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研讨会摘要_佩雷斯论文

中东局势研讨会摘要_佩雷斯论文

中东形势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论文,纪要论文,研讨会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6月5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举办“中东和平进程研讨会”。来自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新华社、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学者与会,就以色列大选及其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研讨会内容整理如下:

一、内塔尼亚胡获胜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李绍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内塔尼亚胡当选的主要原因是:⑴以色列选民对自身安全普遍充满忧虑。和平进程的迅速推进和“土地换和平”原则的具体实施,在以色列国内遇到强大阻力,拉宾遇刺就是例证。今年2月底3月初,以色列又连续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安全”遂成为大选中超越“和平”的主题。许多以色列人提出:“宁要没有和平的安全,不要没有安全的和平”。内塔尼亚胡迎合民意,及时打出了强有力的竞选口号“缔结有安全保障的和平”,争取到了较多中间选民的支持。⑵个人因素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内塔尼亚胡年富力强、能言善辨,是利库德集团内著名的“强硬派”,被其支持者誉为“以色列的克林顿”;而“稍显老迈”的佩雷斯则一直未能改变其在国人心目中的“软弱”形象。人们较广泛地认为他是“最好的外交部长”或“第二把手”,但作为掌舵人却“似乎有些欠缺”。⑶佩雷斯失去以色列藉阿拉伯人的关键选票。以藉阿拉伯人一向是工党的基本支持者。今年4月,佩雷斯迫于竞选压力, 大规模轰炸黎巴嫩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大大激怒了以藉阿拉伯人。工党竞选负责人埃利泽承认,以藉阿拉伯人所投的反对票“使佩雷斯失去关键的3 万张选票”。

徐向群(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所):

大选结果出乎意料。尽管有种种说法,但佩雷斯落选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其个人因素。佩雷斯缺乏领袖风度和才能,所谓“足为良臣,难为明君”,不能挑大梁,特别是其政策不能给以色列人民以安全感。此外,工党和梅雷兹党失利的基本原因是:⑴和平进程过快,人民难以适应;⑵工党缺乏人民认同的领导人;⑶右派政治力量崛起,宗教势力也大大上升。

余国庆(社科院西亚非洲所):

佩雷斯落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以色列国内对安全的看法存在深刻的分歧,即理想的和平和现实的安全的强烈反差。大选前,以色列国内恐怖活动明显增多,安全状况还不如1991年马德里和会以前,选民们开始对工党的和平政策产生怀疑。实际上在拉宾遇刺以前,许多以色列人就认为,拉宾领导的和平进程中“进程”太多,而真正的和平太少。我认为,即使拉宾未遇刺,今天工党的和平路线能否获得广泛支持也同样是有疑问的。

李湖(北京大学国政系):

选举结果出乎希望和平的人们的意料。大选是对前几年的和平进程的总结与思考。和平的目的是安全,以色列选民关注安全,安全成为大选中影响选民的最关键因素。内塔尼亚胡上台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首先,利库德集团有所改变,也提出要和平,但是要保证安全,符合人民的愿望。其次,佩雷斯的思想及其政策过于超前,故遭到失败。再次,内、佩两人基本势均力敌,所以偶然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如佩雷斯对黎巴嫩真主党反应失当)。最后,佩雷斯年事已高,而以色列人从来就有注重新兴力量的传统。

吴毅宏(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以色列大选结果说明和平进程的步子过快,有些“脱轨”。巴勒斯坦人认为阿拉法特在和谈中让步太大,因此许多人表现出一种反常的心态,希望内塔尼亚胡赢;而以色列老百姓也认为佩雷斯在和谈中让步太多,妥协太大,因此转而支持内塔尼亚胡。

穆广仁(新华社):

佩雷斯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国家的安全虽基本解决,但人民的安全尚未得到解决。1967年战争后,以色列的“存在”实际上已确立,国家安全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国家的安全并未给以色列人民带来安全感。特别是1987年巴勒斯坦起义后,针对以色列人的恐怖活动不断,这使以色列人开始认识到以色列的安全危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内部。由于阿拉伯极端分子对和平进程的进展速度不满意,不断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再加上叙、以在戈兰高地问题上长期僵持,实际上帮了内塔尼亚胡的忙。

安维华(北京大学亚非所):

选举结果双方得票极为接近,今后趋势难以预测。佩雷斯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在以色列内部(据民意测验,以国内只有30%的人赞成撤出戈兰高地)。此外,与佩雷斯措施失当(黎巴嫩事件后果严重)及内塔尼亚胡措施得当也有很大关联。应当看到,阿、以两方和平力量都在发展,强硬派和极端派人数虽不多,但影响巨大。阿以的和平进程将充满曲折。

