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化学法测定血糖的样本选择及试验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程[1](2021)在《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肌肉衰减症是老年健康领域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肌肉衰减症增加老年人衰弱、跌倒、骨折与失能风险,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死亡风险上升,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研究发现,肌肉衰减症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膳食营养是可调节因素之一。然而,近十年来,肌肉衰减症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不同版本间存在较大差异,尚不统一;肌肉量的测量方法也较为复杂,存在应用局限;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肌肉衰减症相关的大型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虽有部分研究提示,禽畜肉、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可能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有关;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通过多种通路影响老年人的肌肉健康;但目前相关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观点认为,与单一食物或营养素相比,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然而目前有关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的研究较少,缺乏从膳食模式角度防治肌肉衰减症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目的:1.了解掌握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现状,分析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相关因素。2.探究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低肌肉量的关系。3.构建我国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开展老年人低肌肉量、肌肉衰减症筛查和研究提供新的应用工具。4筛选影响我国老年人肌肉衰减症不同生理代谢路径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防治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提供膳食营养领域的科学证据和实践方法。方法:1.利用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中1471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分析评价我国老年人在不同膳食模式下的食物摄入特征和膳食多样性。应用决策树模型,从社会经济、食物消费、营养健康宣教等角度,探究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主要因素。2.利用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中86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数据,从广东、江苏、内蒙等典型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老年人膳食模式。应用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和欧洲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推荐的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AWGS2014、AWGS2019、EWGSOP2)进行肌肉衰减症的判别,并应用logistic回归和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的关系。比较不同肌肉状态和膳食模式下老年人膳食营养素摄入差异。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回归模型,分析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剂量-反应关系。3.利用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数据,采用老年人常规体格测量指标和生化检测指标构建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 Hosmer-Lememshow 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进行模型评价。应用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的总体分布状况和不同亚组间差异,探究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预测低肌肉量的关系。4.基于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模型、RCS回归模型等方法,筛选、评价我国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关系。结果:1.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调查数据发现,我国老年男性和女性膳食模式整体相似,主要存在三种膳食模式,即以米类、猪肉、蔬菜、水产品、动物油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传统膳食”模式;以杂粮、豆类、菌藻、蔬菜、水果、奶类、蛋类、零食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和以禽畜肉、动物内脏、水产品、蛋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动物性食物”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膳食多样性评分较高,整体结构更为均衡。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发现,城乡、地域、文化水平、食物消费支出、营养健康宣教等是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食物消费支出较高、不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未接受过营养健康宣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膳食”模式;城市地区、文化水平较高、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接受过营养健康宣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多样化膳食”模式;城市地区、食物消费支出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动物性食物”模式。2.