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430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人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1]。抑郁症患者具有慢性、易复发的特点,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已成为共识;尤其是出院的精神病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药依从性降低,容易病情反复;定期的电话回访,可提高患者及家对疾病的正确认识[2],预防复发,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稳定恢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从我院抑郁病房出院的抑郁症患者;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TR)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7分,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1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5例。
1.2实施方法:采用统一指导语引导,剔除不能按规定完成者;研究组于出院后60日采用定式电话回访,分批实施,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一次完成,访谈时间20~30 min;对照组仅于出院后90日与研究组同步行定式电话回访。
1.3专职人员: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临床知识和心理学背景的护理人员从事电话回访工作;在回访前需与主治医师交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出院时和上次随访时存在的问题,特别应注意有无承诺予以解答或解决的问题,在随访前认真准备好明确答案。
1.4研究工具: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心理活动特点,制定《抑郁病房出院病人电话回访表》,内容涵盖,由医院满意度、复发情况、家庭遵医和复诊情况等四个维度组成,包括一般情况、复发、复诊单位、服药依从性、生命质量、人际关系、康复状态等内容;该回访表重测信度经Kappa评价值为0.434。
1.5统计学方法: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双侧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研究组85人,失访6人,共完成79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37例,年龄(43.8±12.7)岁;对照组85人,失访2人,共完成83人,其中男性45例,女性38例,年龄(44.2±12.8)岁。
2.2评估比较:(见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医院满意度、无复发率及复诊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家庭遵医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将系统的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运用到出院的抑郁症患者中,通过延伸心理健康服务,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行为和思维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鼓励患者逐渐适应社会。本研究结果提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预防抑郁症患者复发,改善医院满意度,追踪分析心理服务情况。
失访是电话回访中肯定会面临的问题,如家属多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隐私,或对医院的信任度不够,应首先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宣教工作,取得对方的支持和理解,并要尊重患者和家属[4];工作人员对马上挂电话的家属要一些宽容和理解,平视加强素质教育与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应变能力。
当然本研究结果受制于样本量较小、季节特征和地域分布等情况,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杨德森,李凌江.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440.
[2]高建洪.对86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电话回访[J].中国现代医生,2011,6(49):125-126.
[3]段书,肖晶,赵水平,朱熊兆.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对高血压伴抑郁情绪的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4(4):313-314.
[4]祝慧慧,虞金萍,傅祎俊,周东升.精神科出院患者电话追踪服务分析[J].医学信息,2013,8(26):363
论文作者:宋晋 梁婷 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患者论文; 电话论文; 抑郁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