能一致地去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内容”。〔4 〕如《塞上曲》有标题的五个乐段(1.宫苑春思,2.昭君怨,3.湘妃泪,4.妆台秋思,5.思汉)都是独立的乐曲,收录在明清时期李芳园所编辑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李芳园将曾在武林(现杭州)一带流传,且情绪基本一致的这五首小曲组成一支套曲,取名《塞上曲》,假托为王昭君所作,乐曲表现了古代受压迫妇女内心的痛苦。〔5 〕这种标意性的标题是对乐曲总体情绪的一种提示,为人们感受音乐,塑造音乐形象提供了一种指向性。相似的乐曲还有《阳春白雪》、《青莲乐府》等。

段落的标记是传统琵琶曲中常用的形式,它基本上按照乐曲的情绪或速度等因素来划分,形成一种较明显的内容提示与情绪转换,如阿炳的《大浪淘沙》、刘天华的《歌舞引》等作品。古曲《海青拿天鹅》是一首反映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有诗记载:“‘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原注《海青拿天鹅》新声也。”〔6 〕全曲就是以海青捕捉天鹅为主题逐段进行的各种形象性描绘,乐曲开始对草原环境的描述到各段情节的展开,都与乐曲主题紧密相连。

内容方面是指情节或故事性。它是传统琵琶曲文学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写实性作品,即以一定的史料、生活现实为题材来记述某一历史事件或故事情节,像《海青拿天鹅》、《十面埋伏》、《龙船》、《歌舞引》等,通过对场面、场景、过程等叙述达到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和升华;另一种是对自然景物、客观环境的描述,如《浔阳琵琶》、《月儿高》等。《浔阳琵琶》通过对夕阳西下,江上归舟的描绘,每段以诗的语言解释音乐的小标题(1.夕阳箫鼓,2.花蕊散迥风,3.关山临却月,……9.渔舟唱晚,10.月明影里一归舟)来表现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月儿高》则更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7 〕在夜晚凝静的月光下,既有“江楼望月”的景色描绘,又有“素娥旖旎”的歌舞音乐,令人心旷神怡。

当然,音乐作品不像文学作品描绘的那样具体,但这正为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在演奏技巧的展示中,在音响的流动中,在抑扬错落的节奏变化、音调语气中,体味感受这些传统乐曲的无穷魅力。通过标题、小标题、段落等文学性提示,比较准确地为人们提供想象的依据。

二、琵琶传统乐曲的旋律性

琵琶传统乐曲,从演奏的角度讲是非常重视旋律性的,这也是这一乐器独具韵味的重要方面。所谓旋律性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讲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在音乐中无论是激越雄壮的武曲,还是抒情柔和的文曲都是以“点”来完成的,是以点连成线的,在演奏中旋律线的表述尤为重要;从广义上讲,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旋律的进行,它在音高、节奏、节拍、调式等音乐因素有目的的结合中构成作品的基础,当然它也包含创作者的主观感受。长期的艺术实践,特别是在传统琵琶曲的演奏过程中,艺人们对旋律线的要求是非常讲究的。因此传统乐曲的旋律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体现在演奏技法及对乐曲的整体把握中。传统琶琶曲的演奏非常重视音与音的连接。对音的层递关系先要有理性把握,即有目的有意识地演奏每一个音,注意起句、收句或起音落音等。在文曲中运用推拉吟揉等技法对音或余音进行美化,使音乐形成点中有线;在武曲中注意运用右手扫、拂、轮等技法,使音乐形成线中有点,由点成线。这种独特的旋律表现方式成为琵琶演奏的独特风格。当然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既有音与音、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连贯,又有音的棱角。如在乐句、结束音、开始音的处理,乐曲中力度、重音等方面形成节奏、气势、神韵和力量,都是运用技巧和通过对整体情绪的把握来完成的。武曲《十面埋伏》中〈吹打〉一段,是运用长轮技法来演奏的。旋律性较强的音乐更注意运用演奏技法来强调节拍重音,即将轮指中力度较大的大指用在句子的开始音或节拍重音上,突出旋律的骨架,以此来表现刘邦在战前信心百倍的心态以及汉军的旺盛士气和必胜信念。文曲《大浪淘沙》是民间艺人阿炳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创作的一首乐曲。在第一乐段慢板的陈述中,起伏富有个性的旋律运用在长轮前加一弹挑的“七指轮”形式来突出旋律的柔中带刚,表达阿炳对黑暗现实的疑问、不平与激愤。第三乐段运用苏南民间音乐唢呐曲《将军令》部分音调,采用双弹与轮指为主的技法造成节奏轻盈,旋律铿锵有力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旋律中充满着乐观与自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琵琶传统乐曲独特的旋律性特征。