在广东、江苏、内蒙等典型地区调查发现,三地区老年人中主要存在“传统膳食”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将人群按各类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由低到高划分为Q1~Q4组;比较后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Q1组人群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最高(23.7%),Q4组人群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最低(8.4%);其他两类膳食模式的Q1~Q4组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无显着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以各类膳食模式的Q1组人群做参照,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后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0.33,95%CI=0.14~0.77,P趋势<0.01),而“传统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低握力型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0.22,95%CI=0.07~0.74,P趋势<0.05)。与其他两类膳食模式相比,“多样化膳食”模式的Q4组人群,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脂肪供能比低,分别为53.4%E和31.2%E(P<0.05);蛋白质供能比为16.4%E,显着高于“传统膳食”模式(P<0.05),但与“动物性食物”模式的Q4人群无显着差异(P>0.05)。应用RCS回归分析发现,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蛋白质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整体呈负相关,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随蛋白质供能比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脂肪供能比<30%E与肌肉衰减症呈负相关,较高的脂肪供能比(30~50%E)与肌肉衰减症呈正相关。3.应用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老年人常规的健康指标,可构建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老年男性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logit(P)=2.67+0.13*年龄(岁)-0.55*BMI(kg/m2)+0.09*FBG(mmol/L);老年女性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logit(P)=5.31+0.07*年龄(岁)-0.56*BMI(kg/m2)+0.35*TC(mmol/L)。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区分度,男性预测模型AUC=0.86(95%CI=0.83~0.89),模型整体正确率为80.8%;女性预测模型AUC=0.87(95%CI=0.84~0.90),模型整体正确率为80.4%。H-L检验P值均大于0.05。ROC曲线和H-L检验证明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应用列线图技术,可绘制可视化的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有助于老年人低肌肉量和肌肉衰减症的快速筛查。应用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发现,“传统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正相关(OR=1.54,95%CI=1.34~1.76,P趋势<0.01);“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OR=0.58,95%CI=0.50~0.67,P趋势<0.01);“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OR=0.79,95%CI=0.69~0.91,P趋势<0.01)。4.从营养代谢、肝肾功能、炎症反应等多角度进行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结果发现,以AWGS2014作为老年人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部分反映老年人营养代谢和肝肾功能的指标,如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和尿酸(Uric acid,UA)与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1,P<0.01);血清总蛋白(Totalprotein,T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和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与肌肉衰减症显着正相关(OR>1,P<0.05);而各类炎症因子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在AWGS2019和EWGSOP2诊断标准下,IBIL与肌肉衰减症均显着负相关(AWGS2019:OR=0.55,95%CI=0.42~0.71,P<0.01;EWGSOP2:OR=0.67,95%CI=0.48~0.92,P<0.05);GGT 与肌肉衰减症均显着正相关(AWGS2019:OR=1.42,95%CI=1.14~1.77,P<0.01;EWGSOP2:OR=1.25,95%CI=1.06~1.49,P<0.01);UA与肌肉衰减症均呈显着负相关(AWGS2019:OR=0.72,95%CI=0.57~0.90,P<0.01;EWGSOP2:OR=0.48,95%CI=0.35~0.66,P<0.01)。决策树模型发现,与 UA 相比,IBIL和GGT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关系更为密切,可能是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应用R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较低的IBIL水平或较高的GGT水平,均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正相关。分析膳食模式与IBIL、GGT的关系发现,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IBIL水平随“多样化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上升(P趋势<0.01),与其他膳食模式则无显着相关。GGT水平随“传统膳食”模式和“多样化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下降(P趋势<0.05);随“动物性食物”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上升(P趋势<0.05)。结论:1.我国老年男性与女性膳食模式整体相近,主要存在“传统膳食”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其中,“多样化膳食”模式膳食多样性较高,整体结构相对均衡。加强营养健康宣教,可能使我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多样化膳食”模式。2.“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呈显着负相关,“传统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蛋白质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整体呈负相关,脂肪供能比<30%E与肌肉衰减症呈负相关,较高的脂肪供能比(30~50%E)则与肌肉衰减症呈正相关。