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出版高等教育现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高等教育论文,英美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国和美国是公认的出版教育发达国家,其出版教育体系和特征值得研究和借鉴。据此,笔者以英国和美国开设了出版专业的几个主要高等院校为调查对象,对其教育层次、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共五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做了普查和主要特征分析,反映和揭示英国、美国出版高等教育体系的现状及其经验所在,以期对我们当前的出版高等教育改革有所启示和参考。
一、教育层次多样化,以短期培训为主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英国提供出版教育的高等院校有:伦敦传播学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 London)、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lymouth)、罗伯特戈登大学(The Robert Gordon University)、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Anglia Ruskin University)、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以及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英国出版高等教育的层次包括:高等专科学历(2年学制)、学士学位(全日制3年或者非全日制4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的研究生学历证书(24周至1年学制)、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员为主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至2年学制)。
美国主要有以下大学开设了出版课程: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佩斯大学(Pace University)、爱默森学院(Emerson College)、丹佛大学(University of Denver)、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巴尔的摩大学(University of Baltimore)、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乔治·华盛顿大学(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和罗斯蒙学院(Rosemont College)等。美国的出版教育形态主要分为六种,涵盖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1至2年学制)、本科生教育(全日制3年或者非全日制4年)、暑期专业培训(主要是出版证书课程培训,既包括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证书,又包括非学历证书)、强化班培训(针对某一主题如出版技术、跨平台的媒体管理等的强化训练)、专业组织举办的各种培训系列、出版企业举办的培训系列,这类培训的周期以短期为主(见表1)。与英国不同,美国院校并未设置博士学位,纽约大学的负责人Robert Baensch认为: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出版,那么应该去文科院系攻读博士学位(如社会科学系或者传播学系);如果从现代技术的角度研究出版,可以去攻读信息学博士学位。英美两国(尤其美国)特别注重出版课程的短期培训,周期一般是几个星期。
二、教学目标定位明确:培养实用型人才
英美两国的出版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出版核心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如伦敦大学学院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完全了解现代出版工作的工作流程,给予他们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信心以及在出版行业中迅速成长的能力”。纽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为成功获得工作而教授专业技能:我们的学生能够在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转换中应对自如”。佩斯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充分利用当今成功出版人士的经验与专业技能来培养明日的出版业领导人才”。哥伦比亚大学短期培训中心的目标则为“(将学员)培养成为成功的编辑、文学经纪人、出版人、设计师、公关专家等”。这种以实用主义为特征的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构建等出版教育体系中的各相关方面。
三、课程设置
通过对上述学校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可以从整体上看出英美两国出版教育重点所在及其发展趋势。
1.以“职业”为导向,重视经营管理课程。以职业为导向一直是英美所坚持的原则。因为出版业是竞争型行业,而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出版市场运作和企业管理的机制和方式,要求当代出版人具备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全媒介”性质的出版经营与管理的新观念和创新能力。英美高校对管理经营类课程的设置予以高度的重视(具体情况参见表2和表3)。
出版家小赫伯特·S·贝利在《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中说:“出版不是数学、政治、经典著作研究那样的理论性学科,而是一种活动和加工处理过程。”受这类观点的影响,英美出版教育注重实务,即使在正规的学历教育中也很少对编辑出版理论做系统教授,对出版史、媒介理论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少有涉及。据笔者统计,本科只有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将“出版原则和实践”(Publish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 and Ⅱ)作为入门课程,研究生只有伦敦城市大学开设了“研究、方法和问题”(Research,Methods and Professional Issues)以及普利茅斯大学开设了“出版进程研究”(Publishing Process)。另外,由于出版业职业性特点,美国出版教育培训的课程多为经营管理类。
2.立足于职业需要,然课程设置有差别。尽管课程设置均重视“职业性”,但出版高等教育不同于一般短期培训的是,课程比较注重出版物“内容”的原创、发掘,注重利用知识理论和实践教育。当前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要求原始稿件与多种新媒介从内容到形式形成多方位契合与互动,并不断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使产品的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基于出版市场发展实践的需要,英国大学的出版课程比较强调创意经济和内容创造在出版产业中的应用(参见表2)。同时也开设了一些课程来教授学生用批判眼光看待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如“批判性方法论”、“批判方法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