第二,体现在音乐作品中。所谓传统乐曲是指世代流传下来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它是众多艺人们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创新改革完善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作品的旋律进行自如流畅,抑扬顿挫,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和统一性。如《飞花点翠》、《月儿高》、《阳春白雪》、《塞上曲》、《汉宫秋月》等许多作品的旋律中,特别在一个占几拍时值的长音中多运用高低八度衬托对比或换弦换节奏等结合左右手技法来表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起伏跌宕的艺术风格。《阳春白雪》中〈道院琴声〉一段运用高低八度的旋律进行通过泛音的演奏,以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艺术效果来表现万物生辉,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霸王卸甲》中〈点将〉一段的旋律先递升后递降,波状起伏大,在音乐进行中乐句和段落的首尾同音衔接,一气呵成,具有连续不断循环的动力。这种旋律的流动性与同音衔接的对比统一造成了主帅登场,庄重威严的情景。像旋律的变奏、循环,节拍转换、调式转换等,在传统琵琶曲中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历代演奏家们的精心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第三,旋律的戏剧性。琵琶的传统乐曲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征,在表现戏剧性矛盾冲突及一定的情节时,往往利用各种技巧或较自由的节奏等来达到一种戏剧性艺术效果。通常所说的戏剧性一般是指歌剧或戏剧作品中,人物性格与情节变化的矛盾冲突。但在传统琵琶曲中,多数作品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因此在作品中常运用散板节奏,由慢渐快或由快渐慢来构成一种旋律形态。如《十面埋伏》的〈列营〉运用轮拂手法,先声夺人,节奏由慢渐快,造成一种紧张的战争气氛,使人身临其境。〈呐喊〉一段,运用左手大幅度推拉弦,配合右手大力度的扫拂技法,来描绘战场上的厮杀场面,将矛盾冲突推向高潮,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感染力。《飞花点翠》是一首传统小曲,1904年沈肇洲在他所编的《瀛州古调》将此曲收入其中,后经刘天华整理加工流传开来。〔8 〕乐曲中较多地运用轮指配以左手快而大的推拉弦,由弱到强进行演奏,同时附点八分音符与两个三十二分音符这种松与紧的节奏结合,使人耳目一新。另外如《大浪淘沙》、《塞上曲》等许多乐曲中对音的夸张和富有戏剧性的处理,都形成了传统琵琶曲所独有的旋律特征。

三、琵琶传统乐曲的多样性

琵琶传统乐曲的多样性表现在题材、结构技法、风格等几个方面。琵琶以其丰富的演奏技巧,乐曲题材的广泛多样,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艺术风格成为民族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同时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不仅流派纷呈,乐曲的版本众多,对同一首作品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如《飞花点翠》从标题来看就有两种解释:“(1 )飞花散落在芳草上春意正浓的景色。(2)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飞雪的意境。”〔9〕前者需要演奏者文曲文弹,而后者则是文曲武弹,即要充分体现出“傲飞雪”的意境,演奏中注意乐句的起音与落音以及旋律进行中的棱角。再如《平沙落雁》仅就乐曲曲名而言,在其它传统文艺作品中,以“平沙落雁”为题材的诗、画、乐曲是很多的,作为琵琶曲最早见于华秋萍琵琶谱,后见于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前者无标题,后者有标题。〔10〕