在坚持“多样化膳食”模式的基础上,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合理控制脂肪摄入,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症。3.应用老年人常规健康指标,可构建稳定、高效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本研究首次将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应用于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探讨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进一步提示,以杂粮、豆类、菌藻、水果、蔬菜、奶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4.从营养代谢、肝肾功能和炎症反应等多角度筛选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发现,IBIL和GGT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关系较为密切,是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IBIL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负相关,GGT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正相关;IBIL较低或GGT较高,可能增加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多样化膳食”模式与IBIL呈显着正相关,与GGT呈显着负相关,可能有利于老年人肌肉健康。
刘嘉琪[2](2021)在《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制备及在葡萄糖体外诊断芯片的应用》文中认为体外诊断检测芯片相较液体诊断试剂而言,具有检测迅速、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等优点,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为实现POCT即时检测,检测芯片需具备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其试剂层的组成和结构对准确度及灵敏度影响显着。以未交联的明胶制备检测芯片的试剂层,并滴加待测样品与其在人体体温37℃条件下反应时,会出现试剂层明胶被样品中的水分溶解、检测芯片变形的弊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准确性。为了提高体外诊断检测芯片检测的准确性,基于明胶改性提高试剂层的热稳定性、同时不影响试剂层颜色反应的速度、灵敏度和响应值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明胶为原料,使用化学交联法,考察戊二醛、京尼平和双(乙烯砜基)甲烷3种交联剂对含酶的改性明胶水凝胶体系的反应速度、颜色变化灵敏度及检测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乙烯砜基)甲烷对该体系的影响最小。进一步地,以双(乙烯砜基)甲烷作为交联剂,分别对交联剂质量分数、明胶质量分数、搅拌速率、反应时间、交联反应温度、静置时间、增塑剂类型及增塑剂质量分数等因素进行考察,通过研究上述因素对改性明胶水凝胶溶解率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降低37℃条件下明胶水凝胶的溶解率,得到制备改性明胶水凝胶的最佳条件为:交联剂选用双(乙烯砜基)甲烷,其质量分数和添加量分别为5%和0.25 mL;明胶的质量分数为15%;交联反应温度为38℃;反应时间为22 min;搅拌速率为300 r/min;静置时间为45 min;增塑剂选用甘油,其质量分数和添加量分别为3%和0.25 mL。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明胶水凝胶经SEM、FTIR和DSC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剂双(乙烯砜基)甲烷与明胶的交联效果很好,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紧密、水凝胶表面均匀光滑,同时其柔韧性、热稳定性等也显着提高。基于上述改性明胶水凝胶制备试剂层,并与TiO2多功能层和支持层PET薄膜结合,构建自制葡萄糖检测芯片。考察了改性明胶水凝胶试剂层涂布厚度与渗透速率的关系,TiO2多功能层涂布厚度与渗透速率的关系,以及等离子处理条件对液-固接触角的影响。对自制葡萄糖检测芯片从浓度范围、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准确性以及稳定性等5个方面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自制葡萄糖检测芯片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有灵敏的响应变化;批间、批内反射率的标准偏差都小于1%,有良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小于此项目的规定值4%;自制葡萄糖检测芯片准确性的测定结果均在规定的靶值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自制检测芯片密封冷冻保存2个月后,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改性明胶水凝胶试剂层在体外诊断检测芯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张玲玲[3](2021)在《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与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健康已成为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但是在偏远地区,医疗基础设施保障相对薄弱,患者在就医时的长途跋涉和检测结果的漫长等待过程中,往往延误了疾病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解决医疗过程中这一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限制难题,一场关于新一代分析和诊断设备的科技革命应运而生,这些新研发的设备具有体积小,操作简易,分析全面且迅速,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科技革命的体现。POCT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检测技术,它快速简便,效率高,成本低,有检验周期短、标本用量少等优点。与此同时,在过去20年中,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利用移动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扫描仪,光盘播放器和智能手机等)固有成本效益及用户友好特性的POCT分析仪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开展了利用蓝光光盘膜的生物芯片实现免刻蚀法表面活化和通道制备的探索性研究;在前期的光驱生物分子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基于mini DVD的数字化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最后实现基于基因芯片的埃博拉病毒诊断。具体内容如下:1.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蓝光光盘(Blu-ray Discs,BDs)与CD(Compact Disc)和DVD(Digital Video Disc)相比,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要求的制作光盘介质。