二、以色列大选后的国内政局走向

陈佩明(新华社):

首先,以色列人民内部存有深刻分歧:包括宗教势力与世俗势力、欧洲犹太人与东方犹太人、以色列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左翼与右翼、新移民团体之间等等,特别是整个以色列在阿以关系和“以土地换和平”问题上陷入深刻分歧,基本上是50%对50%。大选结果显示了以色列国内各集团间分歧的加剧。内塔尼亚胡称首先要实现“国内和平”,显然他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执政后必然要努力加强国内的团结,这将对以色列的外交产生牵制作用。宗教党派在议会获得长足的进展,东方犹太人政治地位也明显上升,内塔尼亚胡为了组阁势必要对宗教党派作出让步、妥协,并在政策中更多体现东方犹太人的利益。总之,内塔尼亚胡执政后以色列政策将向右摆。新政府任务繁重:它既须协调国内各利益派别间的关系,外交又面临一系列难题。由于基础比较虚弱,又面临众多难题,和平进程不会发展很快,将表现为“不停,不完,不快”。

孙鲲(国务院发展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

内塔尼亚胡当选后,各种力量正围绕组阁问题进行争斗,以色列政局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以下特征:⑴党派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小党纷纷崛起;⑵年轻一代政治家走上政治舞台,工党将改朝换代,把巴拉克、贝林和拉蒙等“少壮派”推上台;⑶犹太教势力会很快发展为一支重要力量。

李绍先:

预计,以色列新政府的组成问题不大,但执政基础“脆弱”,国内政局进入一个复杂多变的新时期。⑴内坦尼亚胡虽当选总理,但投票结果几乎是50比50,他只占极微弱多数。 ⑵利库德为首的右翼在议会120个席位中只占32席,加上三个宗教党派和极右的祖国党的25席也仅57席,仍构不成过半数。⑶新政府的组成及其政策将受多方面牵制:左翼联盟仍具一定实力,包括工党为首的左翼43席、以色列阿拉伯人党派9 席;拥有11席(占9.2%)的中间党派将起决定性作用, 没有它们的支持内塔尼亚胡政府将不能存在;利库德三党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其与宗教党派也多有分歧。

余国庆:

今后一段时期以色列的政局发展有很多复杂因素。利库德集团的组阁过程肯定会很复杂。新政府不会比上届工党内阁更顺利,可能会经常发生内阁危机。因此,和平进程肯定会比工党执政时期更复杂、更艰难。

杨达洲(社科院美国所):

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现已有比较稳定的57票,再争取4 票即可组阁。如果争取中间派的11票,将获得绝对多数,而中间党派非常想入阁争取部长职位,以便为本党谋利。因此,内塔尼亚胡将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阁。但是,内氏也必须对宗教政党和中间党派作出让步。所以内氏不能完全坚持利库德集团的原有主张,事实上会向工党的主张靠拢。此外,促使利库德集团上台的因素今后难以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宗教势力、青年人和东方犹太人会一直支持他。这些人只有在他们对利库德集团的政策失望后才会有所变化。

陈双庆(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以色列右翼内部从来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右翼三党联盟内部矛盾重重,主要表现在:⑴内塔尼亚胡与二号人物利维积怨颇深。现虽暂弃前嫌,但双方矛盾仍是未来政府中的“隐患”。⑵佐梅特党为三党联盟付出沉重“代价”,其领袖埃坦一让再让,党内不满情绪很大。⑶三党结盟使许多利库德成员失去当选议员的机会,因此心存不满。此外,三党联盟与宗教党派也素有龃龉:许多极端正统派教徒对内氏的“婚外恋”传闻颇有微词;佐梅特党一直奉行强硬的反宗教政策,与极端正统派宗教人士的矛盾在所难免。

三、以色列大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

万光(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内塔尼亚胡实际执政后会对其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但基本主张不会改变。在“大、小以色列”问题上,目前以色列国内可以说是大分裂,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内氏当选后,首要任务是缓和国内矛盾,使国内人民团结起来,所以会更强硬,右的倾向不会变。但是,和平是多数人的愿望,所以内氏也要抓“和平旗帜”。内塔尼亚胡虽然要和平,但在要“什么条件下的和平”问题上与佩雷斯不同。阿以关系将经历波折,改善关系将放缓,经济合作势头将受挫,甚至会出现某种倒退的可能。同时激进势力在阿拉伯国家内滋长,不能排除在西岸重新发生反以斗争和以色列再次袭击黎巴嫩南部的可能性。但和平进程乃大势所趋,不会逆转,阿以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