首先是题材的多样性。在这些传统乐曲中,有史实、叙事性作品,它们运用标题、小标题或段落将整个过程用音乐表现出来,通过不同的演奏方法及强弱变化、力度把握等等将全过程一幕幕展现在人的面前;有对自然景物描写的作品,诸如“月”、“花”、“鸟”、“雁”、“江”、“水”等,多数采用以静带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有的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通过作品来表现对人生的态度和生活感受,正像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讲到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抵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其次是结构的多样性。传统琵琶曲虽然以段落为主而组成,但每首作品都有其结构上的个性特点。一是由许多相同拍数的小曲(也称为68板)组成的套曲。如《阳春白雪》、《塞上曲》等;二是由长短不同的许多小乐段而组成的大曲。如《海青拿天鹅》等;三是像《龙船》这样的乐曲结构,仿锣鼓节奏特征,这也是民间音乐常采用的曲式结构。同时在这些乐曲中又体现出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的特点。如《将军令》一曲的结构,是由引子和九个小段落组成。引子一段运用节拍转换,由五个乐句三个层次,第一小段则是由三个乐句组成,其它小段也不尽相同,但全曲自始至终在每拍两轮的双弦上演奏,进而达到了全曲的统一。像演奏方法上的统一,题材上的统一等等都体现了传统琵琶曲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再次,传统琵琶曲在演奏技法与风格方面也具有多样性。琵琶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同时演奏名家辈出,不同的演奏风格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推动了琵琶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这些流派的形成多以师承关系为主线对作品达到相对的共识,一般表现在对乐曲的段落结构、演奏技法和情感把握,以及对乐曲理解的角度等方面。当然即使是同一首作品由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演奏也不尽相同,这是由音乐作为时间艺术这一特性所决定的。纵观琵琶发展史其主要流派有:清代中叶南派琵琶代表人是陈牧夫;北派代表人物王君锡;无锡派代表人物华秋萍;浦东派的鞠士林;平湖派的李廷森等。〔11〕每一流派都有各自的传谱及演奏版本,他们通过口传心授的师承关系的传播,使其演奏特点得以继承和推广,且被后人所肯定。当然在各流派之间,特别是每个演奏者由于生活经历、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观等各方面的个性差异,大多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能够较好地发挥个人的艺术才能,吸收借鉴其它流派以改进完善自己,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传统琵琶曲也就在不断的传承创新中得到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一首传统乐曲之所以作为客观存在而流传下来,是因为它具有符合人们(也即主体)的心理需求性而构成这部作品的存在价值。同时主体又对这首作品有着相同的心理需求,这就构成了特定的审美关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2〕,“是从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3〕价值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中。传统琵琶曲多少年来经久不衰,也正是在这种审美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流传到现在的。不可否认它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因为“生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永远也不会长久停留在一点上,而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中;同时,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全部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变化,即引起全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改造。”〔14〕艺术作品的生产是社会的生产,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也都凝聚着其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因此也就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评价。在琵琶乐曲的传播过程中,一代代演奏家在再创造的同时,注入了每一时代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将民族音乐中共性与个性特征再现并传播下来,聚集形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宝库,以它的文学性、多样性以及富有个性的旋律体现出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琵琶的传统乐曲也正是在继承和延续中显现出其审美价值。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王正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413页。

〔2〕《中国音乐词典》,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291页。

〔3〕《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琵琶专辑》,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音乐理论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4〕《传统民族器乐曲欣赏》,李民雄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223页。

〔5〕同〔3〕第4页。

〔6〕同〔2〕第142页。

〔7〕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引自《艺术美学大百科》王鐘陵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382页。

〔8〕同〔3〕第5页。

〔9〕同〔2〕第103页。

〔10〕同〔3〕第4页。

〔11〕《琵琶演奏技法》,邝宇忠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139页。

〔14〕同〔1〕第297页。

标签:;  ;  ;  ;  ;  ;  ;  ;  

论琵琶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