最新研究发现,蓝光光盘的“Hard CoatTM”薄膜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聚合物,可以通过水解的方法活化产生官能团,且对BD表面形貌没有任何物理损坏。值得一提的是,BD膜具有很好的光透明性和无荧光背景的特性,可用于多种生物芯片的制备。BD膜可通过使用无需刻蚀技术的滤纸通道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siloxane,PDMS)微流控通道制备生物阵列,使用经典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结合方式或原理和DNA杂交反应体系,验证了BD膜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芯片基质在各种检测中的应用潜力。2.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新生儿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四周的感染。据估计,每年有多达60万新生儿死于严重的感染,其中90%以上的死亡发生在贫困的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诊断方法,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灵敏度高,并对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成本低,便携式的基于mini DVD的检测平台,实现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3.DNA微阵列芯片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埃博拉病毒(EVD)是由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命性传染病。2014-2016年西非EVD疫情已造成11325人(39.5%)死亡,是EVD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爆发。因此发展一种可用于现场的快速病毒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此方法不仅仅用于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更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其他疾病的检测起到预防蔓延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利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质表面的DNA杂交反应,通过手持式扫描仪实现对埃博拉病毒的快速、简便、低成本检测。
王微,王蕾[4](2021)在《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虽然临床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检测方法不断更新,但常规生化项目检测在各临床实验室检测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有诸多因素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尤其是分析前因素。"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影响因素"专题汇集了相关热点的2篇综述、1篇论着及2篇病例报道,分别阐述了样本性状、检测方法、样本周转时间(TAT)及各类药物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高度关注此类问题,注重患者状态和临床沟通,不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苑贺楠[5](2020)在《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的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过程研究》文中认为体外诊断芯片具有易于使用和检测迅速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体外诊断芯片一般为多层膜结构,其快速、高效检测离不开具有良好液体分散渗流功能的扩散层,研究液体在扩散层中的渗流过程十分必要。本文首次采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测试液体在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的分散渗流过程,基于ERT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体外诊断芯片的应用特点以及液体在芯片扩散层中的渗流特性,选取适用于测试液体在芯片中流动的ERT技术数学模型、边界条件和边界问题,选取反射线投影算法(LBP)作为图像重建算法。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液体在芯片扩散层中的渗流对ERT测量系统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趋势一致且在实际应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采用自制的芯片扩散层液体渗流ERT测量系统,进一步分析了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过程的影响因素,分别考察了微球粒径、液体运动粘度和材料接触角等因素对液体在扩散层中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改变扩散层微球粒径、材料表面性质和液体粘度可以控制液体在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的渗流。颗粒粒径越大,液体的渗流越快,增加材料润湿性和减小液体运动粘度也会促进渗流的进行。微球粒径对液体在体外诊断芯片中的渗流具有较大影响,材料表面性质对渗流的影响次之,液体的性质对渗流的影响较小。(2)对于特定的POCT快速检测项目,可以选择符合渗流时间要求的颗粒粒径。(3)当体外诊断测试对象为不同液体时,液体的运动粘度决定了液体与扩散层材料间内聚力大小,运动粘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会影响渗流时间的控制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但是控制液体运动粘度对渗流时间的影响较小。(4)在芯片材料表面性质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微球的种类和添加表面活性剂控制液体在体外诊断芯片中的流动时间。
谷冬梅,孙莹,贾子超,樊黎明,任亚女,张华,袁玉华,罗微[6](2019)在《干化学与湿化学分析系统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干化学和湿化学分析系统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2文件要求,选择中值和高值2个浓度的质控品,分别采用AU 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和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2个生化分析系统进行重复性精密度和中间精密度检测。以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为比对系统,以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为实验系统,将2个分析系统18项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直线回归方程和r值,评估2个分析系统的预期偏移。结果 2个生化分析系统的重复性精密度和中间精密度均低于实验室的精密度要求。18项常规生化检测项目中,除乳酸脱氢酶外,其他17项r2均>0.95。γ-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尿酸、氯、钙、二氧化碳、血糖和总蛋白8项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移可接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酐4项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移不可接受;碱性磷酸酶、尿素、肌酸激酶、钾、钠和白蛋白6项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移部分可接受。结论湿化学和干化学2个生化分析系统绝大部分项目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但仍有偏移不可接受的项目,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