李国福(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首先,中东和平进程将“放慢”。⑴巴以和谈将“延迟”。内氏的“三不政策”和扩建犹太定居点的主张,与巴方追求的目标南辕北辙。预计,本应在以色列大选后立即开始的关于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谈判将“搁浅”。⑵叙以和谈可能“冻结”。内氏“拒绝放弃戈兰高地”,与叙一贯坚持的“以土地换和平”的立场针锋相对,将导致由美国多次调解并“正在逐步形成的叙以和解方案胎死腹中”。⑶约以关系将趋向“冷淡”。侯赛因国王出于阿拉伯民族大义,在近期内将被迫与以色列拉开距离。

其次,地区不稳定因素将上升,可能重新爆发恐怖活动或武装冲突;地区经济合作势头也将受到一定冲击。

穆广仁:

无疑,内氏执政后将采取强硬政策。但是,除非他很有办法控制局势,否则阿拉伯极端分子绝不会放过他,恐怖活动可能将比佩雷斯时期还多。内氏如果不能解决人民本身的安全问题,甚至实际上增加人民的不安全感,那么他面临的困难将比佩雷斯更大、更多。因此,如果说内氏此次赢在“人民的安全没有得到保证”上,那么他将来也很可能输在同样的问题上。

王宝孚(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内塔尼亚胡的当选说明中东不但阿以矛盾突出,而且阿以双方各自内部的矛盾分歧也很尖锐复杂;预示着中东和平进程将进入一个更加艰难曲折和动荡的新阶段。其特点是和平进程虽难以逆转,但将更加艰难曲折,甚至出现停顿或某些倒退,恐怖活动更不会偃旗息鼓,冲突与动荡难免,实现“安全的和平”艰难而漫长。但总的来说,中东和平进程仍将是难以逆转的,因为:⑴冷战结束后,中东总的趋势是和平与发展经济;⑵和平进程已取得一些重大突破;⑶美国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要保持一个和平与稳定的中东,难容和平进程逆转和阿以战火重燃;⑷爆发5次大规模阿以战争的国际环境已根本改变; ⑸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要受到国内外各方的影响与压力,不易完全按其竞选纲领行事。

吴毅宏:

和平进程可能会停下来。首先,这是以色列国内安全的需要。内塔尼亚胡上台后,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国内安全问题,因此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谈问题上。其次,尽管佩雷斯未当选,但美国仍需与以色列保持良好关系。而且,美国即将举行总统选举。此外,中东和平进程和积极推动者之一埃及由于其自身作为中东地区第一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也需要时间考虑其为中东和平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

李绍先:

由于以色列新政府的强硬政策在国内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在国外又缺乏强有力的制约因素,因此中东和平进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事实上处于一种既“难进”、又“难退”的两难状态,形势微妙、敏感而又易变。具体讲:叙以关系的特点将是“僵持”;巴以是“扯皮”;约以、黎以是“受制”;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的改善将“放慢步伐”,同时巴以间产生突发事变的可能性增加。但长远讲,和平进程“大势”仍是乐观的。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状态”后,和平进程的车轮终将驶回原有的轨道。当然,和平进程近期内面临的巨大困难和阻力不容低估,和平进程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漫长过程。

李湖:

我对今后的估计不那么悲观。内塔尼亚胡的基本观点是和平,但具体方法不同于工党。因此,和平进程一定会继续,但反复、曲折是难免的。这不一定是坏事,以前的和平虽发展顺利,但潜伏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与内塔尼亚胡谈判的难度将加大,但这也将促使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固。此外,利库德集团敢于同美国唱反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对和平进程的主导作用,更多地让当事国人民发挥作用。

孙鲲:

以色列大选结果对美国克林顿政府是最大的打击。从马德里和会开始,在美国“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政策主导下,中东和平进程迅速发展,留下了很多隐患。以方在戈兰高地、巴勒斯坦建国以及耶路撒冷地位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均做出了不同程度让步,使许多以色列人难以接受;而巴勒斯坦方面又认为阿拉法特让步太多。因此和平进程应求稳,观念有待转变,要一步一步来。而且,利库德集团从未反对过和平进程,比如《戴维营协议》就是贝京签署的。和平进程要缓一缓,这从长远来说没有害处。

(陈双庆 檀志刚 李莉等整理)

标签:;  ;  ;  

中东局势研讨会摘要_佩雷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