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结构变化:2001/2008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动:2001—2008,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变动论文,结构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贸易顺差自2005年开始大幅上升以后,到2008年出现回落。贸易顺差的变动有可能由每一种产品顺差的同比例变动造成,也有可能源于部分产品顺差的异变。因此,贸易顺差的变动可能不仅是宏观总量的变动,还可能与贸易结构的变动密切相关。本文即是要探讨中国贸易顺差变动背后的结构因素,或者说,是要探讨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动问题。由于这些结构变动并不是从2005年才发生的,而是早在“入世”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因此这里将考察的起点拉长到2001年,并将考察期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是2001年至2007年的顺差增长期和2007年到2008年的顺差下降期。

对于贸易结构,有许多不同的衡量方法。简单地说,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是指其“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的这样一种格局。贸易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于理解贸易结构的。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从赫克歇尔—俄林到保罗·克鲁格曼,贸易理论发展的每一步都能为一个国家“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提供一个清晰的解释。“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以及“产品内分工”等就是用于概括贸易结构的总体特征的。但是,在经验上,要把握一个国家现实的贸易结构,会面临一个较大的困难:一方面,我们需要对贸易结构有一个简单直观的了解,比如“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一种概括;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往往有成千上万种产品参与国际贸易,要将所有的产品归为简单的几类总会损失一些有用的信息。有时候,归类本身就是不准确的。同时,如果对成千上万种商品一一列举出口了什么,进口了什么,那可能没有人能从这些贸易数据中获得关于贸易结构的有用认知。所以,从总体上把握贸易结构的特征和尽量多地使用数据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试图提供一个直观的、可图形化的方法来表示贸易结构的变动。这一方法可以占用大量的贸易数据,并且突出显示贸易结构变动的特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贸易结构分析中的上述矛盾。

一、从顺差结构图看比较优势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顺差产品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逆差产品可以近似认为是比较劣势产品。如果一国贸易顺差总额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比较优势没有变化,则该国所有贸易品的顺差(或逆差)应该同比例变化;如果有些产品的顺差(或逆差)没有同比例变化,则这些产品的比较优势就发生了变化。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法来比较两个时期顺差结构的变动,并以此判断比较优势是否发生了变化。

图1 2001年—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变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在图1中所示的散点图中,横坐标表示2001年每一种产品的贸易差额,纵坐标表示2007年该种产品的贸易差额。如果两个时期的比较优势没有发生变化,所有产品的贸易差额都是同比例变化,则所有产品应该落在同一条直线上。直线斜率的变化能完全反映贸易差额的变化程度。斜率与1的差额,反映了贸易差额的变化倍数。斜率等于1说明两个时期的贸易差额完全相等。斜率大于1说明贸易差额扩大了;斜率在(0,1)之间说明贸易差额缩小了;斜率为0则说明所有产品都实现了贸易平衡,总体贸易差额也为0;斜率小于0说明贸易差额朝反方向变化,原来的贸易顺差变为了贸易逆差,原来的贸易逆差变为了贸易顺差。如果有一些产品偏离了趋势线,则说明这些产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对偏离直线的数据点的分析来考察两个时期比较优势的变化。

图1的结果显示,在HS两位码共98章产品中,有11章产品偏离了趋势线。如果只关心比较优势的变化,则只需要关注这偏离趋势线的11种产品即可。也就是说,这种散点图将贸易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筛选,从98种产品中筛选出了需要关注的11种。

偏离趋势线的11种产品分布在三个象限,代表比较优势变化的三种类型。其中分布在第一象限的三种产品分别是第61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第73章钢铁制品和第94章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这三种产品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在2001年已是顺差产品,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它们向趋势线的上方偏离,说明其比较优势在2007年得到了加强。分布在第三象限的五种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包括第26章矿砂,第27章矿物燃料和第39章塑料及其制品(其明细分类中以塑料原料为主);一类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第29章有机化学品和第90章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件。这五种产品在2001年都是逆差产品,即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它们向趋势线的下方偏离,说明其比较优劣在2007年加剧了。分布在第二象限的三种产品分别是第73章钢铁,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和第85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它们是比较优势变化最大的产品,即从原来的比较劣势产品变成了比较优势产品。其中钢铁是明显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第84章和85章的情况比较复杂,很难用要素密集度来进行区分。我们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

根据图1和上述分析,可以发现2001年至2007年中国的比较优势结构发生了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加强;二是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从原来的比较劣势变为了比较优势产品;三是部分资源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进一步加剧了。

从趋势线的斜率来看,2007年所有产品的贸易差额几乎同时增加了1.52倍。但是,从R[2]值可以看出,这种同比例变化只能解释顺差变动的很小的一部分。事实上,2001年的顺差总额是225亿美元,即使增加1.52倍,也只有568亿美元,而2007年的实际贸易顺差高达2622亿美元。2007年的贸易顺差中有将近80%的部分是由那些偏离趋势性的产品造成的。也就是说,主要是比较优势的变化导致了2001年至2007年间贸易顺差的增长。