闫盛源[7](2019)在《临床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一致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满足临床实验室内部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及一致化的需求,对本院临床实验室三种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并对其相互间的检测结果一致性程度进行评估;摸索建立适用于二级综合医院拥有多种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实验室进行仪器性能及试剂性能的评估方案,及不同检测系统间可比性研究方案,并对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不具可比性,检测结果一致性不能实现时拟采取的必要措施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方法:1.以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EP系列文件及WST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要求推荐方案为指导对三种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最大检出限等性能指标进行确认。2.参考EP9-A2文件要求,以日立Hitachi7600作为参比方法,迈瑞生化BS2000和强生Vitros350(干化学)作为待评方法,对相同项目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方法间偏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评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偏倚的临床可接受性。3.对偏差较大项目,分别建立不同的正常参考区间。结果:1.三台生化分析仪仪器性能验证均符合行业标准;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20个评估项目和Vitros350(干化学)生化分析仪的10个评估项目以及迈瑞BS2000自动生化分析仪的20个评估项目及的批内精密度小于各自指标最大允许误差的1/4间,批间精密度均小于各自指标最大允许误差的1/3,正确度均不超过允许最大误差的1/2,均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2日立7600系统仪器精密度和加样准确性等指标优于其它两个检测系统,多数检测项目的精密度亦优于另外两个检测系统,故列为参比系统,其它两个系统作为待评系统,进行方法学一致性评估试验。3.比对实验结果显示:迈瑞BS2000与Hitachi7600检测血钙,两系统间检测结果相关系数R2<0.95,相关性较差,并另有2项:ALP、及Phos方法间偏倚超出允许误差范围;Hitachi7600与强生Vitros350(干化学)相同项目10项,其中1项:CK-MB相关系数R2<0.95,并有3项AST、Crea、Ca方法间偏倚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结论:1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检测系统,本研究发现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存在很大风险,检验科应建立定期的一致性比对计划,及时消除不同检测系统间的结果偏差。在偏差不能被消除时,应明确指定不同检测系统的应用范围,如强生Vitros350(干化学)检测系统仅应用于门诊或急诊患者,并在化验单给予明确标识,提示临床医生注意。2经评价迈瑞B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性能指标:精密度、正确度、测量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均能很好的满足临床应用需求。3不同试剂与仪器匹配使用,会带来量值溯源链是否完整的问题,在选购试剂时应关注校准品与试剂及仪器的匹配使用问题,切实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据。
黄钰竹[8](2019)在《临床检验解释性注释实验室间质量调查的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国临床检验结果解释性注释的当前技术实践,识别解释性注释的主要质量问题,分析比对各临床实验室负责检验结果解释人员的能力,探寻解释性注释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一般模式,为负责提供解释性注释的人员、临床实验室和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向参加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临床实验室发放调查表。纳入调查的实验室为1912家,调查对象是纳入调查实验室内的参加者。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和病例注释,病例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类别、简要临床信息、相关检验结果及参考区间。调查共进行三轮,每轮调查发布5份病例,第一轮调查的上报形式是参加者根据病例信息选择适当的结果解释关键词,并可在文本框中进行补充:第二轮调查的上报形式是参加者根据病例信息和相关问题给出解释性注释;第三轮调查的上报形式是参加者根据病例信息直接给出解释性注释。参加者须在调查表下发的一个月内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填报,数据收集后总结参加者上报过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由调查小组将参加者解释性注释的要素总结成关键短语,并依据评价标准评分,应用非参数检验分组比较参加者每轮调查得分和排名,应用χ2检验分组比较三轮调查的可接受率,分析本研究对参加者的教育意义。结果三轮调查分别有772(40.38%)、681(35.62%)和552(28.87%)家实验室,共1477、1131和877位参加者参与回报。参加者主要来自三甲综合医院,以技师类为主。分别有598(77.46%)、513(75.33%)和417(75.54%)家实验室为检验结果提供临床解释,平均97.38%和95.38%的实验室授权不具备医师资格的副主任技师和主管技师解释检验结果,授权具备医师资格人员的实验室平均占76.89%。无法获取充足的患者临床信息和检验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是开展解释性注释的主要难点。综合医院参加者每轮调查得分高于专科医院参加者(P=0.048、0.008、0.025),所在科室为检验结果提供临床解释的参加者注释能力高于不提供解释的实验室参加者(P=0.001、0.012、0.026),具备医师资格的参加者注释能力比不具备的参加者高(P=0.005、<0.001、<0.001),无论实验室采取何种方式获取临床资料,其参加者表现均优于所在实验室难以获取临床资料的参加者。随着病例难度的增加、临床信息综合性的增强、以及上报形式要求的增高,参加者的参与积极性和每轮调查得分下降(P<0.001)。