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机高空逃生的合理选择论文_詹伟

詹伟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德昌风电厂 四川凉山州德昌县麻栗乡 615500)

摘要:截至2017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达188.23GW,占全球34.88%,稳居世界第一。随着风电产业迅猛发展,投运风电机组数量高速增加,风电机组火灾事故的发生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风电机组的安装与维护大多在60至80米的高空作业,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在风电高空作业中面临火灾等事故,如何选择合理的高空逃生方式,保障人身安全,文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风力发电;火灾事故;高空逃生;安全

引言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已超180GW,行业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安全第一”这个准则,60-80米的高空作业的乃是这个行业从业者的“家常便饭”,而高空坠落更是这个行业最常见的事故类别,因此保障作业安全的基本措施是正确使用防坠落劳动防护用品。但在高空作业当中,当遭遇火灾事故、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需要及时从高空逃生。尤其是在高空作业中面临火灾事故时,在此紧急情况下选择高空逃生的方法不合理,同样可能会导致高空坠落、火灾伤亡等事故发生。因此在火灾事故下,冷静地选择合理的高空逃生途径,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1.火灾事故危险因素辨识

需要高空逃生的前置条件是,风电机组运维或安装人员正在从事机组的安装或维护检修工作,风电机组处于停机维护状态。因此在风电机组处于停机维护的前提条件下,从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类,在高空作业中导致火灾事故的危险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大类。

1.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导致风机在维护停机状态下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它主要是由人的行为性危险因素,即违章作业、误操作导致,如在机舱或轮毂中吸烟,违规动火作业,检修维护作业导致电气短路引起火灾等。

1.2物的因素

风机维护情况下,物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机舱或轮毂中的隔热保温材料、齿轮箱油、液压油、润滑油脂、碳粉及电缆护套等可燃物品,甚至包括蓄电池等电气易燃易爆物体,也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1.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作业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狭小空间环境作业,不良照明环境作业,高空作业,舱内高温环境作业等。

1.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比如未配备齐全完备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高空逃生装置、灭火器等;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如隐患排查不到位、巡查不到位、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2.事故类别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6441-1986),综合考虑风电机组高空发生火灾和高空逃生途径选择不当引起的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可将可能引发的事故分为以下几类。

2.1 物体打击

风机火灾事故中,设备燃烧后,将导致风机构件刚性破坏,导致坍塌,对未及时逃离的人员造成物体打击。

2.2 高空坠落

高空逃生过程中,慌乱的操作失误和逃生途径选择不当易造成高空坠落或悬吊伤害。

2.3 火灾

当火势无法控制,人员未及时从作业环境中逃离,火灾事故可能将导致烧伤等伤亡事故。

2.4 中毒和窒息

人员处以高空封闭作业环境中,当火势无法控制,人员仍未及时逃生,易造成窒息、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等事故。

3.高空逃生的途径与设备

3.1从塔筒爬梯逃生

逃离人员穿戴具有防坠滑块的安全带,迅速从塔筒爬梯向下攀爬至地面逃生。

3.2利用逃生装置从舱外逃生

利用逃生装置(逃生包)从风机舱外吊物口或从机舱天窗口处,从机舱外高空缓将至地面逃生。

3.3利用逃生装置从塔筒内逃生

利用逃生装置(逃生包)从风机塔筒内部的吊物口或爬梯攀爬孔,从塔筒内高空缓将至塔基逃生。

3.4路径图示

(图1) (图2)

如图,由于风电场各风电机组型号的差异性,对于逃生口的位置设定也不尽相同。如图1机型,它的舱外逃生口可从B处打开吊物口罩后高空逃生,也可从打开天窗C处后高空逃生,如图2机型,它的舱外逃生只能选择天窗处B口;但是不管任何机型,选择从塔筒爬梯逃生,均从两图中A点的机舱下至偏航平台爬梯口逃生,即A点逃生口的位置是相同的,因为考虑到风机的360度偏航,为防止偏航过程中机舱至偏航平台的爬梯与其他设备相撞,因此不管任何机型,该口均设置在塔筒偏中间位置,且该位置是最容易到达与开启的逃离口;最后是利用逃生装置从塔筒内逃生的方式,该方式的逃离路线与从塔筒爬梯逃生相同,只是逃生的方式区别在于非徒手攀爬,而是使用逃生装置(缓降器)从塔筒内逃生。