至于美国,尽管培养目标相同,但是教育层次多样化决定了培养方向的差别化。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出版人的经营和管理才能;短期培训则主要针对当下发生的问题,给予中级或者以上的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方向。例如斯坦福大学2008年的网络出版培训主题包括网络出版、拍摄事后处理、选择正确的设备、给你的网站添加视频的策略。
3.与时俱进,数字出版教育占较大比重。近年来数字出版发展迅速,要求出版人能够积极应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多媒介平台,创新现有出版物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式与手段,提高出版企业绩效。在这种背景下,英美高等出版教育的课程中,数字出版方面的课程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具体情况参见表2和表3)。另外,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还专门设置了“数字出版硕士”。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英美数字出版课程不仅是众多课程体系中的必备课程,而且课程设置得非常具体,深入到了出版的某个环节的某一项业务处理。
4.课程内容设置国际化和可操作性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媒介融合的发展,对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全球化和一体化。在欧洲,做出版要成功,必须首先打开国外市场,因为欧洲各国的人口较少,市场相对较小。鉴于此两点,英国出版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国际出版的内容。例如金斯顿大学在出版硕士培养中开设了“全球版权贸易和国际出版”(Global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斯特灵大学则专门设置了“国际出版硕士”。
实用性知识决定了教授内容的可操作性,尤其数字出版方面。例如纽约大学开设了“多媒体财务分析”、“网页建构和内容创造”、“网页数据库制作”,佩斯大学开设了“杂志广告销售”、“出版商务沟通技巧”、“收购及附属权利”,爱默森学院开设了“专栏写作”、“写作与出版主体的不同”、“多样化的图书宣传”、“杂志出版的职业道德”等。这些课程涉及多个业务环节,全面具体,注重实践和联系实际,所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四、教学方式
1.授课方式多样,实践性教学是特色。英美两国的出版教育授课方式灵活而多样,其中实践性教学表现得最为突出。
具体来讲,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外,还开设了讲习班、专题讨论会、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独立项目研究以及举办出版论坛。如纽约大学实施的模拟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公司复杂目标和外部影响因素下,提出最新的数字出版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要求学生设计Time out New York的封面;与巴诺书店顶级会员进行一对一会谈;考察谷歌公司等等。通过类似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较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而且可以较快地了解出版市场实际情况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
2.考核方式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化,不局限于论文和考试,可以做一个项目、案例、产业策划或者小组展示等等。灵活的考核方式既真实地考察和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考察其合作能力。师资、教学安排和资金三方协助,也让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目前,在英国部分高等院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申请具体的研究生项目,如“电子期刊的应用和影响”(2008年1月-2008年9月,科研信息网络公司资助),“数字化生活(针对图书馆)”(2007年9月-2009年4月,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资助)就是由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申请并完成的项目。
五、师资队伍
1.多数教师具有出版从业经历。导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英美出版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有着丰富的编辑、出版工作经验,能够充分理解出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这就保证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出版业内的动态和前沿知识,并且接触到业界的人脉资源,为今后的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斯特灵大学的出版中心副主任詹姆斯是历史类畅销书和学术类出版物的编者和作者;金斯顿大学的Alison Baversock是资深出版人,其著作How to market books及Are books different?是出版专业必读的基础理论书;客座教授Richard Cohen是霍德教育出版社的出版主管,有25年的工作经验,出版了多本著作。
2.积极利用行业资源,聘请资深出版人为兼职教师。与中国稳定的在职专业队伍不同,英国大学开办的出版教育专业正式职员很少,主张教师兼职,师生比例约1∶18左右。如斯特灵大学的出版中心真正意义上的全职人员只有主任安德鲁和副主任詹姆斯,两位在出版界都有声望。英美一些院校甚至直接成立出版委员会,其构成往往囊括业界的重要人物,这些业界人物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来上课,给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发展动向信息。资深出版人作为兼职教师,可以使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和业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学校和业界保持联系。如哥伦比亚大学校友事务委员就包括兰登书屋、麦克米伦出版集团、企鹅出版集团、Elle杂志等众多校友理事成员。他们有机会引导学生深入牛津大学出版社、布莱克维尔出版社、企鹅出版社、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等进行学习和实习。
六、总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美出版教育特色就是重视“术”,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立足于职业需要而与时俱进,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和教师队伍由学术界与产业界构成,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相对而言,英美出版教育中“学”的比重较轻,而我国出版教育中“学”的氛围比较浓,教学层次丰富,特别是本科生教育具有完备性和系统性。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进行的出版教育改革中,一方面要注意保持我们的理论教育之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借鉴英美出版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的具体经验,使我们的出版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注释:
数据资料部分统计自文中所列27所开设出版课程的高校的网站。
标签:大学论文; university论文; 研究生论文;