然而通过参与多轮调查,三甲医院参加者可接受率逐轮升高,医师类参加者的可接受率从86.67%升高到97.67%,难以获取临床资料的实验室参加者可接受率从67.14%显着升高到82.05%,初级职称参加者的可接受率平均增幅为3.5%。268位参加者参与三轮调查,其中38.80%的参加者逐渐熟悉解释性注释的调查形式,17.16%的参加者提供解释性注释的能力随参与轮次的增多而逐渐提高。结论我国临床检验结果解释性注释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实验室和参加者应予以重视。解释性注释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能帮助参加者提高其提供解释性注释的能力,促进继续教育和持续专业发展。参加者应扩展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积极参与解释性注释的相关质量调查;实验室应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建立解释性注释的文件化体系和人员资质标准,定期考核培训,授权特定专业领域的人员为临床提供患者特异的解释性注释;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应规范解释性注释实验室间质量调查的模式,建立专家小组,制定并改进病例遴选和解释性注释评价标准,推动解释性注释当前技术实践的标准化。
张慧婵,雷达,曹东林[9](2019)在《尿液防腐剂甲苯对24小时尿葡萄糖检测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甲苯防腐剂的加入是否影响24 h尿液葡萄糖(尿糖)的定量检测结果,为24 h尿液(用于葡萄糖定量检测)中不使用防腐剂保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取住院患者晨尿标本共40例,按干化学试带法葡萄糖定性结果进行分组,包括尿糖"-"10例、"+"10例、"++"10例、"+++"10例。将每个标本分成2组,置于4℃冰箱中保存,其中一组加入甲苯防腐剂,分别检测放置0 h和12 h、24 h后的尿糖浓度。同时将每一个标本接种血平板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计数菌落数目。结果加入防腐剂和不加入防腐剂的储存条件下,不同尿糖浓度且不同细菌数的尿液,其葡萄糖浓度可稳定24 h,24 h内葡萄糖定量测定值没有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24 h尿液葡萄糖定量检测的标本可以不加入防腐剂。
黄隽豪,夏志伟,花晨曦,李红,刘丽萍[10](2017)在《学生缺铁性贫血常用筛查方法比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对干化学法、血球仪与氰化高铁法等常用学生缺铁性贫血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学生缺铁性贫血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全血样品,分别采用几种检测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121份成人空腹静脉血样本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方法与金标准氰化高铁法在判定贫血上的异同。结果血球仪和干化学(A)2种方法与氰化高铁法配对结果,差值分别为(0.29±2.77)(-0.15±2.80)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化学法(B)与干化学法(C)2种方法与氰化高铁法检测结果相比,差值分别平均低(4.97±5.37)(6.85±4.51)g/L(t值分别为10.19,16.71,P值均<0.01)。4种检测方法血红蛋白检测值与氰化高铁法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P<0.01),连续检测20份样本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均低于行业标准规定值。结论干化学法(A)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基本可以和血球仪及氰化高铁法一致,而干化学法(B)和干化学法(C)的准确性与氰化高铁法存在一定差异。在现场缺铁性贫血筛查中,可采用方便快捷的干化学法替代氰化高铁法,但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二、干化学法测定血糖的样本选择及试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化学法测定血糖的样本选择及试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
2.5 研究内容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3.2 老年人主要膳食模式提取与分析 |
3.3 不同膳食模式下老年人食物摄入特征和膳食多样性比较 |
3.4 我国老年男性膳食模式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 我国老年女性膳食模式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我国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
2.5 研究内容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3.2 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提取与评价 |
3.3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分析 |
3.4 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关系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预测低肌肉量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
2.5 研究内容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3.2 老年人常规健康指标与肌肉量相关性分析 |
3.3 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
3.4 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优化与应用 |
3.5 基于预测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低肌肉量关系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筛选与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
2.5 研究内容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初筛 |
3.2 基于多种统计学模型筛选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 |
3.3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关系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创新点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制备及在葡萄糖体外诊断芯片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干化学法体外诊断检测芯片 |
1.1.1 干化学检测方法简介 |
1.1.2 干化学体外诊断检测技术的发展 |
1.2 干化学体外诊断检测芯片的结构 |
1.2.1 干化学检测芯片的二层结构 |
1.2.2 干化学检测芯片的三层结构 |
1.2.3 干化学检测芯片的多层膜结构 |
1.3 干化学体外诊断检测芯片试剂层的发展 |
1.4 明胶性质与应用 |
1.4.1 明胶的来源 |
1.4.2 明胶的性质与应用 |