3.5逃生设备

高空逃生设备即救生缓降器,也叫风电逃生包,通常由缓降器、专用绳索、吊带、手轮(具有救援功能)及金属连接件和外包袋组成。工作原理为通过缓降器系统的离心式制动装置来保证混匀下降速度(约0.9m/s),,专用绳索通过缓降器,两端可自由上下,可多人逃生时重复使用。使用时,需要选择逃生口附近的固定安全锚点,如果没有也可选择使用吊索挂在承重锚点上,将“救生缓降器”主体机械下降装置从包装取出,把“救生缓降器”主体挂钩连接至安全锚点,调整“救生缓降器”连接端的绳索长度至合适位置,把“救生缓降器”连接绳端的挂钩固定在人员安全带的胸扣上,再将较长一端的绳索连

(下转第407页)

同逃生包一起向机舱逃生口外扔出,确保绳索不打结及逃生包落地,最后开始从逃生口缓降至安全位置进行撤离。

4.逃生途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4.1塔筒爬梯逃生

优点:方法简易可靠,不需要经过专业高空逃生设备的使用培训,只需要正确掌握日常的风电机组攀爬技巧和正确使用登塔作业劳动防护用品即可;其中操作步骤极少,从判断需要逃离到从爬梯撤离,只需要确认安全带与防坠滑块已正常扣好;不管是从风电机组的机舱还是轮毂位置逃离火灾现场,从爬梯口逃离的路径最短,且逃离口开启方便,整个逃离过程响应时间短;塔筒爬梯口通常设计在机舱到塔筒的中心位置,逃离口较为开阔,周边附属设备相对较少,受火情封锁逃离口概率最低。

缺点:逃离过程无法自动完成,需在人员身体未受伤的前提下,能够徒手完成逃离攀爬过程;受人员体力、塔筒高度、火灾情况下塔筒照明掉电等因素等制约,攀爬逃离过程时间较长,攀爬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物体打击等二次伤害;逃离过程中因心理紧张、逃离速度过快、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高空坠落或悬挂。

适用情况:高空逃生优先考虑途径。

4.2用逃生装置舱外逃生

优点:逃离过程速度快,从60米高空缓降至地面,逃离过程仅需要1分钟左右;逃离过程自动完成,不需要消耗体力;可重复使用,方便用于高空救援,完成对受伤人员的迅速转移。

缺点: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使用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使用;需按步骤逐项完成,在逃生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人员心理紧张,很有可能因操作失误导致高空坠落等事故;逃离前准备过程较为耗时,不利于第一时间逃离;逃生绳往舱外地面扔的过程,由于无法顾及风速和风向,绳索有吹至高压集电线路上引发触电事故的可能性;逃生装置需定期检验使用,若下降过程中出现装置异常,人员有悬吊在空中的风险;逃生装置一般需要悬挂在高处,或采取从天窗口逃生时,因火势一般呈向上蔓延趋势,因此逃生途径被火情阻挡的概率较高;从高空缓降逃生,从机舱“跳”出的一刻,需要战胜内心的恐惧,普通人员难以实现,即便是接受过高空逃生培训,若未实战演练过,危机关头,要迈出这一步也极为困难。

适用情况:逃离人员手脚受伤严重,无法完成攀爬动作;转移昏迷、受伤(无法攀爬)的工作班成员。

4.3用逃生装置塔筒内逃生

优点:与使用逃生装置从舱外逃生相似

缺点:由于逃生路径在塔筒内部,逃生孔洞较小,容易导致下降过程中与爬梯、横担等物体相撞;其他方面与从舱外逃生的缺点相似。

适用情况:适用于由于舱大风等恶劣环境(避免高压触电),逃离人员手脚受伤严重,无法完成攀爬动作,转移昏迷、受伤(无法攀爬)的工作班成员。

5.结语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高空作业,更是犹如刀尖上的行走。目前多数风电企业并未将高空逃生演练和员工具体高空逃生能力做为考核员工是否合格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大多数整机厂家对高空逃生培训与演练未做到全覆盖,而组织高空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只是如何使用高空逃生装置,重点还在于如何选择合理的高空逃生途径。当我们不幸面临事故现场需要高空逃生时,离不开冷静地思考与判断,选择合理的逃生方法,1秒钟的判断,也许就是生与死的选择。但是这1秒钟的判断,离不开我们日积月累反复的技能培训与操作,以及事故的预想和演练。

参考文献:

[1] 任栋《高空逃生与救援技术在风电行业的应用》

[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6441-1986)

论文作者:詹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5

标签:;  ;  ;  ;  ;  ;  ;  ;  

浅谈风机高空逃生的合理选择论文_詹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