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患者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53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54例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癫痫发病率,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癫痫发病率为1.87%,明显小于常规组的15.09%,预见性护理组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02%,两项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癫痫的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继发癫痫;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71-02
脑出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多发生于老人,男性发病较多,春冬两季为易发季节,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引发脑出血,导致出现患者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脑出血是引起继发癫痫的常见原因,大脑受到严重外伤也会导致脑出血。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表现,使大脑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1]。对患者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继发癫痫发作征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科学的护理,降低发病风险。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控制脑出血后继发癫痫发病率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脑出血患者,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6.3±1.6)岁,其中男76例,女31例,自发性脑出血39例,外伤脑出血68例。选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经CT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患者有癫痫发作病史、精神疾病以及其他脑部相关疾病。将107例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53例,其中自发性脑出血19例,外伤脑出血34例;预见护理组54例,其中自发性脑出血20例,外伤脑出血3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脑出血基础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预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1)密切关注患者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诱发因素以及征兆,比如头晕头痛加剧、出现幻觉、肢体部分知觉障碍、情绪不稳定等,一旦出现上述状况,及时检查治疗。(2)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患者颅内压升高时,呼吸和脉搏变缓,血压升高,可给患者滴注适量的脱水剂和利尿剂。让患者尽量不要做使腹压增大的活动,避免形成脑疝,引发癫痫。患者在呕吐、腹泻和脱水剂等药物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做好采血化验工作,及时补充营养。(3)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向患者详细讲解治疗手段和相关药物的作用和疗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按照要求服药。(4)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护理,防止发生感染,及时帮助患者清除口腔痰液以及呕吐物等,保持呼吸畅通;做好被褥的清洁工作,帮助患者翻身,防止产生褥疮;做好患者的排尿工作,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患者出院后,进行6~12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癫痫发病率;(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四个等级,满意度计算方式为后三项例数相加,除以每组患者总例数。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和处理,各项计量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各项计数参数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癫痫发病率对比
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按照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顺序,预见护理组:0.00%(0例)、3.70%(2例)、20.37%(11例)、75.93%(41例),满意度为100%;常规护理组:16.98%(9例)、43.40%(23例)、32.07%(17例)、7.55%(4例),满意度为83.02%。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
3.讨论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有年轻化的发病趋势,脑出血患者发生激发癫痫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果护理不当,就不能控制癫痫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对脑出血患者要积极进行预见性护理,及早排除致痫因素。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发病在早期主要是脑出血造成血管痉挛,大脑局部水肿,颅压升高,皮质缺氧、缺血、代谢紊乱,导致大量神经元放电异常,此外,患者中风后,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遭到破坏,应激反应相关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放电异常;在晚期与中风囊有关,会造成机械刺激,使部分神经细胞逐渐变性[3]。
综上所述,在本次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研究中,通过对54例患者的预见性护理,仅有1例患者发生癫痫(1.87%),而常规护理组有8例发生癫痫(15.09%),预见性护理组的发病率远小于常规组,说明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抑制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发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的差距,预见性护理组(100%)明显高于常规组(83.02%)。因此,对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癫痫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丽芳.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90-91.
[2]张照华.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脑出血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6):00086-00086.
[3]杨莉,张佳佳.预见性护理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预防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791-1792.
论文作者:吴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
标签: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癫痫论文; 预见性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常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