1.5 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制备 |
1.5.1 物理改性 |
1.5.2 化学改性 |
1.5.3 共混改性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制备 |
2.2.2 改性明胶水凝胶试剂层的制备 |
2.2.3 改性明胶水凝胶的溶解率 |
2.2.4 体外诊断检测芯片的多功能层制备 |
2.2.5 待测样本葡萄糖溶液的配制 |
2.2.6 TiO_2多功能层及改性明胶水凝胶试剂层对葡萄糖的渗透速率 |
2.2.7 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
2.2.8 实验表征 |
第三章 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制备 |
3.1 交联机理 |
3.2 交联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影响 |
3.3 化学交联剂的选择及对改性明胶水凝胶体系显色反应的影响 |
3.4 不同明胶浓度对水凝胶制备的影响 |
3.5 搅拌速率对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影响 |
3.6 反应时间对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影响 |
3.7 交联反应温度对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影响 |
3.8 静置时间对改性明胶水凝胶制备的影响 |
3.9 增塑剂对改性明胶水凝胶制备的影响 |
3.9.1 增塑机理 |
3.9.2 不同增塑剂的最佳用量 |
3.9.3 不同增塑剂对改性明胶水凝胶试剂层的影响 |
3.10 溶解性能 |
3.11 SEM分析 |
3.12 FTIR分析 |
3.13 DSC表征 |
3.1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葡萄糖体外诊断检测芯片的构建及其应用的初步评价 |
4.1 引言 |
4.2 片层涂布厚度对待测样品渗透速率的影响 |
4.2.1 改性明胶水凝胶试剂层涂布厚度对待测样品渗透速率的影响 |
4.2.2 TiO_2多功能层涂布厚度对待测样品渗透速率的影响 |
4.3 等离子处理对液固接触角的影响 |
4.4 体外诊断检测芯片的制备及检测原理 |
4.5 应用评价 |
4.5.1 不同葡萄糖浓度范围的检测 |
4.5.2 批内重复性 |
4.5.3 批间重复性 |
4.5.4 准确性 |
4.5.5 稳定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3)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疾病早期诊断的背景及意义 |
1.2 现有的疾病诊断方法 |
1.3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概括 |
1.4 生物芯片技术概括 |
1.4.1 寡核苷酸芯片 |
1.4.2 蛋白质芯片 |
1.4.3 微流控芯片 |
1.4.4 传统生物芯片信号检测技术 |
1.5 新型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概括 |
1.5.1 CD/DVD/BD生物传感器 |
1.5.2 基于便携式CMOS和CCD图像的检测技术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缓冲液的配置 |
2.2.2 BD光盘膜表面性能研究 |
2.2.3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DNA阵列的制备 |
2.2.4 BD膜表面纸基通道的设计和生物阵列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D膜表面活化效果和材料表征 |
2.3.2 BD膜表面DNA阵列检测 |
2.3.3 BD膜表面基于纸基通道的链霉亲和素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Mini DVD表面墨点的制备与读取 |
3.2.3 Mini DVD表面三明治免疫反应结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ini DVD数字化检测体系研究 |
3.3.2 CRP、SAA和PCT三明治免疫法检测的条件优化 |
3.3.3 CRP、SAA和PCT的定量检测 |
3.3.4 CRP、SAA和PCT的同时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NA微阵列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1.2 缓冲液的配制 |
4.2.2 埃博拉病毒检测材料和探针的设计 |
4.2.3 质粒DNA提取和RT-PCR |
4.2.4 DNA杂交芯片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DNA杂交检测原理 |
4.3.2 芯片表面活化和DNA杂交阵列制备 |
4.3.3 DNA杂交反应条件优化 |
4.3.4 互补配对DNA链的杂交定量检测 |
4.3.5 特异性研究 |
4.3.6 埃博拉病毒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5.2 工作计划和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样本TAT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2 样本性状对检测方法的干扰 |
2.1 溶血、脂血、黄疸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2.2 内源性干扰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
3 药物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4 总结 |
(5)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的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OCT的发展及应用 |
1.2.1 POCT的起源 |
1.2.2 POCT的应用和发展 |
1.2.3 POCT的实现方法 |
1.3 体外诊断芯片 |
1.3.1 体外诊断芯片介绍 |
1.3.2 体外诊断芯片中液体的流动 |
1.4 渗流的定义及特点 |
1.5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的发展与应用 |
1.5.1 ERT技术的起源 |
1.5.2 ERT技术的应用 |
1.6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ERT测量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ERT技术的基本原理 |
3.2.1 Radon变换与Radon逆变换 |
3.2.2 ERT技术的正问题和逆问题 |
3.3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液体渗流ERT测试方法的数学模型 |
3.3.1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的似稳场 |
3.3.2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的数学模型 |
3.3.3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的边界条件 |
3.3.4 ERT正问题的求解 |
3.4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液体渗流ERT测试方法的图像重建算法 |
3.4.1 ERT的逆问题 |
3.4.2 线性反投影算法(LBP算法) |
3.5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液体渗流ERT测试方法的验证 |
3.5.1 自制测量液体渗流装置电极结构的选择 |
