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的目的_家庭教育论文

论家庭教育的目的_家庭教育论文

试论家庭教育的目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论文,家庭教育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无一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倾注大量的心血,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与此同时,部分家庭教育现状与结果却让人忧虑。例如: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和孩子的兴趣需要,违背孩子的意愿,一味偏重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或者某一特殊技能(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的培养、训练;有些在校生的家长现在仍然把学校里的分数看得很重,对孩子求全责备;一些家长过分娇惯溺爱自己的孩子,保护过度;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缺乏恒常性、统一性,家长自己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孩子也不知所措;一些家长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对孩子实行严厉惩罚;如此等等。

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了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就实质而言,问题的症结是目前这些家长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它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活动及效果。家庭教育的任务、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各种教育活动,都是依据一定的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制约家庭教育活动的方向,一切家庭教育活动都是实现家庭教育目的的过程。具有明确的家庭教育目的,家庭教育活动才会朝着预定的方向进行。家庭教育目的,不但指导着所有家庭教育活动和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使之成为自觉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而且,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活动和整个家庭教育过程的总体效果,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成败。

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取决于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家庭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为实现家庭教育目的服务。没有家庭教育目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是盲目的;而没有明确的家庭教育任务和内容,家庭教育的目的将会落空,无法实现。因此,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及其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是其本质的特征,它是在家庭中以培养孩子成人、成才为根本任务。但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笼统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通过分类和细化,它可以构成一个目标体系,如果我们把这些目标根据其重要性的顺序加以排列,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六个具体目标:

┌ ┌ 1.形成健康的心理、

│ “成人”教育┤

健康的身体

│ │ 2.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 └ 3.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 ┌ 1.培养适应环境、适家庭教育┤ │

应社会的能力目标体系 │ │ 2.开发智力,保护和

│ “成才”教育┤

培养创造能力

│ │ 3.学习掌握一定的

└ └

文化知识和技能

一、“成人”教育

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得以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它是儿童了解生活、认识人生的样品和第一窗口。 家庭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亲密,存在着血缘关系、亲情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与思想交流轻松自然,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了解也极为充分;(2)教育上具有渗透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生活, 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教,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成人的行为、语言甚至思维方式都成为儿童模仿的内容,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3)教育影响的深刻性和长远性。 家庭教育是现代儿童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它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最早的教育印象最深刻,影响最长久。

家庭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人”教育。即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使做为自然人而诞生的儿童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员,具备现代人的各种品质。无怪乎许多教育家认为“要成才,先成人”。孟母断机、岳母刺字是中国历史上传为佳话的典型的成功的家庭教育的例子,它们都是注重“成人”教育的结果。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宣称自己的成功是勤奋、锲而不舍的结果,而这些优良品质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幼年时期家庭的影响。如著名作家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成人”教育的重要还在于如果不能成为“人”(真正意义上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即使“成才”也可能成为“危险品”,弄不好对社会危害更大。汪精卫可谓有才,而成为千古唾骂的卖国贼,他残害抗日志士,与人民为敌,对社会的危害极大。现代的高智商犯罪,如近年中国金融系统中查处了不少年轻有为、而又违法乱纪的害群之马,这些人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就其个人而言是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是由于“成人”教育缺失或不当造成的。

由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观之,“成人”教育无可替代地成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第一,使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父母和家庭成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共度幸福时光,让孩子的童年充满着爱和欢乐,而不是漫骂和猜忌,使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雏型和健康的体魄,知道如何接受爱,如何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同时,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信任。

第二,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从树立家庭责任感开始,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务,不能做事不负责任,更不能好逸恶劳。其次培养孩子爱自己、爱亲人、爱家,以致爱自己的祖国。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的人格。再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诚实,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懂礼貌,尊重他人等等。

第三,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判断,在矛盾中学会选择,而不要总是人云亦云;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鼓励孩子知难而进;还要引导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使孩子形成坚强的意志。

二、“成才”教育

“成才”教育在家长中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在实施中有所偏颇,如前文所提到的,不少家长认为获取知识与技能就是“成才教育”,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笔者认为在“成才”教育中也包括三个具体目标。

第一,培养孩子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培养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父母和祖父母、同伴、老师等不同角色交往;现在的独生子女,不但要学会竞争,特别要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儿童正确对待荣誉,学会承受挫折;培养儿童适应家庭、公共场所等不同环境的能力。

第二,开发孩子的智力,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开发智力要适度,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而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激发兴趣,在玩中教,在活动中教,寓教于乐。开发智力无须专门时间,只要留意,随时随地可进行,主要看孩子是否能进入良好状态。

由于儿童幼稚无知、天真烂漫,其思维所受的束缚也极少,其思维中原始的创造性也有极为丰富,家长对此尤其要加以保护与培养,不可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孩子,对他加以限制,对他的与众不同的思想行为,哪怕是错误的、荒诞的,都不可嘲笑,指责。

第三,让孩子获得一些文化、科技常识和有关技能。内容可以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音乐、美术、外语等等。教儿童任何知识、技能,要以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前提,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切不可盲目攀比,鲁莽从事,要以儿童的特点、兴趣、积极性为先导,切忌采取高压政策,逼其学习,使其把学习当作苦差事,更不能将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生未入学校就害怕学习,厌弃学习。

总之,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外乎“成人”、“成才”两个方面,对这两个方面加以具体化,分解为六个具体目标,即可变成可操作的内容。而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首先必须明确家庭教育目的,辨清家庭教育的方向,没有明确目的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其次,必须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不能轻重颠倒,只重“成才”,不重“成人”,也不能以偏盖全,把一个具体目标作为整个家庭教育的目的。

标签:;  ;  ;  

论家庭教育的目的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