上述变化在2008年是否出现了新的情况呢?图2的结果显示,趋势线能解释2008年上半年贸易顺差的95%。也就是说,2008年上半年的比较优势相对于2007年来说,只发生了轻微的变化。

图2 2007年—2008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变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2008年比较优势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矿砂和矿物燃料为主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在进一步加剧,这是在延续2001年至2007年的变动趋势。另一个比较细微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即出现在第一象限的第61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这主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2001年至2007年期间,该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在往加强的方向移动,但是2008年上半年,其比较优势却开始受到削弱。这种新的动向可能反映了中国贸易结构一个重大的变动趋势,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将逐渐减弱。另外,上述两个变化都是降低贸易顺差的,因而2008年上半年贸易顺差减少也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是由贸易结构变动造成的(由于2008年上半年数据和2007年全年数据不能直接对比,因而图2中趋势线的斜率不具有分析意义)。

比较优势原理主要用于理解产业间贸易。产业间贸易不一定能涵盖一国的所有贸易行为,因而也不能涵盖所有的贸易结构。下一部分主要考察中国总体分工形态的变动情况。

二、从产品分布图看分工形态的变化

如果一个国家在出口一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该种产品,这种贸易形态叫做产业内贸易。参与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其“顺差/进出口额”应该在0附近。而产业间贸易会使“顺差/进出口额”向-1和+1靠近。因此,“顺差/进出口额”常被称作贸易专业化指数(TSI)。如果将所有产品按其TSI期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做成分布图,则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分布图的形状判断一个国家贸易形态的总体特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国家,其产品主要分布在-1和+1附近,因此其分布图将是两端高中间低的“微笑曲线型”或“V字型”。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国家,其产品主要分布在0的附近,因此其分布图将是两端低中间高的“钟型”或“正态分布型”。

图3 2001年—2008年中国分工形态的变动

注:*每个数据点代表“顺差/进出口值”在每个横坐标值±0.1范围内所有产品的进出口份额之和。产品在HS两位码上的分类。

**2008年数据期间为2008年上半年。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图3显示了2001年、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中国贸易品在TSI上的分布图。一般认为,中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贸易形态。但是,图3的分布图却说明上述看法可能并不正确。不管是2001年,还是2007年和2008年,中国的分布图都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形状,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图3给出的分布图形状似乎颠覆了我们关于中国分工形态的一般认识。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一般被称为南北贸易。南北贸易一般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而产业内贸易被认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或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那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呢?

产业内贸易是以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为基础的。图3中的产业内贸易,主体是第84章和第85章产品,即机械类产品和电气类产品。第84章和第85章产品在2001年的贸易份额分别是14.5%和21.0%,2007年的贸易份额分别是16.2%和25.6%。从一般意义上说,机电产品符合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特征。因此,图3虽然否定了我们关于中国贸易结构(即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直觉,但是,并没有偏离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基础。不过,要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分工形态,恐怕还需要对TSI值分布在0附近的产品尤其是第84章和85章产品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

图3还显示了另一个特点:从2001年到2007年,产品分布图向右产生了一定幅度的移动,但2007年到2008年并没有产生显著的移动。2001年期间,参与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的TSI值主要位于-0.3和-0.1左右;而2007年期间,这些产品的TSI移动到+0.1和+0.3附近。以第84章和第85章产品为例,2001年,这两种产品的TSI值分别为-0.094和-0.043,而2007年分别为0.078和0.296。遗憾的是,不管是以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理论,还是以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理论,都很难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分布图从2001年到2007年的位移。尤其是,正是这些产品TSI值的变化导致了图1中84章和85章的异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01年到2007年间中国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可见,要理解中国贸易顺差和贸易结构的变动,也许不能完全依赖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这两种贸易形态,可能还需要从产品内分工或者国际生产网络这一新近被关注的贸易形态中寻找答案。

比较图3中2007年的分布图和2008年上半年的分布图,可以发现图3和图2反映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总体贸易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削弱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比较劣势加强的变化。上述变化是考察中国未来贸易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三、简要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两个主要结论:

2001年至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长主要是由贸易结构的变动造成的。这些结构变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加强;二是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从原来的比较劣势产品变为了比较优势产品;三是参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产品从贸易逆差变为贸易顺差;四是部分资源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进一步加剧。其中前三个变化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增长,后一个变化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减少,但其综合结果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前三个变化在2008年并没有继续出现,而导致顺差减少的变化则延续到了2008年。同时,2008年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开始受到削弱,这一变化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的贸易结构和贸易顺差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虽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即中国的主要贸易形式是南北贸易,但是,中国的贸易结构并不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对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以及为什么产业内贸易会从逆差向顺差移动等问题,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理解。要理解这一问题,可能需要对中国的机电产品贸易进行更详细的分析,需要从产品内分工或国际生产网络中寻找答案。

标签:;  ;  ;  ;  ;  ;  

中国贸易结构变化:2001/2008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