3.5.2 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液体渗流ERT测试方法的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的因素 |
4.1 引言 |
4.2 不同微球粒径对液体在扩散层中渗流的影响 |
4.3 不同粘度的液体在扩散层中渗流的影响 |
4.4 不同微球种类对液体在扩散层中渗流的影响 |
4.5 表面活性剂对液体在扩散层中渗流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6)干化学与湿化学分析系统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检测系统 |
1.2 样本 |
1.3 方法 |
1.3.1 精密度评价 |
1.3.2 比对方法 |
1.3.3 样本测定及数据收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精密度评价结果 |
2.2 比对结果分析 |
3 讨论 |
(7)临床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 |
实施方案 |
一、日立7600-01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 |
1.1.2 标本 |
1.1.3 试剂与校准品 |
1.1.4 质控品 |
1.2 方法 |
1.2.1 精密度验证 |
1.2.2 正确度验证 |
1.2.3 线性范围( 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 |
1.2.4 临床可报告范围试验 (clinical measurement range,CRR) |
2 结果 |
2.1 精密度验证结果 |
2.2 正确度验证结果 |
2.3 线性范围结果 |
2.4 临床可报告范围 |
3 讨论 |
4 小结 |
二、迈瑞BS-20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强生V-350 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 |
1 |
1.1 材料 |
1.1.1 仪器 |
1.1.2 标本 |
1.1.3 试剂与校准品 |
1.1.4 质控品 |
1.2 方法 |
1.2.1 精密度验证 |
1.2.2 正确度验证 |
1.2.3 线性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 |
2 结果 |
2.1 精密度验证 |
2.2 正确度验证 |
2.3 线性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 |
3 讨论及结论 |
三、方法比对及结果一致性评价 |
1 三种检测系统组成 |
2 标本 |
3 方法 |
3.1 参比检测系统确定 |
3.2 仪器准备 |
3.3 操作者相关准备 |
3.4 检测数据分析 |
3.5 实验数据可信度判断 |
3.6 偏差估计和可接受判断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离群值判断 |
4.1.1 绘制方法比对的差值图和比较图 |
4.2 方法学内离群值精确计算检查 |
5 结果分析 |
5.1 线性回归及可信度判断 |
5.2 计算预期偏差和评价可接受性能 |
6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创新点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常用定量检测中性能验证试验方法概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临床检验解释性注释实验室间质量调查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调查对象 |
2. 调查方法 |
2.1 解释性注释实验室间质量调查 |
2.2 “检验科工作的医师”信息库 |
3. 调查内容 |
3.1 基本情况调查 |
3.2 病例注释 |
4. 病例分析及评价原则 |
4.1 解释性注释评价原则 |
4.2 参考注释 |
5. 网络平台设计 |
6. 信息采集 |
7. 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1. 基本情况调查 |
1.1 参加者、实验室及所在医院基本信息 |
1.2 解释性注释相关信息 |
2. 第一轮解释性注释调查结果分析 |
2.1 病例分数统计与关键短语分类 |
2.2 分组比较结果 |
2.3 用户结果回报表 |
3. 第二轮解释性注释调查结果分析 |
3.1 病例分数统计与关键短语分类 |
3.2 分组比较结果 |
3.3 用户结果回报表 |
4. 第三轮解释性注释调查结果分析 |
4.1 病例分数统计与关键短语分类 |
4.2 分组比较结果 |
4.3 用户结果回报表 |
5. 汇总匹配结果分析 |
5.1 参加者可接受性分组比较 |
5.2 三轮调查匹配统计 |
6. “检验科工作的医师”信息库登记内容统计 |
三、讨论 |
四、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轮解释性注释实验室间质量调查用户结果回报表 |
附录2 病例授权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尿液防腐剂甲苯对24小时尿葡萄糖检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尿量与甲苯最适配比 |
1.3.2 尿液葡萄糖定量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同一保存条件不同放置时间尿糖定量结果的比较 |
2.2 同一时间点不同保存条件尿糖定量结果的比较 |
2.3 菌落计数结果 |
3 讨论 |
(10)学生缺铁性贫血常用筛查方法比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标准判定 |
1.4 实验方法 |
1.5 质量控制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干化学法、血球仪与氰化高铁法准确性分析 |
2.3 干化学法、血球仪与氰化高铁法一致性分析 |
2.4 干化学法、血球仪重复性分析 |
3 讨论 |
四、干化学法测定血糖的样本选择及试验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D]. 李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制备及在葡萄糖体外诊断芯片的应用[D]. 刘嘉琪.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02)
- [3]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 张玲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 王微,王蕾. 检验医学, 2021(04)
- [5]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的体外诊断芯片扩散层中液体渗流过程研究[D]. 苑贺楠.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6]干化学与湿化学分析系统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J]. 谷冬梅,孙莹,贾子超,樊黎明,任亚女,张华,袁玉华,罗微. 检验医学, 2019(12)
- [7]临床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一致性研究[D]. 闫盛源.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临床检验解释性注释实验室间质量调查的研究与分析[D]. 黄钰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9]尿液防腐剂甲苯对24小时尿葡萄糖检测的影响[J]. 张慧婵,雷达,曹东林.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04)
- [10]学生缺铁性贫血常用筛查方法比对分析[J]. 黄隽豪,夏志伟,花晨曦,李红,刘丽萍. 中国学校卫生,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